人教版7年级上、下册地理教材活动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大图)剖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精品文档--------------------------------------------------------七年级上册地理课后活动题及答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4页:“认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答: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细致观察,善于提问,勤于思考的过程。
人类文化发展在不断进步,人类的社会要正常发展进步,必须学会容忍和科学的自由精神。
地球是圆的论点,曾经在历史受过很多歧视,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2.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表1.1。
答: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约相当于729亿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最大周长4万千米,约相当于10万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5页:“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答:略。
6页:“认识纬线和纬度”1.观察地球仪,说说纬线有什么特点。
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答:特点:①所有纬线是圆;②纬度相同的纬线相同;③所有纬线相互平行并指向东西方向;④纬线与经线垂直相交。
地球上的纬线有无数条。
2.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结合南北半球的划分图,说明赤道是一条重要的纬线。
答: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划分南北半球。
8页:“认识经线和经度”1.观察地球仪,说说经线有什么特点。
想想经线可以有多少条答:特点:①经线的方向都为南北走向;②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级;③所有经线的都长度相等。
地球上的经线有无数条。
2.在地球仪上找出0°与180°组成的经线圈,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P3活动:1、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2、北美洲:纬度北部约达81ºN南部约达10ºS,经度位置在170ºW~20ºW之间。
3、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
东北隔海与欧洲相望。
南与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P5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P8活动:1、(1)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纵列于北美洲西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位于北美洲中部,海拔在1000米以下;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东部,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
(2)可将北美洲分为东西排列的三大纵列带,即西部高峻的山地、高原,中部宽广的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高原。
(3)东西高,中部低。
2、(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分布在干流西侧的支流流向大致是西北向东南流,分布在干流东侧的支流流向大致是由东北向西南流。
(2)水往低处流。
地形高低起伏决定了河流的流向;流域中地形区的分布决定了干流及其支流的流向。
P12活动:1、北美洲主要有9种气候类型。
(自己在图中找)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它遍布北美洲大陆除北部、东南部、西部沿海的绝大部分地区。
2、(1)北纬40º由西向东穿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
(2)西经80º由南向北穿越的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寒带气候。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P16活动:1、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2、房屋设计有严格的抗震标准.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开展全民防震教育和避难演习;使用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配备防震应急箱。
3、1: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2:加强防震教育3:提升民众自救能力4: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P18活动: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第二节东南亚P23活动:1、(1)略(2)略(3)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缅甸、老挝、越南。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P3活动:1、(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2、(1)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面,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面,北冰洋位于亚洲的北面。
(2)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北美洲位于亚洲的东北,大洋洲位于亚洲的南面。
3、(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2)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0度(100S ——800N ),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4、(1)中国位于东亚。
这一地区还有日本、蒙古、朝鲜、韩国,东亚地区共5个国家。
P5活动:1、(1)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都位于亚洲中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许多地方高于5000米。
(2)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的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的东部,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的南部。
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
伊朗高原位于亚洲的西部,平均海拔在1000—3000米。
(3)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1)亚洲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北美洲的特点:东西高,中部低。
3、①鄂毕河、叶尼塞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②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湄公河、恒河、印度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其中湄公河流入太平洋,③恒河和印度河流入印度洋等。
关系: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P8活动:1、(1)亚洲主要有9种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特点是全年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
(3)发现:有6种气候类型:A 、同是300N 附近,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部是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
B 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七年级下册地理书上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节自然环境P3活动:1、(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小部分位于西半球;(2)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小部分位于南半球;2、(1)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面,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面,北冰洋位于亚洲的北面。
(2)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北美洲位于亚洲的东北,大洋洲位于亚洲的南面。
3、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2)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0度(100S——800N),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4)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5)亚洲有许多世界之最等方面。
4、(1)中国位于东亚。
这一地区还有日本、蒙古、朝鲜、韩国,东亚地区共5个国家。
(2)其他地区都与中国接壤。
中国北邻北亚,西邻中亚和西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P5活动:1、(1)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都位于亚洲中部,深棕色的颜色表明其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许多地方高于5000米。
(2)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的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的东部,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的南部。
这些地形区都是浅黄到浅绿的颜色,说明其海拔都在1000米以下。
伊朗高原位于亚洲的西部,深黄
下载地址。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活动答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P6 1、⑴经线形状:半圆;纬线形状:圆形。
⑵所有经线长度相同;就半球而言,所有的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全球而言相同度数的纬线长度相等。
⑶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⑷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0º,向东向西分别增加到180º;纬度以赤道为0º,向南向北分别增加到90º。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60ºE 和20ºW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P8 1、恰当。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用经纬网来确定,其中的纬线就相当于影剧院里的“排”,其中的经线相当于影剧院里的“列”,二者确定的某一点都是唯一的。
2、因为杰克没有明确经度116º是东经还是西经,纬度40º是北纬还是南纬,这样的地点在地球上有四个,所以这个地点不确定。
3、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 117ºE39ºN 天津 上海 121ºE 31ºN 123ºW49ºN 温哥华 伦敦 0º 52ºN 151ºE 32ºS 悉尼 纽约 73ºW 41ºNP10 3、人们以一天为单位起居和作息是因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
因地球自转,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同一纬度上,不同的地点见到太阳的先后时间不同,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P12 2、⑴一年之中,临沂每天中午太阳高度不同,夏季升的高些,冬季低些。
⑵一年之中,临沂每天白昼时间不同,夏季较长,冬季较短。
⑶夏季:正午太阳较高,白昼时间较长,地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多冬季:正午太阳较低,白昼时间较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少3、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P15 1、 ⑴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Y 点在X 点的东北方向,X 点在Z 点的西南方向。
2、科技圆区在学校的东南方,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圆区的正南方,学校在火车站的正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圆区的西南方向。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P3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
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
(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
(2)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
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形。
(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
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地平线。
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
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P4活动:略P6: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
(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向东、向西各有1800;赤道为0度纬线,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0。
(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
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1600E和20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P8活动1、恰当。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活动”参考答案1.1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1.第一,需进行比较。
与金星比较,地球比金星距日远一些,表面平均温度比金星低很多;与火星比较,地球比火星距日近一些,表面平均温度比火星高很多。
第二,需进行说明。
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范围大约是20-25℃,相比于金星和火星,只有我们地球具备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2.开放性问题【人类的太空探索】1.开放性问题2.开放性问题1.2 地球与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表面积约相当于729亿或7.2587×1010个足球场的总面积。
地球最大周长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50小时。
2.太阳表面积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1961或1.2万倍。
地球周长约是月球周长的4倍。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开放性问题【纬线和纬度】1.2. 开放性问题3.开放性问题【利用经纬网定位】1.2.开放性问题1.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1.开放性问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时刻,在北京的林林和在美国纽约出差的妈妈互致问候时,存在时间差异。
原因:由于地球自转,此时的北京正处于昼半球且日出不久,所以妈妈对她说“上午好”;而纽约正处于夜半球,且进入夜半球不久,所以林林对妈妈说“晚上好”。
【地球的公转】1.开放性问题2.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北半球处于春季(3、4、5月为北半球春季);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半球处于夏季(6、7、8月为北半球春季);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处于秋季(9、10、11月为北半球春季);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北半球处于冬季(12、1、2月为北半球春季)。
2.1地图的阅读【阅读地图】1.(1)图上的经纬网互相垂直,因此也可以看成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日照在济南的东南方向;济南在潍坊的偏西方向。
(2)济南到烟台的图上距离大约为6.8厘米,通过比例尺计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大约为400千米。
(3)图例名称从上到下依次为省界、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山峰和河湖。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后活动参考答案一、中国地图拼图游戏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形状和区域划分。
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各个省份,并将它们剪下来,然后拼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地图。
参考答案:1、找到你所在省份的地图并剪下来。
2、将剪下的地图放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
3、尝试将所有的地图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地图。
4、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参考中国地图的官方网站或教科书。
二、绘制一个家庭旅行路线图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你可以绘制出你家庭旅行的路线图,包括经过的城市、高速公路、桥梁等。
参考答案:1、找到一张地图并确定你的家庭旅行起点和终点。
2、用标记标出旅行的路线,包括经过的城市、高速公路、桥梁等。
3、可以添加一些细节,比如旅行的日期、目的地的天气预报等。
4、可以将这个路线图保存下来,作为你家庭旅行的纪念。
三、气候类型填空游戏这个游戏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你可以在一张气候类型填空表上填写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在气候类型填空表上找到空格,然后填写正确的气候类型名称。
2、尝试记住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识别。
3、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询问老师来获取帮助。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一、引言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是一套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练习册。
本参考答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作业的参考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二、作业本内容概述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涉及内容包括细胞结构、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光的传播、力的作用等。
练习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旨在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和能力。
三、参考答案使用说明1、学生应先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再参考答案进行自我检查。
2、参考答案不是唯一的解答,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理解和学习情况进行修正和改进。
3、学生应注重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不要机械地记忆答案。
完整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课后活动题答案P3页:1.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2.北美洲的纬度范围从北部81°N到南部10°N,经度范围在170°W至20°W之间。
3.北美洲西面隔着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面隔海与欧洲相望,南面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
北面临北冰洋,西面临太平洋,东面临大西洋。
P5页:1.进行列表比较,包括:东、西半球中的位置南、北半球中的位置濒临的大洋亚洲北美洲2.北美洲的面积为2400万平方千米,跨越的纬度范围从北部约81°N到南部约10°N,经度范围从东部约20°W到西部约170°W。
北美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西面临太平洋和大西洋,濒临印度洋。
P8页:1.北美洲可以划分为东西排列的三大纵列带,包括:西部高峻的山地和高原中部宽广的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和高原2.北美洲的东西高,中部低。
河流流向受地形高低起伏的影响,干流及其支流的流向受流域中地形区的分布影响。
P12页:1.北美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遍布北美大陆除北部、东南部、西部沿海的绝大部分地区。
2.北纬40°穿越地区从西向东依次是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西经80°穿越地区从南向北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
P16页:1.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
2.为了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设计抗震标准严格的房屋,采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开展全民防震教育,定期开展避难演使用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来临前10秒发出警报配备防震应急箱3.研究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加强防震教育,提升民众的自救能力,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
2020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习题答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活动】(课本第3页):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1.读图6.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读图6.3,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读图6.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答案:1.西半球、北半球2.经纬度:纬度:北美洲北部约达82°N,南部达10°S,地跨寒温热三代;经度:北美洲约在170°W~20°E之间。
3.北美洲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西接南美洲;西隔太平洋与亚洲相望,东隔大西洋与欧洲相望。
【活动】(课本第3页):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并完成下表。
【活动】(课本第8~9页):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在图6.11上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6.11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它们的流向。
(2)结合图6.1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答案:1.(1)位于西部: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上位于中部:大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上位于东部: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在1000米左右(2)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区(3)北美洲的地势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2.(1)略(2)由于北美洲西东部高、中间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由东西部向中部流、密西西比河在中部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活动】(课本第12页):1.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指出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发布范围。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活动答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P6 1、⑴经线形状:半圆;纬线形状:圆形。
⑵所有经线长度相同;就半球而言,所有的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全球而言相同度数的纬线长度相等。
⑶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⑷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0º,向东向西分别增加到180º;纬度以赤道为0º,向南向北分别增加到90º。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60ºE 和20ºW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P8 1、恰当。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用经纬网来确定,其中的纬线就相当于影剧院里的“排”,其中的经线相当于影剧院里的“列”,二者确定的某一点都是唯一的。
2、因为杰克没有明确经度116º是东经还是西经,纬度40º是北纬还是南纬,这样的地点在地球上有四个,所以这个地点不确定。
3、经度 纬度 地名 地名 经度 纬度117ºE39ºN 天津 上海 121ºE 31ºN 123ºW49ºN 温哥华 伦敦 0º 52ºN 151ºE 32ºS 悉尼 纽约 73ºW 41ºNP10 3、人们以一天为单位起居和作息是因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
因地球自转,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同一纬度上,不同的地点见到太阳的先后时间不同,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P12 2、⑴一年之中,临沂每天中午太阳高度不同,夏季升的高些,冬季低些。
⑵一年之中,临沂每天白昼时间不同,夏季较长,冬季较短。
⑶夏季:正午太阳较高,白昼时间较长,地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多冬季:正午太阳较低,白昼时间较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较少3、我国陆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P15 1、 ⑴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Y 点在X 点的东北方向,X 点在Z 点的西南方向。
2、科技圆区在学校的东南方,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圆区的正南方,学校在火车站的正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圆区的西南方向。
农业实验区与学校的直线距离大约675米。
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圆区大约900米。
P17 1、P19、C 点的海拔大约是250米,D 点的海拔大约是-50米。
P21 1、旅游图 世界政区图 交通地图3、⑴图1.37中国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
图1.38北京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图1.38北京地图的比例尺大表示范围的大小 表示内容的祥略大比例尺 小 详细小比例尺 大 粗略第二章 大洲大洋P27 在古代人们活动范围小,认为陆地的面积大,故称其为“地球”,今天人们这样叫是习惯叫法。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经过计算发现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叫“水球”更具科学性。
P30 2、分界线: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非洲和亚洲:苏伊士运河;③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巴拿马运河。
④仅以海峡分隔的大洲还有:亚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南美洲和南极洲以德雷克海峡为界,非洲和欧洲以直布罗陀海峡为界。
P32 ①图2.10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
图2.11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
③图2.12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海陆变化的作用。
P35 1、①从图2.16可以看出,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相临的大陆边缘大致吻合;②从图2.17可以看出大西洋两岸(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都有海牛和鸵鸟的分布,说明在很早以前,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曾经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由于大陆的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2、依据:⑴各相临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⑵各相临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
⑶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P38 1、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产生断裂现象,如东非大裂谷和红海的形成。
2、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现象是海洋不断缩小甚至消失,继续碰撞挤压地表会隆起抬升,例如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P43 2、材料B 说明了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材料C 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材料D 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高 高 一般 不定 低 地面起伏程度 起伏大 起伏小 一般 起伏大小不定 起伏小P46 1、云区不会经过或云区已经离开的地区可能是晴天,被云层覆盖或将被覆盖的地区有雨或是阴天。
2、晴转阴 小雨转中雨P50 1、气温与穿衣的关系。
2、气温与饮食的关系。
3、气温与住房的关系。
4、气温与农作物的关系。
5、气温与交通的关系。
P51 1、⑴最高月平均气温22ºC,出现在 7月份。
⑵最低月平均气温1.5ºC, 出现在1月份。
⑶该地气温年较差为20.5 º C 。
⑷该地气温年较差变化大P53 1、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原因: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
⑵年平均气温高于20ºC 的范围主要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10ºC 的主要范围是南北极圈以内。
2、提示:山顶气温是24ºC 。
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ºC ,所以,先计算出从山脚到山顶升高的海拔1520—720=800 。
再计算升高了几个100米用800除以100得出8,所以气温下降了8个0.6ºC 即4.8ºC 。
然后再用山脚的气温28.8ºC 减48ºC 得出山顶气温为24ºC 。
P54 ⑵阴雨连绵一个月:①沟满河平,道路积水,交通受阻;②农田积水成涝;③空气潮湿,物品发霉。
⑶有近两个月没下雨:①河糊枯竭,②作物枯死,③尘土飞扬,④用水困难。
⑷某城市下了大雪:①交通不便,出行困难;②浇灌作物;③打雪仗,堆雪人P55 1、⑴该地10、11、12三个月降水较多⑵该地6、7、8三个月降水较少 ⑶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P56 1、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5、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亚洲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区是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P58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天气状况。
它是时刻变化的。
临沂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天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
气候:昆明四季如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3、⑴⑵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大陆东岸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P59 1、A 地全年高温多雨,B 地全年低温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2、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大陆东岸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A 坡处于迎风坡,降水多,B 坡降水少。
4、⑴地形。
⑵纬度位置。
⑶海陆位置。
P61 2、①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②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不能将一地树木(农作物)移栽或移种到其他地区。
4、⑴控制煤、石油的燃烧。
⑵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等。
补充气候特点:⑴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⑵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⑶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雨季和旱季两季。
⑷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⑻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大,降水夏季多,冬季少,季节分配不均匀。
(或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
)⑼温带海洋气候:冬夏温差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
(或者说全年温和湿润。
)⑽高原山地气候:由于海拔高,终年低温。
⑾寒带气候:终年严寒。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P65 1、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10-20亿,100年;20-30亿,30年;30-40亿,15年;40-50亿,12年;50-60亿,12年。
2、⑴尼日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⑵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分布地区气候类型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寒带 寒带气候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英国 1.20 1.08 0.12 巴西 2.03 0.77 1.3 德国 0.97 1.04 -0.07 尼日利亚 4.01 1.23 2.78值,这意味着德国的总人口在减少。
P67 1、A 地12500平方千米,1000000人,人口密度80人/ 平方千米。
B 地10000平方千米,160000人,人口密度1 60人/平方千米。
2、自然原因:世界人口稠密地区:①中低纬度近海地区,②气候温暖湿润,③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②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P 70 2、①环境污染、②社会秩序混乱、③用水紧张、④资源匮乏、⑤教育、医疗得不到保障。
3、①可为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有力支持城市建设;②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一系列的城市人口问题。
P72 、1、⑴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白种人。
⑵除亚洲以外,黄种人较多的还有北美洲和南美洲印第安人。
⑶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如下人种 主要分布区白种人 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 非洲、大洋州和美国境内 P75 1、汉语除了在我国使用以外,还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使用较多。
2、语言 主要分布区汉语 中国、东南亚等地英语 欧洲西部英国、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印度、大洋州澳大利亚俄语 俄罗斯法语 法国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P77 1、A 基督教教堂。
B 伊斯兰教清真寺。
C 佛教的庙宇 P79 1、乡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可以列表如下:2、A 所示的的村落在非洲;B 所示的村落在欧洲;C 所示的村落在亚洲。
P81 1、补充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蒙古包:气候干旱,降水少,便于拆迁,适合放牧。
②四合院:严密的构筑,厚实的后墙,既可防盗窃,又能保温、隔热、避寒,适应北方冬寒夏热、春季多风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自然条件。
③江南水乡斜顶房:该地降水量大,斜顶房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利于排水、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