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电火花加工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2、了解编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程序的方法。
3、了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1、讲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组成、原理、特点及应用。
2、演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加工过程。
3、学生上机操作了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
三、实验设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简介1.线切割机床加工基本原理电火花切割时,在电极丝和工件之间进行脉冲放电。
如图1—1电极丝接脉冲电源的负极,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
当来一脉冲电源时,在电源丝和工件之间产生一次火花放电,在放电通道的中心瞬时温度可高达10000℃以上,高温使工件金属融化,甚至有少量气化,高温也使电极丝和工件之间的工作液部分生产气化,这些气化后的工作液和金属蒸汽瞬间迅速膨胀,并具有爆炸的特性。
这种热膨胀和局部微爆炸。
抛出融化和气化的金属材料而现实对工件材料的进行电蚀切割加工。
通常认为电极丝与工件的放电间隙在0.01mm左右,若电脉冲电压高,放电间隙会大一些。
线切割编程时,一般取£电=0.01mm。
每来一个电脉冲时,要保证在电极丝和工件之间产生的是火花放电是而不是电弧放电,火花放电必要的条件,首先必须是两个电脉冲之间有足够的间隙时间使放电间隙中的介质消电离,即使放电通道中的带粒子复合为中性粒子,恢复本次放电通道处间隙中介质的绝缘强度,以免总在同一处发生放电而导致电弧放电。
一般脉冲间隙应为脉冲宽度的4倍以上。
为了保证火花放电时电极丝(一般用钼丝)不被烧断,必须向放电间隙注入大量工作液,以使电极丝得带充分冷却,同时电极丝必须作高速轴向运动,以避免火花放电总在电极丝的局部位置而被烧断,电极丝速度约在7—10mm/s左右。
高速运动的电极丝,有利于不断往放电间隙中带入新的工作液,同时也有利于把电蚀产物从间隙中带出去。
电花线切割加工时,为了获得比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和好的尺寸精度,并保证钼丝不被断,应选择好相应的卖唱参数,使工件与钼丝之间的放电火花放电,而不是电弧放电。
电火花加工实习报告一、引言我在xx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电火花加工实习。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深入了解了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应用,并且锻炼了自己的操作技能。
在这篇实习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二、电火花加工概述电火花加工,又称为电火花放电加工,是一种以脉冲放电形式进行的金属加工工艺。
其原理是通过工件与电极之间产生高频脉冲放电,使工件表面产生高温、高压等作用力,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割、钻孔、修模等加工过程。
三、实习经历1. 实习前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了解了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观实习场所以及与实习导师交流,我对电火花加工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实习期望有了明确的目标。
2. 实习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亲自参与了多个电火花加工项目。
我学习了电火花加工设备的操作流程,熟悉了电极选择和刀具的安装,掌握了电极与工件的定位方法。
我还学会了调整加工参数,如脉冲电流、脉冲宽度和放电时间等,以确保加工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成功地完成了多个电火花加工项目。
我能够根据工件要求设计合适的工艺方案,并且能够熟练操作电火花加工设备进行加工作业。
同时,我还进一步了解了电火花加工与其他加工方式的不同之处,以及其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方面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技术特点。
我学会了分析工件图纸和工艺要求,制定合适的加工方案,并且能够进行相应的设备调整和操作。
我还了解了电火花加工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为将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方面在实习期间,我通过不断的实操和反复练习,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操作技能。
我能够独立完成加工任务,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我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与同事进行项目合作时能够有效地分工合作。
3. 心态方面实习期间的挑战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我对电火花加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希望将来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
实验一电火花线切割机加工工艺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的了解,掌握机床主要操作步骤;通过改变脉冲宽度T;加工电流I(功放管数/A),测定其对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1、了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用途、布局、结构特点;2、熟悉电火花加工的原理,了解无接触放电加工特点、机床性能、操作及零件加工程序编制;3、了解不同工艺参数对线切割加工精度的影响。
了解脉冲宽度t i、加工电流I的关系,理解经济加工精度。
与加工表面精度粗糙度RZ二、实验设备、仪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型号、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工件等。
(1):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技术参数1、供电电源:3相;50HZ;380V+10% -15%;2、工作台尺寸(mm):3、最大加工厚度(mm):4、消耗功率:≤ KW;5、脉冲电源电流: A;6、脉冲电源空载电压: V;7、电极丝速度(m/s): ;8、最大加工效率(mm2/min): ;9、加工表面粗糙度(Ra/μm): ;10、加工锥度:±5°11、工作台最大承载重量: Kg。
(2):主要功能1、直线、圆弧插补控制;2、软件设置三相、五相步进电机工作状态;3、电极丝自动线径补偿;4、斜度加工;5、齿隙补偿;6、键盘、纸带及自动编程机联机等三种输入方式;7、程序循环拷贝;8、坐标旋转、图形对称;9、图形缩小、放大;10、短路回退;11、断丝回暂停点或起始点;12、反向切割;13、快速作图检查;14、自动对中心;15、图形跟踪及大字显示;16、加工结束自动关机;17、断电保护。
(3):主要结构1、控制机各部分名称1)、控制机操作面板;2)、程控机头;3)、单板机及接口电路;4)、开关电源;5)、开门断电开关;6)、不进驱动电源;7)、脉冲电源;8)、脉冲电源功效电阻;9)、机床电气10)、供电变压器;11)、控制机联机插座板;12)、控制机的排风机。
2、控制电路1)、稳压电源;2)、变频电路;3)、接口电路;4)、纸带读入机;5)、步进驱动电路6)、脉冲电源;三、实验原理电火加工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之间脉冲性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
电火花成型实验报告《电火花成型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电火花成型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电火花成型技术可以在金属材料上实现精密加工,具有高效、精度高等优点。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以及对电火花成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电火花成型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分析其加工效果和优缺点,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 实验原理电火花成型是一种利用电脉冲放电进行加工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电火花成型机,通过控制电脉冲的频率、幅值和宽度,使电极与工件之间产生放电,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小的坑洞,实现精密加工。
3.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选择了一块铝合金材料作为实验样品,然后在电火花成型机上设置合适的参数,包括放电频率、幅值和宽度等。
接着,将工件放置在加工台上,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加工操作。
最后,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记录。
4.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试,我们发现电火花成型技术可以在铝合金材料上实现精密加工,加工表面光洁度高,加工精度可控。
同时,该技术具有高效、操作简单等优点。
然而,由于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可能导致工件表面变形或烧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操作。
5. 结论与讨论电火花成型技术在材料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材料。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该技术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对电火花成型技术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一电火花加工实验一、实验目的1.深化对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的认识;2.了解电火花机床的结构、进给系统和操作要点;3.观察电火花加工中的“极性效应”现象和影响电蚀量的因素;4.增强电火花加工中电规准(极性、脉宽、脉间、峰值电流、峰值电压)对表面粗糙度、精度(侧面放电间隙)、生产率(蚀除速度)、电极损耗率等工艺指标影响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基于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正极与负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对工件进行加工,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要把电腐蚀现象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必须创造以下条件:(1) 在脉冲放电点必须有足够的火花放电强度,即局部集中的电流密度须高达105~106A/cm2,使局部金属熔化和气化。
(2) 放电是短时间的脉冲放电,放电的持续时间为10-7~10-3 S。
由于放电持续时间短促,使放电时所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传到电极材料内部,以保证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 先后两次脉冲放电之间,要有足够的停歇时间使极间介电液充分消电离,恢复其介电性能,以保证每次脉冲放电不在同一点重复进行,避免发生局部烧伤现象。
(4) 工具与工件之间始终维持一定的间隙(数微米至数百微米)。
(5) 极间充有一定的液体介质,并使脉冲放电产生的电蚀产物及时扩散,排出,使重复性脉冲放电顺利进行。
图1-1 电火花加工原理示意图1-工件2-脉冲电源3-自动进给调节装置4-工具5-工作液6-过滤器7-工作液泵图1-1为电火花加工原理示意图。
工件1与工具4分别与脉冲电源2的两输出端相连接。
自动进给调节装置使工具与工件经常保持一个很小的放电间隙,当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便在当时条件下相对某一间隙最小处或绝缘强度最低处击穿介质,在该局部产生火花放电,瞬时高温使工具和工件表面都蚀除一小部分金属,各自形成一个凹坑,脉冲结束后,经过一段间隙时间,,使工作液恢复绝缘后,第二个脉冲电压又加到两极上,又会在当极间距离相对最近或绝缘强度最弱处击穿放电,又电蚀出一个小凹坑。
#### 一、实训背景电火花放电加工作为一种特种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我对电火花放电加工的原理、设备、工艺及操作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电火花放电加工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
2. 掌握电火花放电加工的操作步骤和工艺参数的调整。
3. 学会使用电火花放电加工设备进行模具加工。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 三、实训内容1. 电火花放电加工原理及设备介绍2. 电火花放电加工操作步骤3. 电火花放电加工工艺参数的调整4. 模具加工实践#### 四、实训过程1. 电火花放电加工原理及设备介绍首先,我们学习了电火花放电加工的基本原理。
电火花放电加工是利用脉冲电流在工件与工具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使工件表面金属局部熔化、气化,从而实现加工的一种方法。
设备主要包括脉冲电源、控制系统、工作液循环系统、电极和工件等。
2. 电火花放电加工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调试脉冲电源和控制系统,准备工件和工具电极。
(2)装夹工件和工具电极: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调整工具电极的位置,确保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符合工艺要求。
(3)设置工艺参数: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设置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工作液压力等工艺参数。
(4)启动设备:打开控制系统,开始电火花放电加工。
(5)监控加工过程:观察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情况,调整工具电极的位置和方向,确保加工质量。
(6)结束加工:加工完成后,关闭设备,清理现场。
3. 电火花放电加工工艺参数的调整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调整电火花放电加工的工艺参数。
例如,加工不锈钢工件时,应适当减小脉冲宽度,增加脉冲间隔,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4. 模具加工实践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模具加工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电火花放电加工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一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现象一、实验目的1.深化对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的认识;2.了解电火花机床的结构、进给系统和操作要点;3.观察电火花加工中的“极性效应”现象和影响电蚀量的因素;4.分析电规准对表面粗糙度、生产率、电极损耗等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在不同电规准(脉冲宽度)下,用φ5~10mm(选定其中一种)杆状的纯铜工具加工纯铜工件、黄铜加工黄铜工件、钢加工钢;测量其电蚀;研究极性效应;2.先后用纯铜、黄铜电极加工钢件,记录不同电规准下的电极损耗量和工件蚀除量,观察不同电规准下的工件表面粗糙度;3.用纯铜电极加工钢,改变工具电极的进给速度,用示波器观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三、实验设备1.D6135型等任何电火花机床和脉冲电源;2.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了解电火花机床的主轴头、自动伺服进给系统、工作液供给系统、脉冲电源等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工作要点;2.检查、清点和熟悉实验所需的装备、仪器、工件、工具电极等;3.装夹纯铜工具和钢工件,故意调偏2mm,如图1-1a所示,选定一种加工电流档(I=1~5A),选择几种脉宽(τon)进行加工。
记录正、负电极损耗的变化情况,找出“极性效应”现象由正变负的转折点,见图1-1b;4.装夹纯铜工具电极和钢工件,安装好示波器,选择几种精、中、粗加工规准,观察其加工波形,测量和记录电极和工件的蚀除量及加工时间;5.装夹黄铜工具电极和钢工件,选择3种加工规准,测量并记录电极损耗量、损耗率和工件的蚀除量,画出类似图1-1的示意图。
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现象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 1.+、-极材料及尺寸2.实验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极材料-极材料脉宽/µs峰值电流/A加工时间/min+极损耗量/mm-极损耗量/mm-极损耗率(%)3.实验结果分析。
电火花加工实验报告电火花加工实验报告引言: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常用的非传统加工方法,它通过在工件表面产生电火花放电,以去除材料并形成所需的形状。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火花加工的原理、优势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效果。
一、电火花加工原理电火花加工利用电极间的电火花放电,通过电火花的高温和高能量来熔化、蒸发和氧化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从而实现材料的去除和加工。
电火花放电过程中,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了高电压、高能量的电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使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融化或氧化,最终形成所需的形状。
二、电火花加工的优势1. 适用范围广:电火花加工可用于加工各种导电材料,如钢、铝、铜等,且对硬度高的材料加工效果更好。
2. 高精度加工:电火花加工能够实现微小尺寸的加工,最小加工尺寸可达到几十微米,且加工精度高,能够满足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
3. 无切削力: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式加工方法,不会对工件造成机械应力和变形,适用于脆性材料和高硬度材料的加工。
4. 适用于复杂形状:电火花加工可实现对复杂形状的加工,如细孔、倒角、曲线等,且不受工件硬度和材料的限制。
三、电火花加工的应用1. 模具制造:电火花加工可用于制造模具中的复杂结构和细小孔洞,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2. 精密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可用于加工精密机械零部件,如齿轮、螺纹等,提高零件的精度和耐磨性。
3. 珠宝加工:电火花加工可用于珠宝加工中的细小孔洞和花纹雕刻,提高珠宝的质感和精细度。
4. 航空航天领域:电火花加工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复杂结构加工,如涡轮叶片、燃烧室等,提高零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实验操作及结果本实验选取一块钢材作为工件,使用电火花加工机进行加工。
首先,根据所需形状设计电极,并将电极安装到电火花加工机上。
然后,将工件固定在加工台上,并调整加工参数,如放电电压、放电时间等。
最后,启动电火花加工机,进行加工操作。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电火花加工后,工件表面形成了所需的形状,并且加工精度较高。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加工对象。
(2)了解工件的装夹过程及找正方法。
(3)了解线切割加工工件的工艺性。
二、实验设备、工具及毛坯(1)DK7740,DK7725型数控线切割机床。
(2)活扳手、游标卡尺。
(3)毛坯(材料:Q235,尺寸:100mm×50mm×2mm)一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首先由实验教师介绍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组成,机床各按键和旋钮的功用,工件的装夹方法以及加工的操作过程。
然后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1)接通总电源、打开控制柜和机床电源;把工件夹持到机床工作台夹具上,将其夹紧,找正加工位置,装好电极丝(钼丝)。
(2)用机床的绘图编程软件绘出工件轨迹线(工件随机选取),然后自动生成3B或G代码,利用检查中的模拟轨迹功能检验加工程序的正确性;(3)根据加工工件的材料、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预选一组电规准(工作电压、脉冲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频率等);(4)起动走丝电动机,接通脉冲电源,找正钼丝起切点的位置,打开步进电极,锁紧手柄,将手柄上刻度(X、Y方向)的初始值调至0。
(5)开动切削液泵,按下切割键,开始切割加工。
加工时,要注意电流表是否正常,并通过相应的调整旋钮进行调节,使加工过程趋于稳定,但要防止调节量过大,以免造成短路、断丝。
(6)切割完毕,机床自动断电并报警提示;按任意键,控制柜回到待命状态。
(7)检测工件,整理实验现场,填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1). 简述线切割机床的组成、加工原理及加工对象;(2). 简述线切割机床的开、关机步骤和注意事项(3). 何为极性效应?对加工有何影响?。
电火花加工实验报告5页实验目的:了解电火花加工工艺流程,熟悉电火花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电火花加工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培养工程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以电脉冲为能量源,通过放电加工得到高精度零件的成型技术。
电火花加工是通过脉冲电流产生的短暂放电将工件的材料放电冲击和脱粒,以达到加工成型的目的。
由于电火花加工不与刀具接触,也不需要在原材料表面施加压力直接进行材料加工,因此可以在精密的金属加工领域发挥出其独特的成形能力,比传统的车削、铣削等成型方法更适用于硬质材料的加工。
设备与试剂:1、英格索兰刻字机2、电脑绘图软件3、电火花加工材料(钢材)步骤:1、设计并绘制图案在电脑绘图软件中,按照自己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绘制出一个图案。
将所绘制好的图案上传至英格索兰刻字机,并设定好加工参数,包括脉冲电流强度、脉冲宽度、脉冲缩时、放电电压、电极升降速度等。
在加工区内放置将要加工的钢材,并将加工头按照图案进行对位,启动加工过程。
在加工过程中,电脉冲会不停地从电极杆上释放出来,产生出强大的能量,将工件表面材料脱离,以达到加工形状的目的。
在加工过程中,要不停地观察加工头的位置、电弧情况和加工进度,及时调整加工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4、完成加工过程当图案加工完成后,停止加工,取出加工好的工件,作筛选和质量检查,以确保加工精度。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地加工出了一个图案,表明电火花加工技术在金属材料加工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电火花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电火花加工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通过实验,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电火花加工加工技术的优势,包括硬质材料加工、高精度加工等,同时也发现了电火花加工技术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加工速度较慢、加工纹理限制等。
在今后的实验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深入探索电火花加工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以确保加工效率与质量。
实验一电火花加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深化对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的认识;
2.了解电火花机床的结构、进给系统和操作要点;
3.观察电火花加工中的“极性效应”现象和影响电蚀量的因素;
4.增强电火花加工中电规准(极性、脉宽、脉间、峰值电流、峰值电压)对表面粗糙度、精度(侧面放电间隙)、生产率(蚀除速度)、电极损耗率等工艺指标影响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基于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正极与负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对工件进行加工,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要把电腐蚀现象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必须创造以下条件:
(1) 在脉冲放电点必须有足够的火花放电强度,即局部集中的电流密度须高达105~106A/cm2,使局部金属熔化和气化。
(2) 放电是短时间的脉冲放电,放电的持续时间为10-7~10-3 S。
由于放电持续时间短促,使放电时所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传到电极材料内部,以保证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 先后两次脉冲放电之间,要有足够的停歇时间使极间介电液充分消电离,恢复其介电性能,以保证每次脉冲放电不在同一点重复进行,避免发生局部烧伤现象。
(4) 工具与工件之间始终维持一定的间隙(数微米至数百微米)。
(5) 极间充有一定的液体介质,并使脉冲放电产生的电蚀产物及时扩散,排出,使重复性脉冲放电顺利进行。
图1-1 电火花加工原理示意图
1-工件2-脉冲电源3-自动进给调节装置
4-工具5-工作液6-过滤器7-工作液泵
图1-1为电火花加工原理示意图。
工件1与工具4分别与脉冲电源2的两输出端相连接。
自动进给调节装置使工具与工件经常保持一个很小的放电间隙,当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便在当时条件下相对某一间隙最小处或绝缘强度最低处击穿介质,在该局部产生火花放电,瞬时高温使工具和工件表面都蚀除一小部分金属,各自形成一个凹坑,脉冲结束后,经过一
段间隙时间,,使工作液恢复绝缘后,第二个脉冲电压又加到两极上,又会在当极间距离相对最近或绝缘强度最弱处击穿放电,又电蚀出一个小凹坑。
这样随着相当高的频率,连续不断地重复放电,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就可将工具地形状复制在工件上,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整个加工表面将由无数个凹坑所组成。
不同的电极极性因分别受电子和正离子的撞击,因而彼此的电蚀量就不同。
选择不同的放电参数,可以调整放电的电流脉冲的大小,从而影响电子流和正离子流的动能大小,这样就可以改变放电腐蚀量和腐蚀特性。
放电间隙大小、放电参数的变化、电极腐蚀等都会影响电火花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因此,通过实验找出规律,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电火花加工质量(另外,由于不同的材料的热学物理常数的差异,因此放电时的腐蚀程度就不同;不同介质的介电性能、密度和黏度影响消电离和点蚀产物的抛出和排除,故对放电的强度和稳定性会产生影响)。
三、实验内容
1、在不同电规准(脉冲宽度)下,用Ф5~10mm(选定其中一种)杆状的纯铜工具加工钢工件,测量其电蚀量,研究其极性效应;
2、用纯铜电极加工钢件,记录不同电规准下的电极损耗量和工件蚀除量及加工时间,观察不同电规准下的工件表面粗糙度;
3、用铜棒电极加工钢件,改变工具电极的进给速度,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
4、用Ф0.1mm左右铜丝在废锯条上穿孔,改变加工规准,比较加工生产率。
四、实验设备和器材
1、电火花加工机床;
2、示波器;
3、精密天平;
4、工具显微镜;
5、电极工具(铜棒、Ф0.1mm铜丝);
6、工件(钢棒、废锯条)
五、实验步骤
1、了解电火花机床的主轴头、自动伺服进给系统、工作液供给系统、脉冲电源等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工作要点;
2、检查、清点和熟悉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工件、工具电极等;
3、装夹纯铜工具和钢工件,调偏2mm,如图1-2a所示,选定一种加工电流档(I=1~5A),选择几种脉宽(τon=)进行加工。
记录正、负电极损耗的变化情况,找出“极性效应”现象变化的转折点,见图1-2b;
图1-2 电火花加工前后的电极位置
4、装夹纯铜工具电极和钢工件,安装好示波器,选择3种精、中、粗加工规准,观察
其加工波形,测量和记录电极和工件的蚀除量及加工时间,画出类似图1-2的示意图;
5、改变工具电极的进给速度,用示波器观察加工、短路、空载波形。
6、用Ф0.1mm左右铜丝在废锯条上穿孔,改变加工规准,比较加工生产率。
六、实验报告内容
1、+、-极材料及尺寸
2、实验数据
(1)极性效应及电规准选择
(2)穿孔加工
3、加工波形
4、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