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_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4
色彩心理学活用色彩,人生更精彩(一)[引言]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美感,还能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色彩心理学研究了色彩与人类行为、情绪和认知之间的关系,通过活用色彩,我们可以让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本文将探讨色彩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供五个大点来阐述其中的相关内容。
[正文]1. 生活环境的色彩搭配- 卧室色彩的选择和搭配- 客厅色彩的选择和搭配- 厨房色彩的选择和搭配- 办公环境色彩的选择和搭配- 公共场所色彩的选择和搭配2. 色彩对情绪的影响- 红色的激情与活力- 蓝色的宁静与冷静- 黄色的快乐与温暖- 绿色的平和与安宁- 紫色的神秘与创造力3. 色彩在服装中的运用- 肤色与服装色彩的搭配- 不同场合下服装色彩的选择- 色彩对人体外貌的影响- 色彩对自信心与气质的塑造- 个性化与色彩的呈现4. 色彩在品牌推广中的运用- 品牌标志色彩的选择- 色彩对品牌形象的塑造- 色彩与目标群体的关系- 色彩在广告与宣传中的应用- 色彩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5. 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表达- 艺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彩对观众情绪的诱导- 色彩与主题表达的一体性- 艺术家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 色彩在艺术品市场中的价值评估[总结]色彩心理学的应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通过合理搭配生活环境的色彩、了解色彩对情绪的影响、运用色彩在服装、品牌推广和艺术创作中,我们能够在视觉和心理上获得更多的满足。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通过活用色彩心理学,我们都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让我们一起探索色彩世界,让人生更加精彩。
色彩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色彩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色彩心理学研究了不同颜色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可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本文将探讨色彩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和技巧。
色彩心理学基础色彩心理学是研究颜色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学科。
不同颜色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这是由于颜色与大脑中负责情绪和认知处理的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颜色的心理效应:红色:激发活力、热情和注意力,常用于吸引眼球和提高警觉性。
蓝色:冷静、安宁和信任感,适合用于传达稳定和可靠性。
黄色:活力、快乐和创造力,常用于吸引注意力和传达乐观情绪。
绿色:平静、自然和健康感,适合用于环保和健康相关的设计。
紫色:神秘、浪漫和创造力,常用于奢华和高端品牌。
色彩搭配原则在设计中,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1. 对比搭配对比搭配是指使用互补色或对立色进行组合,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例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等。
对比搭配可以吸引眼球,增加视觉冲击力。
2. 类似色搭配类似色搭配是指使用相邻的颜色进行组合,例如红、橙、黄等。
类似色搭配可以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适合用于传达柔和、友好的情感。
3. 分裂互补搭配分裂互补搭配是指使用一个颜色的互补色及其相邻颜色进行组合。
例如,红色的互补色是绿色,分裂互补搭配可以使用红色、绿色和蓝色等。
分裂互补搭配可以产生一种活泼、有趣的效果。
4. 单色调搭配单色调搭配是指使用同一颜色的不同明度和饱和度进行组合。
例如,使用不同深浅的蓝色进行搭配。
单色调搭配可以营造出简洁、统一的效果,适合用于传达专业、稳重的形象。
色彩运用技巧除了以上的色彩搭配原则,还有一些常用的色彩运用技巧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应用色彩心理学:1. 强调重点通过使用鲜艳、对比明显的颜色来突出重点内容,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色彩心理学分析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色彩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色彩对人类心理和行为影响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色彩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的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红色红色是一种引人注目的颜色,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红色通常与热情、力量和爱情等情感在一起。
然而,过度使用红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紧张或不安。
蓝色蓝色是一种平静、温和的颜色,它通常与平静、信任和稳定等情感在一起。
蓝色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提高人们的自信心。
然而,过度使用蓝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沉闷或冷淡。
黄色黄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颜色,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
黄色通常与快乐、创造力和温暖等情感在一起。
然而,过度使用黄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焦虑或不安。
绿色绿色是一种自然、和谐的颜色,它通常与平静、健康和舒适等情感在一起。
绿色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绿色还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治愈力的颜色,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紫色紫色是一种神秘、高贵的颜色,它通常与灵性、智慧和神秘等情感在一起。
紫色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提高人们的自信心。
然而,过度使用紫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孤僻或冷漠。
色彩心理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设计、营销、教育等。
了解色彩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对色彩的反应,从而更好地利用色彩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例如,在设计中,色彩可以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在营销中,色彩可以根据目标群体的喜好来增强产品的销售力;在教育中,色彩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色彩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对色彩的反应以及色彩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学习色彩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对色彩的反应,从而更好地利用色彩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色彩与服装心理学色彩与服装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色彩和服装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对设计师和时尚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消费者和市场策略有着深远的意义。
色彩心理学相关论文(2)色彩心理学相关论文篇二《浅谈色彩的心理现象》摘要:设计中色彩是吸引人的第一元素,同样款式和材质的产品,会因为色彩的变化而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充分认识、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心理现象,有助于设计者巧妙地运用色彩的规律进行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色彩;心理;联想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觉。
国外有人曾做过一个试验,他们将被测试的人分为两组,一组人全部蒙上眼睛,另一组人不蒙眼睛,请他们吃同样的食物,但是把食品全部涂上颜色:把红色的鱼子酱染成黑色,白色的牛奶染成血色,面包染成蓝色。
没有蒙眼睛的人一口牛奶还没咽下就吐了出来,鱼子酱、面包难以下咽,而蒙眼的人一会就把全部东西吃光了,味道还不错。
这个实验说明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非常大。
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认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包括两类信号系统:以直觉的形式直接反映现实的单纯性心理效应和以抽象思维的形式间接反映现实的间接性心理效应。
一、单纯性心理效应(一)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色彩能给人兴奋与沉静的感受,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和色相、明度、纯度都有关系。
在色相方面,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战争、热血而让人兴奋;蓝青等颜色则使人想到平静的湖水、蓝天,从而使人感到平静;明度越高纯度越高越兴奋,明度、纯度越低越沉静。
生活中,常利用兴奋的颜色表现春节等热烈喜庆的气氛,以增加兴奋感;而在休息疗养等处,则用能使人们安静的沉静色;在服装中,旅游服多采用兴奋的色彩,而医护人员则穿安静的沉静色服装。
(二)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冷暖感与人的心理联想有关。
人们看到红、橙、黄色就联想到太阳和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看到蓝、紫会联想到大海、天空,因此有凉爽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色”。
色彩的冷暖感只是相对来讲的,比如说,红色系当中,大红与玫瑰红在一起的时候,大红就是暖色,而玫瑰红就被看作是冷色,又如,玫瑰红与紫罗蓝同时出现时,玫瑰红就是暖色。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是研究色彩对人类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它探索了不同颜色如何引发不同情绪和心理过程,并通过应用这些知识来理解和操纵色彩对人们的感知和情绪的影响。
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颜色都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情绪和响应。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体经历会对颜色的解读和理解产生差异,但也有许多通用的色彩心理来自固有的人类生物学和感知特性。
红色是一种威力强大的色彩,常与激情、力量和能量联系在一起。
我们经常把红色和爱、性、力量、危险和愤怒联系在一起。
研究表明,红色可以令人感到紧张、喜悦或增加心跳和血压。
因此,在广告和销售中,红色常用于吸引注意力、增强吸引力和产生紧迫感。
橙色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温暖的颜色,常与热情、活力和刺激联系在一起。
它可以增加人们的能量和刺激感,以及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
在设计中,橙色常用于品牌标志和宣传中,以吸引年轻人和激发他们的关注。
黄色是一种明亮和快乐的颜色,常与快乐、温暖和活力联系在一起。
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集中精神,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黄色还与智慧和创造力相关,所以在教育和学习环境中也常使用黄色。
绿色是一种平静和和谐的颜色,常与自然、平静和健康联系在一起。
研究表明,暴露在绿色环境中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并促进身心健康。
所以,绿色常用于医院、健身房和放松空间中。
蓝色是一种冷静和冷淡的颜色,常与平静、专注和信任相关。
研究表明,暴露在蓝色环境中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帮助人们放松和集中注意力。
因此,蓝色常用于办公室、学习环境和医疗设施。
紫色是一种神秘和精神的颜色,常与豪华、创造力和幻想联系在一起。
它具有平静和放松的效果,常用于舒缓压力和促进创造力的环境。
色彩心理学对于设计领域非常重要,因为色彩可以影响人们对产品、品牌和环境的印象和情感。
正确使用色彩可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激发购买欲望,并创造出与品牌核心价值相一致的氛围。
然而,色彩心理学的应用并非是一种标准策略,而是应该根据目标群体和文化背景进行调整。
⾊彩⼼理学论⽂⾊彩⼼理学是⼗分重要的学科,在⾃然欣赏、社会活动⽅⾯,⾊彩在客观上是对⼈们的⼀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是⼀种反应与⾏为。
⾊彩⼼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
⾊彩的应⽤,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彩的经验积累⽽变成对⾊彩的⼼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什么反应,都是⾊彩⼼理所要探讨的内容。
⾊彩⼼理学论⽂1 ⼀、我们研究⾊彩⼼理学⽐较有代表性的例⼦就是“冷暖⾊”对⼼理的不同作⽤ 这些颜⾊的不同,能够让⼈从⼼理上和情绪上都产⽣明显的差异。
⾊环中,暖⾊⽐较有代表性的是红⾊,橘⾊;冷⾊中包括蓝⾊、绿⾊等,此外还有⼀些被称为中性⾊。
我们看到暖⾊为主画⾯时,这些信号映射⾄⼼理,会产⽣温暖、安宁的感受,⽽看到冷⾊时,则会感觉清新、冷静。
除冷暖⾊之外,⾊彩也会对⼼理产⽣其他的作⽤,⽐如让⼈产⽣距离感的“前进⾊”与“后退⾊”。
即使位置相同,因由⽤⾊的差异也会让⼈产⽣⼀⾯向前,⼀⾯向后的视错觉。
此外,⾊相,以及明度也会影响画⾯的“重量”,不同的颜⾊也会使⼀些具体的内容,在视觉上产⽣“膨胀”,有⼀些则会“缩⼩”。
下⾯,我将⽤⼀些⽐较典型、经典的案例分析和说明招贴设计中的⾊彩应⽤对⼼理的影响。
红⾊给⼈感觉热烈,奔放,它不仅给⼈积极的感受,⽽且还是中国⼈⽤来表达喜庆,欢乐的代表颜⾊,我们亲切地称之为“中国红”。
中国⼈如此喜欢在喜庆的时刻⽤红⾊来表达⼼情,不知是否也与她给⼈热烈感受有关。
下⾯的这幅招贴作品是列纪录⽚《⾆尖上的中国》的宣传海报,它以红⾊作为基调⾊,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中国传统⽓息,⽽且能感受到⼈们对⽣活的积极态度。
⽽红⾊与其他颜⾊搭配时也可以表现出很强的颜⾊性格。
下⾯这幅招贴就是这样⽤红⾊的⾊块与其他颜⾊的搭配来营造出活泼的氛围,政府和其“年轻⼈”的主题,⽽画⾯中的留⽩,也正好利⽤了⽩⾊给⼈更多意想空间的特点。
黄⾊虽然也是⼀个明亮活泼的颜⾊,我们常⽤黄⾊来描述太阳,但是这样⼀个轻盈的颜⾊与庄严⽽⼜稳重的⿊⾊相遇,则产⽣了很强的视觉冲突。
色彩的联想和心理感受(精选五篇)第一篇:色彩的联想和心理感受色彩的联想和心理感受红色:红色在光谱中波长最长,视觉刺激最强烈,及易引起注意,在光谱中是最夺目的色彩,穿透力强,感知度高。
它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
它易使人联想起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感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对于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它富于活力和刺激性,给人以热感但有时也被认为是幼稚、原始、暴力、危险、卑俗的象征,使人联想到血与火、危险等,是暴力、革命和男子气概的象征。
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深红及带紫味的红给人感觉是庄严、稳重、而又热情的色彩、常见于欢迎贵宾的场合。
含白的高明度粉红色,则有柔美、甜蜜、梦幻、愉快、幸福、温雅的感觉,几乎成为女性的专用色彩。
橙色:橙与红同属暖色,具有红与黄之间的色性,它使人联想起火焰、灯光、霞光、水果等物象,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表现光辉、温暖、欢乐、热烈的情绪。
封建帝王的宫殿、服饰和器物的色彩,表示尊严、高贵、权势、富裕。
橙色也常用于表示健康、华丽的美感。
红橙充满温暖、光辉的感觉,但橙色也有疑惑、嫉妒、伪诈等消极倾向性表情,使人联想到巫术、感恩节和鬼节。
含灰的橙成咖啡色,含白的橙成浅橙色,俗称血牙色,与橙色本身都是装中常用的甜美色彩也是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女妇,儿童,青年喜爱的服装色彩。
橙色稍稍混入黑色或白色,会成为一种稳重、含蓄有明快的暖色,但混入较多的黑色后,就成为一种烧焦的色,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带有一种甜腻的味道。
橙色与蓝色的搭配,构成了最响亮、最欢快的色彩。
黄色:黄色为最能发光辉的色彩,是亮度最高的色,在高明度下能够保持很强的纯度,是光明、希望的象征,使人联想到充满丰收喜悦的秋天;黄色的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因此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因此又象征着财富和权利,它是骄傲的色彩。
金黄为金属的色彩,多用于表现财富、高贵、辉煌的效果,如宫殿金色的梁柱和帝王贵族用的金器。
色彩心理学相关论文色彩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且在饮食、服装、室内外设计、产品及平面设计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色彩心理学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色彩心理学相关论文篇一《绘画创作中的色彩心理》摘要: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与体验都不同,产生的色彩心理也就不同。
此论文主要讨论色彩心理对艺术家的影响和对绘画的影响,从而说明色彩心理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绘画创作色彩心理物理性客观性人所共知,如果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如果没有色彩,今天我们将无从谈起绘画艺术。
人类对色彩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真正揭开色彩产生之谜的却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他通过著名的“三棱镜折射实验”得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光线混合而成,在此之后色彩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用科学的手段来准确的解释。
“色彩”凭感觉而存在,即专业术语之“色感”。
相比之下,常同色彩打交道的人(比如说艺术家),对色彩感觉比较敏锐,往往可以感觉到一般人感觉不到的色彩,这其中一方面是先天的,而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对色彩认识的长久的专业训练。
不过站在色彩理论分类角度上讲,“色彩”包括两组内容:一组是“彩色”,另一组是“无彩色”。
确切的说,色彩心理应称为“色彩的心理感应”,是客观世界引起的主观反应。
而这种“心理效应”,一是物质性的,称为“色彩的物质性心理效应”;一是客观的,称为“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
色彩的物质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学刺激,它作用于人的大脑以后,直接导致人们心理和生理发生变化。
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长时间处在红色环境中的人脉搏跳动会加快,血压也会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而处在蓝色环境中的人,脉搏会相对减缓,情绪也较稳定。
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色彩具有物质性心理效应。
色彩的客观性心理效应来自颜色的自身特征,而这种特征其实并非颜色本身所固有,它是人们对色彩的主观联想上升为理智判断之后引发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色彩的感染力”。
色彩心理学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研究摘要:色彩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而色彩心理学研究了不同颜色对人类心理和情绪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色彩心理学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不同颜色在作品中的应用和效果,并分析了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实际运用方式。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美术创作,情绪,影响一、引言在美术创作中,色彩是艺术家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色彩心理学研究了色彩对人类情绪、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为艺术家提供了更深入的创作灵感和技巧。
本文将通过对色彩心理学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不同颜色在作品中的应用和效果,并分析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实际运用方式。
二、色彩心理学概述色彩心理学是研究色彩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学科。
不同的颜色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应,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例如,红色常常被认为具有激励和兴奋作用,而蓝色则被认为具有冷静和安静的作用。
色彩心理学的研究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技巧。
三、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1.红色红色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颜色,常常被用来表达力量和热情。
在美术创作中,红色可以被用来突出作品的重点部分,增强作品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同时,红色还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并激起他们的情感反应,使作品更具吸引力。
2.蓝色蓝色是一种冷静和安静的颜色,常常被用来表达平静和沉思。
在美术创作中,蓝色可以被用来营造安静的氛围,引导观众进入深思和思考的状态。
同时,蓝色还可以给人一种清新和清爽的感觉,使作品更加舒适和愉悦。
3.黄色黄色是一种温暖和明亮的颜色,常常被用来表达快乐和生机。
在美术创作中,黄色可以被用来传递积极的能量和阳光的氛围,使作品更具生动和活力。
同时,黄色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作品更加富有创意和吸引力。
4.绿色绿色是一种和谐和平衡的颜色,常常被用来表达和谐和平静。
在美术创作中,绿色可以被用来营造舒适和宁静的氛围,使作品更具和谐和平衡感。
同时,绿色还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作品更加舒适和愉悦。
生活中的色彩心理学探析
色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色彩心理学是研究色彩和心理学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活中的色彩心理学。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红色。
红色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刺激性的颜色,它能够增加血压和心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情绪和激励人们。
因此,在食品广告中经常使用红色,因为这种颜色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食欲。
然而,过多的红色也会导致情绪激动过度,因此,它并不适合用于严肃和安静的场合。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黄色。
黄色被认为是一种快乐和温暖的颜色,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因此在设计领域中广泛使用。
然而,过多的黄色也可能导致过度刺激和焦虑感。
绿色是一种非常舒适和放松的颜色,它被认为是一种平静和安宁的颜色。
在医疗机构中经常使用绿色,因为它可以减轻人们的焦虑感和压力。
然而,过多的绿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无精打采和缺乏刺激。
2011 .贴近色彩文化
·论文摘要:本文由新上映不久的台湾电影《星空》来浅析色彩搭配组合来调控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心理。
在几米的漫画作品上展开的“那些早已遗落在时光中的,最灿烂,也最寂寞的星空”-----一部唯美浪漫清新敏感的青春的文艺片。
·主题词:星空唯美清新几米漫画色彩控制
·正文:
在上课之前,老师播放的电影给了较大感触。
很多时候我们看电影只是为了剧情或者是感情或者娱乐的需要,总是忽略了其影片中画面色彩组合给人视角的冲击力和引导力。
记得是汉斯.霍尔曼说过这么一句话: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表现力量。
不但能触动人们心中蛰伏的欲望,也能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人们从喜悦到绝望各种纤细的情感。
色彩的心理效应,会发生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些属于直接刺激,有些须通过间接的联想,有些甚至涉及人的观念、信仰等。
电影中,把色彩作为电影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或者渲染气氛,或者增加画面的美感,或者表达象征性含义,使影片更加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星空》是首部由原著几米本人主动争取改拍成电影的作品,也是第一部由台湾导演及剧组拍摄的几米改编电影。
几米表示:“《星空》是我近年来投入最多情感的一个创作,也是最有电影感的作品。
” 剧情主要是在讲述初中时小美为逃避外界压力和寂寞,躲进幻想中的世界。
一直以来就对几米蛮是赞赏,在几米现象中也甘愿为之倾心,一直期待的这部电影也终究没让我失望。
在走出电影院时,抬头,庆幸着那方最灿烂的星空一直都未曾离去。
看过很多几米的漫画,倒也可略谈其风格。
从画面的色彩和构图看,几米的画面对色彩的把握相当自如,鲜亮唯美。
有光和影交汇的绚烂但不浮躁;用对比色调控制整个画面但含蓄稳重;简洁的冷暖调子营造出各种气氛,调节着故事的节奏,带动着读者的情绪。
水彩的轻灵随意,与钢笔黑线的细密勾画搭配在一起,再加上木彩笔的轻松润色,松紧结合,虚实
相生,反而加强了读者视线的聚焦,同时更让人觉得几米的画亲切贴近,充满了人情味。
还有很多丰富的细节描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为几米的作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感染力。
几米漫画十分注重整个故事的构图的安排韵律,绘本的阅读有连贯流畅的艺术感,几米还善于运用各种构成手段。
各种事物错落有致,散聚有度的元素中,构成了现代的视觉效果。
几米作品画面构图和色彩的考究,以及语言的单纯挚朴,使几米绘本的整个效果充满诗情画意,清丽脱俗,正符合年轻人向往和追逐浪漫的感性审美需求。
在这部电影中,随处可见几米的用心之处,多次出现其绘本手稿,影片中不时穿插的电脑动画,柔和的光线和色彩,充满幻想的折纸,都最大限度唯美的表现了这个简单的青春期故事。
通过一个个镜头的切换穿插着不同画的世界,现实与童话已没有界限。
暗黄色的主调,把观众的心理一点点的低沉下去,再加上突然点缀的红色:或者是衣服,或是帽子,或是手套,或是壁纸,酒杯……突兀却又是情理之中。
色彩是具有精神价值的。
我们时常可以感觉到色彩对自己的心理影响,它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我们的情绪,这就是色彩给人的心理效应。
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
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
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风景。
所以,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不放弃的勇于去追求希望的青春。
长期以来,色彩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发挥着造型功能和表意功能。
通过强化某种色彩成为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从而起到了烘托环境、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在这部电影中丰富的色彩,绚丽的风景,在看的时候觉得是亮了眼睛,但是之后回想起来却只剩下绿、黄。
我觉得吧,几米是通过色彩营造基调来反衬其最深邃的故事,所谓的色彩基调是指色彩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全片的总的色彩倾向和风格。
整部作品往往以一种或几种相近的颜色作为影片的主导色彩,在视觉形象上营造出一种整体的气氛、风格和情调。
那些城市斑斓的色彩只是过往,最终剩下的就是留在心间的最美好。
在画面的塑造中,也可见用色彩形成来构图,色彩构图是指电影画面中色彩的组合及其关系构成而形成丰富的表意性,不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自身也成为抒情表意的视觉符号。
这也是对色彩的局部表现力的营造。
这样就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
青春中我们会有过太多美好,长大后的我们或许没有那种童话般的缘分继续拥有,但我们可以永久珍藏,就如心中那片13岁夏天永远不灭的星空。
·正文字数: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