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程自学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195.50 KB
- 文档页数:13
一、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测量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技能,以及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从事土木工程建设中,从工程设计到施工放样、从竣工验收到工程管理与维护各阶段工作,提供坚实的测量学基础与技能。
二、课程学习内容与重点1、学习主要内容:•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测图方法与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施工放样测量的方法与技术:原理和方法;2、学习的重点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测量方法和施工放样是本课程的重点。
三、学习方法与要求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掌握使用测绘仪器进行大比例尺测图的技能与方法;•掌握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并能应用地形图解决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掌握施工放样的测量程序、方法与技术;•了解现代测量学的发展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注重基本测量技能训练•注重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强调操作技能与方法,以及根据工程实践灵活应用各种测量技能与方法的能力培养。
•理解和掌握工程测量的研究对象,通过选择放样方法,快速、准确将设计的建(构)筑物由图纸测设到实地,灵活运用这些技能和方法解决某一个具体实际问题更为重要。
•基本放样方法和仪器操作方法是工程测量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和方法后,结合实际举一反三,要熟悉施工图纸即识图技巧,包括图上各相关建筑物间的关系,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并给予解决。
3、学习要求•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多动手、多解题。
有些问题有多种解决的办法,要比较各种方法结果的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基本放样方法和仪器操作是工程测量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要求在学习、作业以及提问时,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思考问题。
四、教材及辅助教材1、教材王侬,过静珺主编,现代普通测量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2、辅助教材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等编著,测绘学概论,测绘出版社,2004年10月翟翊、赵夫来、郝向阳、杨玉海编著,现代测量学,测绘出版社,2008年12月张正禄等编著,工程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李仕东主编,工程测量(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6月覃辉编著,土木工程测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赵建三,王唤良主编,测量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6月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王腾军,宋伟东,邹进贵编著,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邹永廉主编,工程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工程测量实训》任务指导书一、实习的性质与任务《工程测量实训》是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
二、实习教育目标1 实习目标:掌握水准仪和全站仪的使用,掌握控制测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控制测量和仪器使用的能力。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工作严谨、团结互助、爱护仪器、热爱专业的思想。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1 仪器和场地仪器室借以下仪器和工具:全站仪1台,全站仪脚架,棱镜(简易三脚架+棱镜或者带基座棱镜及脚架),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仪脚架,水准尺2根(对尺),尺垫1个,钢尺1把(30m),记录板1个。
以下工具自备:计算器1个,铅笔数支,红蓝笔,橡皮,测量数据记录表格。
记录数据要求如下:①每个小组复印空表后装订好;②表格包括导线测量记录计算表,导线内业计算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等,详见附件。
实习场地:校内。
2 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选取任意一个控制点作为已知坐标,(200,200),起始坐标方位角为30°。
(1)选点:每块场地由老师现场指定一个已知起算点和一条方向边,并提供其坐标和方位角数据。
然后从一个起算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导线,点数10~12个左右。
导线边长应在30~100米之间。
点位的选择应符合选点的要求,点位用涂改液在地面作标志,点位编号形式为GD1-5-3,它表示为供电一班第五组第3号点。
(2)测距:采用全站仪往返测距,精度K<1 / 5000(3)测角:水平角观测一测回。
照准目标:照准目标底部并平分底部。
表1 观测技术要求如下:表2 内业取位要求与导线相对闭合差3 高程控制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教材29—32页)表3 四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1)选点:沿用上一项目导线点(视需要设转点,注意:转点上必须使用尺垫)。
(2)假定闭合水准路线起点A 点的高程为500.000m 。
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按照双面尺法施测,限差要求按下表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 工程测量实训总则一、测量实训课须知测实训课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学习测量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本技能的有效措施。
平时实训课着重在测量学的最基本训练,与其他教学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使实训课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学生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1. 课前应做好准备,包括阅读本《工程测量实训指导》,预习教材中有关章节,准备好必要的表格和文具等;2. 实训前应了解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弄清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实训课无论在室外或室内进行,都和上课一样,必须遵守上课纪律; 4. 实训课上应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5. 实训应按统一安排的地点进行,不得擅自改变;6. 实训中应爱护仪器工具,严格遵守“测量仪器使用规范” ; 7. 实训中必须重视记录,严格遵守“测量资料记录规则”; 8. 实训中应该爱护树木花草和农作物,不得任意损坏。
二、测量资料记录规则1. 实习记录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中,不得先用另纸记录,再行转抄;2. 所记录和计算须用H 或2H 铅笔书写,不得使用钢笔、圆珠笔或其他笔书写;3. 字体应端正清晰,书写在规定的格子内,上部应留有适当空袭,作错误更正之用;4. 写错的数字用横线端正地划去,在原字上方写出正确数字。
严禁在原字上涂改或用橡皮擦拭挖补;5. 禁止连续更改数字,例如改了观测数据,又改其平均数。
观测的尾数原则上不得更改,如角度的分秒值,水准和距离的厘米、毫米数; 6. 记录的数字应齐全,如水准中的0234或3100,角度的604030'''或000230''',数字“0”不得随便省略;7. 当一人观测由另一人记录时,记录者应将所记数字回报给观测者,以防听错记错; 8. 记录应保持清洁整齐,所有应填写的项目都应填写齐全。
三、测量仪器使用规则1. 测量仪器多为精密、贵重仪器。
工程测量学习计划书一、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工程测量理论和实践,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和技术。
2.学习并掌握工程测量的仪器设备和使用方法。
3.提高自身工程测量技能,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4.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测量误差、测量精度等内容。
2.测量仪器设备的分类、结构和使用方法,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
3.地形测量和建筑测量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形图绘制、高程测量、建筑结构测量等。
4.工程测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
5.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工程测量的规范要求。
三、学习方法1.学习理论知识,包括课堂学习、教材阅读、文献资料查阅等。
2.实践操作,包括实地测量、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等。
3.参加相关研讨会、讲座和学术交流,了解最新的工程测量技术和发展趋势。
4.与老师、同学和专业人士交流,分享学习和实践经验。
四、学习计划1.学习时间:全天候学习,每周安排至少3天专心学习。
2.学习安排: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每天至少2小时。
3.学习内容:按照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掌握和运用。
4.学习材料:阅读相关教材、文献资料,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和讲座。
五、学习评估1.定期进行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参加相关考试和测评,检验学习成果和学习水平。
3.多次实践操作,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工程测量能力。
六、学习资源1.学校图书馆和电子图书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教材。
2.学校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和设备。
3.老师和专业人士,提供学习指导和实践培训。
4.学校组织的讲座、研讨会和交流活动,拓展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七、学习环境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安排专门的学习空间和时间。
2.与同学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
3.合理安排个人生活和学习时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工程测量学习指导一、引言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测量可以获取准确的地理数据和物理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常用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测量数据处理和误差控制等内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工程测量学。
二、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1. 工程测量的定义:工程测量是利用测量原理和方法,对工程建设中的地理和物理要素进行测量和记录的科学技术。
2. 工程测量的目的:确定和描述地理和物理要素的位置、形状、尺寸和特征,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3. 工程测量的分类:按照测量对象可以分为地形测量、建筑测量、水利测量等;按照测量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等。
三、常用的工程测量方法和工具1. 直接测量方法:包括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等。
距离测量常用的工具有测距仪、测量带等;角度测量常用的工具有经纬仪、全站仪等;高程测量常用的工具有水准仪、水准尺等。
2. 间接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测量网等。
三角测量常用的工具有经纬仪、全站仪等;水准测量常用的工具有水准仪、水准尺等;测量网常用的工具有全站仪、GPS等。
四、测量数据处理和误差控制1. 测量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筛选、计算和分析等。
数据整理包括数据的录入和存储;数据筛选包括异常值的排除和数据的平滑处理;数据计算包括坐标计算、角度计算和高程计算等;数据分析包括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等。
2. 误差控制:工程测量中存在各种误差,如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自然误差等。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误差控制,包括仪器校准、观测方法的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化等。
五、工程测量的应用领域工程测量在各个工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
通过工程测量可以获取地形地貌数据、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数据、水文水资源数据以及道路和桥梁的参数数据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六、结论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测量可以获取准确的地理数据和物理数据,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支持。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课程内容:包括测量基本原理、测量仪器与工具、测量方法与技巧、测量数据处理等。
3. 适用对象: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技术人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仪器与工具的使用;(3)了解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常规工程测量;(2)能够分析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能够运用测量知识参与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测量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2. 演示:展示测量仪器与工具的使用方法;3. 实践:安排实地测量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 讨论:分组讨论测量数据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第一章:测量概述(1)测量定义及作用;(2)测量学的发展简史;(3)测量基准与坐标系统。
2. 第二章:测量基本原理(1)角度测量;(2)距离测量;(3)高差测量。
3. 第三章: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2)经纬仪;(3)全站仪;(4)GNSS测量设备。
4. 第四章:测量方法与技巧(1)平面控制测量;(2)高程控制测量;(3)地形测量;(4)建筑施工测量。
5. 第五章:测量数据处理(1)观测数据整理;(2)误差分析;(3)平差计算;(4)成果表达与输出。
五、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3. 实践教学:安排2次实地测量实习,每次4课时;4.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实时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测量理论和实践的掌握。
3. 实习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测量实习中的表现,包括测量技能、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工程测量》课程学习指导书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专业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有关测量学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主要是涉及普通测量学和工程测量学的内容,着重介绍一般测量仪器的构造与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以及一般工程的施工测量。
针对学生学历层次、课时量,课程内容有所删减。
3、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掌握DS3水准仪、DJ2经纬仪及钢尺的操作技能。
学会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地形图及有关测量资料。
初步掌握施工放线的基本方法,能进行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
二、本学习指导书与课程的关系本学习指导书根据教材的内容编写,与教科书一致,是辅导教材,旨在引导学生自学,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第二部分正文第一章绪论本章阐述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要求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和原则。
第一节工程测量学的任务测量学是研究如何确定地面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绘制成地形图,以确定地球形状与大小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为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
对工程而言就其性质可分为测绘与测设。
测量学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在设计阶段测绘地形图;在施工阶段:确定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对施工和安装工作进行检验、校核;在管理阶段:对大型的重要的建筑物长期进行变形观测。
由此,它对保证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质量与安全营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测量工作是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所以必须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水平面和铅垂线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大地水准面是水准面中的一个特殊的水准面,它是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穿过大陆岛屿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第一章:工程测量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工程测量课程的重要性掌握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1.2 工程测量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工程测量的概念阐述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1.3 工程测量的发展历程介绍工程测量的历史发展概述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4 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和方法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掌握常见的工程测量方法第二章:测量学基础2.1 测量学基本概念解释测量的定义和原理了解测量学的分类和常用的测量单位2.2 测量仪器和工具介绍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3 测量误差和精度解释测量误差的概念掌握测量精度的表示方法和评定标准2.4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学习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技巧第三章:平面控制测量3.1 平面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平面控制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平面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3.2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技术3.3 平面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平面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平面控制测量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3.4 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平面控制测量实例分析某工程项目的平面控制测量过程和成果讨论平面控制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四章:高程控制测量4.1 高程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高程控制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高程控制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4.2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高程控制测量技术4.3 高程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高程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高程控制测量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4.4 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高程控制测量实例分析某工程项目的高程控制测量过程和成果讨论高程控制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五章:地形图测绘5.1 地形图测绘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地形图测绘的定义和意义阐述地形图测绘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5.2 地形图测绘的方法和技术学习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地形图测绘技术5.3 地形图测绘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地形图测绘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5.4 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地形图测绘实例分析某工程项目的地形图测绘过程和成果讨论地形图测绘在该项目中《工程测量课程教案》第六章:建筑施工测量6.1 建筑施工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6.2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建筑施工测量技术6.3 建筑施工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建筑施工测量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6.4 案例分析:某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例分析某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过程和成果讨论建筑施工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七章:道路工程测量7.1 道路工程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道路工程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道路工程测量在道路建设中的重要性7.2 道路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道路工程测量技术7.3 道路工程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道路工程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道路工程测量成果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7.4 案例分析:某道路工程测量实例分析某道路工程测量的过程和成果讨论道路工程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八章:水利工程测量8.1 水利工程测量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水利工程测量的定义和意义阐述水利工程测量在水工建设中的重要性8.2 水利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学习水利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水利工程测量技术8.3 水利工程测量的成果处理和应用了解水利工程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学习水利工程测量成果在水工建设中的应用8.4 案例分析:某水利工程测量实例分析某水利工程测量的过程和成果讨论水利工程测量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第九章:现代测量技术及应用9.1 概述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介绍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现代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9.2 GNSS 测量技术及应用学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基本原理掌握GNSS 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9.3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及应用介绍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习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9.4 无人机测量技术及应用了解无人机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无人机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第十章:工程测量实习与实践10.1 实习目的和意义解释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实习在巩固工程测量知识和技能中的重要性10.2 实习内容和步骤制定实习内容和步骤确保实习过程的顺利进行10.3 实习成果的提交和评价规定实习成果的提交要求评价实习成果和学生的表现10.4 实习案例分析:某工程项目测量实习实例分析某工程项目测量实习的过程和成果讨论实习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和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测量学基本概念:理解测量的定义、原理以及测量学的分类和常用测量单位。
《工程测量》课程自学指导(适用函授专科)第一部分自学要求与学习指导一、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和其它有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达到下列几个要求。
1)了解测量学在建筑及水利工程各个阶段的任务,明确测量是工程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2)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仪器操作。
3)了解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
4)熟悉并能够使用地形图。
5)具有一般的施工放样能力,但不要求全面掌握各工程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如果工作中确有所需要,可以进一步补充新的知识。
6)测量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它是为工程建设在实地收集资料,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测量工作所观测的数据是第一手资料,因此在测量中要将所观测的数据记录到各种相应的手簿中去,进行计算,所以要求记录时,手簿格式统一,字体端正,不允许用橡皮拭擦或涂改数字。
记错时从左下方到右上方打一斜线,然后在上面写上正确数字。
计算时要正确运用有效数字。
二、学习方法指导测量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联系的应用技术科学。
对于高等学校函授生来说主要是靠自学,自学时有些内容,例如测量仪器,不通过实际操作是不容易掌握的。
为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函授生可以请所在单位的测量技术人员结合仪器进行辅导,另一方面在面授时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知识。
如有条件,函授生应在本单位争取参加一些实际的测量操作。
学习过程中,最好能根据教学周历制订一个自学的计划。
严格按计划进行自学,加强与学校,函授站的联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认真学习,持之以恒。
'测量学的函授教学环节有自学、习题、测验作业、面授、实验和考试等环节²现分别简叙如下。
1²自学这是一个主要的环节²要逐章逐节地仔细阅读教材。
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包括计算),要切实弄懂它,掌握它,有些概念较抽象,要反复看几遍,有的内容要通过看例题才能理解。
为了便于记忆和加深理解,建议在阅读第一遍后作摘要性的笔记。
工程测量学习指导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涉及到测量和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督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工程测量学习指导,帮助您了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常用仪器和测量方法。
一、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1. 工程测量的定义:工程测量是指通过测量和计算等手段,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2. 工程测量的目的:工程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督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 工程测量的分类:工程测量可以分为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两大类。
平面测量主要用于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形状;高程测量则用于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高度和等高线分布。
二、常用工程测量仪器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综合了测角、测距和测高功能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
它可以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来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同时还可以测量高程和水平角度。
2. 自动水平仪:自动水平仪是用来测量地面和建筑物的水平角度的仪器。
它通过水平尺和气泡管的组合来确定水平面,提供了准确的水平测量结果。
3. GPS定位仪:GPS定位仪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的仪器。
它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具有高精度和全球覆盖的特点。
三、常用工程测量方法1.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形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
2. 距离测量法:距离测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的方法。
常用的距离测量仪器包括测距仪和全站仪。
3. 高程测量法:高程测量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面和建筑物高度和等高线分布的方法。
常用的高程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和全站仪。
4. 坐标测量法:坐标测量法是一种通过确定地面和建筑物的坐标来确定其位置和形状的方法。
常用的坐标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和GPS定位仪。
《工程测量》课程自学指导(适用函授专科)第一部分自学要求与学习指导一、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和其它有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达到下列几个要求。
1)了解测量学在建筑及水利工程各个阶段的任务,明确测量是工程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2)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仪器操作。
3)了解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
4)熟悉并能够使用地形图。
5)具有一般的施工放样能力,但不要求全面掌握各工程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如果工作中确有所需要,可以进一步补充新的知识。
6)测量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它是为工程建设在实地收集资料,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测量工作所观测的数据是第一手资料,因此在测量中要将所观测的数据记录到各种相应的手簿中去,进行计算,所以要求记录时,手簿格式统一,字体端正,不允许用橡皮拭擦或涂改数字。
记错时从左下方到右上方打一斜线,然后在上面写上正确数字。
计算时要正确运用有效数字。
二、学习方法指导测量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联系的应用技术科学。
对于高等学校函授生来说主要是靠自学,自学时有些内容,例如测量仪器,不通过实际操作是不容易掌握的。
为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函授生可以请所在单位的测量技术人员结合仪器进行辅导,另一方面在面授时通过实践掌握基本知识。
如有条件,函授生应在本单位争取参加一些实际的测量操作。
学习过程中,最好能根据教学周历制订一个自学的计划。
严格按计划进行自学,加强与学校,函授站的联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认真学习,持之以恒。
'测量学的函授教学环节有自学、习题、测验作业、面授、实验和考试等环节²现分别简叙如下。
1²自学这是一个主要的环节²要逐章逐节地仔细阅读教材。
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包括计算),要切实弄懂它,掌握它,有些概念较抽象,要反复看几遍,有的内容要通过看例题才能理解。
为了便于记忆和加深理解,建议在阅读第一遍后作摘要性的笔记。
做笔记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能帮助理解与记忆。
对以后复习也是有利的²要着重记下定义,解决问题的思路,相互间的联系和问题的结论等。
对个别不懂的地方,先做记号,只要它不影响对后面问题的阅读,就暂时搁起来接下去阅读,等学完全章、通过思考,分析,总结,回过头来再看这些问题,如果还没有解决,这时可写信给教师要求解答,或者借助仪器、模型帮助理解²另外在笔记本上应适当地留出空白,作为复习或看参考书时补充或修正用。
每学完一章以后,应根据教材中的自我检查题认真复习思考,回忆一下本章的主要内容,²询问自己那一节提出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推导公式的思路是什么?藉以检查自己掌握的程度,答案不必寄出,如有疑问,同样可提出请教师解答2²习题做习题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学生必须在阅读完每章教材和作过自我检查题的基础上做习题。
做习题前要对教材中所举的例题能彻底理解。
习题是考查学生成绩的依据之一,做完后要妥为保存,分批寄函授站批改。
特别要指出,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切忌抄袭。
做习题时除认真复习外,解题时还应搞清题意,已知什么?求解什么?计算要准确,要学会运用心算,要学会辅助用表,取用有效数宇要适当。
作业要力求整洁、清楚,制图应正确清晰、字体端正、工整。
3²测验作业测验作业是检验学生对本课程该阶段内容是否掌握的重要依据。
本课程共有4次测验作业。
因此学生应独立完成后按时寄教师批改。
做测验作业以前应将本阶段的内容再系统地复写一下,必要时再看一下所做的习题,特别是自己过去做错的地方。
对不合要求的作业,经教师指导和启发后退还重做,重做后再寄给教师批改。
4²面授本课程的面授主要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和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以及一些问题的思路,面授时配合测量仪器和具体操作,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
面授前务请先预习一下本教材中有关的内容,否则将影响参加面授的效果。
5²考试通过自学²完成全部习题、测验作业、面授和实验各个教学环节以后方可参加考试。
考试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必要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进行。
通过考试可使课程内容得到系统全面的复习:集中温课时间,采用个别答疑为主,集体答疑为辅的原则。
本课程除采用笔试的方式外,教师也可考核学生对仪器的操作,记录和计算能力6²实验测量实验是检验理论,巩固和充实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必要环节。
为了解决实验时的仪器设备,实验课多数安排在面授时进行。
第二部分自学进度表第三部分工程测量教学实习大纲一、实践课程名称:测量实习二、学时:1周三、教学对象: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函授)专科生四、实习(实践)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测量仪器的使用训练,掌握水平角、水准测量的方法。
具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能力。
五、:主要内容:在校区选择一块观测场地,进行选点、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并完成相关计算,完成 30㎝³30㎝1/500地形图测绘。
六、实践(实习)时间:1周。
八、考核内容与方式:根据每个同学的工作态度、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协作精神、实习成果资料等情况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第四部分测验作业测量学第一次测验作业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空添入正确答案,添错或未填者,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1.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A.x轴,向东为正B.y轴,向东为正C.x轴,向北为正D.y轴,向北为正2.在以(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B.10C.15D.203.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2.713m,B尺读数为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m。
A.13.688B.16.312C.16.401D.17.713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5. 在水准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对高差的影响。
A、整平误差B、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C、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直轴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二、填空题(下列各空添入正确答案,添错或未填者,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1.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_______。
2.水准管内圆弧中点处的_______称为水准管轴。
3.测定高差按照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现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_______m,才能使尺子底部高程为需要值。
5.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指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水准仪的精确整平是指转动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三、判断题(判定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³“每小题4分,共20分)1、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由高级到低级,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
()2、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为高差。
()3、我国在北半球,所以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点的Y坐标均为正值。
()4、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有微小起伏不规则的曲面。
()5、在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方法中,通常采用双面尺法,双面尺法须重新安置仪器。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确定地面点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微倾式水准仪各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什么?4.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五、计算题(下列各表中为外业观测数据,请在表中进行计算,求出正确成果,并进行检核计算,如有超限请指出, 20分)1、将图中数据填入表中,并进行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14分)12站⊙10站A⊙ +1.091m -0.880m ⊙ 9 站 15站⊙BHa=34.972m +2.111m ⊙ -0.806m H b =36.512m测量学第二次测验作业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括号内。
答案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4分,20分)1. 采用光学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半测回角值限差为()。
A、±10″B、±36″C、±40″D、±1′2. 绝对高程是由()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大地水准面B、水平面C、任意水平面D、竖直面3. 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A、345°B、75°C、165°D、15°4. 光学经纬仪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
A、LL⊥HHB、十字丝竖丝⊥HHC、CC⊥HHD、HH⊥VV5.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AB= 60°,则直线AB的象限角R AB =()。
A、北西60°B、南西60°C、南东60°D、北东60°二、填空题(下列各空添入正确答案,添错或未填者,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1.Dj6级光学经纬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2.为了保证量距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并使该直线上相邻的量距分段点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整尺段,必须进行,其方法按精度不同分为法与。
3..在钢尺精密量距的成果计算时,要进行的三项改正数计算是、、。
4..经纬仪的使用是指对仪器进行、、和四项操作步骤。
5.测回法适用于个方向的角度测量,而方向观测法则适用于个或个以上方向的角度观测,前者直接得到的是个方向间的值,而后者则直接得到的是各个方向的观测值。
三、(判定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³“每小题4分,共20分)1.十字丝的交点和物镜光心连线,称为水准管轴。
()2、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水平度盘水平。
()3、在水平角观测中,必须将经纬仪上所有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4、定线不准、使所丈量距离增长。
()5.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一测回,指标差越大,则计算得到的竖直角误差越大。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在进行角度观测时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两次观测?2.检验与校正竖盘指标差的方法是什么?3. 什么是竖直角?4. 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五、计算题(下列各表中为外业观测数据,请在表中进行计算,求出正确成果,并进行检核计算,如有超限请指出,共2题每题 10分)1.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m,在拉力为10Kg,温度为20℃时,检定出其长度为30.005m,现用此钢尺丈量,所施拉力为10kg,量得结果如下表所示,试进行尺长、温度及倾斜改正数的计算,并求此尺段的实际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