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化和多样性之间——美国基础教育州共同核心标准分析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5
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4期 赵中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授(上海200062)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与启示赵中建 1983年,美国教育优异委员会公布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从而揭开了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
此后,尽管出版或发表有许许多多有关教育改革的报告及举办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会议,但最为重要的,是1989年召开的美国教育史上无此先例的“教育首脑会议”(1996年和2000年又先后在纽约IBM 总部召开了第二和第三届教育首脑会议)〔1〕以及由乔治·布什总统和与会的50个州州长在会上联合签署的6项全国教育目标。
这一“6项教育目标”成为布什总统在1991年签发的《2000年美国:教育战略》文件的主要内容。
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由国会在1994年通过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将“6项教育目标”扩展为“8项教育目标”,其中与学校课程改革直接相关的“目标3”也得到了扩充。
〔2〕现任总统布什在入主白宫后的第一周(1月23日)就公布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联邦政府教育改革蓝图,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政策动向。
〔3〕一、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要求和理念 教育的改革往往起因于政治或经济竞争的需要,或者说起因于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状。
1983年《国家在危急中》报告的问世以及尔后持续至今的教育改革,起因于经济的竞争。
这正如《国家在危急中》在一开始就指出的:“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危急之中。
我们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往日不受挑战的领先地位,正在被全世界的竞争者赶上。
”报告列举了美国基础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危急的指标”,主要是关于美国学生尤其是处境不利学生在学术知识上的准备不足和学业成绩的低下,而这又是由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时间和对学生的期望)的原因所造成的。
例如,“中学课程已经均匀、浅显和分散以致不再有一个中心目标。
实际上,我们有的是自助餐式的课程,在这餐食中容易把开胃菜和甜点当作主菜……在学生平均成绩持续下降的同时,中学高年级学生家庭作业的数量却减少了,而给的分数则升高了。
科学实践理念下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美国,面对21世纪的新挑战和机遇,其科学教育系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核心,便是《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简称NGSS)。
本文旨在探讨科学实践理念下NGSS的研制背景、核心理念及其在美国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NGSS的产生,既是美国对原有科学教育标准的反思,也是对新世纪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积极应对。
它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中的科学问题。
为此,NGSS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三维整合框架,将科学与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科学教育标准。
科学实践是NGSS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强调学生不仅应该掌握科学知识,还应该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和实践。
这种实践理念的引入,使得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NGSS的三维整合框架体现了科学教育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科学与工程实践维度的引入,使得科学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
学科核心概念维度的确立,则保证了科学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度,使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和规律。
跨学科概念维度的加入,则进一步拓宽了科学教育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和应对科学问题。
在美国,NGSS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也为美国的科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和活力。
同时,NGSS也为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科学实践理念下的NGSS是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以综合性和整体性为特点,为美国的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推动全球科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美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机制与启示作者:苏红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05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摘要:学生是教育质量的最终载体,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美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以“美国教育进展评价”项目为核心,以国际评价为指引,以州和学校评价为支撑,形成了明确高效的管理机制、以专家为核心的民主参与机制、持续改进的评价机制和多样化、公开透明的结果报告机制。
关键词:教育质量;学业质量;教育评价中图分类号:G5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5-0040-04教育质量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我国也受到高度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中也强调:要将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
学生是教育质量的最终载体,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教育质量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
基础教育质量必须在标准的指引下,其评估、监控和提高才有切实的依据和清晰的方向。
事实上,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推出各自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规范和监控。
一、美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构成美国是一个高度分权自治的国家,自建国起各州便拥有了教育自治的权力。
但近年来,联邦政府正逐步加强对各州教育的干预。
目前,美国基础教育学业评价已经形成了国际、国家、各州和学校互动、互补、互通的局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从国际层面来讲,国际教育评价项目是通过国际比较了解本国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对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美国几乎各州都参与国际评价项目,这些国际评价项目包括国际数学与科学素养调查(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等。
早期学习标准与教育质量:美国的经验及启示一、从标准到教育标准标准是基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相关机构批准,以供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
标准作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的对策,在工业企业中最早出现和被运用。
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扩展到商业、政治、教育乃至艺术等诸多领域。
现今时代,人力资源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
由此,经济领域内的标准化做法被移植到了教育领域,出现了所谓的教育标准。
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学生基础学力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下滑。
受此触动,8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府开创性地为全美基础教育设立了教育目标。
与此同时,各学科国家级的专业协会纷纷围绕教育目标展开了相关研究,全美数学教师协会率先提出数学学习的内容标准。
那以后,各州纷纷开始制定本州的教育内容标准。
一时,标准化运动成了教育改革的抓手。
〔1〕二、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21世纪初,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在个体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此,美国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在K-12(幼儿园~中学12年级)标准化运动的引领之下开始为儿童制定早期学习标准,即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的标准。
至今,美国各州均已为本州3~5岁儿童制定了早期学习标准或指南,超过半数的州还专门为婴幼儿制定了早期学习指南。
〔2〕由于美国的早期教育服务项目类型繁杂、资质不一,政策上的支持缺乏明确的可持续性,管理上也呈现多头化的局面。
因此,不同于K-12标准化运动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是否应该设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如何利用标准促使教学效益最大化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制定早期学习标准的最主要目的是运用标准来促成各种早期教育模式的融合,即借助早期学习标准,创建一个统一的保教系统,整合原本零散且缺乏有效组织的各类保教项目,以提升早期教育质量。
〔3〕下文将先介绍早期学习标准的几个主要运用,并介绍学者们就如何通过早期学习标准来提升教育质量形成的相关思考。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标准及启示【摘要】近年来,围绕着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这一主题,美国各地采取了制定新课程标准和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
本文对美国全国统一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价值取向,课程标准的特点等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标准启示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保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八章内容中有三章专门阐述基础教育,在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两章中也有很多涉及;在十大改革试点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主要在基础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基础教育均有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无疑对我们有重要意义。
本文仅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改革为例,谈谈可供我国借鉴的一些启发。
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1.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成为经济发展、教育革新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科技发展表现出了迅速化、综合化、信息化、国际化等特点。
科技进步周期在缩短,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在日益缩短;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不断增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紧密了;信息科技逐渐成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技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基础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美国也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课程改革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受到政府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
其中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加强联邦对各地教育的统一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
[1]2.美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统一课程标准成为现实需要美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实行地方分权管理体制,造成了在课程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又加上力求为每一个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尊重儿童个性需要的教育传统的深刻影响,更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美国基础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从整体上影响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
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解读范文贵;李伟华【期刊名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年(卷),期】2012(000)002【摘要】The National Gvoernors Association Center for Best Practices and 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 released 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The standards include teaching contents of kindergarten,grade 1-8,and senior high school,whose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develop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emphasize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thematics;definite the mathematical proficiency of Americ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There is ga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work of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benchmarks;design of the content of geometric still needs to test in teaching practice.%美国州长协会最佳实践中心和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共同颁布了首部《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
《标准》阐述了幼儿园、1~8年级、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标准》旨在实现如下特征:发展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强调理解数学、技术对数学产生巨大影响、明确了美国中小学生数学素养内涵。
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特点与启示美国基础教育的概况、特点与启示作者:陈福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5期根据《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安排,省教育厅组织23名中小学杰出校长培养对象,于2011年3月11日~4月1日,赴美国高等教育的常青藤大学——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多明戈山庄国际教育学院进行培训考察。
学习考察团先后听取了5位专家教授的7个专题讲座,考察了洛杉矶联合校区环境高中、观惠特尼高中、禧瑞都小学、ABC联合校区、斯坦福大学和城市图书馆等若干社区教育资源及美国文化。
现分以下三个方面报告学习考察情况。
一、美国教育行政制度概要(一)基础教育行政管理美国政府机构有四个层面:联邦、州、镇、城市,四个级别都是相对独立的。
联邦政府主要通过教育法案、经费补助等形式对教育进行宏观的调控和管理。
州教育行政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州政府享有教育管理权。
美国地方教育行政体制为学区制。
州下属的行政单位是县,县下有市或镇,学校就设在市或镇里。
学区教育委员会成员由学区居民代表公选产生。
职能是通过立法机构授权,实施地方教育计划。
学区教育委员会把落实学校政策的职责授权给专职教育官员——督学(也称学监)。
督学处于学委会与学校之间,上对学区建议,下对学校落实学区工作,是教育委员会的专职教育行政官员。
学校的组织与管理。
美国公立小学一般设校长1人,中学通常设有两位副校长,职员比例少,占2%左右。
学校的行政有影响力的团体是学校董事会、家长会和教师工会。
学校董事会一般家长、教师、社区居民、学生代表和校长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商定学校事务。
家长会定期讨论学校行政、教育教学、子女培训、经费筹措等问题,并为家长组织联谊活动。
教师工会对学校行政的影响更加直接,教师工会以集体谈判方式与学区签订聘用合同,包括教师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
(二)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每国基础教育经费由三级政府投入,大体上联邦政府占10%,州政府占36%,地方政府54%。
美国加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实践及启示作者:任晓玲严仲连于敏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年第09期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世界顶尖级人才,2010年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实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
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专门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计划安排,并通过为教师提供专业学习机会、研制配套的教学资源、采用智能评估系统、团结家庭与社会等多方力量、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较好地落实该标准。
研究加利福尼亚州实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实践可为我国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些许有益经验。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核心课程标准为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2010年美国制定了《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详细规定了美国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以指导课程实施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世界顶尖的教育。
2010年8月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教育委员会投票通过执行《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决定,并对其进行改进最终形成了适应当地教育实际发展需要的加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加州所辖各地现已较好落实加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当前正值我国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时刻,这次课程改革必然要重新修订课程标准,对于加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实施的研究可为我国提供些许借鉴。
一、加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实施背景在2009年前美国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地根据其实际情况自行设置课程标准。
2001年美国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提出将对不能达到标准的学校实行严格处罚[1]。
美国各地为了确保学生成绩合格,纷纷采取降低课程标准这一方式以免受惩罚,各地这一举措致使美国教育质量整体急剧下滑。
为扭转当前的颓势,提升教育质量,奥巴马上台后开展了一系列教育促进计划。
2009年6月国家州长协会最佳实践中心和首席州立学校理事会组织提出要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2010年3月美国首个全国统一的核心课程标准草案——《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问世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