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3
动力触探试验作业指导书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 xxxx年,我们工会党支部在师直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在工作中较好的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工会党支部工作总结。
现将xxxx年的支部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努力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1.思想建设:在工会全体党员中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召开以后,认真学习大会的精神和文件,特别是对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不仅在支部成员内部认真学习贯彻,而且还在工会全体工作人员中传达贯彻学习。
坚持严肃认真地进行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切实解决党支部、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为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同时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征集职工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差反思,并进行认真整改,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的工作。
全年共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家普遍反映心更近了,关系更融洽了,工作氛围更加和谐了,团队的力量更加强大了。
2.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召开支委会、支部大会和党课学习,坚持党支部委员经常碰头,有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发挥党支部战斗力。
继续认真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引导工作。
党支部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通知》,认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结合部门工作具体实际,发动党员积极投入“创争”活动,为我师的职工素质工程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支部内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骨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支部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支部考核评议,推荐经济工作部部长唐志刚同志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公务员”。
第4章测评A(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6~8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
物体下落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D。
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解析:物体重力的计算式为G=mg,物体的质量m是恒定的,但g 的取值与地理位置有关。
在同一地点,g的取值相同。
随着物体所处位置纬度的升高,g值将增大,随高度的增加,g值将减小。
因此,不能认为物体的重力总是恒定的,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及运动状态均无关,故选项C错误。
用测力计竖直悬挂重物,只有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故选项D错误。
答案:B2。
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解析: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知,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A错,B对;静摩擦力大小与弹力(压力)大小无关,C错;弹力或摩擦力都既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D错.答案:B3。
物体以一定速度冲上粗糙的斜面,在以下物体的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解析:物体以一定速度冲上粗糙斜面时,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答案:A4。
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相同的轻弹簧,原长都是l 0=10 cm ,劲度系数k=500 N/m.若图中悬挂的两重物质量均为m ,现测得两个弹簧的总长为26 cm ,则(g 取10 N/kg)( )A.m=3 kgB.m=2 kgC 。
m=1。
5 kg D.m=1 kg解析:A 的伸长量x 1=2mg k ,B 的伸长量x 2=mg k ,2mg k +mg k=6×10-2 m ,解得m=1 kg.答案:D5.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定木块A 与长木板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一个木块A 放在长木板B 上,长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 作用下,长木板B 以速度v 匀速运动,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重力与重心[随堂检测]1.(多选)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解析:选ABC.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由于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者可同时发生,也可不同时发生,故B正确,D错误;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故C正确.2.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C.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的长度,而F2具有三个标度的长度D.无法比较,因为两个力的标度的大小未知解析:选D.在力的图示中,所表示的力的大小取决于图中标度的大小和线段的长短,离开了标度的大小,仅由线段的长度无法比较F1和F2的大小,所以选项D正确.3.(2019·三校期中)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B.重力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C.重心概念的建立用了效替代的思想D.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解析:选C.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地面向下,故A错误;重力的大小G=mg,地面上同一点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的地方g值不同,同一物体在不同地方重力有变化,故B错误;重心是物体各所受重力的效作用点,所以重心概念的建立用了效替代的思想,故C项正确;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为地球,故D项错误.4.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C.直铁丝被折弯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还在铁丝上D.重心是物体的各所受重力的效作用点解析:选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重心才受重力,故D正确,A错误.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故B错误.物体的重心不一在物体上,如粗细均匀的铁丝被弯成圆时,其重心在圆心处,而不在铁丝上,故C错误.5.如图所示,已知各物体的质量都相且都处于静止状态,试在图上分别画出它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位于物体的重心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图[课时作业][学生用书P130(单独成册)]一、单项选择题1.下述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D.力的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相同解析:选A.由力的特性知,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仍可存在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决,故A正确,B、C、D均错误.2.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解析:选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指向地心,故A错误.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吸引而产生了重力,同时战机也对地球有引力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空气,故C错误.任何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故D错误.3.关于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解析:选C.由于物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物体的稳性越好,不倒翁的重心一做得很低,C对,A、B、D均不对.4.下图中表示的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F1和F2B.F1和F4C.F1、F3和F4D.都不相同解析:选B.根据力的图示和力的矢量性可知,F1和F4大小、方向相同,故选项B正确.5.如图所示,苹果在空气中下落时( )A.只受重力B.只受空气阻力C.受重力和空气阻力D.所受合力一为零答案:C6.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会减小B.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D.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改变解析:选D.物体的重力与物体所处状态无关,A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不同,B错;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上,C错,D对.7.下面关于重心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的货物卸下后,的重心位置降低了B.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物体的重心相对该物体降低了C.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对于重力一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其重心位置不变解析:选A.重心位置随质量分布情况的变化而改变,选项A正确.物体的重心相对自身位置不变,选项B错误.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选项C错误.物体的形状改变,质量分布改变,重心位置也要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8.(2019·黔州期末)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物体的重力为20 N,标度设为5 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因此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不正确的是B、C、D选项,A正确.二、多项选择题9.(2019·高一检测)在体育运动中,人的身体重心位置随着姿势的变化而改变.如图所示,下列各姿势中身体重心位于体内的是( )解析:选ACD.人的质量分布近似均匀,故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由图可知,选项A、C、D中人的重心位于体内,选项B中人的重心位于体外.10.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若将其再挖掉一个小圆板成一个圆环,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心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B.重力和重心都没有变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D.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存在解析:选ABD.圆板和圆环均属于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均在几何中心,故重心的位置不变,C正确,A、B、D错误.11.在下表中,分别表示了A、B、C、D四个力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A.重3 N的电灯受到灯绳的拉力B.静止在空中重力是2 500 N的气球受到的重力C.铁锤对道钉竖直向下的大小为2.5×103 N的打击力D.重5 N的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重力选项力的图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A地球灯绳B地球气球C铁锤道钉D书本桌面解析:选BC.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绳,受力物体是电灯,且方向竖直向上,故A选项错误;B、C选项中力的图示所表示的力的方向、大小及作用点都正确,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的说法也正确,故B、C选项正确;D选项中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书,D选项错误.三、非选择题12.如图所示,重30 N的木块浮在水面上,作出木块所受浮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解析:选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10 N的力,从木块的作用点竖直向上画一条三倍标度的线段,在线段上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图甲为木块所受浮力的图示.从力的作用点沿浮力的方向画有向线段,并标明浮力F,如图乙为木块所受浮力的示意图.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受力物体是木块.答案:见解析图施力物体是水,受力物体是木块13.如图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标度:此题选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2 N的力.(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的线段.(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N=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答案:见解析图。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基础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D.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2.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B.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C.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形下要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从地面上浸入水中D.把它置于向上加速的电梯内4.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处5.关于图1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C.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而F2有三个标度D.无法比较,因为两图标度的大小未知6.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2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阻为阻力)( )图27.如图3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图3A.马跑得快的缘故B.马蹄大的缘故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8.一个重力G=6 N的木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它所受的重力,并用统一的标度表示.正确的图是( )9.跳高运动员在做如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时,重心最能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能力题]10.一饮料杯装满水,如图4所示,杯的底部有一小孔,当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水的共同重心将( )图4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11.在图5甲中木箱的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 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 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图512.如图6所示,各物体的质量相等且都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上分别画出它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613.(1)把一条盘在地上的长为L的匀质链条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2)把一个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边翻倒,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如图7所示,则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图7[探究与拓展题]14.在对重力的本质还未认清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有了比较复杂的应用.我国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距今约5 000年的尖底陶瓶,如图8所示,这种陶瓶口小腹大,有两耳在瓶腰偏下的地方,底尖,若用两根绳子系住两耳吊起瓶子,就能从井中取水.试分析人们是怎样利用尖底陶瓶从井中取水的.图8答案1.D 2.D 3.AB 4.AC 5.D 6.D 7.D 8.B 9.D 10.D 11.如下图所示12.见解析解析 画重力的示意图,特别要注意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而不是垂直于支持面,重力的示意图如图:13.(1)均匀的链条重心在中点,链条拉直时,重心位置升高L /2 (2)AbcD 面处于竖直时,立方体重心升高12(2-1)L .14. 见解析解析 当汲水瓶空着时,由于瓶的重心高于绳的悬点,它就会倾倒;把它放到水里,水就会自动流进去,当瓶中汲入适量的水(达到瓶容积的60%~70%)时 ,瓶的重心降到绳的悬点以下,一提绳,汲水瓶就会被直立着提上来.如果瓶中的水太满,瓶的重心又高于绳的悬点,瓶会自动倾倒,将多余的水倒出.这种汲水瓶巧妙地通过重心变换,使得汲水方便、省力,又能控制汲水量,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2018年普通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道小题4分,共48分。
每道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 位移、时间、质量B. 速度、路程、加速度C. 路程、时间、位移D. 加速度、位移、速度【答案】D【解析】A:时间、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项错误。
B: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项错误。
C:路程、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项错误。
D:加速度、位移、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都是矢量。
故D项正确。
点睛:有大小有方向,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合成时遵循代数法则的物理量是标量。
2.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B. 两物体之间有弹力时,一定受到摩擦力C. 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能产生弹力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答案】A【解析】AB: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相互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表面粗糙;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相互挤压。
则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两物体之间有弹力时,不一定有摩擦力。
故A项正确,B项错误。
C: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相互挤压。
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不一定能产生弹力,故C项错误。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故D项错误。
3. 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小球从A点开始摆动,经过最低点B时摆线被直尺P挡住,球继续摆动至C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到B过程小球的机械能增加B. B到C过程小球的机械能减少C. A到C过程小球的机械能增加D. A到B过程小球的机械能守恒【答案】D点睛:拉力与速度始终垂直,一直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4. 如图所示,一个重60 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 0NB. 40N,方向竖直向下C. 40N,方向竖直向上D. 80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A考点:考查受力分析点评:难度较小,处于静止的物体合外力为零,进行受力分析即可5.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4s内的位移大小是0C.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 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0~1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0~2s 内的位移为:,B对;在速度时间图线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故C对;在速度时间图像中,时间轴上方的速度都为正,故D错。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时提升作业]一、选择题(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4~6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B.用轻绳将物体悬挂,静止时物体的重心在悬绳的延长线上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物体上D.物体只有重心受重力,其他部分均不受重力作用解析:重心是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处,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悬挂的物体重心在悬线的延长线上。
答案:B2.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较大C.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的长度,而F2具有三个标度的长度D.无法比较,因为两个力的标度的大小未知解析:在力的图示中,所表示力的大小取决于图中标度的大小和线段的长度,离开了标度的大小仅由线段的长度无法比较F1和F2的大小.答案: D3.图中表示的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F1和F2B.F1和F4C.F1和F3、F4D.都不相同解析: 判断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综上三点考虑,F1和F2、F1和F3、F3和F4明显效果不同,F1和F4的作用效果相同,故选项B正确。
3-1重力根本相互作用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重力]如下图,所画的重力示意图错误的选项是(物体均静止,重力为G)( )答案A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A错误。
2.[力的理解](多项选择)关于力,下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C.人推物体时,人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D.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答案AD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正确;力有多种形式,引力和电磁力的产生不需要直接接触,所以B错误;人推物体时,反过来物体对人体有阻力作用,因此C错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正确。
3.[重力的理解]关于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只有静止时物体才受重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C.弹簧测力计和杆秤都能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D.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答案D解析物体无论运动或静止都受重力作用,A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施力物体就是该物体,而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在该物体上,施力物体是地球,二者不是一回事,故B错误;杆秤测的是物体的质量而不是重力,C错误;在同一地点,g 为常量,由公式G=mg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D正确。
4.[重力的方向](多项选择)关于重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物体的支持面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水平面垂直答案BD解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跟水平面垂直,B、D正确。
5.[重力的理解]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以下哪种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放到水里C.让它自由下落D.让它加速运动答案A解析从赤道到两极,g值增大,物体所受重力增大,A正确;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状态和环境无关,B、C、D错误。
学案7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目标定位]1。
掌握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及其适用条件。
2.会用关系式U=Ed处理匀强电场问题.3.了解示波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
通过示波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一、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的理解[问题设计]图1如图1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A、B两点连线与电场线平行,B、C连线垂直电场线,已知场强大小为E,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AB,A、B间距离为d,电荷q从A点移动到B点,回答下列问题:(1)电荷所受电场力是多少?从力和位移的角度计算电场力所做的功的大小.通过A、B间的电势差计算电场力做功的大小.(2)比较两次计算的功的大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有何关系?(3)在图1中,如果将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再利用(1)问的推导过程试着推导,能获得何结论?(已知AB与AC的夹角为θ)答案(1)F=qE W AB=Fd=qEd W AB=qU AB(2)U AB=Ed(3)W AC=qEL cos θ=qEd,W AC=qU AC,U AC=Ed[要点提炼]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的乘积,即U=Ed。
1.公式U=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A、B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2.公式E=错误!说明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且场强方向就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由公式得出场强单位是V/m.3.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个方向,电势降落都是均匀的,故在同一直线上相同间距的两点间电势差相等.在匀强电场中,相互平行且相等的线段两端点间的电势差相等.[延伸思考] 公式U=Ed是在匀强电场中得到的,在非匀强电场中能否适用?答案在非匀强电场中,不能进行定量计算,但可以定性地分析有关问题.二、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设计]如图2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由于接在电池组上而带电,两板间的电势差为U。
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本专题十: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力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拳击比赛时,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3. 下图表示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F1和F2B.F1和F4C.F1和F3、F4D.都不相同4. 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将一石块竖直上抛,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C.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掉下来,说明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D.抛出的石块在空中做曲线运动,说明石块在空中所受重力方向不断变化6. 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为阻力)()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阻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10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如图甲中木箱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150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左上方的20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图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一质量为0.6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与斜面平行的、大小为8N的力F拉着它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画出拉力和重力的图示.(g取10N/kg)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本专题十: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答案】B【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C、D错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无作用的先后之分,所以A错误;垒球被抛出后,在空中受重力作用,运动状态仍在变化,但施力物体是地球,不是运动员,所以B正确.故选B.2.【答案】D【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明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力,只不过甲的“拳头” 比乙“被打的部位”——如肚子、胸部,更能承受打击罢了,所以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选项A错误;B.“风吹草动”的施力物体是空气,选项B错误;C.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磁铁对铁钉的作用是通过磁铁周围的磁场产生的,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选项C错误;D.网球飞出后受重力和阻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和空气,而不再是人,选项D正确.故选D.3.【答案】B【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在图示的四种情况下,F3方向斜向上,其余力的方向水平向右,F3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力肯定不同;又知F2比F1、F4两个力要小,所以F2的作用效果与F1、F4的作用效果也不同;F1、F4大小相等,将F1和F4的作用点均平移至小车的重心处,可看出两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正确,ACD错误.故选B.4.【答案】D【考点】重心重力【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故A错误;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D.因为绳对板的拉力与板受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必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细绳的延长线上,即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故D正确.故选D.5.【答案】B【考点】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自由下落的石块所受重力是不变的,选项A错误;B.将一石块竖直上抛,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选项B正确;C.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掉下来,但是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还是受重力作用的,选项C 错误;D.抛出的石块在空中做曲线运动,但是所受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选项D错误.故选B.6.【答案】B【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重力【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被踢出的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的方与球的飞行速度方向相反,B正确.向竖直向下,阻力F阻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10分。
第1课时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解析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磁场力、重力,故A正确;力不是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比如物体做匀速运动,不受力,位移也增加,故B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到的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前后之分,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D错误。
答案 A2.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一项拉汽车前进的比赛,如图3所示,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汽车运动,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图3A.壮汉、汽车 B.壮汉、绳索C.绳索、汽车 D.汽车、绳索解析汽车所受拉力是绳索对汽车施加的作用力,故其施力物体是绳索,受力物体是汽车。
选项C正确。
答案 C3.在体育运动中,人的身体重心位置随着姿势的变化而改变。
下列各姿势中身体重心位于体外的是( )解析根据重心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易知选项B正确。
答案 B4.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B.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C.物体在地球任何地方重力大小都相等D.挂在绳子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子对它的拉力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也可以表述为垂直水平面向下,A错;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包括重力的大小,B对;同一物体,处在地球表面的不同位置,重力大小一般不同,C错;用绳子悬挂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等于绳子对它的拉力大小,但两力性质不同,D错。
答案 B5.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的重力的图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首先由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判定选项B、C错误;因为重力为20 N,标度为5 N,所以选项D错误,A正确。
答案 A1.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解析物体重力的计算式为G=mg,物体的质量m是恒定的,但g的取值与地理位置有关。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课时提升作业]
一、选择题(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4~6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B.用轻绳将物体悬挂,静止时物体的重心在悬绳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物体上
D.物体只有重心受重力,其他部分均不受重力作用
解析:重心是等效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处,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悬挂的物体重心在悬线的延长线上。
答案: B
2.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力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
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较大
C.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的长度,而F2具有三个标度的长度
D.无法比较,因为两个力的标度的大小未知
解析:在力的图示中,所表示力的大小取决于图中标度的大小和线段的长度,离开了标度的大小仅由线段的长度无法比较F1和F2的大小。
答案: D
3.图中表示的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F1和F2B.F1和F4
C.F1和F3、F4D.都不相同
解析:判断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综上三点考虑,F1和F2、F1和F3、F3和F4明显效果不同,F1和F4的作用效果相同,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解析:从力的基本概念出发作出判断。
根据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知选项A正确。
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选项B正确。
根据力的三要素,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有关,选项C错误。
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选项D 错误。
可见,正确选项为A、B。
答案:AB
5.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情况下要发生变化的是(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解析:把物体从赤道拿到南极或者从地球送到月球,其重力加速度都会发生改变,所以物体所受重力也会发生变化,故A、B符合题意。
把物体放在水里或者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其质量和重力加速度都没变化,因此所受重力也没变化,故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B
6.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静止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C.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测力计
D.小球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解析:“拉力”不是“重力”,选项A错误;静止小球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选项B正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 kg的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试作出其重力的图示并写出作图过程。
(g取10 m/s2)
解析:小孩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为G=mg=20 kg×10 m/s2=200 N,取5 mm线段代表50 N,用20 mm的线段表示小孩受的重力的大小,从重心位置竖直向下画出20 mm长的线段并在下端画上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