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最简单的成本核算--定额比例法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5
定额比例法通俗讲解定额比例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确定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俗地解释定额比例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定额比例法的基本原理定额比例法是一种以单位产品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是通过将企业的总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单位上,从而确定每个产品单位的成本。
具体而言,定额比例法将企业的总成本分为三个部分: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业务量。
可变成本是随产品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原材料费用、直接劳动力成本等;固定成本是与产品数量无关的,如租金、设备折旧等;业务量是企业规模的度量,如销售额、产量等。
通过计算这些成本在产品单位中的比例,就能够得出每个产品单位的成本。
二、定额比例法的应用定额比例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
以下是定额比例法的几个主要应用场景:1. 产品定价:企业通过定额比例法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个产品单位的成本,从而合理确定产品的售价。
通过将成本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企业可以制定出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2. 制定管理决策:定额比例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项成本在产品单位中的比重,有助于管理层制定决策。
例如,当企业需要增加产能时,可以通过定额比例法计算出新增产能的成本,从而衡量投资的可行性。
3. 成本控制:定额比例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过高或效益低下的问题。
通过对不同成本项的定量分析,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削减和效益提升的措施。
4. 绩效评估:定额比例法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绩效和工作效率。
通过比较定额比例法计算的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可以评估企业的绩效水平,指导管理层进行改进和调整。
三、定额比例法的优缺点定额比例法作为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具有一些优点和缺点。
1. 优点:(1)简单易懂:定额比例法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不需要过多的复杂计算和数据分析。
(2)适用范围广: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和行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使用。
一、单选题1、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用的()。
A、直接材料成本B、直接人工成本C、制造费用D、间接费用【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答案解析】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费用,即只分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
2、成本的归集,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制度以有序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
A、分析B、记录C、收集或汇总D、计算【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成本的归集,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制度以有序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或汇总。
3、成本结转时将完工产品转到的科目是()。
A、存货B、库存商品C、在建工程D、固定资产【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成本结转时,将完工产品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科目。
4、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
A、标准工资率B、实际工资率C、平均工资率D、预算工资率【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5、分配联合成本时,实物量分配法是以产品在()相应的产出份额为基础。
B、销售时点C、再加工时D、生产时【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实物量分配法是以产品在分离点处相应的产出份额为基础。
6、“生产成本”账户应设置的两个二级科目包括“基本生产成本”和()。
A、二级生产成本B、间接生产成本C、辅助生产成本D、后续生产成本【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生产成本” 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7、制造费用是指制造企业车间范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
A、直接费用B、间接费用C、期间费用D、车间管理费用【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制造费用是指制造企业车间范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成本口诀众所周知,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企业经营中的大量信息。
纲举目张,如何抓住关键呢?简言之,抓住“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个节点。
一、九宫格前三格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附分类法、定额法;中三格是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相当飞机起落架,起飞前先收起落架,即核算成本时先把制造费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及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可看作空中加油机,要输油到主机上,即要归结分配入生产成本中去;后三格是完全/变动成本财务核算体系、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财务核算体系、产量/作业成本财务核算体系,此为“三三得九”。
二、九九分九九八十一个节点,分为九组。
(一)一九是成本龙龙头是成本计划,龙身是成本核算,龙尾是成本分析,四个金爪是成本控制、成本奖惩、成本预测、成本决策,龙角是定额、标准成本。
(二)二九是成本预测方法即趋势预测、本量利分析、敏感度分析、经济模型预测、目标倒推、经验值、同行参考、弹性预算、限额成本,可产生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
(三)三九是成本管理原则1.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原则;2.实用价值原则(既不搞烦琐哲学,又不片面追求简化);3.有章可循原则(加强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和盘点管理,做好定额、记录的设计和制定,表格要简单明了);4.因地制宜(采用适当成本计算方法)原则;5.抓住成本信息五性原则(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可比性、可操作性);6.成本与利润非完全翘翘板关系(要具有成本周期、战略成本观念);7.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标准分配计入);8.分配标准与待分配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原则;9.成本数据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原则。
(四)四九是九个归集的费用要素即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应付职工薪酬、其他直接费用、折旧费、机物料、车间经费、停工损失、其他间接费用。
(五)五九是简化九步核算模板1.制定产品生产标准卡片(标准耗用及标准单价);2.查询期初在产品成本(量、价);3.进行原材料盘点;4.计算材料分配和制造费用分配得出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5.进行半成品盘点;6.根据定额资料将月末半成品进行材料还原;7.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得出半成品成本资料;8.根据标准成本计算材料差异;9.根据标准成本计算费用差异。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计算和记录每个产品所涉及到的所有成本,以便更加科学地把握产品成本,优化企业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产品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工作。
以下是常见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1. 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最简单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也被称为完全成本法。
该法是指将每个产品的直接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计算在内,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企业和少量生产的企业。
2. 加权平均成本法
加权平均成本法是指将所有产品的成本合并起来计算平均成本。
每个产品的成本等于加权平均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反映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3.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成本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
企业可以制定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来反映成本的差异,进而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4. 吸收成本法
吸收成本法是指将所有企业开支和支出分摊到生产的各项产品中,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分配比例法和分配因素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成本。
总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不断优化各项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定额成本比例法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在咱们学习成本核算的这个大领域里,定额成本比例法可是个挺重要的“角色”。
它的计算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咱们打开精确计算成本的大门。
先来说说定额成本比例法到底是啥。
简单来讲,它就是按照定额成本的比例来分配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能让咱们在面对复杂的成本核算时,心里更有底,计算更准确。
那它的计算公式是啥呢?公式就是:费用分配率 =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 + 本月实际生产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成本 +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 完工产品定额成本 ×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费用分配率举个例子哈,比如说有一家生产玩具的工厂。
这个月生产了 1000 个玩具熊,其中 800 个已经完工,200 个还在生产线上。
每个完工的玩具熊定额成本是 50 元,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是每个 30 元。
这个月月初在产品的实际费用是 5000 元,本月实际生产费用是 40000 元。
那咱们来算算,首先,费用分配率 = (5000 + 40000)÷(800×50 + 200×30)= 45000÷(40000 + 6000)= 45000÷46000 ≈ 0.9783 。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800×50×0.9783 ≈ 39132 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200×30×0.9783 ≈ 5868 元。
您瞧,通过这个公式,咱们就能把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啦。
不过,在实际运用这个公式的时候,可得小心仔细,不能马虎。
一丁点儿的数据错误,都可能导致最后的结果差之千里。
我就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的一个同学,在计算的时候把一个数字写错了,结果算出来的成本完全不对,那叫一个闹心。
后来大家一起帮他找错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发现问题所在。
定额比例法定义一、定义与概念定额比例法是指依据预先规定的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按定额比例分配成本差异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当实际生产成本与预算或标准成本产生差异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这些差异。
在定额比例法中,"定额"指的是预先设定的标准或预期值,如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
"比例"则是指实际成本与定额之间的比较关系,以及如何根据这种比较关系来分配成本差异。
二、应用范围与优势定额比例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在产品、完工产品和在途物资等存货的核算。
在制造业中,由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实际成本往往与预定的标准成本存在差异。
在这些情况下,定额比例法能够帮助企业更精确地核算实际成本,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差异分配。
相比于其他成本分配方法,定额比例法有以下优势:1.精确性:定额比例法能够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调整成本差异,使得成本核算更为精确。
2.灵活性:这种方法允许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定额,使得成本核算更具灵活性。
3.可比性:通过定额比例法,企业可以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
三、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1.制定定额:首先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历史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制定各项成本费用的消耗定额。
这些定额应尽量接近实际情况,以使后续的成本差异分配更为准确。
2.计算费用分配率:根据制定的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计算出各项费用应分配的比例。
这个比例将成为后续分配成本差异的基础。
3.分配成本差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实际成本与定额发生差异时,应按照之前计算的费用分配率来分配这些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效率低下或其他非正常因素。
通过合理的差异分配,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动原因。
4.定期调整:定额和费用分配率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定期调整。
调整的过程应保持透明和公正,以确保定额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9、最简单的成本核算--定额比例法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因为只有通过对成本的准确核算,企业才能确保产品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那么,成本核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定额比例法。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成本核算方法。
一、定额比例法的定义定额比例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对成本的分类以及收入的分类进行对应,使企业管理者可以对不同业务收入所需的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
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计算出不同业务所需的成本,从而控制成本,提高盈利。
1. 确定成本分类和比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明确各项目成本的具体分类,并根据实际经验和市场需求,确定不同业务所需的成本比例。
2. 记录业务收入和成本:企业管理者需要对所有业务的收入进行记录,并将成本与收入进行对应。
3. 计算成本:根据定额比例,计算出不同业务的成本,并分析其中的合理性。
4. 分析盈利状况:将所有业务的收入减去对应的成本,得出企业的总利润,从而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
5. 对比成本变化:企业应每隔一定时间对成本进行分析和对比,及时调整成本比例和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
1. 实现成本控制:定额比例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各项业务的成本,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公司的成本情况,从而实现成本控制。
企业可以依据成本计划,合理安排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便于理解:定额比例法是一种最为简单易懂的成本核算方法,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企业管理者也能轻松运用。
3. 适用范围广: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不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1. 精度有限:定额比例法的成本核算精度相对较低,在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忽略与业务相关的随机因素、误差等因素。
2. 不能适应变化:由于定额比例法是以过去的数据为基础,因此不能适应市场或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变化,管理者需要不断调整比例才能保证成本的正确性。
定额比例法计算步骤定额比例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用于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它通过设定一定的工作定额和相应的工作量比例,根据实际工作量来计算成本。
下面将介绍定额比例法的计算步骤,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方法。
1. 确定工作定额:首先,需要确定每个工作环节或任务的工作定额,即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标准工时。
工作定额可以根据经验数据、工艺分析或工作测定等方法来确定。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任务的复杂度、难度和完成所需的时间。
2. 确定总工作量:根据实际生产过程或服务提供过程中涉及的各项任务,确定总工作量。
总工作量可以是一个产品的生产工序数目,也可以是一个服务项目中涉及的各项任务数目。
3. 计算工作量比例:将总工作量按照各个任务的比例进行分配。
工作量比例可以根据任务的重要性、耗时和资源占用等因素来确定。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总工作量合理地分解为各个任务的工作量。
4. 计算定额比例:根据工作定额和工作量比例,计算每个任务的定额比例。
定额比例是工作定额与工作量比例的乘积,表示完成每个任务所需的标准工时。
5. 计算成本:将每个任务的定额比例与相应的人工成本或资源成本进行乘法运算,得到每个任务的成本。
如果还需要考虑其他成本,如材料成本或间接费用成本,也可以将其加入到计算中。
6. 汇总成本:将各个任务的成本进行汇总,得到整个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这一步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汇总,如按工序、部门或项目进行汇总。
定额比例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适用于一些相对简单和标准化的生产或服务过程。
它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对成本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控制。
然而,定额比例法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对于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过程,可能需要更灵活和精确的成本核算方法。
总之,定额比例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一些相对简单和标准化的生产或服务过程。
通过确定工作定额、工作量比例和计算定额比例,可以计算出每个任务的成本,并最终汇总得到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它提供了一种简单且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和计算成本,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工业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是指将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如下是几项计算公式:
1、材料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材料费用+本月发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费用)
2、完工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
3、在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
4、人工等加工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人工等加工费用+本月发生人工等加工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5、完工产品应负担人工等加工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分配率)
6、在产品应负担人工等加工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分配率)
定额比例法的另一种公式(与上公式异曲同工)如下:
1、消耗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
2、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3、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
4、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5、月末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
材料成本和工资、费用都可按此步骤分配;
三、定额比例法的应用
用定额比例法分配产品费用,计算区别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以定额资料为标准,将应由产品负担的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划分。
它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健全、稳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采用定额比例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时,实际成本的分配率,可以根据月初在产品和本月投产产品的定额资料计算,也可以根据本月完工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计算。
不论按哪种定额为标准进行划分,都必须分别成本项目进行。
直接材料成本可以按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进行划分。
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可以按照工时和定额消耗量(即定额工时)进行划分。
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分配率公式:
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本月投产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 (2)分配额公式:完工产品某项目实际成本=该项目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该项目定额
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某项实际成本=该项目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该项目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与在产品按定额
成本计价的区别在于,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而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的情况下,产品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则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分摊。
因此,按定额比例法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总成本,它可以减少由于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波动对完工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影响。
四、定额比例法的案例
合计总成本额为168000.00元;
留存下月在产品额28000.00元后,
(注1:该笔数据,应是车间逐月末在产品的真实盘点数据;在产品逐月变动不明显的企业,自年初一月底核定之后,也可以一年不变,至年底清仓盘点后再行调整。
注2: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会计调节成本的现象十分普遍。
该笔数据,也已成为会计调节成本的最佳位置。
一家当月生产产品当时月全部销完的企业,如果月末在产品多留或少留10000.00元,当时月利润就能调高或调你10000.00元。
)
计划结转成本额为140000.00元。
根据本月生产入库的五只服装产品的数量,乘以各档产品的计划售价,核定售价成本额为154000.00元。
将计划结转的成本额140000.00元,除以核定的售价成本额为154000.00元,得出的比例为90.91%;
用90.91%比例,分别乘以本月生产入库的五只服装产品的计划售价,得出的数据就是产品成本单价;
同样用90.91%比例,再分别乘以本月生产入库的五只服装产品的售价总额,得出的数据就是产品成本价。
(参见:生产成本结转产成品明细表)
生产成本结转产成品明细表单位:* * * * 服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