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脊诊诊法 、整脊技术 王遵来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30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针灸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杨传崇;董秀真【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针灸、拔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针灸拔罐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针灸加拔罐治疗。
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半年后随访比较其复发率。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6.7%,半年后复发率为4.0%,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1.7%,半年后复发率为28.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针灸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3页(P914-915,916)【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定点)旋转;针灸;拔罐【作者】杨传崇;董秀真【作者单位】平阳县中医院浙江,平阳 325401;浙江省平阳县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9非手术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疗法。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疗法得到缓解或治愈[1]。
单独使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针灸、拔罐治疗该病患者疗效确切,已被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但其治愈率低,疗效不稳定,容易复发。
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笔者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配合针灸、拔罐方法治疗60例,同时设对照组(针灸加拔罐组)进行对比研究,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0例均为我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
按照诊疗先后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单数为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
120例病例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平均(52±12)病程最短3天,最长6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部位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筋经图大图清晰版手阳明大肠经络系统•••足阳明胃经络系统••足太阴脾经络系统••手少阴心经络系统••手太阳小肠经络系统••足太阳膀胱经络系统•••足少阴肾经络系统中医推拿正骨手法【王氏三小整脊疗法】中医手法王氏三小治疗上颈段整脊调颈法(颈1-4)的手法参考视频主讲教授:王遵来:天津北辰北门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氏三小手法创始人,中推副会长,中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华陀中医学院副教授,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的学生,全国著名骨科专家罗有明的弟子。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脊诊整诊技术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脊诊整脊技术继续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北辰北门医院脊诊整脊中心主任兼天津北辰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心主任。
他自主创新意识强,认真钻研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生物力学、全息理论、肌肉理论,在研究全国各类流派手法技术的基础上,创立了“小角度、小力度、小幅度”三小整脊手法,运用于在临床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椎小关节紊乱以及多种脊柱相关疾病,疗效显著全可靠,无副作用,深受患者欢迎,被中华中医药学会列为全国科普重点推广技术。
他独创了脊诊诊法,即用手指触摸脊柱,诊断脊柱相关内脏疾病,准确率达90%以上,该诊法简、便、验、廉,2002年经天津市推荐申报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技术项目。
创新地提出了“大整脊”概念,就是将手法技术与传统推拿针灸、拔罐技术、药物疗法、心理治疗相结合,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新模式,被全国脊诊整脊技术委员会推广。
他主编了《中医脊诊整脊技术讲义》,参与撰写了《模糊医学理论初探与保健》、《思维决定人生》;还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4篇,其中《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临床探讨》等多篇被中华脊柱医学杂志评为优秀论文。
鉴于王遵来同志在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授予其“百名骨科专家”荣誉称号,被全国脊诊整脊技术学术委员推选为秘书长。
黄博士整脊64诀要,对正骨师很重要的一堂课脊椎手疗法临床提示脊椎手疗法是医学界的一大突破,当前在医疗先进国家非常风行。
本书由国际交流医科大学校长、台湾医学博士苟亚博及其得意门生黄国松博士编着。
在附录里的第三节是临床提示。
记录了在X线片观察到的大量临床新发现,实为整脊学爱好者具有难得的参考价值1.不整脉和心律不整,在X线片上呈现颈椎第三椎到第五椎(C3-C5)向右弯曲。
2.气喘病,在X线片上呈现胸椎第四椎到第五椎(T4-T5)向右弯曲。
3.肋间神经痛在X线片上呈现胸椎第七椎到第十椎(T7-T10)向左捻转。
4.肝功能障碍、肝硬化,绝大部分是因脊椎错位引起的。
在X线片上呈现胸椎第七椎到第十椎(T7-T10)向左侧捻转,造成肋间神经痛,久而久之即演变成肝硬化!所以肝硬化的X线底片研讨如下:1)T7-T10向右侧弯曲。
2)T7-T10的棘突向左侧捻转。
3)右侧的肋间神经痛。
治愈率竟高达85%~90%。
5.糖尿病的椎骨捻转和肋间神经痛的痛侧,与肝硬化恰恰相反,其比较如下:糖尿病→1)T7-T10向右捻转。
2)左侧肋间神经痛。
肝硬化→1)T7-T10向左捻转。
2)右侧肋间神经痛。
6.胸椎第七椎到第十椎(T7-T10)错位是:(1)胃部出口的幽门障碍、(2)十二指肠疾病、(3)胰腺疾病,这三大疾病的发生源。
7.在带状疱疹生水泡的上方3~5cm处,即可找到异位的椎体(通常是T3-T5)。
矫正此处,带状疱疹即可治愈;带状疱疹不属于运动神经痛,如坐骨神经痛,而是属于知觉型神经痛,所以患者痛得要命!8.白血病患者,在他的X线底片上清晰地可看到胸椎第十椎到第十二椎(T10-T12)向右弯曲。
矫正后,即可获显著的进步,是血癌患者的福音!因为胸椎第十椎到第十二椎(T10-T12)是加强小肠功能的,小肠才是造血机构,不是骨髓!9.大量流鼻血、经血、吐血等病,矫正胸椎第十椎到胸椎第十二椎(T10-T12),可获令人惊讶的止血作用。
传统医学传统编辑/侯叔霞*****************□合肥经开外科医院针推门诊主任 王金山崛起中的中医整脊疗法整脊疗法,又称“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或称按(正)脊疗法,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等整复手法作用于脊椎背膂(人体部位名,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约当解剖学上骶棘肌分布处),以促进督脉气血和畅,使病椎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脊椎伤损等疾病的一种方法。
整脊医学是一门古老的也是新兴的绿色医学——无药疗法整脊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迅速崛起,是一门从脊柱力学角度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学科。
整脊医学认为,脊柱骨矢状面上正常的生理弯曲以及水平面上正常的垂直状态,是植物神经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
多数慢性病患者都显示有脊柱骨解剖位置紊乱或脊柱排列的异常,从神经、解剖、运动、生理的种种现象显示,治疗运动障碍或慢性病都应先从脊柱骨入手等。
这些观点,在美、加、日、意、德、法、英、韩等医疗先进的国家中是主流。
整脊疗法很早就为我国古代医家所应用,古代文献中也屡有记载。
如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称:“脊梁骨……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淤聚凝结。
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
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
”其对损伤性脊椎病变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整复手法等已有较明确的载述。
近代以来,本疗法的治疗范围得到发展,不仅对颈椎、腰椎棘突偏歪等有较好疗效,还可广泛应用于由脊椎病变引起的某些疾病,如寰枢关节错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关节紊乱症、脊椎滑脱症、骶髂关节前(后)错位、某些损伤性截瘫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有些病(如寰枢关节错位、胸腰椎小关节紊乱症、骶髂关节错位)能达到立竿见影之效。
此外,由脊椎病引起的高血压、低血压、血糖异常、心律失常、脑外伤后综合征、视力减弱或失明、耳聋、脾胃病、肠功能紊乱、痛经等疾病,也可在整复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疗效。
同时,本疗法对胸腹部急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效果,最简便的方法是在与疼痛部位相平或稍高的脊柱部上取穴治疗,待疼痛缓解后停止按压。
正骨整脊初诊口诀精要秘法摸不到的是颈一;能摸到的是颈二;能转动的是颈七;中间一节是颈四;不能转动的是胸一;肩胛内侧最突点水平连线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连线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点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连线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连线是腰四;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1.脊柱穴位定位:一椎大抒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七隔俞;八椎胰俞紧相跟;九肝十胆仔细寻;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三气海腰四大(肠);腰五椎下关元镇;小肠膀胱骶骨找;中膂白环椎尾沉;2.腰椎诊病:一侧疼为腰突;二侧疼为椎管狭窄;三点疼为膨隆疝;中间疼为腰肌劳损;三年以上为钙化增生;五毫米以上为巨突;向后鼓为后突;脊柱塌陷为前突;再疼一点为滑脱;两点一侧疼为捻转;交叉疼为旋转;三节以上一侧疼为风湿;四五两侧疼为肾虚;五一两侧疼痛为受风;按那那疼为水肿;肌肉硬为僵硬;脊柱硬为强直;3.皮神经分布:颈1头顶颈2三;颈3就在颈项间;颈4双肩5臂外;颈6大二指相连;颈7中指立;颈8小和五指限;胸1、2臂内分上下;3至12胸肋环;腰1盆带2腿前;腰三主管膝周炎;腰4、5小腿内和外;腰5拇指紧相连;骶1跟腱通小趾;骶2腿主管后边;骶3、4、5二阴转;尾骨神经门里圈;掌握皮神经分布歌,诊断治疗赛神仙;4.骨神经分布歌:颈4肩上扛;颈5肱骨上;颈5、6、7分三份,同属上下冈;颈6挠颈8尺;颈6、7、8臂骨相;颈7中指骨里藏;腰2髂骨上;腰3股头藏;腰4大转子;骶1骶4膝外相;腰三腿前腰5后;腰4腰5膝内装;腰4胫腰5腓;腰5足拇指上’骶1、2腓跟小趾藏;椎侧疼痛触诊说明---(一)八大痛源:1,关节障碍;2,痉孪;3,僵硬;4,损伤;5,劳损;6,肿胀;7,紧张;8,触痛;(二)在低颈椎或胸椎的两侧肌肉内发现上述的任一痛源,就会使颈、肩、肘、腕和手有反射疼;(三)在低胸椎、腰椎或荐髂关节附近的肌肉,发现上述任一痛源,就会使腰、臀、膝、髁和足有反射疼;(四)在痛源附近的椎体,就是患椎,矫正此患椎,疼痛即消除;。
整脊歌诀田学主教授--脊疗特效歌谣1。
主治: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矫正颈椎点太阳,头痛头晕帮大忙;再加风池和玉枕,失眠多梦也无妨。
2.主治: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颈4胸9一起上,矫正位置不能忘;喷嚏过敏从此消,一般不需药帮忙。
3.主治:肩周炎等.肩膀酸痛是信号,左肩酸痛防心脏:右肩酸痛肝胆肠,常按胸椎即可防。
4.主治:心脏病、高血压调整胸2和胸3,心脏疾患可延缓;再加颈椎和曲池,血压异常可以治。
5.主治:急性胃肠痉挛(疼痛)点按胸椎6至9,委中中脘三里求;疼痛何需再用药,保你从此不用愁。
6.主治:糖尿病糖尿病是老大难,胸7—12要常按;百日功夫见成效,胰岛功能逐渐全。
(注:脊“三线”指棘突尖线(即督脉),两侧膀胱经线。
)8.主治:延缓肾衰腰椎按摩很重要,长期坚持防衰老;肾气充盈体健壮,活到百岁有何妨。
9.主治:内脏功能紊乱脊柱神经连内脏,发现问题找脊旁;只要位置一矫正,内脏功能可正常。
10.矫正骨盆治百病骨盆移位莫小看,发生移位惹祸端;要想脊椎不错位,矫正骨盆最安全。
11.主治:屈光不正等眼疾近视眼睛不用烦,脊椎挑治很安全:只要坚持来治疗,去掉眼镜并不难。
12.主治:主治膈肌痉挛膈肌痉挛称“呃逆”,反复发作心静难;矫正脊椎点膈俞,指压少商即可停。
13.主治:哮喘、气管炎谈起哮喘气管炎,患了此病很可怜;坚持常按“肺三角”,再点鱼际疗效显。
(注:“肺三角”指大椎穴至两侧肺俞穴三点的连线。
) 14.主治:急性腰扭伤点按鱼际慢转腰;疼痛即可顿时消;再加腰椎轻复位,疗效确实又可靠。
15.预防衰老:人老首先脊柱老,要想年青脊椎找;每天坚持做按摩,适当活动防衰老。
’16.主治:发热头身发热关节酸,按摩颈椎可解烦;耳尖耳椎再放血,恢复体温谈何难。
17.主治: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很寻常,按摩腰骶不能忘;再配三里止泻穴,症状再重也无妨。
·18.主治:坐骨神经炎坐骨神经路最长,往往容易受损伤,按摩腰4至骶1,环跳三里不能忘。
摸骨诊病的秘密原来在这!--脊柱疾病口诀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医技知识|有病不求人坐卧站立不端正,脊椎偏向一边倾,一三五椎难前后,二四六椎弯曲痛,唯有椎二难旋转, 数椎有病柱先变, 腰一有病前弯难, 腰二病难左右弯, 腰三左右难转动, 腰五不敢向后弯, 前后左右都难动, 必是腰四病无疑, 一侧疼痛为腰突, 二侧疼痛管狭窄, 三点疼痛为膨突, 中间疼痛是伤筋, 三年以上为增生, 向前弯腰为后突, 塌陷后仰为内突, 三节一侧为风湿, 四五侧痛为肾虚, 活动受阻为强直, 颈一耳背面麻痺, 颈二头痛心不齐, 颈三鼻塞眼劳疲, 颈四打嗝肺歪嘴, 颈五胃酸肝脏病, 颈六咳嗽麻手指, 颈七心脏脉硬化, 胸一高压血脑溢, 胸二抽筋爱感冒, 胸三心脏炎腹膜胸四过敏心胆病, 胸五肠胃血压低, 胸六肝脏有心病, 胸七阑尾脚麻痺, 胸八寒颤身怕冷, 胸九失眠肝头痛, 胸十肥胖胃不好, 十一寻麻尿病塘, 十二前列肾不好, 腰一阳痿肠溃疡, 腰二尿床带便秘, 腰三腹泻肾炎有, 腰四坐骨头痛病, 腰五膀痔宮位异, 骶一尿频光盗汗, 骶二妇科病不轻骶三四五月经多,膀胱痔疮有炎症,向前弯痛是腰一,左右弯痛二不疑,左右转痛是腰三,四方不敢腰四突,向后弯痛腰五节,椎体偏斜生了病,赶快纠正椎平衡!【小编絮语】脊柱不同的节段对应的穴位、脏腑经络都有不同,其歪斜或者错位因此可以引起全身不同部位、器官脏腑的疾病!甚至引起血压异常、痛经、前列腺病等等平时很难和脊柱问题联想起来的顽固、难治性疾病。
很多参加过马娟老师正骨培训、或者体验过其高妙的正骨治疗的读者,都对马老师为啥摸了一遍脊柱就立即能脱口而出患者的各种疾病、不适,简直像神算子一样,深感惊讶、神奇!更神奇的是,通过马老师发明的程式化简便正骨法,几分钟治疗,很多病痛、疾病当场消失、减轻!其实秘诀就是上面的道理。
想轻松学习掌握马娟老师摸骨诊断和简便正骨法的读者,点击以下链接了解详情并报名吧!㊙绝技:3天让近视丢掉眼镜!疼痛正骨秘诀大公开!9.15课程.赶紧亲身来体验!还有艾灸刮痧课等你来!。
脊诊诊法、整脊技术王遵来脊诊诊法、整脊技术脊诊整脊技术教研室2.何谓“阳性”反应点“阳性”反应点是指脊柱及两侧的异常变化。
主要包括:脊柱骨骼位置异常、皮肤异常、软组织结节、条索状物、软组织包块、椎旁软组织松懈异常等异常现象均称为脊柱的“阳性”反应点。
3.脊诊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俯卧位(或端坐位)双手放置身体两侧,俯卧位时一般让被检查者头偏向左侧,充分暴露整个脊柱,令被检查者全身放松,医者站于患者头侧(或背侧),首先观察脊柱及两侧的异常变化,随后医者用右手食指、中指平等触压脊柱两侧,查找“阳性”反应点,并根据各体表病变部位及对应脏器位置,进行判断各种功能变化。
脊柱颈部应选用端坐位,令被检查者端坐,上身周正,头微低,医者站于被检查者背后,一手扶住被检查者前额,另一手拇指及食指中指从上而下进行查找“阳性”反应点。
4.诊查治疗范围为了便于临床检查学习,我们通过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经络学说和全息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处理,并结合现代医学中的脊椎解剖学总结出自己一套较为准确的脊柱对应脏器及疾患关系图。
凡纳入关系图的脏器均为脊诊的诊断治疗范围。
见下图:1、何谓整脊技术整脊技术是医者运用手力功底,在脊柱两侧查找阳性反应点,并根据所对应的位置来确定发病部位及脏器功能变化的情况,并施以手法治疗的一种独特技术,属中医外治范畴。
临床治疗特点:诊断迅速,定位准确,无痛苦,无副作用,且疗效显著。
2、整脊四步调衡原理?调整肌肉要平衡,恢复肌肉力学平衡。
?调整筋脉要平衡,恢复韧带力学平衡。
?调整脊柱要平衡,恢复脊柱内外平衡。
?调整病灶点要平衡,恢复脏腑功能平衡。
3、整脊手法的治疗原则明确诊断悉解剖,因人施治法精确。
筋骨并重整体调,刚柔相济疗效高。
4、整脊手法的操作要领整脊手法是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关键之一,所以掌握手法要领就非常重要,因为手法会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在临床治疗中对手法的要求是全方面的,怎样才能掌握和达到这些要求,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手法基本功训练和反复的实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