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诺芬的公共财政思想及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财政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了相关的财政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感悟。
在财政理论方面,公共财政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共财政强调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目标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公平。
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往往会出现“失灵”的情况,而财政则需要发挥其作用,通过税收等手段筹集资金,来保障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税收理论是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度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税收负担在不同的纳税人之间公平分配,既要考虑横向公平,即相同经济状况的纳税人承担相同的税负,也要考虑纵向公平,即经济状况不同的纳税人承担不同的税负。
效率原则则要求税收的征收和管理成本要低,同时要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扭曲。
适度原则则强调税收规模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能过高影响经济发展,也不能过低无法满足政府的财政需求。
在财政支出理论方面,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的生产和就业,而转移性支出则更侧重于调节收入分配。
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估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多个方面。
在财政实践方面,各国的财政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下都有着不同的表现。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通常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过热时期,则可能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通货膨胀。
我国的财政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分税制改革在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提高财政收入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在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也不断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财政预算管理方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行对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古希腊]色诺芬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古希腊]色诺芬著读后感《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色诺芬的作品,通过对古希腊雅典城邦经济生活的深入剖析,为我们展示了古希腊社会的经济运作机制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色诺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对当时雅典的经济现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古代经济学的瑰宝。
色诺芬在书中详细阐述了雅典城邦的经济收入来源,包括土地税收、贸易税收、关税等,同时对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离不开合理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而雅典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其经济政策的失误和经济制度的僵化。
色诺芬主张,国家应当重视农业的发展,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鼓励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以提高国家的经济收入和民众的生活水平。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禁联想到现代社会的经济现象。
尽管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色诺芬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提出的观点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民众生活的改善依然是社会的重要课题。
如何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如何完善经济制度,依然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挑战。
色诺芬在书中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色诺芬在书中对雅典经济生活的描绘,也让我们对古希腊社会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希腊社会的繁荣与衰落,体会到古希腊人民的生活状况。
色诺芬以其独特的笔触,将古希腊的经济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社会的风貌。
第二篇范文:《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古希腊]色诺芬著读后感——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色诺芬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是一部古希腊的经济论述,但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这部作品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
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是女性在社会的地位、角色以及权益,而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社会中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经济地位,从而反思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处境,以及她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是否真正得到提高。
“经济学之父”色诺芬与他的“经济”13经济学邱东璇“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这是色诺芬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最为经典的名言之一。
出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的色诺芬(公元前430-前355)的思想受到战争的极大影响,他是古代希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是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与柏拉图师出同门。
虽生于雅典富人家庭,作为雅典的公民,却在政治上维护斯巴达贵族寡头政治。
公元前401年,色诺芬以希腊佣兵身份参加波斯王子小居鲁士与其兄阿塔薛西斯的战争。
小居鲁士失败被杀后,它被推举为雇佣军首领撤到拜占庭,加入了斯巴达军队,为此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终身放逐。
公元前387年他迁到奥林匹亚附近的领地上居住,经营和管理庄园,并从事创作,最后死于哥林斯。
著有《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等经典的经济著述。
在色诺芬的这些经典作品中以《经济论》为代表,作于公元前387-前371年之间,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所指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奴隶制庄园经济管理。
虽然色诺芬所说的“经济”与现在我们所说的经济所指迥然有异,但这“经济”这一词的出现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色诺芬强调,财富是对个人而言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一种自然经济下的个人主义财富观。
在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分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他肯定了劳动分工的必要。
认识到分工对提高效率的作用:分工可以提高物品的质量;分工程度取决于市场范围大小并提出应该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
另外对于价格和市场供给的关系色诺芬也意识到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有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社会劳动的分配,指出如果商品的供给数量,商品价格就会变得低廉;如果商品价格过于低廉,商品的供给就会减少。
与此同时,在色诺芬逝世那年所著《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从国家的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指出,雅典不论在气候、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
2008年8月第22卷第4期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A ug.2008V ol.22N o.4色诺芬人本经济伦理思想探究*张溢木1,贾凌昌2(1.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22;2.江西蓝天学院,江西南昌330098)摘要:色诺芬是古希腊的思想家,他洞察了早期人类经济生活的本质并提出了人本经济伦理思想,即以人的需求为尺度的财富观,以人的特性与身心发展为基础的分工论,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农业幸福观等等。
关键词:色诺芬;人本;经济伦理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08)04-0049-04色诺芬曾参加过军事远征,因战功而获田庄,此后,便亲自经营管理奴隶制田庄。
这对于他的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色诺芬一生著述较多,其中5经济论6和5雅典的收入6包含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以人的需求为尺度的财富观财富是人类的物资生活资料,也是人类得以存续的要件之一。
色诺芬从财富的主观效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来论证财富,要求奴隶主主要通过提供自给的农业和组织奴隶劳动来增加财富。
(一)财富是对其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在5经济论6中,他用/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东西都是他的财产的一部分0和/那指的是他具有的好东西0[1]2来定义财产,而对于财富则认为,/同一种东西是不是财富,要看人会不会使用它0,/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0[1]3。
他运用苏格拉底的论辩术一步步地揭示了财富即是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从中获得益处的东西。
他的5经济论6意旨在于探讨财产管理,而在古希腊语中,/经济0一词的原意就是/家政管理0。
他指出:/就是一个人偶尔没有财富(一般意义上的财富),他也有类似家政管理学问的东西。
0[2]12色诺芬在人的知识和资历方面也提出了同样意义的看法。
他认为,一个拥有知识和资历的人,如果能充分利用它们增加财产,那么知识和资历也就成为他的财富。
色诺芬的管理思想总结色诺芬(C. K. Prahalad)是一位印度籍的管理学家和战略家,他被广泛认为是战略管理领域的先驱和领导者。
在他的研究中,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和概念,包括“核心竞争力”、“下端创新”、“乞力马扎罗金字塔”等。
色诺芬的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对许多企业的战略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色诺芬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他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能力和资源,它们为企业创造了长期的竞争优势。
他强调企业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加强和扩展这些能力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色诺芬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和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色诺芬提出了“下端创新”的理念。
他认为,许多企业在追求高端市场的同时忽视了下端市场的潜力,而这正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他认为,下端市场包括那些低收入人群,他们通常被忽视或被排除在主流经济活动之外。
色诺芬鼓励企业从下端市场入手,通过创新和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一庞大市场的需求。
第三,色诺芬提出了“乞力马扎罗金字塔”的概念,用来描述企业在不同市场层次上的发展策略。
他认为,企业应该在不同的市场层次上推出不同价格和不同定位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这种多层次的市场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机会。
此外,色诺芬还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他认为,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他鼓励企业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运用新的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总之,色诺芬的管理思想强调了企业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创新和多层次的市场策略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他的思想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成为许多企业成功的关键。
通过深入了解和运用色诺芬的管理思想,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427-公元前355)是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主要著作有:ON REVENUES(《税收论》)、THE MEMORABILIA OR RECOLLECTIONS OF SOCRATES(《回忆苏格拉底》)、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ANABASIS(《远征记》)、ECONOMICS- By John Dryden translation(《经济论》)。
其中, 《经济论》著于公元前5-4世纪,是古希腊流传下来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
《经济学》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因为“经济”在古希腊原意是家庭管理,古希腊的生产管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以统治者把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的各种问题,都列入家庭管理的范围。
色诺芬从统治者的立场出发,试图建立一种有利于奴隶主的经济伦理规范。
他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统治者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增加的学问;他把经济活动看作是创造有用物品,即使用价值的过程,他是古希腊作家中第一个注意到工场内部分工的人。
色诺芬告诫奴隶主,为了发财致富,必须最低限度地满足奴隶的需要。
(一)社会分工思想。
色诺芬观察了社会分工。
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如果人们只做一种最简单的工作,肯定会无条件地把工作做得更好。
他以波斯国王桌上的食物可口为例,认为这是由于厨师有精密分工的结果。
在这里,他是从自然经济角度出发来看分工的,虽然强调社会分工会使产品制造得更精美,还没有涉及到社会分工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色诺芬最先论述了社会分工与市场的关系。
他已认识到分工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大小,大城市的分工比小城市发达。
他说:“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这种观点在他的另一书《居鲁士的教育》中阐发得更加明白。
在小市镇上,一个工人要制造床、门、犁和桌子,甚至要造房子,即使这样,也还不易谋生。
一个人做这样多的工作,要想做好,当然是不可能的。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后思考题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
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
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
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
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和给平民开矿。
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
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
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
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
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经济学说史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1、详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中。
(一)经济论,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戴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实行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
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建议,确认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建为为一门专门学问。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采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就是家庭经济。
(二)雅典的收入,约写作于公元前355年,论述了雅典不依靠加重盟邦负担而自谋增加收入的方法。
(1)他探讨国家财政问题,其中涵盖对货币问题的看法。
他已跌破货币的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表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3)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4)他认识到物品存有采用和互换两种功能,但他从自然经济角度对待财富和互换的,这也充分反映在他对农业和分工的观点上:在一切技艺中他最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
他确实劳动分工的必要,指出一个人不可能将通晓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
(5)他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认为,雅典不论在气候、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
(6)主张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他指出雅典具有对外贸易的得天独厚条件,主张授与商人特权、健全法院制度、创建基金等。
(7)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
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三)《论税收》是色诺芬晚年的作品。
它主要讨论了如何改进雅典的税收制度的问题,主张要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维持雅典的财政平衡。
2、详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反映在其著作《神学大全》里,主要论及封建农奴制、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等问题。
(一)阿奎那主要的经济思想1.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公共财政读书笔记公共财政读书笔记篇1公共财政读书笔记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实施的一切收支活动。
财政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扮演着基础性、制度性和政策性的角色,它与国家、政府及社会经济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财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学习财政学,对于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现象,掌握财政规律,参与社会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财政的基本概念和财政学的学科性质。
2.掌握财政的基本职能和财政收支的分类。
3.理解财政政策的概念、类型和效应。
4.了解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制度。
5.熟悉国家预算和预算过程。
6.了解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7.了解财政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学习内容:1.财政的基本概念和财政学的学科性质。
2.财政的基本职能和财政收支的分类。
3.财政政策的概念、类型和效应。
4.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制度。
5.国家预算和预算过程。
6.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7.财政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学习收获:1.掌握了财政的基本概念和财政学的学科性质,加深了对财政学的认识。
2.掌握了财政的基本职能和财政收支的分类,了解了财政运行规律。
3.理解了财政政策的概念、类型和效应,能够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
4.熟悉了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制度,了解了国家治理体系。
5.掌握了国家预算和预算过程,了解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情况。
6.了解了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学会了科学研究方法。
7.了解了财政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掌握了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公共财政读书笔记篇2公共财政:现代国家的经济基石在理解公共财政的概念和原则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公共财政的界定。
公共财政是一个国家政府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负责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同时也通过税收和其他收入****获取资金。
在市场经济中,公共财政的作用不可忽视。
色诺芬的公共财政思想及
启示
中南财经大学 叶青
一、古希腊的社会与思想状况
希腊从公元前12世纪到8世纪开始由原始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在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之间希腊进入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希腊是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在奴隶制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对后来西方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恩格斯曾指出“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思想是古希腊思想家所阐述的奴隶主经济思想这种思想体系是为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
其中有一部分见解在历史上成为后来财政学这门学科的基石因此研究西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财政思想都有必要追溯到古希腊财政思想的发展阶段
古希腊由许多奴隶主城邦国家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是奴隶主寡头制的国家少数贵族和大奴隶主掌握政权雅典是奴隶主民主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为了争夺霸权爆发了一系列战争经过公元前431—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终于战胜了雅典但希腊各城邦也陷入了深深的危机公元前14年希腊被罗马征服而覆灭
古希腊奴隶主阶级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都出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奴隶制所暴露的矛盾迫使奴隶主思想家们去探索维护和巩固奴隶制和奴隶主国家的办法和途径由于斯巴达最终战胜了雅典和解决了雅典民主制内部的矛盾从而使这个时期的奴隶主思想家把斯巴达制度理想化这一时期对奴隶主经济思想作比较系统论述的思想家有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是雅典民主制的反对者为奴隶制辩护
二、色诺芬与他的《雅典的收入》
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5年)出生于雅典一个富人家庭
受过贵族教育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在政治主张上他拥护斯巴达的贵族统治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在经济主张上色诺芬是奴隶制自然经济的拥护者但并不反对简单商品交换的存在因为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十分重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重要职业对手工业则抱有鄙视的态度他把组织和监督奴隶从事生产和家务劳动看做是奴隶主的一项主要任务他肯定了分工的必要性也意识到由供求变动而产生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他了解到货币有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在学术研究上色诺芬是古希腊出色的历史学家和作家著述很多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主要著作有《长征记》、《希腊历史》、《苏格拉底回忆录》、《居鲁士的教育》、《斯巴达政体论》等他所写的经济方面的重要著作有两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前者是古希腊流传下来专门论述经济的第一部著作以文学形式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奴隶主经济思想与制度大约在公元前387到371年之间根据自己管理领地经济的经验而写成他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思想家他所指的经济是家庭经济后者是讨论雅典财政问题的著作即谈公共经济问题
《雅典的收入——增加雅典国家收入的方法》是色诺芬晚期的作品在这部著作中他论述了雅典不依靠加重盟邦负担
而自谋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全书约有1.2万字分为六大部分讨论了雅典公共财政的主要问题①
第一部分“关于亚狄加的土壤和增加其收入的可能性”亚狄加为古希腊中部国家主要城市为雅典他认为亚狄加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大量收入的来源一年四季极为温暖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收入很高石材资源丰富可以大量出口银矿、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这都可以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
第二部分“关于吸引更多外国人侨居雅典的可能性”他认为只要对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予以照顾国家将得到更大的好处“他们不向公家领取津贴即缴纳外国人应该担负的捐税”“这样就会增加雅典的公共收入”
第三部分“关于授予商人特权以及增加贸易可能得到的利益”他认为雅典是一个最好的和最能生利的贸易地点首先雅典拥有各种船只的最优良和最安全的港口其次雅典一方面拥有外国人所需要的大量出口货物另一方面拥有便于输出的白银“寄居在我国和来我国访问的人越多显然就会有越多的商品进口、出口和出售并且也会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贡赋为使这些收入增加能够实现我们只须采用宽厚的法令和谨
慎的监督不必另付任何其他代价”为了获得更多的捐献应该建立一笔基金“大部分雅典人无疑每年所得将比他们捐献的还多”“如果再将捐助我国的人的名字记载下来传于后代那么很多外国人以及某些城市都会对我们有所捐输借使名传青史”政府应该在市场上为零售商人建造一些房屋和店铺这样可以获得大量的租金收入
第四部分“关于亚狄加银矿的范围如何使这些银矿对国家有利对所提计划可能产生的反对意见的答辨”色诺芬认为“人们对于白银的需要更为迫切因为土地闲置未耕就更需要白银来购买粮食和支付外来援军的费用”政府应该“允许任何愿意到矿里工作的外国人在矿里工作只要他们同公民一样缴纳税款”银矿需要奴隶“象私人因拥有奴隶而获得经常收入一样国家也应该拥有公共奴隶其数目应该三倍于雅典公民”“购买奴隶所需的费用国家获得这种费用显然是比私人更方便的”奴隶每人每天带来一个奥波尔的净收入私人除了可以从国家那里租公共奴隶外“也从国家那里租用供神用的土地、庙宇和房屋并且也承包国家的捐税”“所以不仅出租奴隶的收入会增加城市的财源而且因为多数居民会聚集在银矿附近就可以从那里举行的市集中、从银矿周围公共建筑的租金中、从熔炉和其他类似的泉源中得到大量的收入”
色诺芬在这一部分中初步涉及了公共财政的性质他说“怎样安排公共事务使全体雅典人居可以借助于我们的公共资源来维持充裕的生计”公共事务必须妥善安排“如果马上要百废俱举我们就必须同时获得各种建设所需的手段;但是如果现在先完成一部分另一部分从缓那么现在所得到的收入可以有助于置办将来事业所必需的东西”他认为有效的办法是经常收入用于次年的行政开支上而额外的收入“用在能够极度增加公共收入的用途上”这其中体现了复式预算的一些精神实质
第五部分“必须和平才能保持和增加收入”色诺芬强调治安支出的重要性他说“要从全国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有和平的环境如果这点是很明显的那么我们任命一些保安的官吏不是很适当的吗?”要使雅典成为希腊的统一者“成为希腊的财政管理人”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尤其是“现在海上已达成和平收入正在不断增加中”
第六部分“从上述计划中将得到的利益祈求神助和神的保护”他认为财政收入增加可以办更多的事情“如果随着富庶的日增我们就可以举行更为庄严的祭典可以修缮神庙、重建城墙和船坞并可以恢复祭司、元老院、地方长官和骑兵的公民权利”要做到这些应该派人到宙斯神庙去祈求神助这反
映了希腊对神和祭祀支出的重视程度
三、色诺芬公共财政思想体系的启示
色诺芬对2300年前的雅典财政问题的论述极其详尽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在文中他提出了财源、公共收入、公共奴隶、公共事务、公共建筑、公共资源等原始的公共财政范畴这都说明了色诺芬既是古希腊奴隶社会有贡献的财政思想家又是现代公共财政学的开山鼻祖他在西方财政思想发展中的历史贡献相当于中国财政思想史中的孔子色诺芬所提出的公共财政思想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公共财政收入方面色诺芬讨论了如何扩大农业收入、矿产收入、旅游收入、租税收入、捐输收入和租金收入等问题认为雅典的传统财源优势要充分发挥出来如农业、石材、银矿、旅游等同时要积极地开发新的和国外的财源如运用优惠政策吸引外国人来雅典居住、贸易和开矿增加公共奴隶的数量增加捐税和租金的收入还第一次提到了包税问题
第二在财政支出方面讨论了如何保证和安排战费支出、建设支出、治安支出和祭祀支出等问题说明了这些公共支出的安排对于公共收入的增加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强调政府在保
证行政经费之外应该分轻重缓急逐步增加基础设施(如公共建筑)、基础产业的建设为雅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条件把宗教设施也列入其中这反映了早期公共财政思想的特征
第三在预算管理方面初步论述了复式预算问题这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讨论了复式预算的范畴明确了经常收支和额外收支的各自对应关系
通过对色诺芬公共财政思想体系的初步探讨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西方财政思想家从色诺芬、斯密到凯恩斯都是主张公共财政的也就是说国家的财政就是公共的财政因为社会经济天然地分为公共经济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在色诺芬那个时代公共财政收入在基本保证了公共行政支出(如色诺芬所谓的公共事务)需要之外还必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公共的条件如修筑公共建筑、开发公共资源甚至在奴隶社会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公共奴隶以备私人矿产开发的需要这是为了诱导私人增加投资从而增加公共财政收入在斯密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的阶段经过原始积累私人投资十分踊跃政府少干预和保持“夜警政府”的形象就足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凯恩斯那个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政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利用政府投资的乘数和加数效应拉动社
会经济的发展本世纪中期以来出现的有些国家基础设施的私有化运动只是为了提高基础设施的效率并不排斥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公共财政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包办一切这是特殊时代与短时期内建立工业化体系的需要随着这一基本任务的完成和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的财政应该自动归位回到公共财政的正确轨道上来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办好“公共事务”和搞好“公共工程”上来因此我国过去越位搞“国家财政”是必要的现在退位搞“公共财政”是正确的
①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6—80页
财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