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126.89 KB
- 文档页数:2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个体多元发展,强调全面素质培养,突出实效导向。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求他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教育中,不能脱离实际,而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行动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们不仅仅学会了理论知识,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关注个体多元发展。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加重视个人的发展和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更加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和多元发展。
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发挥他们的特长,注重个性化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校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这样的教育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魅力。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全面素质培养。
现在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这样的教育方法更能够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更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突出实效导向。
现在的社会要求教育要注重实效性,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在社会中得到应用,而不是只停留在书本上。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引导人们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准则,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一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第一个知识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
其特点是长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
第二个知识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
首先,是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
其次,是培养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
再次,是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素养,使人们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最后,是培养公民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能力,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三个知识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其中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为主、生活为基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提倡实践、多元发展等。
方法上主要包括启发式教育法、参与式教育法、体验式教育法、导向式教育法等。
第四个知识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宪法法律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公民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情感、责任和责任感;集体主义教育是培养公民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宪法法律教育是培养公民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益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是培养公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增强信仰和信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个知识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鲜明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传承了我国注重伦理、讲究德治德教的历史文化,继承了我们党一向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具有明显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覆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文教育、政治社会化、道德教育等相互独立不同的是,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相互结合与渗透,综合性突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功能旨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既重视理论研究,更重视正确理论、思想的内化与外化,立足于形成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并指导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本身蕴涵着明确的目的性、实践性和价值性。
学科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内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富有鲜明的特色、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富有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实践活动。
这一实践活动,既继承了我国古代社会重德治与德教的文化传统,又满足我国革命与建设因具有开创性特点而必须思想先行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革命与建设实际、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这一文化,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用和心理认同,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活动与学科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决心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理论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性,既由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所决定,也是学科的功能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与价值性,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性。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
六中全会还提出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其中一条便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这表明我们党清楚地认识到党的方针、政策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植入人们心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从这种意义上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实现现代化的生命线。
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都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效果;也有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延缓现代化进程的教训,可以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
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历史表明,在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进程中,传统的思想文化必然会遭到猛烈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不可能很快地发育成熟,在这种状况下,社会的某些领域和群体中会出现所谓“精神失序状态”。
这在发达国家往往会引起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危机,在欠发达国家则易引起严重的文化“倾斜”与崇洋心理。
若不能及时关注这些不和谐因素,必然影响现代化的整体推进。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并且看到了它所拥有的巨大潜能。
各国的事实对我国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1.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