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 格式:pdf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0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本课的地位及作用《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第九课《保护自我》第一框的教学内容。
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缺乏生活经验,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还不强;容易遭到突发或意外事件的伤害,也时常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不法侵害的威胁。
本框内容根据中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努力帮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并教育学生虽然我们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但学会自我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所以,本框教学对于“促使青少年健康、安全地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引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掌握基础----形成能力----实现追求。
1.掌握基础,即了解身边存在侵害及身边的保护。
2.形成能力,即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实现追求,即:懂得求助,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知道自救,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信心,追求过安全、充实的初中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身边的侵害及在面临侵害时能利用各方面保护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学会自我保护。
二、说学情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保护比较到位,因而判断来自各方面侵害的能力差,缺乏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不了解维权途径。
2、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七年级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有比较浓厚的兴趣,采用学生易接受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活动探究的形式比较适用,本课更注重学生的行为体验。
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所教班级学生人数超过60人,为名符其实的大班,因而利用小组合作,利用个性发展带动群体提高,以达成整体教学目标。
〖人教课标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案〗《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学设计河北省藁城市梅花学区第二中学董丽平【教材分析】《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小框题的内容。
本框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意外等方面的侵害;在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了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护方法。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框题由“种种侵害”和“身边的保护”两目组成。
【学生分析】对于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
我国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虽然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不同方面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这些保护有时会出现保护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而通过学习本课,力求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设计理念】对于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来说,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增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犯罪分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具备防范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青少年只有掌握了自护武器,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远离危险,拒绝诱惑,自觉学法、懂法和守法,成为合格的公民。
鉴于以上分析,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讨论法、角色体验法、讲故事法等活动方式,分析典型案例,模拟自护情景,体验自我保护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必要的方法,以增强自我保护的信心。
【三维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
2、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
第九课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单项选择1、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初二学生小刚迷上了玩电子游戏。
有一天,小刚的母亲发现小刚逃学,就寻至电子游戏室,对他耐心劝说,可小刚不听,反而将母亲推倒在地。
对这件事,正确的看法是( ) ①小刚母亲对小刚的教育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②小刚母亲阻止小刚玩电子游戏的行为侵犯了小刚的人身自由权③作为未成年人,小刚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④游戏室老板在非法定节假日允许小刚进人游戏室,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二、多项选择3 、我们青少年身边遇到的种种侵害主要来自于下列哪些选项()A.自然灾害B.意外事故C.社会不良行为D.家庭、学校、社会4、“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
”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A.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B.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有效保护C.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D.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需要社会的保护5、某地四年级学生夏斐,因一次考试成绩没有科科达到90分以上,竟被生母活活打死;武汉市11岁的小学生因贪玩逃学,被父亲捆绑悬吊而死,对这两件事的正确认识有( )A.夏斐和夏辉的父母对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家庭侵害B.夏斐和夏辉的父母没有依法履行家庭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责任,应受到法律制裁C.夏斐和夏辉的死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法律观念不强造成的D.家庭在对未成年人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6 、下列哪些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家长保证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B.企业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做工C.营业性舞厅禁止中学生入内D.学校老师为了掌握学生的交往情况私拆学生信件7 、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 )A.营业性舞厅、酒吧B.科技馆、文化馆C.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D.动物园、公园三、(材料分析题)8、初二学生小明因违反校纪,老师要求他回家请家长,小明不但没有请家长,反而逃学到电子游戏厅玩耍。
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政治是一门必修课,是我们初中才开始学习的科目,因此初一的学生都不太熟悉这门课程要学习哪些知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一上学期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1、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侵害。
2、对于侵害,青少年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保护。
3、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答:青少年自身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②生活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③自身警惕性差;遇到侵害行为时,慌张而不冷静,缺乏自我保护有效方法;受到不法侵害后,怕打击报复或其他心理的影响,不敢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4、为何要加强自我保护?(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答:①青少年自身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②社会环境复杂,纯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③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④社会、学校、家庭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时,我们就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5、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6、青少年在遭受不法侵害,实行有效自我保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力量对比;②周围环境的利用;③机智求助他人;④主观心理的调节;⑤人身安全第一;⑥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⑦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7、怎样加强自我保护?答:①提高警惕;②用智慧保护自己;③用法律保护自己。
8、遭遇意外伤害或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怎样用智慧保护自己?)答:①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需要冷静,要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②遭遇不法侵害时:a、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与其搏斗;b、如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c、万不得已时,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保住最大的权益。
9、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两部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九课保护自我主备教师:刘春杉框题一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内容与分析(一)内容:1、身边的种种侵害:1、)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几方面的侵害;2、)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2、身边的保护1、)各方面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2、)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二)分析: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介绍了青少年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事故,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侵害;进一步分析了对青少年的伤害不仅包括身体方面的伤害,而且还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伤害,最严重的是对生命的剥夺;指出虽然学生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但学会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各种侵害及应对策略(二)分析:让学生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知道我国法律对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特殊保护;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框主要以实例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的侵害;指出虽然我们能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但学会保护自我是未成年人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难点:让学生明白中学生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侵害,让学生学会更全面的了解与对待;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身边的保护;从深层次上关注学生在心理精神方面的伤害。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投影展示整个第九课的结构图,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投影新闻视角:婴儿奶粉害人事件——引导出第一框题的教学内容:一、种种侵害阅读书91页周欣和小创的故事,思考书中提出的六个问题。
引出第一个知识点:1.在生活中青少年可能会受到来自几方面侵害(投影)意外侵害、社会侵害、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等四个方面的侵害。
而且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生理、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最严重的甚至会剥夺青少年的生命。
初一政治学会自我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材料:某校七年级学生小王在回家途中被几个歹徒持刀抢劫,为能迅速脱身,他交出了身上的钱。
数日后,小王和同学偶遇其中一个人,为要回被抢钱财,他们对此人大打出手并致伤。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请运用“护佑生命安康”或“筑起防火墙”的有关知识,指出上述案例中的可取之处,并简述理由。
(3分)(2)上述案例中的不可取之处是什么?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运用“筑起防火墙?的有关知识回答。
(5分)【答案】(1)可取之处:为了能迅速脱身,小王交出了身上的钱。
理由:当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冷静、沉着、机智,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
(或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2)不可取之处:为了抢回钱财,对人大打出手并致伤。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各种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未成年人在进行自我保护的时候,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解析】(1)先分析材料,找到人物行为,进行评析。
小王在回家途中被几个歹徒持刀抢劫,为能迅速脱身,他交出了身上的钱。
这是可取的。
因为当遭遇危险情境、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沉着冷静,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2)为要回被抢钱财,他们对此人大打出手并致伤。
这种行为不可取。
既不能维权也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考点】(1)保护生命健康权(2)权利义务一致性2.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十分重要,下列措施恰当的是()①在拥挤的场合,如上下楼梯时,要避开高峰期②乘坐汽车、火车、轮船时,尽量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③遇到大雨洪灾时,远离堰塘、溪口、河流④上室内课时突发地震,应立即就地蹲下躲进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用手或书包护住头部,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在拥挤的场合,如上下楼梯时,要避开高峰期——有利于进行自我保护;乘坐汽车、火车、轮船时,尽量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有利于进行自我保护;遇到大雨洪灾时,远离堰塘、溪口、河流——有利于进行自我保护;上室内课时突发地震,应立即就地蹲下躲进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用手或书包护住头部,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有利于进行自我保护。
初一政治不良诱惑自我保护和防微杜渐试题答案及解析1.【情景模拟】(每道题4分,共12分)情景一:你的同学给你一根香烟并游说你去尝试。
你正确的做法:理由:情景二:快放暑假了,好友约你假期一起去涡河洗澡、玩耍。
你正确的做法:理由:情景三:你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心里很高兴,同桌正因发挥失常成绩不佳而难过。
你正确的做法:理由:【答案】(1)情景一:拒绝,并劝阻同学也不要吸烟。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或吸烟有害健康。
(2)情景二:拒绝,并告诉同学不也能去。
要遵循安全玩耍的原则。
(3)情景三:掩饰自己高兴的情绪,安慰鼓励同桌。
表达情绪要顾及他人的感受。
【解析】(1)情景一中的香烟对于中学生来说,属于不良诱惑,我们要拒绝,同时劝阻其他同学。
本题考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情景二考查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我们自己首先不能去涡河洗澡、玩耍。
还要劝阻同学们也不要去,因为这种玩的方式不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
我们还要关爱和保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3)情景三考查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
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通人情的做法。
我们应该学会在适当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考点】(1)抵制不良诱惑(2)玩的原则(3)正确表达情绪2.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经受了妖魔鬼怪的种种诱惑。
在诱惑面前,唐僧和沙悟净意志坚定,不为所动;猪八戒贪图享受,屡屡中招;孙悟空慧眼金睛,不仅能及时识破诱惑,而且能想尽办法降妖伏魔。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懂得()A.世界上总存在种种不良诱惑,只有神话中的孙悟空才能战胜B.对于种种不良诱惑,我们只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警惕之心就足够了C.勇敢的人敢于同不良诱惑作斗争,聪明的人能想出种种办法抵制不良诱惑D.人们有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所以很难抵制不良诱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西游记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许多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