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测算表填表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0
某商业综合体目标成本测算(非常全面详细)填表指引填表指引1、本表为可研目标成本、计划目标成本、目标控制成本、预目标成本和目标成本测算的统一格式。
2、本表填报的主要责任部门为成本控制部。
其中规划指标集团规划部确认,建造标准按营销、设计、成本、工程等相关的部门的讨论结果确定并经集团规划部确认;报批报建费根据集团发展部或规划设计部提供的《报批报建费用清单》、项目相关“问题清单”及当地优惠政策进行填写,具体项目可根据当地的政策自行增加或删减。
3、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等非工程成本,请财务部提供或集团领导确认。
4、第一级的成本项目(显示为红字)及其下的第二级成本项目(显示为蓝字)为集团统一设定,第三级(显示为黑字)以下的成本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成本测算时应明确各成本项目的工作界面和工作内容,保存在电子文档中,在文件打印时,进行隐藏。
6、成本测算时应根据量价分离的原则进行计算,并注明量、价的计算思路。
新项目或项目定位时的成本测算如无法细分时,可根据当地已结算的同类工程直接填写总价和单价,但应注明参考项目的成本情况。
7、项目规模较大或分期开发时,《目标成本测算》中的地价宜按各期或各产品类型的占地面积分摊(当期中的公共用地按各产品类型的可售面积比例分摊),以免因后期规划调整对已完工程的成本核算造成影响。
8、项目成本测算时,表中与规划有关的数据尽量从规划指标中引用采用公式计算,便于规划改变时自动计算。
9、单体建安造价表、单体综合造价需结合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子目的划分进行完善,保证和成本表中的数值一致编制说明项目成本测算编制说明1、土地价款:土地出让金亿(含契税、基础设施配套费)2、政府行政性事业收测算费:参考调研依据测算3、前期工程准备费:酒店、步行街、百货装修设计费平均按照200元/m2建筑面积4、建安费用:外装饰住宅、公寓、写字楼外窗:断桥铝中空玻璃,按照施工面积650元/m2商业外墙:石材为主、局部铝板和玻璃幕墙,按照施工面积650元/m2住宅外墙:保温、1~2层为石材干挂,3层以上为涂料,按照施工面积180元/m2公寓外墙:保温、1~2层为石材干挂,3层以上为涂料,按照施工面积350元/m3底商外墙:保温、石材、玻璃门,按照施工面积650元/m25A写字楼外墙:保温、幕墙和石材为主、局部仿石涂料,按照施工面积650元/m2白金五星酒店外墙:保温、幕墙、石材,按照施工面积1000元/m2 内装修百货:全部精装,按照建筑面积630元/m2超市:地面水磨石,其他简单装修,按照建筑面积220元/m2室内步行街:步行街店内部分50%简装按照建筑面积300元/m2,50%清水房;公共部分精装修按照施工面积(地面800元/m2+墙面800元/m2+吊顶200元/m2),玻璃顶按照投影面积1800元/m2KTV:1000万元的装修费用(含陈设、设备)写字楼:公共部位精装,按照建筑面积800元/m2小户型公寓:全部精装,按照建筑面积600元/m3白金五星酒店:全部精装,按照建筑面积3500元/m2(不含酒店厨房和洗衣设备)其他业态及单体建筑:仅公共部位(电梯厅、楼梯间,公共卫生间等)的精装修通风空调住宅、公寓:不考虑中央空调写字楼:按照建筑面积350元/m2电梯白金五星酒店:合资品牌电梯并考虑轿箱精装费用5、酒店开办费:按照3000万元6、销售费用:按照销售收入的3%,含销售大厅、面积测量和交易手续费7、财务费用:按照贷款10亿,期限2年,贷款利率8%。
填表指引
一、本表适用于方案、施工图版目标成本测算(具体成本科目,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本表的填表顺序为首先填写规划指标表、建造标准,然后填写各业态建安成本及土地、前期、配套工程表,成本汇总表需手动填写建安部分成本,其余部分为自动计算。
三、本表由项目成本人员负责汇总编制,其中项目规划指标、土地成本、报批报建相关费用测算由开发报建部门提供;项目建造标准和设计费用测算由设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完成并按要求审批后提供;销售费用测算由销售部门按要求审批后提供,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由财务部门按要求审批后提供。
四、填报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往下细分成本测算科目,但不要随意改动已设置好的科目和费项。
五、每个科目所包含范围和内容,可以根据地区特点或项目特点进行微调。
六、规划指标中总占地面积=建筑用地面积+代征用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各业态占地面积+配套设施占地面积,成本人员需要手动填写绿色底纹部分,其他空格为自动计算或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七、测算表内单价=总价/工程量,合价、可售单方、建筑单方为自动计算。
八、主要建安成本科目,需要填写人工费、材料费、其他费、管理费、利润、税金。
i。
若按其他原则分摊,
请修改公式。
备注:。
工程项目目标成本测评表格填写说明一、路基工程:1、按照设计方案填写路基工程土石方调配设计明细表。
2、参照路基工程土石方调配设计明细表、结合现场取弃土场选定,实际优化土石方调配方案并填写路基工程土石方调配施工优化明细表。
3、路基工程主要材料单价表:按照设计或现场(优化设计)实际发生汇总路基工程主要材料,在工地价格一列中填写到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的实际购买价格(即材料价格管控的目标值)。
在消耗系数一列中按照劳务指导价格中规定的原材料消耗系数填写,若劳务指导单价中未明确或确少的消耗系数,可参照劳务指导单价中同类原材料消耗系数或内部消耗定额中有关消耗系数执行,当正常施工条件下的现场实际消耗与上诉规定的消耗系数有较大差距时,应提供详细的原始测定记录经核定后调整;注意:混凝土、砂浆原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矿粉、中粗砂、碎石、外加剂等)的消耗系数在此表中取“1”,其设计数量外的损耗在成品混凝土和砂浆单价中考虑。
取定价格一列的数值等于工地价格乘以消耗系数,用于填写路基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费用计算表和路基工程直接成本测算表,不能以取定价格作为材料价格管控的目标值。
4、路基工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费用计算表:按照不同施工部位、不同等级分别填写现场实际配合比,原材料价格由路基主要材料单价表中结转过来;注意:在满足设计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在进行配合比的设计确定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争取在原材料的消耗上做到有效成本管控。
5、路基工程混凝土、砂浆价格表:成品单价一列的数值由路基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费用计算表中成品单价一列对应结转过来。
消耗系数一列中的填写按照路基主要材料单价表中的有关规定填写。
取定价格一列的数值等于成品单价乘以消耗系数,用于填写路基工程直接成本测算表中的混凝土、砂浆分项的主要材料费一列。
6、路基工程直接成本测算表:本表格依据113#文的综合概(预)算章节表编制而成,各项目在填写的时候可根据合同清单、个别概算和设计图纸据实调整各细目,但建议不要随意更改原113#号文的层次和章节序号顺序(主要考虑信息化后统一编号问题),不需要的细目可以删除;举例:假如合同清单中没有“二-2-六”项“挖淤泥”,项目在填写时可以删除,但是“二-2-七”项“挖多年冻土”的章节序号不能变成“二-2-六”(此情况一般情况下业主也不会出现),若需新增的其他土类,应在“二-2-七”项后按顺序增加。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表填报指南一、医院成本、成本核算科室及成本分类口径(一)医院成本结构《医院财务制度》将医院的成本划分为: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1、医院总成本: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相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资产和资金耗费。
包括医疗服务总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成本、科教项目成本、管理和其他成本。
科室成本是医院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2、科室成本: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摊,计算出的科室成本。
3、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是以各直接成本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摊各项耗费,计算出各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成本.(二)成本核算科室的分类为了便于测算核定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根据医院科室服务功能的不同,将医院核算科室区分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
直接成本科室为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不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
1、临床服务类科室是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
2、医疗技术类科室是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并能通过应用医疗技术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
3、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指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不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间接成本科室)。
4、行政后勤类科室是指为了医院的正常运转,从事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服务,不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间接成本科室)。
(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分类按成本计入的方式可分为: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直接计入的各种耗费.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耗费。
1、2、3、4、5、6、7、8、9、10、11、12、填表指引本表适用于新项目成本测算、项目定位成本测算、目标成本测算的统一格式。
本表填报的主要责任部门为成本管理部。
其中规划指标需设计部配合,建造标准按营销、设计、成本、工程等相关的部门的讨论结果确定;报批报建费根据项目发展部提供的《房地产税费一览表》及当地优惠政策进行填写,具体项目可根据当地的政策自行增加或删减。
第一级的八大类成本项目及其下的第二级成本项目为集团统一设定,第三级以下的成本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开发间接费中的行政费用、资本化利息和期间费用,请财务部提供。
成本测算时应根据量价分离的原则进行计算,并注明量、价的计算思路。
新项目或项目定位时的成本测算如无法细分时,可根据当地已结算的同类工程直接填写总价和单价,但应注明参考项目的成本情况。
成本汇总表的总价从各表自动取数,并根据项目的一般分摊原则设置了分摊公式(已在备注中说明),如不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请自行修改公式;项目规模较大或分期开发时,《目标成本测算》中的地价宜按各期或各产品类型的占地面积分摊(当期中的公共用地按各产品类型的可售面积比例分摊),以免因后期规划调整对已完工程的成本核算造成影响。
可销售的商业网点为独立的核算对象时,应作为一种产品类型单独计算其主体建安成本和收益情况。
地面车库、架空层车位、地下车库有产权可销售时应作为独立的核算对象,单独计算其主体建安成本,并根据售价决定是否需要分摊其它六类公摊费用。
如其不可售时,其建安成本应全部作为配套设施费全部摊销。
新项目成本测算时,该表应以连同财务测算部分在新项目发展小组实地调研前两天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总部财务部成本组。
并尽量提供如下资料:项目所在城市政府基准地价或标定地价、税收及优惠政策、政府房地产规费及优惠政策、该区域集团已有类似项目的结算成本、该城市类似项目概算指标、设计概算、投资估算指标等工程造价资料、拟签订土地合约及地价资料、城市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等。
《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使用指引》综述:为实现目标成本测算的精细化,提高测算准确性,集团成本审算中心在借鉴各项目编制经验基础上,完成了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的改进和完善。
希望通过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的使用,提升各项目目标成本的编制水平,规范集团成本数据的归集和积累。
同时,使其在责任成本管理、前期设计优化、招投标管理等环节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改进和完善:⏹细化了各项费用测算的成本科目构成;⏹明确重要成本科目项测算时提炼的系数值、测算依据和造价指标;⏹设置风险费项,以风险概率形式体现测算成本的风险因素;⏹修改营销设施建造费、销售费用等多项成本科目的三级科目构成;⏹明确跨期成本分摊、地价分摊的做法;⏹六大类公摊成本按建筑面积或占地面积等方式在各核算对象间分摊;(各类费用采用的具体分摊标准将在拟修订下发的《万科集团成本核算指导》中予以明确)⏹跨期成本按建筑面积或占地面积等方式在各开发期间分摊。
(同上)测算表中对细化的成本科目、提炼的系数、填报的测算依据分为必须填报执行和建议采纳两类,并用不同字体颜色加以区分,使用时请加以注意。
下面,将依据测算过程的先后顺序,结合测算表中的模拟项目,叙述新版目标成本测算表使用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规划指标及建造标准测算前,首先填写“当期规划指标表”和“各类产品建筑标准表”。
规划指标需设计部配合提供,建造标准按营销、设计、成本、工程等相关部门的讨论结果确定。
对于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等景观规划指标应尽量填写明确,以便为道路景观测算提供准确的计算指标。
对于多期开发的项目,首期测算时还应填写“总体规划指标表”,以便于采用其中的规划指标值进行跨期分摊成本的测算。
二、跨期成本分摊1、地价的分摊规划指标和建造标准填写完成后,首先可进行地价的分摊。
地价分摊总的原则是按各期或各产品类型的占地面积分摊,跨期或当期中的公共用地宜按各期或各产品类型的建筑面积比例分摊,以形成地价分摊比例系数来分摊总地价。
产品成本利润测算表格
在这个表格中,您需要填写以下内容:
1.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这些成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
况进行估算或实际计算。
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费用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可以根据企
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3.产品售价:根据市场调查和竞争情况,确定产品的售价。
4.预计销售量: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目标,估算产品的预计销售量。
5.预计销售收入:根据产品售价和预计销售量计算得出。
6.预计利润:根据预计销售收入和产品成本计算得出。
7.利润率:根据预计利润和产品成本计算得出,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通过这个表格,您可以初步估算产品的成本、售价、销售量和利润,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
成本核算表格制作步骤/方法1.假定甲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
第二车间按所需数量从半成品库领用,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两个车间的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
成本计算程序如下。
2.第一,选定Excel的一张工作表,命名为“生产成本明细帐一甲半成品”。
在该表上设计生产成本(甲半成品)明细帐格式,并根据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一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一车间甲半成品生产成本明细帐。
其中,“完工转出产成品成本”各栏和各“合计”数通过设置Excel公式自动生成。
公式设置如图一。
其他数据,如“本月费用”栏的“原材料”项目数据,也可通过链接在Excel工作表上设置的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自动生成。
本文限于篇幅,不再介绍。
3.第二,选定Excel的一张工作表,命名为“产成品明细帐一甲半成品”。
在该表上设计产成品(甲半成品)明细帐格式,并根据半成品交库单和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甲半成品的产成品明细帐。
其中,“本月增加”各栏数据与“生产成本明细帐一甲半成品”工作表“完工转出产成品成本”各栏数据链接。
链接和其他公式设置如图二。
注意,在半成品明细帐的格式设计中,既提供成本项目的分项指标-“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又提供综合指标-成本项目的“合计”,以便在表中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半成品成本提供数据。
在确定成本项目的单位成本时,为了保证在引用单位成本时按规定的小数位计算,使用了Excel内置的四舍五入函数ROUND.4.第三,选定Excel的一张工作表,命名为“生产成本明细帐一甲产成品一综合结转”。
在该表上设计生产成本(甲产成品一综合结转)明细帐格式,并根据各种生产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产成品交库单,以及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生产成本(甲产成品一综合结转)明细帐。
其中,“本月生产费用”各栏成本项目中的“半成品”数据与“产成品明细帐一甲半成品”工作表“本月减少”栏的综合指标-成本项目的“合计”数据链接。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表填报指南一、医院成本、成本核算科室及成本分类口径(一)医院成本结构《医院财务制度》将医院的成本划分为: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
1、医院总成本: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相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资产和资金耗费。
包括医疗服务总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成本、科教项目成本、管理和其他成本。
科室成本是医院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2、科室成本: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摊,计算出的科室成本。
3、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是以各直接成本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摊各项耗费,计算出各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成本。
(二)成本核算科室的分类为了便于测算核定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根据医院科室服务功能的不同,将医院核算科室区分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
直接成本科室为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间接成本科室为不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
1、临床服务类科室是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
2、医疗技术类科室是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并能通过应用医疗技术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直接成本科室或一线科室)。
3、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指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不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间接成本科室)。
4、行政后勤类科室是指为了医院的正常运转,从事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服务,不能够直接产生医疗服务项目的科室(称为间接成本科室)。
(三)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分类按成本计入的方式可分为: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直接计入的各种耗费。
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耗费。
二、科室成本构成及填表要求(一)科室成本构成调查表的直接成本构成内容为:房屋折旧、专用设备折旧、工资福利支出、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卫生材料费(卫生材料费中不含向病人单独收费的材料,即《工作手册》规定的除外内容);将该科室直接总成本的金额汇总填入单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申报明细表中对应位置。
间接费用构成内容为:无形资产摊销、分摊管理费用、分摊医辅科室费用、一般设备折旧。
(二)成本调查表填报要求医院基本情况调查表填报医院总体基本情况。
填报2010年-2012年三年数据及三年平均数。
医院成本费用调查表中的“医疗支出”科目填报医辅类科室、医技类科室、临床类科室科室的费用,“管理费用”科目填报行政后勤类科室的费用。
填报2010年-2012年三年数据及三年平均数。
各类科室调查表各种成本费用的金额相加后应与医院成本费用调查表中的对应会计科目金额相等。
按三年平均数填报。
其他各调查表如未明确年度的,均按三年平均数填报。
三、各科室成本归集与分摊(一)成本的归集原则分别汇集行政后勤类科室成本、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以下简称“间接成本”),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科室(即一线科室)成本。
由于门诊部情况较为特殊,属于各一线科室抽调人手共同组成的部门,因此单独作为一个部门,视为一线科室。
1、按照合法性、合理性、相关性和可对应性原则,将对应科室所发生的耗费归集到相对应的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
对公共成本,如医用垃圾处理、排污、绿化、电梯维护等费用,按照“谁管理、谁归集”的原则,均归集到间接成本科室(即行政后勤科室、医疗辅助科室)。
2、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归集,应依据《工作手册》规范,以直接成本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进行各项耗费的归集。
(二)间接成本的分摊1、间接成本向一线科室分摊首先,行政后勤类科室成本,即管理费用的分摊,除行政后勤科室外按各科室人数占门诊部(固定工作人员)、医辅科室、医技科室、临床科室医务工作人员总人数比例进行分摊。
其次,医疗辅助类间接成本科室成本的分摊,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凡能够计算出服务量或工作量的,以计算出的服务量或工作量直接计入受益的一线科室;对无法计算服务量或工作量的成本,可按工作人数比例进行分摊(即管理费用的分摊方法)。
医院对各医辅科室成本向一线科室分摊的方法如未按工作人数比例的方法分摊,应另外加以文字说明计算方式并以纸质材料形式随同调查表报送。
药房划归医疗辅助科室,“药品费”不参与成本分摊,但在医院成本费用调查表中应准确填报。
2、一线科室的间接成本向医疗服务项目分摊与医疗机构财务成本核算不同,成本监审最终向医疗服务项目归集成本。
因此,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不再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而应向本科室医疗技术项目归集。
分别汇集分摊给某一线科室的间接费用和该科室产生的间接成本;分摊给一线科室的间接费用为:分摊的医辅科室费用和管理费用,科室产生的间接成本为:从医院成本费用调查表——医疗支出——无形资产摊销中分摊到的无形资产摊销和一线科室一般设备的折旧。
以上分摊的管理费用、医辅科室费用、无形资产摊销、一般设备折旧组成一线科室的间接费用。
一线科室间接费用按每例服务项目的直接成本占该科室直接总成本比例分摊。
即:每例服务项目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科室间接费用×(该例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该科室直接总成本)。
四、单项非综合类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的组成及计算方法单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申报明细表各内容如无明确规定的,均按2010-2012年三年平均数填报。
医疗服务项目直接成本细分为:基本人力消耗、专用设备折旧、房屋折旧、其他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内含一次性耗材、低值耗材、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一)人员费用医务人员费用是医务人员的价值体现。
医疗服务项目中的人工费用=每分钟劳务成本×项目操作人员数量×项目耗时。
每分钟劳务成本=年人均劳务费÷年工作时间240天÷法定日工作时间8小时÷60分钟。
年工作时间240天=365天―双休日104天―节日11天—平均年休假10天年人均劳务费按医院2010—2012年三年平均数据实填报,包括“工资福利支出”、“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福利费、工会经费等个人年薪酬总额。
项目操作人员数量、项目耗时按《工作手册》上规定填报。
(二)专用设备折旧根据每例检查检验时间(即项目耗时),按日法定工作时间8小时、全年工作时间240天计算。
年折旧额=专用设备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残值率统一为4%(下同),折旧年限参考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折旧年限(下同)。
每项次医疗服务分摊的专用设备折旧费用=年折旧额÷240天÷8小时÷60分钟×项目耗时(三)房屋及建筑物折旧每栋建筑按原值据实填报,年折旧额参考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
根据科室房屋使用面积占比计算折旧分摊。
科室建筑折旧额=所处建筑年折旧额×科室使用面积占比。
每项次分摊费用=年折旧额×使用面积比例÷365天÷24小时÷60分钟×该项目工作量占全科工作量比例×项目耗时。
建筑面积按医院资产账目据实填写;住院病房占用面积、折旧单独体现在综合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申报明细表的床位费成本中。
(四)其他固定资产折旧指科室所拥有的仪器仪表、量具等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
据实填报。
年折旧额=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每项次分摊费用=年折旧额÷365天÷24小时÷60分钟×该项目工作量占全科工作量比例×项目耗时(五)内涵一次性耗材参考《工作手册》规范确定的内含一次性耗材填报,同时根据医疗服务项目过程中消耗的实际使用量、分摊次数和价格填报。
1、内涵一次性耗材1:指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所必须使用的、市场价格和使用数量相对稳定的一次性医用耗材。
按单价×使用数量据实填报成本。
2、内涵一次性耗材2:指在专科诊疗项目中供多人共同使用的药品及其他消耗等。
需按实际使用次数分摊成本。
(六)低值耗材摊销参考《工作手册》规范的低值耗材档次确定,同时根据医疗服务项目过程中消耗的耗材实际使用量、分摊次数和价格填报。
(七)商品和服务支出每项次分摊商品和服务支出成本=成本科室年商品和服务支出额÷240天÷8小时÷60分钟×该项目工作量占全科工作量比例×项目耗时四、单项非综合类医疗服务项目间接费用的组成及计算方法(一)一般设备折旧指医护人员使用的办公桌椅、床、电脑、病案柜、空调等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作为间接费用分摊至项目。
每项次分摊一般设备折旧费=成本科室一般设备折旧费×(该项目直接成本÷该科室直接总成本)(二)分摊管理费用每项次分摊管理费用=成本科室年分摊管理费用×(该项目直接成本÷该科室直接总成本)(三)分摊医辅科室费用每项次分摊医辅科室费用=成本科室年分摊医辅科室费用×(该项目直接成本÷该科室直接总成本)(四)无形资产摊销每项次分摊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成本科室年分摊医辅科室费用×(该项目直接成本÷该科室直接总成本)五、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成本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成本=直接成本+分摊的间接费用六、单项综合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申报明细表的填报(一)住院部床位费定价成本的具体计算公式为:1、完全成本年度床位总成本=年度折旧+年度其他费用床位日平均成本=年度床位总成本÷365天床位单位成本=床位日平均成本÷床位数2、病房、公共配套设施及设备折旧(1)房屋折旧根据病房使用面积占比计算折旧分摊。
各病房房屋折旧额=所处建筑年折旧额×病房使用面积占比。
使用面积、建筑面积按医院资产账目核定。
(2)核定设备折旧及分摊病房内的设备,按一般设备折旧年限核定年折旧额。
(3)不得摊入病房内的设备病房设备中另行收费的供氧设备、心电监护设备等不得计入床位成本。
3、维修费、卫生保洁费等其他费用其他费用包括:房屋设备维修费、卫生保洁费、水电气消耗、低值耗材摊销、基本人力消耗等;除低值耗材摊销、基本人力消耗按2012版规定填报外,其他分别据实统计填报年度费用。
(二)诊察费单位成本门诊各科室(含门诊办公室、挂号室等)视为一个统一科室(简称门诊部)。
其成本由用于门诊服务的医护人员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各种耗费(耗材)、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分摊的医辅科室费用、管理费用等项目构成。
不含治疗、检查费用。
单位成本计算方法:诊察费平均成本=门诊部总成本/医院年度门诊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