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记录(完成稿)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4
1.7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记录
编制说明:
项目部应当针对已识别的危险源,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类别确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对危险源进行定量分析评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用来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因素中的频繁程度。
C——如果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评价危险性大小:D=L*E*C
D 值越大,说明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
L的取值依据如下:
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E的取值依据如下:
表2 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C的取值依据如下:
表3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
风险评价的最终危害性分值(D)依据下表确定:
表4 风险评价的最终危害性分值(D)
D
项目部根据以上表格中打分数值要求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打分,记录到《危险源汇总及评价表》中
=====WORD完整版----可编辑----专业资料分享=====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XXXXXXX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从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所谓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单元分为生产单元与储存单元,生产单元按照切断阀来判断、储存单元是根据防火堤来判断分类。
3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 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e)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4.2单元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或场所,分成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
4.3临界量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4.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5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4.6储存单元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4.7混合物由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或者溶液。
危险源辨识报告根据安全标准化相关规定要求,为了顺利开展风险分析工作,公司特成立评估机构。
一、评估小组:组长:张志海成员:张文汪永根二、评估小组人员职责1、小组组长为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辨识工作。
2、总经理对辨识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
3、服务部负责人负责按照公司安全标准化工作进度要求组织开展辨识工作。
4、辨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辨识的具体实施工作。
三、危险源辨识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及我公司使用的化学品的规模及物理化学性质、毒理指标和危险性分析,确定我公司的储罐区、化学品库房及生产装置为主要风险源,具体如下表3-1。
表3-1 公司主要风险源3.1.2风险类别我公司存在的风险事故类型主要是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表3-2列出其主要风险特征和原因简析。
表3-2 公司风险特征3.1.3风险分析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辨识我公司生产使用主要原料,均具有一定的易燃易爆特性,但公司罐区及生产车间均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另外,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进行辨识,公司使用的原料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属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我公司危险化学品产品及原料的燃爆特性如附件3。
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分析一、火灾、爆炸二、中毒、窒息三、易燃液体泄漏危险分析(1)常规泄漏装卸车作业时采用管道密封方式,在装卸车过程中存在物料挥发和少量泄漏的情况。
(2)设备泄漏它包括:储罐、物料管道等。
由于设备设计缺陷、选材不当、密封不严、严重腐蚀穿孔引起设备管道断裂及阀门泄漏、管件破损泄漏、阀松动泄漏等。
(3)操作失误造成泄漏如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工作时精神不集中造成溢料、漏料、撒料、溅料等。
泄漏的易燃液体会沿着地面或设备设施流向低洼处,同时吸收周围热量,挥发形成蒸气,因其较空气稍重,又会沿地面扩散,窜入地下管沟,极易在非防爆区域或防爆等级较低的场所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一、背景知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然而,危险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和管理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灾难。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辨识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辨识记录为了全面辨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下面是我们的记录结果:1. 辨识对象:某公司生产车间2. 辨识时间:2022年6月15日3. 辨识人员:安全生产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4. 辨识方法:a) 查阅相关资料和技术文献,了解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特性;b) 召开辨识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讨论,充分了解车间的生产流程和使用的化学品;c) 实地勘察,观察生产现场,并与工人和操作人员进行沟通。
5. 辨识结果:a) 危险化学品名称:二甲基甲酰胺危险源:易燃物质、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火灾、爆炸、中毒b) 危险化学品名称:苯危险源:易燃物质、毒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火灾、中毒、严重污染环境c) 危险化学品名称:氯化钠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中毒d) 危险化学品名称:硫酸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爆炸e) 危险化学品名称:氢氟酸危险源:腐蚀性物质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腐蚀伤害、中毒、爆炸6. 辨识结论:以上列举的危险化学品及其重大危险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为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 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管理制度;b)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c)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d) 建立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e) 加强现场监控和风险评估。
三、结论通过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准确辨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
只有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我们才能有效地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环境因素评价会议记录时间: 2017年2月6日地点: 电视电话会议室参加人员: 管理者代表、安全生产科、各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主持: 杨庆军1.主持人: 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规定, 公司2017年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于2016年12月份开始进行, 各厂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本单位的辨识工作, 同时鲁中公司的单位还成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小组, 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重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识评价, 制定了控制措施, 形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及《环境因素清单》。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 在各厂队识别评价的基础上, 综合归纳后, 评价形成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和《环境因素清单》, 以便在工作中加强控制。
2、安全生产科宣读, 与会人员讨论评价。
3.评价方式:对危险源识别、级别仍继续沿用“LEC”判断法并结合专家判断法, 对环境因素识别及判定采用专家判断法。
4.评价结果:(1)危险源:经讨论, 共评价出汽车运输作业方面的危险源72项, 其他汽车作业28项, 车辆日常维护及出入库检验16项, 汽车修理139项, 危险货物运输78项, 办公及其他方面的17项, 合计350项, 详见《汽运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
(2)重要危险源:根据公司生产现场及汽车运输行业性质, 对评价出的危险源经与会者评价最终确定 5 项为公司重要危险源, 具体内容见《重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 对重要危险源制定了控制措施, 同时结合应急预案的演练、安全知识的培训、特殊劳保护品配备以及日常的监视与测量等措施来控制, 以降低和消除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根源和状态性的程度。
(3)子公司危险源经讨论, 共评价出汽车维修作业的危险源157项, 机械加工方面的危险源22项, 行车制造、安装、维修作业活动的危险源166项, 办公方面的危险源5项。
危险源辨识记录及相关文件
哎呀呀,这“危险源辨识记录及相关文件”听起来好专业好复杂呀!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就好像是个超级大谜团。
啥是危险源呀?是不是像藏在黑暗里的怪兽,一不小心就会跑出来吓人一跳?比如说,马路上飞驰的汽车,要是我们不注意看红绿灯,“嗖”的一下,那不就危险啦?这就好像是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随时准备抓住不小心的小朋友。
再比如说,教室里的插座,要是我们的小手好奇地伸进去,“哎呀”,那可不得了啦!这就像一个隐藏的陷阱,等着我们掉进去呢。
那这危险源辨识记录又是啥呢?是不是就像我们的错题本,把这些危险的家伙一个个都记下来,提醒我们要小心?比如说,在操场上跑步的时候,要是有同学突然从后面冲过来,不小心就会撞在一起,这就得记下来,告诉大家以后要注意,别再这样啦!
相关文件呢?是不是就像老师给我们的各种通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比如说,学校发的防火通知,告诉我们不能玩火,遇到火灾要怎么跑。
你说,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这些危险源,就像一个个小炸弹,一不小心就会爆炸。
那我们是不是得像超级英雄一样,把它们一个个都找出来,然后打败它们?
我觉得呀,这危险源辨识记录及相关文件真的太重要啦!就像给我们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能保护我们不受到伤害。
我们可不能小瞧它们,得认真对待,是不是?
总之,危险源辨识记录及相关文件就是我们的保护神,能让我们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长大!。
重大危险源辨识记录
1、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为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在该标准中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将危险物质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和毒性物质九大类。
标准中给出了物质的名称及其临界量,超过临界量的物质即属重大危险源。
标准给出了物质的名称及其临界量。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有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122
11 n
n Q q Q q Q q +++ (1) 式中q 1.q 2…,q 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
Q 1.Q 2…,Q 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2、公司危险化学品存在量及临界量的确定见下表。
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及单元内存在的数量
3、辨识结果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如下: q 1/Q 1+q 2/Q 2+…+q 10/Q 10=0.425<1,所以,公司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杭州余杭通用机械厂。
班组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范本班组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工作场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如果不及时加以辨识、评价和控制,将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及时对班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班组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范本。
一、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类。
辨识危险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列举危险源: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列举,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化学品、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物品等。
2. 了解工作流程:深入了解班组的工作流程,分析整个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监测和观察:通过监测和观察,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例如,通过仪器设备的监测、现场巡视和员工的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4. 收集信息:收集有关危险源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相关设备使用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数据表、人员操作规程等。
二、危险源的评价危险源的评价是指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威胁程度。
评价危险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风险矩阵:将危险源按风险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和频率两个维度。
2. 定量评价: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确定危险源的风险值。
例如,通过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出每个危险源的风险指数,从而对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进行量化。
3. 专家评估:借助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判断。
通过专家组织讨论、风险研讨会等方式,确定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三、危险源的控制危险源的控制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对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威胁。
控制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通过改变工作程序、更换设备、加强防护措施等方式,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2. 实施控制措施: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组织实施相应的控制工作。
8.1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辨识8.10.1总则a.(1)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2)辩识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b.(1)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对危险源进行建档,重大危险源单独建档管理。
8.10.2职责a.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b.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c.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并报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司备案d. 企业负责人负责定期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8.10.3管理要求a.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b.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防范措施。
c.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应急措施。
d.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f.每年12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修订下一年度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e.针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及时传达到全体职工。
8.10.4相关文件/记录a.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GB/T13861-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也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处理与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