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老化从肠道开始 越老越要护肠道
- 格式:doc
- 大小:2.27 KB
- 文档页数:1
低聚果糖23问你知道自己的肠道有多重要吗?你知道如果肠道出了问题的后果吗?你知道什么是肠道微生态平衡吗?你知道肠道益生菌的作用吗?你知道什么是益生元吗?你知道什么是低聚果糖吗?……这些问题很专业,如果不是从事医学或生物专业的人员,或是平时十分注重积累健康知识的人来说,要想完全准确的说清楚,并不容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医学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愈来愈多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因此,使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知识,知道如何构建科学的生活方式,懂得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增进健康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编写《23问》的初衷就是要告诉人们有关肠道健康的知识,了解建立在微生态平衡基础上的肠道健康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结识人类的忠实朋友——益生菌和它们的得力帮手——益生元,懂得如何利用益生元中的佼佼者——神奇的低聚果糖帮助益生菌来呵护自己的肠道。
1.你知道自己的肠道有多重要吗?每天,人都要吃饭,一日三餐是极为平常的事,但如果告诉你,人在一生中能吃掉约65吨食物,堆起来犹如一座小山,你一定会感到很惊讶。
这全部食物所含的营养素除维生素、水和矿物质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外,其余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即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植物化学物质均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需在消化系统中消化分解并被肠道吸收后,才能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成为构建、更新、修补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建筑”材料和保护器官、调节代谢、制造体液的各种物质。
从而保证人体发育、生长、生殖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机体健康和生命延续。
而那些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的粪便,也要通过肠道排出。
可以想见,我们的肠道是多么重要,却又那么劳累。
中国传统医学对此认识极为深刻——“脾(即消化系统)为后天之本”,说出的道理是;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必先拥有健康的肠道。
2.现代都市人的肠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数据:14%:世界上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4%。
微生态健康管理师初级题库1、人体微生态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以及人体微生物群与人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
2、第三次医学革命的理论基础是微生态学。
3、微生态学的发展促进了健康医学的革命。
4、现代微生态学的作用:认识生命的本质;认识疾病的本质;生理学检测。
5、人体微生态系统由细菌、古细菌、真菌和病毒(噬菌体)组成。
6、人体菌群中90%是有益菌,9%是中间菌,0.9%是条件致病菌。
著名的“三九理论”。
7、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好与坏,要从定性(什么性质的菌)、定量(数量有多少)、定位(在什么位置)、定主(宿主是谁)四个方面考虑。
著名的四定法则。
8、微生态平衡状态下,微生态系统中菌群多样性好、结构合理,人体各项生理功能无异常。
9、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是可逆的,可转化的。
10、微生态失衡指在外环境影响下,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及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
11、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生殖、胃肠道、呼吸道等五个微生态系统。
12、一个“完整”的人=10%生理细胞+90%共生细菌13、肠道微生物约占人体共生微生物的80%14、人体共生微生物约1500克,肠道微生物约有1200克。
15、三次医学革命指机械医学,预防医学和生态医学。
16、生态医学(保健医学),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益生菌的开发应用为代表。
17、生态医学,已病要治疗,未病要预防,无病要保健。
18、我国目前有180万聋哑人是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
19、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滥用杀死了肠道内正常的有益细菌,造成了肠道内“菌群失调”,引发肠道“生态灾难”。
20、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滥用加速了某些有害菌的耐药性,甚至成为“超级细菌”,人体一经被感染,医术再高明的大夫亦将“望菌兴叹“,束手无策。
21、长期使用抗生素对抗细菌,身体就会对抗生素产生依懒性,人体内的免疫力变得越来越“懒”,不会主动的对抗细菌,致使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会下降。
健康肠道维护肠道健康的八大秘诀肠道健康对于整体健康十分重要,它不仅与我们的消化系统有关,还与免疫系统、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
然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容易导致肠道问题的发生。
为了维护肠道健康,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八大秘诀:秘诀一:均衡饮食均衡饮食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基础。
我们应该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这样的饮食结构可以提供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菌群的均衡。
秘诀二:多喝水水是维持肠道健康的重要饮品。
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稀释粪便,增加肠道中的水分,防止便秘的发生。
同时,水还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保持肠道通畅。
秘诀三:合理用药长期或滥用抗生素等药物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有害菌滋生。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并及时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秘诀四: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提高肠道的功能。
坚持每天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防止便秘、增加大肠蠕动,改善肠道健康。
秘诀五:压力管理长期的压力会影响神经系统和肠道的正常功能。
我们应该学会合理管理压力,如通过休息、放松、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秘诀六:限制饮酒过量饮酒对肠道健康不利。
酒精会破坏肠道黏膜,增加有害菌在肠道中的滋生,进而引发肠道问题。
为了维护肠道健康,应限制饮酒量,避免过度饮酒。
秘诀七:定期排便定期排便是保持肠道健康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上厕所,保持肠道的通畅。
长期憋便会导致便秘,增加肠道肌肉的负担,影响肠道蠕动。
秘诀八:良好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睡眠不足会影响肠道的功能,增加便秘的发生。
我们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维护肠道健康是维持整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遵循以上八大秘诀,我们可以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肠道健康与抗衰老(苏州先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200)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掌管着70%以上的免疫细胞,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共有500多种菌群,10万亿个细菌生活其中。
根据对人体的影响,肠道内微生物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两性菌。
人体肠道内的这些微生物菌群互相制约互相依存,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维持一定的自然平衡,构成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
因此,调整肠道的菌群结构,使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群处于优势状态,维护人体内微生态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及抗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1 肠道菌群失衡与常见的肠道疾病肠道是“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人体最劳累也最容易生病的的器官。
仅在我国,每年就有3000多万人承受着慢性顽固性肠道疾病的困扰,有1.2亿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胃肠疾病,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每年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万。
另有75%的人处于“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
这些病症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正常健康的人体,不会引发任何肠道疾病。
但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过大和焦虑心情,缺乏运动,年龄增长,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等原因引起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减少,特别是滥用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往往是“好坏通杀”。
长期使用,会减弱肠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导致致病菌生长,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葡萄球菌乘机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肠道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腹泻、便秘、腹痛等多种胃肠道不适。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为11.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年增高。
经常便秘的人,都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且诱发癌症的几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出3倍。
便秘患者容易引起肠壁细胞病变,诱发肛裂、痔疮、肠炎和肠道肿瘤,便秘是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病症,堪称百病之源。
长期便秘会使人体提早衰老。
腹泻主要表现为发酵性消化不良,肠炎是腹泻最突出的表现,常伴有腹疼、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血便,严重脱水控制不好可危及生命。
医生告诫:少这样吃饭,可以多活20年很多中老年人都不知道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能有一种长生不老药,秦始皇甚至专门派人寻遍天下。
历经数千年,科学家们终于窥得其中的一些奥秘!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只需降低进食量,就能延年益寿。
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专家苏珊•罗伯茨及其研究小组对218名21~50岁的参试者研究发现,食物摄入量减少25%的人,血液中好胆固醇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s)减少25%,胰岛素抵抗降低40%,整体血压更低。
简单地说,这项研究表明,只需少吃一点,不仅寿命轻松延长20岁,而且还没有衰老的痕迹。
饭量减1/3,可以这么做有人会说,如果连吃饭都不能尽兴,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其实不然,能够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活得健康,才会有更长久更持续的乐趣。
饭量减1/3,怎么个减法呢?不是说让大家不吃,而是七分饱。
一般来说这种感觉就是“七分饱”:觉得胃里还没有装满,但可吃可不吃。
当然,依靠感觉判断的前提是:不要吃太快!人们摸索自己七分饱的饭量,需要一个不断感受和调整的过程。
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
1饭前喝汤饭前喝汤,有助于减少食欲,因为汤到胃里后,食欲中枢兴奋性会下降,饭量就会自动减少三分之一,使饱腹感提前出现。
2细嚼慢咽即吃饭一定要慢。
胃向大脑传达饱胀信息需要二三十分钟时间,因此,吃得慢些意味着大脑意识到吃饱时,你所摄入的食物将比平时少。
3吃完应该马上离桌有的人吃得差不多了,坐在那里还不走,看着桌子上的好东西控制不住就又吃了,这样肯定就会多了。
4不要怕剩菜剩饭浪费有的人已经吃七八分饱了,可看到那么好的饭菜剩下太浪费了,就又拿起筷子想把它打扫干净。
岂不知,这一打扫肯定就吃得太饱了。
5多选择含纤维和水分较多的食物蔬菜、水果、全谷食物和汤,这些食物可让人填饱肚子,因为它们占用了更多的胃部空间。
如何保护健康的肠道胃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系统之一,肠道健康与我们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内有亿万的微生物,它们是我们身体内最重要的一部分,具有相当重要的功能。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化和吸收食物,还能够影响我们的精神、免疫系统、皮肤状况等方面。
所以,如何保护肠道健康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
1.保持饮食均衡饮食均衡是保持肠道健康的首要条件。
需要避免过多摄入油腻、糖分高的食物,如甜点、零食、含脂肪过多的快餐等。
应摄入足够的纤维素,可以通过多吃蔬菜水果等方式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
此外,也不要过多地摄入含有添加剂,人工色素或糖分过高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多喝水,增加可溶性纤维的摄入量多喝水对肠道健康非常好,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体内的排毒功能,同时适量的摄入可溶性纤维也有帮助,因为可溶性纤维可以被肠道内有益菌利用来产生能够促进肠道健康的短链脂肪酸。
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肠道内生态平衡,抑制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
可重复摄入益生菌等类似的食物或者开展微生物移植,以帮助肠道中有助于健康的微生物向益生菌转化。
4.合理使用保健品保健品的使用需要谨慎,仅有的一些保健品对于肠道健康有帮助,如含益生菌的饮品、酸奶、乳酸菌等等。
但是,除非有医生的建议,不建议私自购买大量保健品,并且,还需注意保健品的购买渠道,以避免购买到劣质产品而产生负面影响。
5.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重要,由于人的肠道神经系统和哺乳动物的生物钟息息相关,所以肠道也需要在规律的时间里保持健康。
此外,也建议睡眠充足,保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6.减少压力和焦虑压力和焦虑会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人体内会产生类似肾上腺素、皮质醇等的荷尔蒙,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平衡,从而对消化和其他肠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来减少压力和焦虑,如运动、冥想、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等。
《肠道断糖:告别肠易激》阅读记录1. 1 肠道健康的重要性肠道作为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承担着消化、吸收、排泄等重要功能,同时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肠道健康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消化系统正常运转,还直接影响到全身健康。
当肠道功能受损时,人体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精神压力增大等。
保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肠道与精神健康也有密切关系,当肠道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衡,进而影响大脑功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保持肠道健康对于维护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
肠道健康对于人体来说至关重要,只有肠道健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我们需要重视肠道健康,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肠道功能。
1.1 肠道功能简介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负责食物的吸收和排泄。
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地方,它通过分泌各种消化酶和激素来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而大肠则主要负责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以及对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和排泄。
肠道微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肠道内的一类微生物,它们与人类共生共存,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可以帮助人体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维生素和其他有益物质,同时还可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保持良好的肠道功能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1.2 肠道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肠道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食物消化场所,更是人体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的重要通道。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直接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运作,而肠道正是这一过程的中心环节。
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其中既有对人体有益的菌群,也有潜在的病原体。
健康的肠道环境能够维持微生物平衡,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抵御外部病原体的侵袭。
肠道不健康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女人这4个部位最先衰老!排第一的竟然是它衰老是我们最想逃避但又无法逃避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脸最先老,皱纹就是老得证据,所以用很多抗皱焕颜的护肤品。
但是身体最先衰老,是从脸开始的吗?眼见不一定为实,衰老这件事也是如此。
我们只能关注到体外的变化,所以难免会出现“误差”。
其实,女人身体的这些部分会先衰老肠道: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人体最先衰老的部位竟然是肠道。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和排毒器官,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我们的容颜和健康。
肠道主要是指从胃幽门到肛门之间的消化管,长达五六米,盘绕在我们的腹腔中。
心脏: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但是现实生活中,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真是少之又少。
不过据科学研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能活到120岁的。
绝大多数人活不到这个年龄,最大的障碍就是心血管疾病和细胞癌变。
大脑: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总指挥官”,也是工作强度比较高的器官。
因此,除了肠道和心脏,大脑也是我们身体中比较容易衰老的部位。
虽然说男性和女性大脑的体积不太一样,但是到了30 岁以后,我们的大脑都开始出现衰老的现象,而且男性脑细胞死亡的速度要快于女性。
卵巢:35岁以后,由于卵巢分泌功能下降,我们的美丽开始出现困扰——月经不调、肤色没有光泽、断发脱发、皱纹增加、皮肤粗糙、腰酸腿软、乏力、阴道干涩、乳房萎缩。
卵巢是你的私密地带,而且她还承担着重要的工作。
医学研究表明:卵巢是女人分泌雌孕激素的唯一器官,雌孕激素的状况将决定女性青春美丽或人老珠黄的程度。
导致衰老的原因1、自由基太多氧化太过:人体内自由基太多,引起氧化太过,消耗太多能量,破坏正常细胞,使人体老化。
日常生活我们常见苹果在削了皮后一会儿也会变黄,这就是过度氧化的结果。
人体过度氧化会加速衰老,疾病愈发,肿瘤迅速生长,自身免疫力下降;产生色素沉着,色斑出现等。
2、细胞衰老:人的身体由上亿个细胞组成,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人体内的细胞的数目就会不断地减少,人的寿命也就在逐渐衰减。
女人想美就要保养肠道
年轻与美丽,是女人永远的渴望。
只有健康,女人才绽放美丽。
如果女人肠道生锈,只会引起肠道蠕动功能降低,导致宿便象锈一样粘连在肠壁,日积月累,宿便堆积排不出来,就象大热天放了多天的肉一样,发酵、腐败、恶臭,并不断产生各种毒素。
毒素经肠壁反复吸收,随血液循环到人体的各个部位,直接导致女人面色晦暗,出现口臭、痤疮、皱纹、毛孔扩张,皮肤松弛粗糙、小腹突出等。
因此,肠道专家指出:女人要想健康美丽,必须激活生锈的肠道,让它恢复蠕动排宿便功能!
美女肠道一定要好
大多数人在注重保养身体的时候,很少去注意到要如何养护肠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不重要的部位。
肠道健康对女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肠道环境的好坏决定了身体是否能更好地吸收食物营养、更快地排出代谢毒素,决定了你是否能拥有一身好皮肤和健康的身体。
然而肠道可说是我们身体里最脏,老化最快的地方。
“排便不正常”虽不算一种疾病,却是肠道出现异常的重要警讯。
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在消化道(食道、胃、小肠、大肠)的旅行时间长达1 ̄3天,其中有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我们的肠道(小肠、大肠)吸收消化,食物消化的残渣(废物)最后转变成粪便,经由肛门排出体外。
废物累积在体内,一定是不好的,每天排除废物,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运作,自然老化得慢,是保持年轻体力的关键!
因此,要谈肠道的重要性,必须从我们每天最重要的“大事”——排便讲起,排便是人体自然的排泄功能,排便的状况,可以反映肠道健康状态。
人体老化从肠道开始越老越要护肠道
人体老化从肠道开始。
随着年龄增长,胃肠道的功能越来越弱,加之经常服用抗生素,老年人的胃肠道比年轻人更容易感染细菌。
据香港《明报》近日报道,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良研究了10年间的病例后发现,感染抗药性大肠杆菌的人数10年增长了1.7倍,其中超过一半的感染者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
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年人的肠道的确比较脆弱,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肠道已经“勤恳工作”多年,抵御有害细菌的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感染。
一般来说,老年人患消化性胃溃疡、急性肠炎、急性菌痢、痔疮和便秘等肠道疾病的风险更大。
高芳堃提醒,老年人首先要把住“入口关”。
保证营养均衡,多补充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把蔬菜做得软烂一些,有助于消化;每天喝一小瓶酸奶来补充益生菌,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注意饮食卫生,最好不要吃隔夜的剩饭菜,更不要吃生冷变质食品;在家烹饪时,生食及熟食应分开处理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保证作息规律,戒烟限酒;饭后及时漱口,去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从而降低胃肠的患病几率;养成饭前便后以及从公共场合回家后勤洗手的习惯,避免病从口入;定期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预防消化性胃溃疡;肠胃不适时,不要盲目吃黄连素、氟哌酸等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滥用抗生素,会对肠道有益菌群造成破坏,导致肠道早衰。
饭后按摩脐部也可护肠道。
中医认为,脐腹部相当于胃幽门腺的肠腺部位,频频摩擦可使胃肠蠕动加快,使胃液增多,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药王孙思邈就提倡“食后即以热手摩腹,能除百病”。
方法如下:双手搓热后,捂在肚脐上,然后以肚脐为中心,慢而轻柔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各20圈。
不少老年人有饭后散步的习惯,但最好饭后休息20~30分钟再散步,也可以边走路边摩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