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企业哲学
- 格式:ppt
- 大小:22.05 MB
- 文档页数:65
创意生活自在乐高——关于“乐高”品牌分析乐高(LEGO)是丹麦企业LEGO Group的产品品牌,创始人奥伦·克尔·克里斯坦森于1932年创立了这个家族企业。
乐高最初是以木质玩具为主,后来转型生产塑料积木,迅速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儿童玩具品牌。
乐高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创意设计和坚持高质量的口碑。
首先,乐高的产品设计非常独特。
乐高积木的最大特点在于模块化设计,通过简单的组合和连接就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状和结构。
这种设计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可以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乐高还推出了许多专题系列,例如城市、星球大战、超级英雄等,满足了不同儿童的兴趣需求,从而扩大了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乐高的产品质量一直备受认可。
乐高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使用的原材料安全无毒且耐用,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乐高积木经过精密设计,连接稳固,不易损坏。
这种高质量的产品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还使得乐高的积木经得起多次拆解和组装,加上丰富的主题和模型选择,乐高成为了家长和孩子们长时间使用和传承的玩具。
积极的市场营销也是乐高的优势之一、乐高通过与电影、动画、电视剧等媒体和品牌的合作,将自己的产品与其他知名IP结合,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吸引力。
例如,乐高与《星球大战》、漫威和DC等超级英雄品牌合作,推出了相应系列的积木产品,吸引了很多拥护者和追随者。
此外,乐高还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乐高品牌商店和乐高主题公园,提供多个渠道给消费者购买和体验乐高产品。
乐高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参与。
乐高乐园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让游客可以参观各种乐高模型和展览,并有机会亲手建造自己的乐高作品。
乐高还鼓励消费者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故事,通过社交媒体和官方网站展示他们的创意,与其他粉丝互动。
这种互动和参与让消费者感到乐高是一个与自己有共鸣的品牌,增强了品牌忠诚度和口碑传播。
乐高在产品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除了传统的积木产品,乐高还推出了电子积木、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将创意和科技结合到一起,满足现代儿童对数字化娱乐和教育的需求。
乐高愿景使命价值观很多事件都有可能动摇公司的根基,迫使你重新审视公司的使命。
公司的价值观可能并没有改变,但是你必须探索新的途径来实现它。
企业使命是企业有在的目的和理由,是企业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确定的。
恒久的使命确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目标上的差异,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基本需求。
在以网络科技和知识管理为特征的新经济下,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尝试使用新手段的企业才是永远的企业。
本文谈到的乐高集团,在困难时候谨记企业使命,在危机中获得新生。
乐高集团对本身事业归纳的五大主题值得中国企业管理者们借鉴与思考。
丹麦的儿童组合积木生产商乐高公司(LEG0)面临着艰难选择。
如何选择产品的销售对象一儿童还是他们的父母?回答是“两者都是"。
产品是供孩子们玩耍还是用于学习?也是“两者都是”。
公司是在做塑料积木的生意,还是在开发智力的游戏?回答还是"两者皆是"。
事实上,乐高公司所寻求的是顾客满意度,他们对产品的满意程度越大,公司就越兴旺发达。
乐高公司最近经受住了一次严俊的考验。
乐高集团的管理班子成员CHRistian Ma jgaard身临第一线,同执行总裁KjeldKirk Kristiansen并肩工作,执行公司的环球瘦身计划(World Wide FITness Programme),以度过经济的“暴风骤雨"。
1998年,东南亚市场崩溃,随即俄罗斯市场步其后尘,导致乐高公司税后亏损超过2,400万美元。
这次危机使乐高清楚的认识到问题所在:船大难掉头,大规模的扩张妨碍了调整方向的速度和应对动荡局势的能力。
此时此刻,最关键的问题是公司使命的确立:乐高究竟代表什么?如何进行创新来重塑品牌形象,和重新树立该公司长期以来在孩子们以及父母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乐高所代表的价值观是恒久不变的,但是必须找到新的途径来实现这种价值观,比如借助现代媒体。
企业责任乐高案例
摘要:
1.乐高集团简介
2.乐高的企业责任理念
3.乐高实现企业责任的具体措施
4.乐高企业责任案例带来的启示
正文:
【1.乐高集团简介】
乐高集团,成立于1932 年,是一家源自丹麦的国际玩具制造商,以生产塑料拼插式玩具而闻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玩具品牌之一。
【2.乐高的企业责任理念】
乐高秉持“为儿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的企业责任理念,认为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乐高实现企业责任的具体措施】
乐高实现企业责任的具体措施包括:
(1)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如支持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
(2)注重产品安全和质量,保证乐高玩具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3)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如采用环保材料和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
【4.乐高企业责任案例带来的启示】
乐高的企业责任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企业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lego公司的企业战略
乐高公司的企业战略
乐高,这个源自丹麦的玩具巨头,其成功并非偶然。
它的企业战略始终围绕着创新与变革,使其在全球玩具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乐高公司的企业战略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创新引领:乐高一直被视为创新的代名词。
从最初的木质玩具到现在的高科技互动玩具,乐高始终在创新中不断突破。
这种创新精神也体现在乐高对于新科技、新材料的探索与应用上,如乐高Mindstorms、乐高Boost等,都展示了乐高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
聚焦核心业务:乐高始终坚持聚焦玩具业务,尽管面临多元化的诱惑,乐高始终坚守初心,专注于玩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这种聚焦使得乐高能够在玩具领域不断深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布局:乐高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以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
同时,乐高还积极与当地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喜好的产品。
可持续发展:乐高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乐高还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消费者将废旧乐高玩具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乐高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
通过线上销售、虚拟体验店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同时,乐高还积极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数字版的乐高游戏和模型,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乐高公司的企业战略始终以创新、聚焦、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为核心。
这些战略使得乐高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欢乐和惊喜。
乐高公司创作设计理念
乐高(LEGO)是丹麦一家著名的玩具公司,始创于1932年。
乐高的创作设计理念是“让孩子们通过玩乐高的方式学习,发
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乐高鼓励孩子们通过玩乐高积木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乐高的积木玩具具有模块化的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设计出各种形状和结构。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来构建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房屋、车辆、动物等等。
这种自由创造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们放松心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和空间想象能力。
其次,乐高注重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乐高的积木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合,还需要孩子们运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来解决问题。
在构建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零件的搭配、尺寸的合理等等因素。
通过这些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们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乐高倡导团队合作精神。
乐高的积木设计常常需要多个人合作完成,无论是家庭成员一起玩或是在学校或社区活动中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都可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通过共同完成一个乐高项目,孩子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合理分工和统筹规划等团队合作的重要技能。
总之,乐高公司的创作设计理念旨在通过玩乐高来培养孩子们
的创造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创造性的玩乐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信很多人一说起积木玩具,立马会想到乐高公司。
的确,乐高玩具公司一直以积木玩具闻名于世界,但是当提到乐高玩具公司的发展历史,却很少人可以说出个大概。
有些人甚至认为乐高公司的发展一帆风顺,其实不然,
乐高公司坐落于丹麦一个小城镇——比隆,由克里斯第森先生,在1934年创立。
1940年,乐高玩具迎来了第一个发展的机会,因为这时政府禁止在玩具中使用金属和橡胶,极大地推动了木制玩具的发展,有数据表示,从1940年到1942年,乐高公司的产量翻了一倍。
但1942年的一场大火却是几乎将乐高公司完全摧毁。
幸好,乐高公司及时进行了调整,才有如今的繁荣。
乐高公司一路走来磕磕碰碰,不但经历了时局的严峻挑战,也险些被玩具市场淘汰,但是每一次乐高玩具总是能化险为夷,总是能找到方式调整自己,不断地适应潮流的发展,在玩具市场中赢得属于自己的一角。
如今的乐高玩具的积木玩具块件的形状有1300多种,,每一种形状都有12种不同的颜色,以红、黄、白、黑为主,被成为“魔术塑料积木”。
此外,乐高的积木玩具也一直高居教育益智玩具的排行榜的首位,很多家长都会将乐高积木列为必买益智玩具之一。
了解乐高的发展史,不仅仅是了解一个玩具企业的发展历程,更是知己知彼,从别人的经验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这也是现在很多玩具企业所缺少的。
了解其他玩具企业的发展史,补充自己,更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