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泌尿外科诊疗手册第五版导论泌尿外科是一门专门研究泌尿系统疾病、功能障碍和外伤的临床学科。
本手册是针对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编写的指南。
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最新、最全面的泌尿外科知识,以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理解疾病的能力。
一、泌尿系统解剖学与生理学泌尿系统是人体体内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
它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负责过滤血液、排泄尿液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输尿管将尿液输送至膀胱,在膀胱内暂存,尿道则将尿液从膀胱排出。
二、常见泌尿外科疾病1. 肾结石肾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肾绞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内窥镜碎石术等。
2. 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经尿道电切、激光剥离等。
3.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生素治疗,并合理饮水,保持尿路通畅。
4. 膀胱肿瘤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常见症状为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5. 尿失禁尿失禁是指尿液在意识控制下无法自主憋止、随意排出的病症。
常见类型有应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盆底肌肉锻炼等。
三、手术治疗技术与进展1.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腹腔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腹壁小孔插入腹腔镜,减少了手术切口,降低了患者的疼痛和创伤。
在泌尿外科中,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肾脏切除、前列腺切除术等手术中。
2.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是一种高精确度的手术技术,通过机器人系统辅助操作,增加了手术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在泌尿外科中,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肾脏切除、膀胱切除术等复杂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术后护理及康复术后护理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术后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标准泌尿外科疾病是指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男性生殖器等疾病。
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是指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泌尿外科疾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一、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
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腹痛、腰痛、性功能障碍等。
不同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进行诊断。
二、泌尿外科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液培养、血常规、肾功能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功能、前列腺炎症情况、是否感染等信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三、泌尿外科疾病的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泌尿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B超、CT、MRI、IVP等检查。
这些检查能够清晰显示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帮助医生发现肿块、结石、肿大的脏器等病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四、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泌尿外科疾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
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五、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
一旦泌尿外科疾病被诊断出来,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六、结语。
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有所帮助。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总结!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1.膀胱颈挛缩多为慢性炎症所致,发病年龄轻,多在40-50岁左右出现排尿不畅症状,但前列腺体积不增大,膀胱镜检可以确诊。
2.前列腺癌前列腺有结节,质地坚硬,血清PSA升高,鉴别需要MRI和系统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
3.尿道狭窄多有尿道损伤及感染病史,行尿道膀胱造影与尿道镜检查,不难确诊。
4.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有排尿困难、残余尿量较多、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前列腺不增大,为动力性梗阻。
病人常有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如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会阴皮肤感觉及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或消失。
膀胱癌鉴别诊断:1、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特点:①好发于各年龄段。
②反复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终末血尿。
③查体:,膀胱区稍隆,可有压痛及叩击痛。
④B超:膀胱充盈良好,壁不光滑,在膀胱三角区可见强回声光团,后有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
2、肾、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的血尿跟肾、输尿管肿瘤的血尿相似,均可为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且可同时存在,但膀胱肿瘤90%以上单独发生。
膀胱肿瘤血尿可能伴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影响排尿,血尿开始或终末加重,可能有血块“腐肉”,肾、输尿管肿瘤无刺激症状,也不影响排尿,血尿全程均匀,亦可能有条索状或输尿管铸型血块,不含“腐肉”。
一般经过B超、CT扫描、MRI扫描、尿路造影检查不难鉴别。
3、肾结核、膀胱结核血尿在长期尿频以后出现,终末加重、尿量少,可伴有低热、盗汗、消瘦。
尿中有结核杆。
膀胱结核性肉芽肿有时可误诊为肿瘤,经活检不难区别。
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与膀胱肿瘤相似,需要经过膀胱镜活检及活组织检查鉴别交通性鞘膜积液鉴别诊断:1.睾丸肿瘤:睾丸肿瘤多为实质性肿块,质地坚硬,患侧睾丸有沉重感,掂量时如秤砣,透光试验呈阴性。
2.腹股沟疝:肿大的阴囊有时可以见肠型、闻及肠鸣音,在卧位时阴囊内容物可回纳,咳嗽时内环口处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
广东省泌尿外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泌尿生殖系感染肾结核[诊断]一、临床表现(一)肾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肾病变范围以及输尿管膀胱继发结核的严重程度。
(二)早期有血尿和脓尿,病变蔓延至膀胱,引起结核性膀胱炎,产生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并逐渐加重;还可有低热、盗汗、腰痛。
晚期可出现尿毒症。
(三)约10%患者有局部体征,表现为肾区可触及肿大的肾脏,肾区叩痛、压痛。
(四)应与慢性肾盂肾炎、肾或膀胱肿瘤、泌尿系结石作鉴别诊断。
二、辅助检查(一)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二)24小时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应多次重复检查,尿结核杆菌培养,对疑难病例有帮助。
(三)血沉和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血肌酥检查测定肾功能;(四)X线检查:胸片有时可见肺结核病灶。
IVU可见肾盂肾盏破坏,边缘模糊,不规则,有的显示空洞形成。
部分患者出现患肾功能损害,对侧肾盂积水及挛缩膀胱。
(五)膀胱镜检:见粘膜充血、溃疡或结核结节。
必要时行逆行造影。
三、诊断标准(一)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有异常发现。
(三)活检或切除标本病理证实。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指征1·临床前期肾结核;2·单侧或双侧肾结核属小病灶者;3·身体其它部位有活动性结核暂不宜手术者;;4·双侧或独肾结核属晚期不宜手术者;5·患者同时患有其它严重疾病暂不宜手术者;6·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应用。
(二)药物l·利福平<45kg者、450mg/d;>45kg者、600mg/d;2·异烟肼,300mg/d;3·吡嗪酰胺<50kg者,1.59/d ;>50kg者,2.09/d;4·乙胺丁醇l5mg/kg.d;5·环丝氨酸250ng/d,tid。
(三)联合用药与短期化疗:利福平十异烟肼十吡嗪酰胺2个月,利福平十异烟肼4个月,总疗程6个月,服用上药时,应将全日剂量于饭前前半小时一次服完。
泌尿外科疾病知识及观察护理要点泌尿外科是专门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主要包括肾脏、尿路、泌尿器官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泌尿外科病人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疾病的知识以及观察护理的要点,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有肾结石、尿路感染、肾癌、膀胱炎等。
以下是一些泌尿外科疾病的知识及观察护理要点:1.肾结石:-知识: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主要由尿中过多的草酸钙、草酸氨、尿酸、胱氨酸和氧化钙等物质沉积所致。
可导致肾绞痛、血尿等症状。
-观察护理要点: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腰部疼痛、血尿、尿频等症状,并及时记录病情变化。
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促进结石排出。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尿路感染:-知识: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中带血等。
-观察护理要点: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并及时采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促进病情恢复。
鼓励病人多饮水,维持良好的尿液排泄。
3.肾癌:-知识:肾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为肾细胞癌。
常见症状包括腰部肿块、血尿、腹痛等。
-观察护理要点: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腰部肿块及是否有血尿等症状。
监测病人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状况。
术后定期做CT检查,评估病情。
4.膀胱炎:-知识:膀胱炎是膀胱的炎症,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尿路感染等。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观察护理要点: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并及时采集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促进病情恢复。
饮食注意清淡、多饮水。
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监测病人的尿量、尿色、尿液清洁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尿路问题。
-关注病人的饮食及排便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膳食指导和排便辅助。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解答病人的疑问,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泌尿外科疾病主要症状的健康指导一、尿量异常正常成人一天尿量有多少?这个量是一成不变的吗?正常成人每24h尿量为1000~2000mL,平均1500mL。
尿量的多少取决于每天摄入水量和通过其他途径排出水量,同时还受饮食、气温、环境、精神紧张、疼痛、劳动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是一成不变的。
什么是少尿、无尿、多尿?正常成人24h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称为少尿,突发性少尿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标志。
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因素都可造成少尿,见于休克、脱水、尿路梗阻、尿毒症等。
正常成人24h尿量<100mL称为无尿,持续性无尿见于器质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氮质血症或尿毒症,称为真性无尿;结石或肿瘤引起输尿管完全性梗阻所致的无尿称为假性无尿;急性血管内溶血也可以引起无尿。
正常成人24h尿量>2500mL称为多尿,泌尿外科疾病中,多尿常见于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多尿期,为肾浓缩功能减退或溶质性利尿所致。
二、排尿相关症状正常成人一天排尿多少次?每次量有多少?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排尿0~1次,每次尿量为200~300mL。
排尿次数增多就是尿频吗?不是。
生理情况下,排尿次数与饮水量、温度高低、出汗量等有关;随着饮水量的增加,排尿次数也会增多,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没有增加饮水量,排尿次数增多且每次尿量少,就是尿频。
尿频是指24h排尿>8次,夜尿>2次,每次尿量<200mL,伴有排尿不尽感,因此,病理性尿频的特点是排尿次数增多,夜尿增加,而每次尿量少。
精神、心理等因素,如恐惧、焦虑,也可引起尿频,其特点是白天尿频明显,夜间入睡后消失。
尿频伴有尿量增加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及肾浓缩功能障碍等疾病。
什么是膀胱刺激征?哪些疾病会出现膀胱刺激征?临床上将尿频、尿急和尿痛统称为膀胱刺激征。
非特异性膀胱炎、泌尿系结核及膀胱结石、肿瘤、异物和前列腺增生症、下尿路梗阻、前列腺炎等均可出现膀胱刺激征。
排尿困难就是排尿费力吗?排尿困难有很多种表现,如排尿费力、尿不尽、尿线细及射程短、分叉和尿滴沥、排尿时屏气用力、排尿时间延长、排尿中断、尿潴留等。
---------------------------------------------------------------最新资料推荐------------------------------------------------------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时间:2019-02-12 单纯尿路感染定义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 1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
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治疗 1 .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l)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
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 3 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 .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1/ 11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 .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 3 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 14 日。
如果用药后 48-72 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 14 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 6 周。
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 72 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 j 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 2 周疗程。
泌尿外科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
泌尿系结石
上尿路结石(肾和输尿管结石):腰腹疼痛、血尿、可有发热、脓尿、肾区压痛、无尿等膀胱结石: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中断、血尿、脓尿
尿道结石: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急性尿储留
泌尿系损伤
肾损伤:血尿、腰腹痛、腰腹部包块、发热
膀胱损伤:血尿、排尿困难、腹痛、尿瘘
尿道损伤:疼痛、尿道出血、排尿困难、血肿及尿外渗
泌尿系结核
肾结核:局部症状: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
全身症状:乏力、午后低热、盗汗
附睾结核:附睾无痛性硬结
泌尿系梗阻
肾积水:可有患侧腰腹部疼痛、尿量减少
前列腺增生: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尿线细、断续、尿呈滴沥状)、尿储留、可有血尿
泌尿系肿瘤
肾癌:血尿、包块、腰痛
膀胱癌:血尿、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前列腺癌:排尿困难、膀胱刺激征
肾上腺疾病
皮质醇增生症:向心性肥胖、皮肤变化(皮肤菲薄、潮湿、腋窝处紫纹)、血压高、血糖升高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症候群(血压高、水肿)
儿茶酚胺症:血压高以及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代谢紊乱引起的血糖高、体重下降。
男性不育症
精索静脉曲张:阴囊酸痛、阴囊下坠感
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尿不尽感
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少尿、无尿、水肿、定期血透或腹透、血压高
慢性肾炎:腰痛、腰酸、尿量减少、水肿、蛋白尿
泌尿系感染: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