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
- 格式:doc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6
盘点:世界锌资源储量及中国铅锌矿资源分布导读:世界锌资源较为丰富。
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单一的锌金属矿床,通常情况锌与铅、铜、金等金属以共生矿的形式存在。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2004年世界锌储量22,000万吨,储量基础为46,000万吨(见表一)。
锌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秘鲁和墨西哥等。
世界锌资源地理分布广泛。
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四国的矿石储量占世界锌储量的57%左右,占世界储量基础的64.66%。
【欢迎分别回复螺纹|橡胶|铝|PTA|煤炭|石油|铜|铁矿石等关键词查看更多『工业品』干货集锦】本文来自:百度文库图一世界锌资源的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我国已知的锌矿物大约有55种,其中约13种锌矿物有经济价值。
闪锌矿(ZnS)是最富含锌的矿物,占锌总产量90%左右。
重要的锌矿物还包括纤锌矿、异极矿、菱锌矿、水锌矿、红锌矿、硅锌矿等。
我国的锌资源丰富,地质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至2004年底,我国锌的地质保有储量为9,200万吨(其中A+B+C级3,300万吨),资源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目前全国已探明的锌矿床778处,保有地质储量较多的省份有云南、广东、湖南、甘肃、广西、内蒙古、四川和青海等地。
我国锌资源的总体特征是:富矿少,低品位矿多;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开采难度较大。
尽管我国锌矿的开采条件较差,但根据2004年全球前十位锌精矿生产国产量的统计资料,我国2005年锌精矿产量达到271万吨,约占全球锌精矿产量的26.5%,是全球最大的锌矿产资源生产国,在全球锌矿产资源的配制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一、资源状况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A+B+C级3447万t。
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所以进一步了解铅锌矿的成矿分布及类型,对野外找矿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
标签:铅锌矿资源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86011 我国铅锌矿总体分布及形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铅锌五大主产区域。
(1)东北铅锌主产区:东北地区是比较早的开发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铅锌矿总储量占全国80%,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2)湖南铅锌主产区:该区域产量丰富,而且都是富矿,大部分都利于开发利用。
(3)两广铅锌主产区: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广东的东北部连平与韶关交接带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
(4)滇川铅锌主产区:云南铅锌矿有很好的前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
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主产区: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
2 铅锌矿矿床的类型及成因2.1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铅锌矿床因为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型铅锌矿床。
花岗岩在结晶分异的时候产出的气体或者液体所形成,也可能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经过地下水的活化和淋滤从而让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起来形成花岗岩型的铅锌矿床。
岩体可大可小。
一般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
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
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中国铅锌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作者:韦乙杰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0期摘要: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所以进一步了解铅锌矿的成矿分布及类型,对野外找矿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铅锌矿资源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2)1 我国铅锌矿总体分布及形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铅锌五大主产区域。
(1)东北铅锌主产区:东北地区是比较早的开发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铅锌矿总储量占全国80%,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2)湖南铅锌主产区:该区域产量丰富,而且都是富矿,大部分都利于开发利用。
(3)两广铅锌主产区: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广东的东北部连平与韶关交接带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
(4)滇川铅锌主产区:云南铅锌矿有很好的前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
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主产区: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
2 铅锌矿矿床的类型及成因2.1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铅锌矿床因为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型铅锌矿床。
花岗岩在结晶分异的时候产出的气体或者液体所形成,也可能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经过地下水的活化和淋滤从而让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起来形成花岗岩型的铅锌矿床。
岩体可大可小。
一般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
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
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铅锌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与区域大矿简介国内外铅锌矿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选择支撑自己分类方案的依据各有所依,另外铅锌矿时空分布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国内外各大型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类型也不明确。
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加明朗化,笔者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整理、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以及各种方案所涉及的不同依据,得出了各种方案具有对应性的结论;同时将我国铅锌矿的时空分布的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同样也得出了有对应性关系的结论。
在这些基础上,对国内各种具有不同成因的大型铅锌矿进行了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的简单描述,给后来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铅锌矿矿床分类历史及分类依据早些时期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是由林格伦(W.Lindgren1933)尼格里(P.PaulNiggli)、贝特曼(M.Batemanl950)、德赫姆(K.C.Dunham)、马加基扬("社®"声")、施奈德曼(-二"「;)等相继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从岩浆分异观点出发,把铅锌矿作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以成矿温度和深度作为分类原则。
1959年,我国地质学者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共9个建造,其中以铅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
由于铅锌成矿作用复杂性给矿床普查勘探应用带来了困难,克列特尔(::')首先提出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
其后,阿米拉斯拉诺一一一、,、、..I L A.AwinjeicjiaHOE'1957'夫()、斯米尔诺夫(,1974)等原苏联矿床学家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案,他们是以围岩性质、矿体形态和矿石矿物成分为基础进行分类。
后来随着对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这些新的成矿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铅锌矿床的分类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以含矿岩系为依据的成因分类占主导地位。
中国铅锌矿:主要类型、地质特征与预测区分布中国铅锌矿产资源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唐攀科1,王春艳1,梅友松2,郝玉军1,吴碧娟1,管友飞1,段建良11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作者简介:唐攀科,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床地质、矿产预测研究。
导读: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墨西哥、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
我国铅锌矿的开采和冶炼能力均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铅锌生产大国。
唐攀科等系统总结了中国铅锌矿时空分布规律,结合传统的矿床模型以及全国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将全国铅锌矿划分为9种预测类型(即层控碳酸盐岩型(MVT)、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型(SEDEX)、砂砾岩型、沉积改造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夕卡岩型和风化壳型)。
文中介绍了多种预测类型中典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我国主要类型铅锌矿区域预测模型,圈定了47个Ⅲ级成矿区带,并对其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和预测,为相关地区矿产勘查申请立项和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内容提纲1 中国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2 中国铅锌矿预测评价模型3 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4 结论1 中国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1.1 中国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我国铅锌矿床的形成和演化受构造环境制约明显。
中国大陆地质历史上频繁的构造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决定和影响了大多数铅锌矿床的时空分布。
滨太平洋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等三大成矿域在不同的地质背景形成不同的成矿环境,产出了类型多样的铅锌矿床,如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有喷流沉积型(SEDEX)、层控碳酸岩型(MVT)及砂(砾)岩型等矿床,与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斑岩型、夕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及热液型等矿床。
滨太平洋成矿域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了我国东部地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辽东、长江中下游、浙东、闽中、赣南、粤北等地区形成一系列夕卡岩型、热液型和火山岩型等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
中国铅锌矿生产布局中国铅锌业生产布局,依据铅锌矿产地的分布和建设条件,经40多年来的发展、建设,现已形成东北、湖南、两广、滇川、西北等五大铅锌采选冶和加工配套的生产基地,其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
(一) 东北铅锌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铅锌生产基地之一。
早在50年代初期,其铅产量占全国铅产量的80%以上,在中国铅锌生产居于重要地位。
1996年东北基地铅锌年产量合计34.63万t,其中锌28.27万t(主要是辽宁的产量),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锌产量1/4。
东北基地以七矿两厂为主,即青城子铅锌矿、八家子铅锌矿、柴河铅锌矿(现已闭坑)、桓仁铜锌矿、红透山铜锌矿、西林铅锌矿、天宝山铅锌矿和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
七矿两厂不仅是东北铅锌生产基地的支柱厂矿,也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基地。
六七十年代曾向全国新建的铅锌企业输送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生产技术工人,为中国铅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 湖南铅锌生产基地湖南铅锌矿产资源丰富,现在保有储量:铅246.75万t,锌641.84万t,而且富矿多,大部分矿产地可开发利用。
该基地铅锌厂矿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由水口山矿务局、桃林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东坡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等组成的湖南铅锌生产基地,是当时全国自产原料的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在全国产量占有重要地位。
1996年铅锌年产量:铅14.23万t,居全国首位,锌24.10万t,居全国第2位。
铅锌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1/5,居全国之冠。
铅精矿产量7.3万t,占全国第2位,锌精矿9.3万t。
(三) 两广铅锌生产基地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铅锌资源丰富,现保有储量:广东铅412.97万t、锌664.35万t;广西铅181.22万t、锌697.58万t。
两省区是70年代形成的我国大型铅锌生产基地之一。
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和韶关冶炼厂为主,其次是丙村铅锌矿、昌化铅锌矿、大尖山铅锌矿。
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中国资源 2008-03-23 23:10:11 阅读27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资源状况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 A+B+C级3447万t。
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 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
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
二、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
其中,铅矿保有储量在150万t以上的有10 个省、区,依次为云南609.71万t、广东412.97万t、内蒙古335.24万t、甘肃274.40万t、江西263.09万t、湖南246.75 万t、四川200.56万t、广西181.22万t、陕西175.78万t、青海171.30万t,这10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铅储量的80%。
锌矿储量在200万t以上的有13个省、区,依次为云南2053.20万t、内蒙古1274.63万t、甘肃848.09万t、广西697.58万t、广东 664.35万t、湖南641.84万t、四川513.68万t、河北383.27万t、江西367.30万t、陕西294.10万t、青海240.38 万t、浙江238.46万t、福建221.87万t,这13省区的合计储量占全国锌储量的90%。
全国铅锌矿分布及主要矿产地储量、利用情况见图 3.8.1和表3.8.4。
国内外铅锌矿资源及分布概述张明超;李景朝;李鹏远;梁婉娟;郑啸;孙克峰【摘要】铅锌主要用于机械、冶金、电气、军工、化学、医药及轻工业等行业领域,是用途广泛的金属元素.世界范围内铅锌矿资源丰富,除南极洲外,在全球5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铅锌矿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厘清当前国内外铅锌矿的资源概况和分布特征,为推进铅锌矿资源相关的勘查、开发及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建议.%Lead and zinc are mainly used in the fields ofmachinery,metallurgy,electric,military, chemical,medicine,light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Rich in lead and zinc rich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world,in addition to Antarctica,there are distributed in more than about 50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By collecting relevant data and information,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lead and zinc deposits,and helps to promote the exploration,development and related research of lead and zinc ore resources.【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6(025)0z1【总页数】6页(P41-45,103)【关键词】铅锌矿;资源概况;分布特征;中国;世界【作者】张明超;李景朝;李鹏远;梁婉娟;郑啸;孙克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F416.1铅锌元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类形式存在,以闪锌矿、方铅矿为最重要。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与区域大矿简介杜成亮国内外铅锌矿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选择支撑自己分类方案的依据各有所依,另外铅锌矿时空分布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国内外各大型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类型也不明确。
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加明朗化,笔者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整理、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以及各种方案所涉及的不同依据,得出了各种方案具有对应性的结论;同时将我国铅锌矿的时空分布的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同样也得出了有对应性关系的结论。
在这些基础上,对国内各种具有不同成因的大型铅锌矿进行了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的简单描述,给后来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铅锌矿矿床分类历史及分类依据早些时期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是由林格伦(W.Lindgren 1933)尼格里(P. Paul Niggli)、贝特曼(M.Bateman1950)、德赫姆(K.C.Dunham)、马加基扬()、施奈德曼()等相继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从岩浆分异观点出发,把铅锌矿作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以成矿温度和深度作为分类原则。
1959年,我国地质学者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共9个建造,其中以铅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
由于铅锌成矿作用复杂性给矿床普查勘探应用带来了困难,克列特尔()首先提出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
其后,阿米拉斯拉诺夫()、斯米尔诺夫(,1974)等原苏联矿床学家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案,他们是以围岩性质、矿体形态和矿石矿物成分为基础进行分类。
后来随着对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这些新的成矿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铅锌矿床的分类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以含矿岩系为依据的成因分类占主导地位。
1973年,布罗布斯特和普拉特(D.A.Brobst and W.P.Pratt)在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中首次提出层控型矿床。
近年来,层控理论、海相火山作用、多成因观点、岩浆成矿和变质成矿等成为划分铅锌矿床类型的主要准则,同时大地构造单元(朱上庆等,1988)、洋底成矿作用、同位素组成、成矿实验、微量元素含量和包裹体特征等也成为铅锌矿床分类的新依据。
二、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总的来看,随着人们对铅锌矿成矿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量铅锌矿床地质资料测试数据的积累,不同时期的国内外铅锌矿地质工作者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铅锌矿床实际地质情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分类方案。
1、世界上主要铅锌矿床分类方案铅锌矿床产在地质历史的各个时代中,尤以元古宙和古生代最为集中,它们约占世界铅锌储量的75%以上。
初步统计世界上铅锌储量超过500万吨的58个超巨型矿床中,元古宙有16个,占总数的28%,古生代26个,占49%,两者合计占世界上超大型铅锌矿床数近77%。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大型矿床多在前寒武纪形成,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矿床形成于古生代,而中、新生代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相对较少。
世界上主要铅锌矿床可划分为:Sedex类型: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VMS类型: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MVT(密西西比河谷型):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沉积矿床;沉积及沉积变质型:砂页岩容矿的沉积或沉积变质矿床;与岩浆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热液交代型矿床和陆相火山岩型矿床;非硫化物锌矿床等。
在这几类矿床中,尤以Sedex型最为重要。
从初步统计的世界超大型铅锌矿床中可以看出,Sedex型矿床占超大型铅锌矿床数的36%,占超大型矿床铅锌储量的42%。
其次是MVT 型矿床,分别占超大型铅锌矿床数和储量的24%和23%。
这两个类型合计占世界超大型铅锌矿床数的60.3%和储量的65.6%,它们是铅锌矿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2、国内铅锌矿床主要分类方案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地质学家对铅锌矿分类所选择的分类依据有所差别,所以国内对铅锌矿矿床的分类方案也不尽统一,现将主要的分类方案简介如下:1958 和1963年,孟宪民等对中国铅锌矿床的分类方案是以围岩条件为划分准则的。
根据容矿围岩和矿体产状的不同,把铅锌矿床划分为以下5类,即:①变质岩中整合产出的似层状矿床;②碳酸盐类岩层中的矿床;③石灰岩与硅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内不规则矿床;④喷出杂岩中的矿床;⑤各种岩石中的铅锌矿脉。
1979年,涂光炽在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的基础上,对中国铅锌矿床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分类方案,即划分为5大类:①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②与海、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床;③与沉积作用、沉积改造作用及后成作用有关的矿床;④与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有关的矿床;⑤砂铅矿床。
陈喜峰、彭润民(中国地质大学)在2007 年12 月出版的《化工矿产地质》杂志第29 卷第4 期的《铅锌矿床类型划分评析》一文中综合分析不同时期铅锌矿床分类方案的特点和依据,得出众多的分类方案可概括为五种基本分类思路的结论:①以成矿温度结合成矿深度和典型矿物组合为基础的分类;②以围岩或含矿岩系为基础的分类;③以成因为基础的分类;④以综合因素为基础的分类;⑤以含矿岩系结合矿床成因为基础的分类。
在总结以上种种分类方案,以及参考了1989年《中国矿床》中铅锌矿床分类强调了赋矿围岩的分类原则类的基础上。
在《我国典型金属矿床找矿新方法新技术与成矿规律预测及评价》一文中将铅锌矿的成因分为五大类11个亚类,并且分别做了简介,其分类方案如上图:(一)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1)矽卡岩型铅锌矿床;(2)斑岩型铅锌矿床;(3)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
(二)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1)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2)海相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型铅锌矿床。
(三)与热(卤)水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1)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2)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3)砂岩和砾岩型铅锌矿床。
(四)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沉积变质型)(五)与表生氧化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1)残积型铅锌矿床;(2)铅锌砂矿。
据郭文魁、张玉华(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在《1:3,000,000中国铅锌矿成矿规律略图简要说明》按成因建造将我国铅锌矿分为内生外生两大类九个建造。
1、内生矿床大致可按照其生成时的温度下降的顺序分为以下八个建造:(l)方铅矿、闪锌矿—长石—柘榴石建造;(2)方铅矿—闪锌矿—矽卡岩建造;(3)含毒砂的方铅矿—闪锌矿建造;(4)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建造;(5)方铅矿—闪锌矿—锡石建造;(6)含石英和碳酸盐类的方铅矿—闪锌矿建造;(7)方铅矿—重晶石—莹石建造;(8)方铅矿—闪锌矿—白云石建造。
2.外生矿床:风化的残留、坡积及冲积矿床,这种矿床只有以下一种建造:(1)菱锌矿—白铅矿—铅矾建造。
三、我国铅锌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据郭文魁、张玉华(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在《1:3,000,000中国铅锌矿成矿规律略图简要说明》,中国铅锌矿基本上可根据地质构造条件及铅锌矿产出的特征而分为三个大的成矿域,即东部成矿域、西部成矿域及西藏滇西成矿域。
(1)东部成矿域包括由居延海起,经鄂尔多斯西部断裂带、龙门山褶皱断裂带,直到康滇地轴以东的广大地区。
本区铅锌矿类型特别复杂。
(2)西部成矿域,包括西藏准地台以北及上述一线以西的广大区域。
在这成矿域中,具有特殊的铅锌矿床,如黄铁矿型铅锌矿。
(3)为西藏滇西成矿域,其中包括中、新生代的褶皱带及准地台,为地中海式成矿带。
在时间上的分布亦有一定规律,都与地壳岩浆活动有密切联系。
铅锌矿主要产生在以下六个地壳运动的时期中。
(l)前震旦纪成矿期:有人认为中条山某铅锌矿可能与中条山铜矿同时生成,为前震旦纪吕梁运动期的产物。
(2)加里东成矿期:北祁连山黄铁矿型铅锌矿已证明产在寒武—奥陶纪火山岩系中,可能为加里东期的产物。
(3)华力西成矿期: (4)印支成矿期:印支运动在南岭比较发育,而在艮口煤系底砾石中曾发现含铅锌矿化的砾石,说明这里可能有印支期的成矿作用。
(5)燕山成矿期:中国东部及西藏滇西绝大部分铅锌矿床及中国西部的某些铅锌矿床均生成于燕山期,因此燕山期是中国主要造铅锌期, (6)喜马拉雅成矿期:台湾端芳铅锌矿属之。
另据刘瑛吕、风翔《我国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及其时、空分布》,通过对已知铅锌矿床的研究和统计发现,不同成因类型和不同生成时代的铅锌矿床,往往较集中地分布于一定的地区。
这样集中分布的地区,可以称为“铅锌集中区”。
根据已知铅锌矿床资料,初步将我国的铅锌矿划分以下11个集中区:1.川西滇东铅锌集中区;2.滇东南—粤北铅锌集中区;3.浙东闽东南铅锌集中区;4.滇西铅锌集中区;5.湘西黔东铅锌集中区;6赣北一苏南铅锌集中区;7.甘陕豫西铅锌集中区;8.甘青铅锌集中区;9.蒙中冀北铅锌集中区;10.辽南铅锌集中区;11.吉黑铅锌集中区。
另外,在时间上也集中于一定的时代。
据已知铅锌矿床的分析和统计,可以划出五个主要铅锌成矿期:1.前震旦纪铅锌成矿期;2.震旦—奥陶纪铅锌成矿期;3.泥盆—二叠纪铅锌成矿期;4.侏罗纪—白垩纪铅锌成矿期;5.第三纪铅锌成矿期。
这五个成矿期中,最主要的是泥盆—二叠纪和侏罗—白垩纪铅锌成矿期,其铅锌矿床的储量约占我国铅锌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其次为震旦—奥陶纪和第三纪铅锌成矿期,其储量约占我国铅锌储量的三分之一。
生成于前震旦纪的铅锌矿床,目前在我国还不占主要地位。
其实,上面二者提出的三大成矿域、11大集中区,在地域上有相关的关系,按他们各自的地理区域可以总结如下:东部成矿域与浙东闽东南铅锌集中区、赣北一苏南铅锌集中区、甘陕豫西铅锌集中区、蒙中冀北铅锌集中区、辽南铅锌集中区以及吉黑铅锌集中区在地域上相关;西部成矿域与甘青铅锌集中区相关;西藏滇西成矿域与川西滇东铅锌集中区、滇东南—粤北铅锌集中区、滇西铅锌集中区及湘西黔东铅锌集中区相关。
关于成矿时期,上面二者提出的两种成矿时期的观点在地质历史上的也有对应关系,为了明显表示这种时间上对应关系,现将二者所持有的意见列表表示,如下表:四、我国大铅锌矿矿床类型简述在东部成矿区上,东部成矿域包括浙东闽东南铅锌集中区、赣北一苏南铅锌集中区、甘陕豫西铅锌集中区、蒙中冀北铅锌集中区、辽南铅锌集中区以及吉黑铅锌集中区,在这个成矿域上的主要铅锌矿有: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如湖南水口山、内蒙古白音诺、江西冷水坑、湖南桃林、河北蔡家营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如浙江五部、江西银山等;与热(卤)水活动有关如江苏栖霞山等及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如内蒙古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和甲生盘等(以上据刘瑛吕、风翔)。
西部成矿域,这个成矿域上的主要铅锌矿有:与热(卤)水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的甘肃厂坝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青海锡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