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模块化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62 KB
- 文档页数:5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现状。
让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1.2 教学内容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的了解。
第二章: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然药物提取技术和原理。
2.2 教学内容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动物和矿物。
天然药物的提取方法:蒸馏、萃取、Soxhlet 提取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实验法:进行天然药物提取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提取效果。
2.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天然药物提取实验的操作技巧和结果分析。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提取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鉴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鉴定方法。
让学生掌握光谱学和色谱学在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光谱学鉴定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
色谱学鉴定方法: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光谱学和色谱学在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实验法:进行光谱学和色谱学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鉴定结果。
3.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光谱学和色谱学实验的操作技巧和结果分析。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让学生掌握生物活性评价技术和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4.2 教学内容生物活性评价技术: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天然药物化学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兴趣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讲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3. 天然药物化学的生物活性及应用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如人参、当归等),引导学生思考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2.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介绍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天然药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如提取、分离、鉴定和生物活性等。
3. 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介绍天然药物化学中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色谱法、光谱法等。
并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这些方法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4. 天然药物化学的生物活性及应用:讲解天然药物化学中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
介绍天然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现代药物研发中对天然药物的借鉴和利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天然药物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兴趣。
三、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和research content。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天然药物化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实例。
3. 思考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现代药物研发中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案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案武汉⽣物⼯程学院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教案课程基本信息授课时间2015年3⽉8⽇-2015年7⽉3⽇教案编写时间2015年2⽉28⽇课程名称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代码总学时32讲课:学时实验:32 学时实习:周学分 2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验课(√)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专业:制药⼯程年级:2012级班级:2012本科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编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杨⽉主编(2010)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与指导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梁敬钰主编(2011)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李嘉蓉主编(2010)教学⽬的和教学要求1、重点掌握中药中各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化学鉴定和薄层检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法。
2、熟悉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法。
3、进⼀步掌握理论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各种有效成分结构类型、理化性质。
2、提取分离、鉴定的⽅法。
3、各类成分提取时的注意事项。
章节备课实验内容不分先后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别⼀、教学⽬的和要求学习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通过实验要求:1.掌握从⼤黄中提取和分离游离蒽醌的⽅法。
2.掌握⽤pH梯度萃取法分离不同酸性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
3.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检识⽅法。
4.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谱检识⽅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蒽醌类物质的基本性质难点:pH梯度萃取法的原理和适⽤性三、实验⽅法和原理本实验是根据⼤黄中的羟基蒽醌苷经酸⽔解成游离羟基蒽醌,⽽游离羟基蒽醌不溶于⽔,可溶于氯仿、⼄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氯仿从⽔解液中将游离羟基蒽醌提取出来,再利⽤各游离羟基蒽醌的酸性不同,采⽤pH梯度萃取法将其分离。
其中⼤黄酚和⼤黄素甲醚的酸性⼗分近似,⽤pH梯度萃取法难以分离,可利⽤两者的极性不同,采⽤硅胶柱⾊谱法进⾏分离。
⼤黄为蓼科植物掌叶⼤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Reg.和药⽤⼤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燥根及根茎。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天然药物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3.了解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及其化学成分;4.了解天然药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2.天然药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教学准备:1.教材:《天然药物化学》;2.多媒体设备;3.实验室用品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图片引起学生对天然药物的兴趣;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天然药物吗?有哪些天然药物比较常见?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天然药物概念和分类:1)天然药物是指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具有药用活性的化合物;2)主要分类: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微生物药等。
2.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1)提取方法:浸提、冷浸提、热浸提、溶剂萃取等;2)纯化方法:结晶、蒸馏、萃取、柱层析等。
3.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1)天然药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甾体、黄酮类等;2)通过化学方法可将化合物提纯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选择一种常见的天然药物作为案例,如青蒿素;2.介绍其提取和制备过程,并讲解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3.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实验图像和研究成果。
四、学生实验(40分钟)1.学生进行天然药物的提取实验;2.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天然药材,进行浸提或溶剂萃取,得到提取液;3.实验装置和材料:天然药材、酒精、水浴器、离心机等。
五、总结和展望(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天然药物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2.展望未来,介绍天然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天然药物的兴趣,并使他们了解到天然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和其化学成分。
通过实验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锻炼他们的实验技能。
整节课内容丰富,体验感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生物制药)课程名称(中文)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学时学分:总学时54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18 实验学分 1应开实验学期三年级上学期适用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先修课程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整个天然药物化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试验,检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
在实验中,重点是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经过多层次,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学生应掌握以下技能:(一)提取分离方面1.要求掌握常用的经典方法的原理及操作。
其中包括渗漉法、液-固提取法、液-液萃取法、重结晶法等。
2.掌握纸色谱、薄层色谱、柱色谱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二)鉴定方面1.化学方法①掌握一般定性反应在鉴定中的作用。
②掌握重要衍生物(乙酰化物、甲基化物生物碱盐类等)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③了解重要降解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2.光谱方法了解UV、IR、NMR、MS在天然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目前要求学生能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UV、NMR波谱、蒽醌的IR谱特征。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验课,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三、适用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制药)四、主要仪器设备各种实验用玻璃仪器(量筒、试管、烧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玻璃层析柱、双槽层析缸等),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纸色谱系统,水浴锅,渗漉装置,旋转蒸发仪,电热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原教学计
划)
课程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试验课程编号: 实验学时: 60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化和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验科学。
它设置在有机化学和光谱解析之后。
让学生掌握各类成份的提制方法的设计和研究结构的推测。
培养学生掌握天然有机化学的理论和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的技能, 使之具有从事天然有机药物的生产和化学研究的能力, 能为继承和发扬祖国药学事业达到现代化而服务。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渗漉法和离子交换法提取生物碱的方法和原理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作风进行实验, 掌握实验技能, 学会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使学生逐步养成态度认真, 实事求是, 学风严谨的科技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
通过讲授实验原理和实际操作实验过程, 使学生学习、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进一步加深天然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
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份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的能力, 学习衍生物制备的手段及应用, 熟悉光谱在天然药物化学结构确定中的重要性。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在期末考试中占20-25分, 由实验课出勤、上课表现、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组成。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刘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实验讲义.2004年.(自编实验讲义)
七、其它
执笔人: 薛培凤教研室: 天然药物化学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审核名:。
备课教案讲稿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实验基础知识•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操作演示与指导•实验报告撰写与成果展示•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01 02 03学习和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验能力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课程内容与安排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1 2 3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讨论等部分实验基础知识0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对象02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03天然药物化学与药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概念实验室安全规范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等。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浪费和污染,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等。
危险化学品的处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等。
实验室安全规范及操作注意事项常用实验仪器与设备使用方法提取设备索氏提取器、超声波提取器、微波提取器等,用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分离设备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鉴定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用于鉴定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性质。
其他辅助设备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离心机等,用于实验过程中的辅助操作。
实验方法与步骤升华法利用某些固体物质在加热时直接气化,冷却后又凝固为固体的性质进行提取,适用于具有升华性的天然药物成分。
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包括薄层色谱、柱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溶剂提取法差异进行提取,常用溶剂包括水、乙醇、甲醇、丙酮等。
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质谱法通过对样品分子离子化并测量其质荷比,从而确定样品的分子式及结构信息。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天然药物化学的应用领域2. 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提取方法:水提、醇提、酸碱提等分离方法: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鉴定方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 教学难点: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实践操作法:演示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小组讨论法:探讨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实验设备:进行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操作演示。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实验操作能力。
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课时,实验操作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第9-16课时: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第17-24课时:进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操作,包括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的实践。
七、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材:选用《天然药物化学》教材,以及其他相关辅助资料。
2. 实验材料:天然药物样品、提取剂、分离剂、鉴定仪器等。
天然药化实验教学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了解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 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基本分析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验要求(1) 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准确称量、测量和配制实验试剂。
(3) 严格遵循实验安全规程,预防实验事故。
二、实验原理1.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原理(1) 溶剂萃取法(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3) 微波辅助提取法2.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原理(1) 薄层色谱法(TLC)(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 气相色谱法(GC)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 天然药物原料(2) 标准品(3) 实验试剂(有机溶剂、酸碱指示剂等)2. 实验仪器(1) 提取设备(如萃取罐、超声波清洗器等)(2) 分离设备(如薄层板、高效液相色谱仪等)(3) 分析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等)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 称取一定量的天然药物原料。
(2) 加入适宜的溶剂,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有效成分。
(3) 收集提取液,浓缩得到提取物。
2. 实验二:薄层色谱法(TLC)分离提取物(1) 制备薄层板,点样。
(2) 发展薄层色谱,观察并记录色谱行为。
(3) 采用Rf值法初步鉴定目标成分。
3. 实验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提取物中目标成分含量(1) 制备HPLC分析样品。
(2) 设定HPLC参数,进行色谱分析。
(3) 计算目标成分的含量。
4. 实验四:气相色谱法(GC)分析提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1) 制备GC分析样品。
(2) 设定GC参数,进行色谱分析。
(3) 计算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5. 实验五: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鉴定(1) 采用光谱仪、质谱仪等分析仪器对提取物进行分析。
(2) 比对标准品,鉴定目标成分。
(3) 综合实验结果,确认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五、实验报告与评价1. 实验报告(2) 实验数据应真实可靠,图表清晰。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案首页后附讲稿共页实验一 硅胶、氧化铝薄层板的制备与应用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1.学习薄层软板和硬板的制备方法; 2. 熟悉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3. 掌握软板和硬板活度定级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是色谱法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
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离鉴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薄层色谱是把吸附剂(或载体)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在此薄板上进行色谱分离,按分离机制可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色谱等。
薄层色谱多数情况是一种吸附层析,利用吸附剂对化合物吸附能力的不同而达到分离,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大小与化合物极性大小有关。
化合物极性大,被吸附剂吸附得牢,Rf 值小,反之,化合物极性小,Rf 值大。
一个化合物在某种吸附剂上Rf 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展开剂的极性大小,即展开剂极性大,化合物Rf 值大,展开剂极性小,化合物的Rf 值小。
Rf=)()(cm cm 原点至前沿的距离原点至色斑的距离薄层板根据在制备过程中是干法制板还是湿法制板分为二种。
干法制板为软板,湿法制板为硬板。
薄层板吸附能力强弱用活度表示,其与含水量密切相关,含水量越大,活性级别增大,吸附力减弱,反之,则相反。
测定方法采用Brockmann 法。
利用不同染料测定Rf值,然后根据其来测定薄层板活度。
表1氧化铝活度和偶氮染料Rf值的关系表2硅胶活度和偶氮染料Rf值的关系三、仪器、材料与试剂仪器:层析缸、玻璃板、玻璃棒、容量瓶、胶布、毛细管、研钵、天平、烘箱等。
试剂:硅胶(薄层用)、氧化铝(薄层用)、CCL4(A.R)、偶氮苯、对甲基偶氮苯、苏丹黄、苏丹红、对氨基偶氮苯、0.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四、实验步骤1、薄层板制备(1)湿法制板取硅胶G3g,置研钵中加0.8%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ml,研磨均匀,放置片刻,随即用药匙取一定量,分别倒在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使薄层面平整均匀,水平放置,待薄层发白近干,于烘箱中110℃烘干活化30min,冷后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137D05M学分:1 周学时:4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2.1 开课学院:海洋学院
课程英文名称:Chemisry of Natural Medicine Experiment
适用专业:海洋药学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
课程修读条件: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实践方式:实验
网络课程地址: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海洋药学系
二、课程简介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三、教学目标、任务: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
的理论知识,掌握由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
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
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备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作风进行实验,掌握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有效成分
的提取、分离原理和纯化方法以及鉴定依据;不同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了解几种常用仪器设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五、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六、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实验成绩评定标准:为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实验态度占 25 %,实验理论占 25%,操作技能占 25%,实验报告占 25%。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天然药化实验教学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了解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基本分析技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验要求(1)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循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二、实验原理1.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溶剂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等方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2.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采用色谱法、沉淀法、萃取法等方法对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
3.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定利用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对分离出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天然药物:黄连、金银花、丹参等。
(2)试剂:甲醇、乙醇、氯仿、乙酸乙酯等。
(3)对照品:生物碱、黄酮、酚酸等。
2. 实验仪器(1)提取设备:超声波提取器、微波提取器等。
(2)分离设备:薄层色谱板、柱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鉴定设备:光谱仪、质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天然药物,加入适宜的溶剂。
(2)采用超声波法或微波法提取一定时间。
(3)滤过,收集滤液。
2.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1)将提取得到的滤液进行薄层色谱分离。
(2)收集目标成分的色谱条带。
3.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定(1)将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进行光谱法、色谱法或质谱法分析。
(2)记录分析数据,确定有效成分的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提取率:计算各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分离效果:观察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评价分离效果。
(3)鉴定结果:记录光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数据。
2. 实验分析(1)分析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
(2)探讨分离方法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价值。
(3)根据鉴定结果,分析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20May ,24(5)参考文献[1]WILLIAMS AC ,CRAIG KD.Updating the definition of pain [J ].Pain ,2016,157(11):2420⁃2423.[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文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52号[A ].(2018⁃12⁃14)[2018⁃12⁃14].http ://.[3]WHO GUIDELINES APPROVED BY THE GUIDELINES RE⁃VIEW COMMITTEE.WHO guideline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radio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cancer pain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 [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4]Pain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J ].CA Cancer J Clin ,2018,68(3):197⁃198.[5]MIZUMURA K.Peripheral mechanism of hyperalgesia —sensitiza⁃tion of nociceptors [J ].Nagoya J Med Sci ,1997,60(3/4):69⁃87.[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8,23(10):937⁃944.[7]FALLON M ,GIUSTI R ,AIELLI F ,et al.Management of cancerpain in adult patients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Ann Oncol ,2018,29(Suppl 4):iv166⁃166iv191.[8]SWARM RA ,ABERNETHY AP ,ANGHELESCU DL ,et al.Adult cancer pain [J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3,11(8):992⁃1022.[9]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Assessmentand manage⁃ment of pain (Third Edition )[M ].Ottwa :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 ,2013.[10]北京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市癌症疼痛护理专家共识(2018版)[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9):641⁃648.[11]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癌痛专家组.北京市癌症疼痛管理规范(2017年版)[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12):881⁃889.[12]CARACENI A ,HANKS G ,KAASA S ,et e of opioid analge⁃sic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EAPC [J ].Lancet Oncol ,2012,13(2):e58⁃68.DOI :10.1016/S1470⁃2045(12)70040⁃2.[13]SAMOLSKY DBG ,TOMASI M ,VASARRI A ,et al.Opioid titra⁃tion with sustained⁃release oxycodone and immediate⁃release mor⁃phine for moderate/severe cancer pain :a pilot assessment of the CoDem protocol [J ].J Opioid Manag ,2014,10(1):29⁃38.[14]KOIZUMI W ,TOMA H ,WATANABE K ,et al.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cancer pain management with controlled⁃release oxycodo⁃ne tablets in opioid⁃naive cancer pain patients ,starting with 5mg tablets [J ].Jpn J Clin Oncol ,2004,34(10):608⁃614.[15]原凌燕,柳珂,王湛,等.羟考酮控释片作为止痛背景用药在中重度癌痛滴定中的临床观察[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20(8):722⁃725.[16]金晓琴,饶冠利.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在癌痛滴定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172⁃173.[17]DAVIES AN ,DICKMAN A ,REID C ,et al.The management of can⁃cer⁃related breakthrough pain :recommendations of a task group of the science committe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alliative medicin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J ].Eur J Pain ,2009,13(4):331⁃338.(收稿日期:2019⁃06⁃20,修回日期:2019⁃08⁃10)doi :10.3969/j.issn.1009⁃6469.2020.05.049◇医药教育◇“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模块化教学设计初探胡君萍1,杨建华1,2,王晓梅1,王新玲1,王小青1,依明·尕哈甫1作者单位: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830011通信作者:杨建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用资源研究与开发,E⁃mail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Ⅸ期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YG2017012)摘要:模块化教学是依据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层次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中都包含了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各模块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模块化教学设计摘要:模块化教学是依据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层次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中都包含了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各模块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该文探索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力求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提升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生药学/教育;教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块化设计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校于2017年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教学时数与理论课学时数相同,均为72学时,旨在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天然药物新药研发的素质,使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思维、素质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1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根据课程特点,我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安排了9次实验,每次实验8学时,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实验,由于间隔时间太长导致实验缺乏连贯性,学生对实验缺乏整体认识;其次,为强化规范化操作练习,教师提供给学生“菜谱式”操作流程,学生只需照单操作,这种教学模
式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更难以适应企业生产、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实际需要[1]。
教学组对学生发放实验课满意度调查问卷,并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很感兴趣,但认为创新型和设计型实验项目不够,有的学生提出增加一些与毕业设计或就业相关的实验,如天然化妆品、保健品的制备等,可见学生并不满足于被动操作和机械重复,对实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2]。
2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为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组依据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或组合或分解成相应的模块(表1),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技能目标,明确学生在各个模块中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并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模块一的设计思路:本模块的实验项目多为经典验证性内容,旨在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如药材的前处理、回流、煎煮、过滤、结晶与重结晶、萃取、薄层色谱与柱色谱等,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加以熟练运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模块二的设计思路:由于传统菜单式、验证性实验内容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以应用和成果导向为目的的实验项目尤其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例如我校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多年来围绕新疆特色植物资源,结合课程的研究性和实践性特点,利用充足的研究经费和科研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挑选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如我们对肉苁蓉的研究取得系
列成果,肉苁蓉苯乙醇苷制备工艺稳定成熟,是最好的实验教学范例,该实验既能体现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又切合生产实际,集中体现“产-学-研”相结合的药物开发思路,因此面向学生开设了实验“肉苁蓉中苯乙醇总苷的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4⁃7]。
此外,根据科研成果教学组还设计了“新疆地产药材苦豆子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这些综合型实验涉及实践技能训练内容很多,主要有溶剂回流法的操作,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的原理、操作及结果判断,葡聚糖凝胶色谱法分离的原理、操作及结果判断,硅胶薄层法分离的原理、操作及结果判断等,让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方面得到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并培养了学生早期的科研素质[8⁃9]。
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对家乡的资源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有些药材甚至长在家门口,看到熟悉的资源有如此大的药用价值,学生会涌现出无限自豪感,会更加热爱家乡,并树立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的家国情怀,成为未来稳疆建疆的力量。
模块三的设计思路:98.94%的学生赞同自主选择实验[2],说明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主人翁意识强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愿意尝试创新性实验。
教学组鼓励学生实践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自选模块主要由设计型实验组成,学生充分挖掘家乡药材资源如新疆鼠尾草、番茄、肉苁蓉、沙枣、红景天、枸杞等,经查阅文献、讨论并设计技术路线,完成实验等环节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通过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或实验报告、答辩等环节,培养了学生表达撰写能力、自主思考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
个性化培养。
此模块充分体现了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特点,以基础技能培养为底座,渗透专业应用和思维创新,涉及到技能、能力、素质、思维等全方位的综合训练,为学生提供早期科研的舞台,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理念[10⁃11]。
模块四的设计思路:上述三个模块是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构建的实训体系,对学生素质和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是层层递进的。
然而,教师和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完成培养目标中的任务,合理、系统的考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以前实验考核只是作为理论课的附属部分,实验成绩等于平时操作成绩加实验报告成绩,且只占课程成绩的15%,该成绩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属品[12]。
为强化实验课质量,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质量,我们对实验课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1)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单独立课,72学时(4学分),与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在第六学期同时开课,并选派优秀的高年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2)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成绩由实验理论考试(30%)、实验操作考试(40%)和实验平时成绩(30%)组成。
实验理论考试为笔试,从建立的题库中抽取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等组卷,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30%;实验操作考试由每个学生单独操作,按操作50分、结果判断20分、实验报告20分、卫生10分共计100分,此部分占总成绩的40%;实验平时成绩是对学生平时各次实验的操作、产物得率及纯度、思考题、卫生等方面的得分加以平均得出的,占总成绩的30%。
(3)在理论课上强化实验课知识,课上对学生随机提问
知识点进行检查,加固知识的梳理,然后由老师串联知识点和框架知识结构,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
自从进行上述改革后,学生对实验课的态度大为改观,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操作水平和实验报告质量明显提高。
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兴趣更加浓厚,致使天然药物化学SRTP 项目成为热门选项,每年毕业生争相来实验室参加毕业设计,在学生中赢得良好的口碑。
综上,模块化教学在设计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知识整合训练等多种实践训练,充分发挥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药物创新研究能力、全面提高药学人才质量。
作者:胡君萍杨建华王晓梅王新玲王小青依明·尕哈甫单位: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