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基金国内外研究综述_李林俐
- 格式:pdf
- 大小:812.00 KB
- 文档页数:5
2022年全球及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现状一、艺术品拍卖行业综述艺术品拍卖是指将艺术品通过公开竞价的形式,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艺术品拍卖形式包括通过大型拍卖公司进行交易、专场艺术品拍卖以及网络艺术品拍卖三种。
二、艺术品行业产业链艺术品行业产业链主要由艺术家、画廊和艺术品经纪人、拍卖公司和收藏者构成。
艺术家作为艺术品产业链的上游生产者,在特定时期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提供给市场。
画廊和艺术经纪人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藏家或艺术家搜寻符合条件的交易对象,同时也可签约培养艺术家,筛选、包装,推广合格的艺术品进入市场流通。
而拍卖公司作为二级市场的重要平台,从事中介服务,从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手中收购精品,满足广大藏家的收藏和再投资需要。
三、全球艺术品拍卖行业现状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艺术品市场规模下降至503亿美元,同比下滑21.9%。
在2021年持续的不确定性下,市场表现出了巨大的韧性,复苏受到强劲增长的推动,特别是在拍卖领域,2021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规模回升至651亿美元,同比上升29.42%。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艺术品也越来越多的被当做一种商品来交易,成为一种投资的工具,艺术品具有越来越明显的金融化趋势。
2011年以来,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呈现出波动增长态势,2020年在新冠疫情大环境下,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下降至105.7亿美元,为近年最低值,2021年市场强势复苏,成交额达到168亿美元,同比增长58.94%。
艺术品拍卖行业是集艺术品鉴定、评估、拍卖、展示、诚信等服务于一体的总称。
分国家来看,2021年,美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的地位,占市场总成交额的43%;中国位列第二,占比20%;英国排在第三位,占比17%。
按创作时期来分,目前全球艺术品成交主要集中在现代艺术、战后艺术和当代艺术,2021年的成交额占比分别为38%、23%、20%,十九世纪艺术和古典艺术相对占比较小,分别为10%、9%。
肀團_雨.资讯I艺术市场CHINESEPAINTING&CALLIGRAPHY I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国内外研究综述◊祝捷艺术品市场的财富效应吸引着多方资本通过各种方式介入艺术领域,在与金融资本接轨的过程中,艺术品自身正在经历着商品化、资产化和金融化过程。
与此同时,艺术品市场形态、艺术品生产以及大众消费的模式都将在资本作用下随着新媒介和业态的介入而发生转变和变迁,诸如艺术品质押、艺术品信托基金、艺术品保险、艺术品众筹融资等业态应运而生,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与金融结合的新时代。
艺术品金融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艺术品市场金融化指的是一切与艺术品有关的资金融通方式。
狭义的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则是在当代金融语境下的艺术文化产业的资金融通活动。
从早期的艺术赞助,到后来的质押典当,再到当今的众筹融资,虽然艺术金融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都是“资金融通”。
艺术品市场与金融的对接的方式有多种。
第一种是金融资本直接介入艺术品市场,通 过私洽、公开交易等形式将艺术品作为企业资产 配置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为规避金融市场的系统 性风险,另一方面借此塑造企业文化形象。
第二 种是金融资本对艺术产业的资金支持。
例如,艺术产业机构通过股权、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及转 让实现资金的融通。
第三种是艺术金融产品与服 务的创新,例如通过资金众筹发行艺术品基金等 产品。
自2010年中宣部等九大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 意见》文件后,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金融化,但 如此迅速的金融化试点,却并未带来市场良性增 长,而是乱象丛生,导致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 困难重重。
因此,面对艺术品金融市场出现的新 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与反 思,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一、国外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研究现状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将利息借给佛 罗伦萨政府以资助教堂的壁画。
荷兰黄金时代,伦勃朗•范•里恩(R e m b r a n d t v a n R i j n)等艺 术家在成立了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后,誓言在 油漆变干之前,将他们的画作贷款抵押。
78第018期据美国银行财富管理部门透露,其熟知的10多支艺术基金背后的每个家族至少拥有价值1亿美元的艺术品。
事实上,艺术品的确是欧美高净值家族最重要的投资标的之一。
花旗银行的报告称,新冠疫情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快速变化的催化剂。
从2020年初到2021年年中,全球艺术品市场作为一种资产类别的回报率为28.2%,其中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指数上涨了41%。
德勤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艺术品融资市场规模达240亿-282亿美元,平均成长率10.7%,2022年有望增长至313亿美元。
根据《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2021年报告,有61%的高净值投资者(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会配置超10%的资金在艺术品上。
还有少数收藏家(28%)表示,艺术品收藏占其财富组合的30%以上。
还有一些人正试图布局新兴市场——NFT艺术市场。
投资艺术品“名利双收”事实上,相比其他金融投资产品,作为另类投资品的艺术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艺术品投资与其他资产类别的相关性较低,且价格波动通常较小,使其成为寻求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家办资产配置的优选资产之一。
根据纽约大学的数据,在1875-2000年的27次经济衰退中,艺术品价格平均只下降了0.7%。
此外,研究发现,经济衰退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往往是短期的。
根据全球金融危机时期领先的艺术指数MeiMoses,2007-2009年,拍卖价格虽下跌了约27.2%,但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则从峰值下跌57%,并在2009年3月上旬触及12年以来的低点。
但到2011年,艺术品总销售额就已恢复到了2007年的水平。
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13年才达到危机前的交易水平,这表明艺术品市场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复苏。
第二,可预期的高回报。
据花旗银行的数据,2020年的前七个月,艺术市场的表现优于十大资产类别,其中当代艺术取得了最强劲的收益。
2022年一季度,全球科技股大跌,蓝筹股也不景气,但艺术品投资却一枝独秀。
艺术基金引言:艺术基金是一种专门用于支持和发展艺术领域的非营利组织。
它的宗旨是通过资助及提供资源,推动艺术家和艺术项目的发展,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创新。
艺术基金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并在艺术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艺术基金的定义、功能及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作用。
定义:艺术基金是一种由私人、政府或组织资助的机构,旨在支持和发展艺术。
它是一个专门的组织,致力于提供资源、资金和支持给艺术家、艺术项目和艺术机构。
功能:1. 资金支持: 艺术基金通过向艺术家和艺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开展创作和展示工作。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购买艺术材料、场地租赁、宣传推广等方面。
艺术基金一般会通过申请流程来筛选合适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的独特性和潜力进行资助。
2. 艺术家发展: 艺术基金致力于帮助艺术家实现其潜力。
它们可能提供奖学金、奖项和艺术家驻地计划等。
这些机会有助于艺术家扩大他们的影响力,与其他艺术家交流,并在专业环境中获得发展机会。
3. 项目支持: 艺术基金不仅资助个体艺术家,也致力于支持艺术项目。
它们可能资助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各种艺术活动,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艺术基金通过为项目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艺术目标和影响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4. 文化传承与创新: 艺术基金在文化艺术领域扮演了推动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资助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为新兴艺术形式提供机会和支持。
同时,他们也资助传统艺术项目,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艺术基金的作用:1. 资源整合: 艺术基金起到了整合资源的作用。
它们汇集了各种资金、专业知识和艺术网络,为艺术家和艺术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艺术基金通过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合作,为艺术家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2. 意识扩展: 艺术基金通过资助和推广艺术项目,提高了社区和公众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
它们将艺术带到了更广泛的受众中,促进了社会的文化发展。
艺术基金还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和艺术教育项目等活动,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艺术。
艺术史论中的艺术品市场与国际艺术贸易分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品市场则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艺术贸易也日益繁荣。
本文将探讨艺术史论中的艺术品市场以及国际艺术贸易的现状和趋势。
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古代,那个时候,贵族和富商们会购买并展示艺术品来展示他们的地位和财富。
艺术品在社会中的地位也逐渐升高,成为一种独特的投资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品市场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壮大。
现代艺术品市场的特征主要包括艺术品的供求关系、艺术价值的评估体系以及交易方式的多样化。
供求关系是市场运作的核心,直接影响艺术品的价格和市场走势。
而艺术品的价值评估体系则包括艺术家的声誉、艺术品的品质和稀缺性等因素。
最后,市场上的艺术品交易通常有拍卖、私人交易和艺术品展览等形式。
二、国际艺术贸易的现状国际艺术贸易作为全球化的产物,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
艺术品作为跨界流通的商品,为各国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然而,国际艺术贸易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国际艺术贸易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一定的规范空白。
不同国家的法律对艺术品的购买和销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
其次,艺术品作为一种非标准化产品,其价值评估缺乏科学依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风险。
此外,文化差异和艺术品市场的不对称性也给国际艺术交易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三、国际艺术贸易的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艺术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艺术品市场的地域扩张:国际艺术贸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逐渐从欧美国家向亚洲等地区扩展,亚洲国家的购买力和文化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2. 投资回报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波动不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投资目光转向艺术品市场,追求较稳定的投资回报。
3. 技术创新与艺术产业的结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品交易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例如虚拟艺术展览和在线拍卖平台的兴起。
浅谈艺术品投资基金对油画创作的影响【摘要】艺术市场是艺术消费的集散地,它的构建左右着艺术生产力的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对艺术市场供求关系的把握,有助于艺术资源预判调控,促进艺术发展。
这个世纪,艺术市场的供求两端的极不稳定,艺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加剧,油画创作数量的加剧并不意味着艺术市场有大量需求。
事实证明,艺术市场的三大变革,仅交易方式的改变,都会给油画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市场;油画创作;艺术发展一、源流:艺术市场与油画创作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
从经济’学角度看,艺术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改造”世界的媒介。
艺术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人类社会活动与艺术相互影响,有什么样的社会活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
艺术市场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艺术投资者将艺术品实现商业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
(一)“艺术市场”的理论与概念艺术市场从狭义上说,只指艺术交易的场所。
在章利国先生著述的《艺术市场学》书中,有诸多对艺术市场的划分方式,都离不开交易。
其中按交易的存在方式的划分法,笔者认为更为符合市场经济氛围,也更为简约有力。
其分为:现实市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
艺术市场从广义上来说,也指艺术品在进行商业化的运作系统。
中国的艺术市场渊源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交易方式是物物交换。
(二)“油画创作”与“艺术市场”的关系油画创作作为艺术生产,所产生的油画作品,从经济学角度看,只有通过艺术商业运作在艺术市场上体现商业价值,才能成为油画艺术商品。
否则它只是“席勒――斯宾赛游戏说”里的自由的游戏、自我的娱乐,仅具备文化价值。
只有当油画创作以艺术品的方式,遵循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则,参与进行商业价值交换时,才与艺术市场有关系。
就这个过程而言,油画创作是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它们相辅相成,离开艺术市场的油画创作不是艺术品,没有油画创作艺术品的艺术市场,也不叫艺术市场。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结项资料一、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XX艺术创作项目》申请人:XXX艺术家项目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资助金额:XXX万元资助类别:创作类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通过XXX形式的艺术创作,探索和传达对XXX议题的思考和表达,以及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项目背景和意义本项目的创作背景源于XX议题的深入思考,XXX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探讨和传达对这一议题的个人观点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希望借助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推动艺术创作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具体而言,本项目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对XX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艺术创作形式,探索和表达对XX 议题的思考和情感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这一议题的理解和认识。
2.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借助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开展与XX议题相关的艺术创作实践,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丰富我国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深度。
三、项目实施情况1.项目执行计划在项目启动阶段,XXX艺术家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执行计划,包括项目的创作内容和形式、工作进度安排、资金使用预算等方面的内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XXX艺术家按照计划逐步开展创作实践,与相关合作人员和机构进行紧密合作,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2.创作内容和成果通过XX形式的创作实践,XXX艺术家逐步完成了项目的主要创作内容,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包括作品的具体形态,还包括创作过程中的研究文献、创作笔记、实验记录等相关材料。
3.创作成果展示在项目实施阶段,XXX艺术家还积极将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包括个人创作展览、论坛演讲、艺术活动参与等形式。
这些展示和交流活动既有利于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项目创作过程和成果,也有利于促进相关艺术领域的学术和实践交流。
四、项目成效和影响1.艺术创作成果通过项目的创作实践,XXX艺术家创作出一系列与XX议题相关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展现了较高的创作水平和艺术价值,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成为新的趋势与热点文/本刊编辑部近日,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发布了由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年度研究报告(2017)》。
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的年度研究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艺术品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发展的趋势。
其中,在资产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生发出来的艺术财富管理成为新的趋势与热点。
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的管理已经起步,2016年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规模估计为441亿元,2017年这一数字估计将达到558亿元,并且规模与结构进化发展较快,特别是公募与私募、独立财富、平台机构等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作为一个新的业态,已有一些创新案例,但大多案例还需要时间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去检验、完善与深化,很难用成功来标示之。
未来,在中国艺术财富管理发展的过程中,服务的平台化、竞争的差异化和业务的高端化将成为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
目前,虽然这一业态还不是很成熟,还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与不稳定性,但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的创新发展,已经或正在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金融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发展的战略格局。
并且,不可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的创新探索,正在领跑世界的研究探索与实践,那么,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及艺术财富管理的创新探索与发展,在学习国外经验与实践的同时,更应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PRwoRld \ 公关世界1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成立于2014年,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提出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创作。
这些艺术家和作品与时代同步,这些鲜活的创作非常需要严肃的记录、梳理和研究。
但是国内的学术体系对当代艺术还没有形成研究规范,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也一直处于摸索和调整中……林冠艺术基金会作为一家非本土机构,出于客观的限制和主观的考虑,林冠艺术基金会入驻中国后并没有急于广泛地与中国艺术家产生合作,而是专注扎实地呈现自身特征、资源、对艺术的认知和标准。
在这个阶段,我们很好地把握时机,在北京推出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展览,逐渐形成了林冠艺术基金会的风格特征……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作为时代的映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涵盖了当代艺术的所有创意领域及类型——从设计到摄影、绘画到影像、时尚到表演……这证明了基金会始终秉持的价值理念和能力。
卡地亚基金会还为公众打开了当代艺术的大门,让公众更加贴近当代艺术……波洛克-克伦瑟基金会李·克伦瑟从未忘记公共事业振兴署对她和波伦克在个人及专业发展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并意识到这种机会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缺乏。
因此,在对遗产进行规划时,她设想了一个能履行相似职能的慈善组织:为受到认可的职业艺术家缓解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完成并精进自己的作品……鲍栋鲁迅有一句话:“人不可能拔起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这个姿势必然是不太好看的,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面,可能会蹦蹦跳跳,但飞不上去;也可能会跌倒,感觉身体在不断地扭动。
但是今天的艺术,特别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恰恰需要这种精神:在不可能中创造出一种可能性,哪怕只是对可能性的想象……艺术基金会专题Art Fund话题S pecial Topics6.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研究——以艺术品油画和国画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艺术品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具有投资价值、收藏价值、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是其日益成熟和巨大规模的体现。
因此,本文选题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进行研究,以服务于艺术品行业提高艺术品流通和投资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艺术品市场需求。
二、研究现状和问题意识目前,国内外的艺术品市场都存在金融化的现象。
国内市场对艺术品的投资和交易也越来越多,但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专业的机构参与,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也不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市场风险、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进程,提高艺术品市场的透明度和流动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问题,以艺术品油画和国画为例,从金融和艺术品市场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但不限于:(1)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发展背景,以及金融化的概念和内涵;(2)研究艺术品市场市场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探讨市场风险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3)研究艺术品市场的投资策略,分析投资者对艺术品投资的偏好和行为,以及投资策略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4)分析艺术品市场的市场特性,探讨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透明度以及价格形成机制等问题;(5)提出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艺术品市场的监管机制、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建立图书档案和信息中心、扩大艺术品市场流通等。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通过分析艺术品市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究艺术品市场的独特性和特点,分析金融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对艺术品市场进行评估和预测。
山东财经大学论文题目:艺术品基金发展期趋势学院:艺术学院班级:2008级美术学2班姓名:肖佳指导教师:袁慧敏完成日期:2011年12月18日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需求层次也逐渐由比较低层次的需求向比较高层次的需求提升。
在满足了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后,人们对文化的兴趣,对艺术的兴趣,对收藏的兴趣都在与日俱增。
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开始将艺术品视为回报丰厚的金融产品。
近年来,艺术投资基金开始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艺术投资基金的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关键字:艺术品基金经济形势获利危机金融危机一、国际艺术品基金出现端倪2005年到2007年之间是西方艺术基金的一个小“高潮”。
全球著名的艺术基金公司英国美术基金(Fine Art Fund)2006年底获利超59%,而其运作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
国际艺术基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
法国巴黎的熊皮基金(La peau de l ours)是最早的艺术品专业基金,据说该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这家基金公司的墙上挂了一张熊皮。
1904年,法国金融家Andre Level找到12个投资人,每人出价212法郎购买一批画作,其中包括毕加索、塞尚、马蒂斯这些现代大师的早期作品,在持有基金的期间,这些买画人将画作当作家里的装饰。
1914年,法国艺术市场上演飙升神话,他们买到的这批艺术品总额比原价上涨了近5倍,有的作品上涨幅甚至达到10倍。
这群投资者遇上了最好的艺术家价格上升的最好时机,可谓千载难逢。
二、艺术基金发展首波高潮另一个著名投资是1974年的英国铁路养老基金,这称得上是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艺术品基金。
此基金的诞生和当时英国的经济不景气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下,为分散风险,铁路养老基金的股东们抽出基金的5%用于投资艺术品。
用于投资艺术的这部分基金每次只买拍卖会上最好的且最贵的一件拍品。
到1999年,该基金吸纳的2500幅画作被全部售出,总获利数亿美元,年均收益率超过20%。
艺术品资产需要精心浇灌,需要资本杠杆、需要走向前台!每天都有艺术品资产化就要落地的好消息,我反而冷静起来,哪些艺术品可以走资产化,哪些艺术品可以去市场交易,哪些可以国际交流。
看着简单实则复杂,远在美国的、加拿大的、马来西亚的投资人和藏家看到我公布的艺库的五年计划书纷纷来电,探讨艺术品资产化运作的合作。
古代艺术品的鉴赏原本清高,就像宋徽宗创作的书画艺术品可以看到他内心世界的起伏,而看清雍正的珐琅彩艺术品只剩下屏住呼吸,生怕吹弹得破,生怕她展翅欲飞!如此静谧的艺术品世界,如今,我们却要把价值标签套在它们的身上,我们是否有了铜臭。
钱啊,普罗大众的最爱,一分钱却难倒了英雄汉!艺术啊,多少金钱又拜在了它的面前!谁也说不清,三个亿的汝窑盘子,魅力在哪里?二点四亿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为何能值二吨黄金,二个亿的五彩鱼藻纹大罐、二个亿的珐琅彩小碗比比皆是,资本和艺术哪个最重要?王婆卖瓜的手段最重要!为准备十本艺库入藏的珐琅彩艺术品的资产包366件珐琅彩忙活了几天,仅仅二本76件的入藏藏品的公布,海外的艺库会员按捺不住了,说海外的拍卖行都在看我亮出的珐琅彩艺术品的高度,更在认真的审视艺术品的高度到底在哪里?好啊,我们宣传的目的达到了,让全世界的资本为艺术品蠢蠢欲动,是好事?还是坏事?在顶级艺术品面前,资本是一张纸,用一张纸换来一个时代的艺术品精华,许多人愿意做,我们艺库的所有人不能这样做!我们的核心是艺术品的资产可以人人参与,但是顶级的艺术品却不能给钱就放任流失!顶级的艺术品我们必须用它们的资产换来更多的保护!当然更多的人盼望亿元的变现,笨想天下能有几人会花亿元买一件艺术品来收藏呐?没有平台的宣传,谁知道你的珐琅彩是否真品?只有金融手段才会让它们产生亿元的金融价值和金融效能,而非一个小小的市场交易!拍卖一定要和金融挂钩,艺术品资产一定通过担保和金融挂钩,艺术品资产通过证券发行一定要和资本挂钩。
有了金融品性,有了资本的青睐,艺术品资产才能起到亿元的翻江倒海的作用。
艺术金融年度研究报告引言艺术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
艺术金融的核心理念是将艺术品视为金融投资和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
本报告旨在回顾和分析过去一年中艺术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关键事件和机会,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艺术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艺术金融市场在过去一年中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艺术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追捧,艺术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尤其是中国市场,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购买力的增强,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艺术品市场的增长也带动了艺术金融的发展。
2. 艺术品投资逐渐融入金融市场艺术品投资逐渐被纳入金融市场,成为一种新的投资品类。
在传统金融市场收益率下滑的背景下,艺术品投资被认为具有相对较高的回报率和抗跌能力。
因此,艺术品作为一种另类投资正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3. 金融科技助力艺术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对艺术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艺术品交易更加透明和安全。
同时,区块链技术也有助于解决艺术品鉴定和溯源等问题,提升了投资者对艺术品投资的信心。
关键事件和机会在过去的一年中,艺术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件,也出现了一些投资机会。
1.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推动市场创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艺术金融市场中推动了市场的创新。
通过区块链技术,投资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易和转让艺术品。
同时,艺术品的拍卖和交易记录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保存和验证,增加了交易的可信度。
2. 跨界合作提升艺术品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与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将艺术品与品牌相结合,提升了艺术品的市场价值。
通过与艺术家合作,企业可以借助艺术品的视觉冲击力和独特性来提高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3. 艺术品基金的发展壮大艺术品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艺术品基金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进行艺术品投资,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投资方式。
艺术品基金的发展壮大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健康的艺术基金市场能让更多人有动力去了解艺术所谓艺术基金,其实是以集资的方式投资特定区块的艺术品,一般来说具有三年或以上的闭锁期,利用每一件艺术品不同的特性与市场性进行长短线的配置,以期降低买卖风险,提高投资报酬率。
它具有完整的结构体,除基金本身由专业艺术经理人团队进行操盘与买卖,所购买的艺术品委由托管单位管理,募集资金到艺术品的买卖也皆在法律单位的监督与会计单位的查核下进行。
投资者对于投资的艺术品仅拥有权利,不拥有艺术品实体。
从井喷到遇冷,这是一个去糟粕的过程对于艺术基金这几年的历程,现任博雅艺术基金运营总监的王若玟认为,这是由于外行人在做业内的事,对“艺术品”这个产品不够了解,就草草地投入到这一领域内。
“完全的金融模式是不适合艺术品基金的。
艺术品行业具有很多的特殊性,金融结构是要建立在这些特性上的。
”她说道。
因此这几年对于艺术基金行业来说,其实是一项挑战。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其实是在健康地发展,但也难免还会有些急功近利的现象存在。
近几年很多其他行业投资产品的失败案例对投资者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艺术品不是短期可以实现回报的。
它是长期、稳定、持续的收益。
”王若玟这样说道,而她所在的博雅艺术基金自2011 年开始针对国内优秀的青年艺术家进行精耕细作,在2016年由创始人李乐以及金利行资本创始人王松起先生共同成立博雅青年艺术奖与上海申语艺术中心,为年青艺术家建立国内与国外舞台,从超写实代表人物陈家业,到新水墨的程宝忠、孙浩、以及被业界评为“抽象一姐”的迟群等,都是通过博雅艺术奖细心栽培的对象。
王若玟认为,艺术基金的重点是艺术品本身的品质。
因此在艺术家的挑选上,公司有着严格的要求。
除了良好的基本功之外,入选的艺术家都是专业出身的,40%在本科基础上有过留学的经历,接受了西方美术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经过学术的认可,在艺术价值和创新能力上进行综合的评判。
因此在学术方面博雅青年艺术奖的评审皆为亚洲各美院美术馆的馆长。
艺术品基金是由基金管理人负责募集资金,并通过多种投资艺术品类组合或者单一艺术品类组合而获利的投资方式。
由于艺术品市场具有跟股票市场之间关联度低甚至负相关的特点,因此艺术品成为一种可行的另类资产类别,从而为当代艺术市场注入了新的力量。
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品基金是1904年成立于法国的熊皮艺术品基金(La Peau de l’Ours),该基金在10年间购入了154件艺术品,并在1914年以几乎是原价4倍的价格成功出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收益。
英国铁路养老基金(British Railway Pension Fund)也是艺术品基金历史上最为鼓舞人心的案例之一。
这基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货膨胀。
英国铁路基金购入了2400多件艺术品,总共支付了4000多万英镑。
截止到2000年,该基金的全部藏品都售出,其总现金收益率高达11.3%,从而创造了艺术品基金历史上经久不衰的神话。
除此之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一批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成立于卢森堡的Artemis(阿尔蒂米斯)艺术基金、Modarco艺术基金、收藏家基金等。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时,这些基金公司几乎无一幸存。
进入2000年以后,艺术品基金又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霍夫曼领导的美术基金(Fine ArtFund,伦敦)和托博领导的菲门乌德艺术基金(FernwoodInvestment Fund,美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前者,更成为了当前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品基金投资狂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支。
这一时期成立的其他艺术品基金还有瓷器基金、艺术护甲基金等等。
在当代显著的金融全球化趋势之下,中国艺术品基金也积极地融入到了这一潮流和进程中。
我国最早的艺术品基金是西安的蓝马克艺术基金。
而民生银行2007年推出的“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信托”也是国内艺术品基金短暂的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两支。
此外,国内艺术品基金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艺术金融市场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也陆续加入了进来。
在杭州,浙商资本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基金;而在厦门,福建首支艺术品基金华晨艺术基金也已经成立。
可以说,艺术品基金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发展,为艺术市场引入了一股强大的资本力量。
对于艺术品基金这一艺术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与反思,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一、国外对艺术品基金的研究现状早在瓦萨里时期,《名人传》中就记录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体系,涉及到了对艺术与金钱关系的考量。
这一著艺术品基金国内外研究综述文/李林俐摘 要:艺术品基金的出现是艺术与金融邂逅的产物。
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了艺术品金融化进程,并出现了大量聚焦于艺术品基金发展情况的研究成果。
2010年是中国艺术品基金元年,加速了我国的艺术品金融化发展。
对艺术品基金进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在艺术学视域下审视艺术品基金,将为我们重新认识当代的文化消费、艺术品消费提供某种可供参考的理论视角,它是对发展中的中国文化经济所做的积极的理论回应,对艺术品基金的组织模式和运作策略等相关特性有系统的认识,艺术基金研究将在这一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艺术品基金对艺术品传播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艺术品基金;研究综述;意义;价值基金项目:本论文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中国艺术品基金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YZZ-0083)北京保利2011春季拍卖会现场DOI:10.16129/ki.mysds.2015.05.009作为后世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17世纪拍卖体系在英格兰的建立,现代艺术市场体系逐渐形成。
艺术史家大卫・索尔金(David Solkin)曾指出,在18世纪的英国,“绘画被认为是广泛流行的资本投资载体”[1]。
(一)发轫期:(1960—1990)尽管对艺术品的投资意识古已有之,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学界才真正将“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放在学术框架之下进行探讨,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
Olav Velthuis 和Erica Coslor认为,“直到1960年,业余艺术购买者才大体上开始和专业投资者,如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以及拥有关于金融市场知识的高净值人士一起融入刚刚兴起的潮流。
”[2]1961年,理查德・拉许(Richard Rush)发表了《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Art as an Investment),开创了艺术投资研究的先河。
杰拉德・瑞特林格(Gerald Reitlinger)在《品位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aste)中考察了18世纪西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对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案例进行了探讨。
这一阶段的研究集中在大量数据支撑的基础之上,探讨了“艺术作为一种投资”的可能性问题[3]。
尤其是后者,提供了大量的艺术品价格数据,为之后的艺术品投资回报分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鲍莫尔的研究就建立在瑞特林格的交易价格数据的基础上。
1986 鲍莫尔在论文《非自然价值:或者艺术投资作为一种漂浮的垃圾游戏》中指出了艺术品投资收益的不稳定性,并得出了其“不可能在市场中获胜的结论”[4]。
(二)发展期:(1990—2010)20世纪90年代之后,对艺术品基金的研究承接上一阶段的成果,开始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讨。
这一阶段的研究呈现出了三个基本特征:首先,艺术作为一种另类资产投资类别已经基本上得到了理论的认可。
梅建平和摩西(Michael Moses)的《艺术品投资与被低估的老大师作品》(Art as an Investment and theUnderperformance of Masterpiece)根据1875-2000年重复拍卖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高于债券低于股票,波动性较低,与股票和债券的关联度较小”。
因此,它可以作为另类资产的合理类别[5]。
坎贝尔于2005年发表了《艺术品作为另类资产类别》(Art as an Alternative Asset Class)的论文。
他认为,“从长期看,尤其是在一些极端的市场动荡期间,艺术品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6],从而进一步肯定了梅建平和摩西的观点。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品基金的出现,涉及于此的个案研究也在这一阶段取得突破性进展。
熊皮艺术基金是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品基金,迈克尔・C.菲茨杰拉德(Michael C.Fitzgerald)在《制造现代主义:毕加索与20世纪艺术市场的创建》(Making Modernism: Picasso and the Creation of theMarket for Twentieth-Century Art,1994)一书中,深入分析了熊皮艺术基金与毕加索的关联,并认为现代艺术市场是艺术界前进的推动力,评论家、收藏家、博物馆馆长与艺术品经销商一道对艺术进行定位。
该书第一章“熊皮”有着关于熊皮艺术品基金起源和发展运作的详实丰富的史料,是研究世界最早的艺术基金——熊皮艺术基金的重要资料。
英国记者彼德・华特森(Peter Watson)的著作《从马奈到曼哈顿——当代艺术市场的崛起》(From Manet to Manhattan: The Rise of theModern Art Market,1992)和《拍卖索斯比》(Sotheby's :The Inside Story,1998)中,都有部分章节涉及到了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投资的操作人员配置、与索斯比公司的关系以及个别门类藏品获得不同投资回报等问题。
哈佛大学商学院2004年的案例分析《菲门乌德艺术基金:不完善市场中的领先者》(Fernwood Art Investments: Leading in an ImperfectMarketplace),详细阐述了美国菲门乌德艺术基金的运作策略和成败经验,对我们了解这一重要的艺术品基金案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次,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更加全面地评论艺术品基金。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力图挖掘艺术品基金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试图提出解决之道。
Melanie Gerlis发表在《艺术新闻报》上的文章《艺术品基金在陷入低迷》(Downturn hitsart investment funds,2009)和Melanie Gerlis发表在《艺术市场》上的文章《艺术品基金在黯淡中挣扎》(Art fund in-dustry struggles to emerge from the gloom,2013),都涉及到对艺术品基金困境的阐述;发表美国知名艺术杂志《艺术新闻》(Art News)上的文章“Art Investment Funds Update:ABN Amro Scales Back Plans”(2005)涉及到了荷兰银行试图建立的“基金中的基金”中的相关情况;Melanie Gerlis在《艺术市场》上发表了《艺术品基金要求更大的透明度》(Artfund calls for greater transparency,2013),报道了艺术品基金在筹集资金方面的困境,并呼唤艺术市场要有更大的透明《拍卖索斯比》性。
第二,在全球化视野之下,关注世界其它地方尤其是亚洲和中国的艺术品基金发展情况。
Katie Hunt 在《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上发表了《中国艺术品基金走向成熟的冒险之路》(Chinese art funds on a risky road to maturity,2012),她以2011年底统计出的中国艺术基金总量为基础,指出供大于求的投资产品折射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飞速增长,同时也预示出可见的风险[7]。
Susannah Birkwood 在《亚洲创业投资期刊》(Asian Venture Capital Journal)上发表了《艺术品与红酒基金:高涨的资产投资组合》(Art and wine funds:The Passion Portfolio,2012),并分析了中国增长的财富引发了个人投资艺术品的热潮[8]。
(三)整合期(2010—)这一阶段的研究实现了在此前研究基础上的深化与综合。
诺亚・霍诺维茨(Noah Horowitz)的著作《艺术交易:全球金融市场中的艺术》(Art of theDeal: Contemporary Artin a Global FinancialMarket,2011),详细介绍了艺术品基金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运作模式;著作末尾的“附录三”给出了全球艺术品基金全方位的运营情况,包括艺术品基金的管理公司、基金名称、投资细节、费用、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