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仅供参考)讲解学习
- 格式:pdf
- 大小:269.06 KB
- 文档页数:9
医学妇产科学知识点导言:医学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妇女在孕期、产期和产后的健康所涉及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介绍一些妇产科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妇产科学。
一、妇科常见疾病妇科常见疾病包括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这些疾病常常会引起异常阴道流血、盆腔疼痛、性交疼痛等症状,对妇女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保护妇女的生育能力至关重要。
二、常用的妇科检查方法1. 妇科体格检查:这是一种基本的妇科检查方法,包括了外阴、阴道、宫颈和子宫大小、触诊等。
2. 阴道镜检查:此检查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阴道和宫颈病变,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病变,常用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3. 子宫颈涂片: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筛查方法,通过取样宫颈上皮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4. 超声检查:超声波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测子宫、卵巢以及盆腔器官的结构,对病变的评估和诊断有很大帮助。
三、产科知识1. 孕早期注意事项:在孕早期,孕妇需要注意避免接触毒物、合理的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产前检查等。
2. 产程的分娩阶段:产程包括分娩阵痛期、开宫口期、排胎盘期。
了解每个分娩阶段的特点可以帮助产妇和家属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3. 产后护理:产后需要注意清洁卫生、休息调理、合理的饮食等。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四、避孕方法避孕是妇产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合理选择避孕方法可以帮助妇女避免意外怀孕。
常见的避孕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避孕环、避孕注射剂等。
不同的避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妇女,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五、妇产科疾病的预防预防是妇产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妇科疾病和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排查家族病史、避免高龄初产等。
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医学妇产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涵盖了妇科常见疾病、妇科检查方法、产科知识、避孕方法以及疾病的预防措施等内容。
妇产科学课件妇产科学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妇女的生殖系统疾病和妊娠、分娩等相关临床问题。
在妇产科学课件中,我们将会介绍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常见疾病、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妇产科学知识。
一、妇产科学概述妇产科学的定义:妇产科学是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
妇产科学的重要性:妇产科学不仅关系到妇女的生殖健康和婴儿的健康,也为社会和家庭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
妇产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妇人科”到现代的妇产科学,这一学科经历了漫长而辛苦的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
二、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1. 妇女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从外生殖器到内生殖器,了解妇女的正常生殖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为后续的疾病诊断提供基础知识。
2. 妇女生理周期:了解妇女生理周期的变化和规律,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生理异常。
三、妇产科常见疾病1. 子宫肌瘤:介绍子宫肌瘤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 卵巢囊肿:解析卵巢囊肿的类型、成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如观察性治疗、手术切除等。
3. 宫颈癌:介绍宫颈癌的危害性、早期发现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手段,如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HPV疫苗接种等。
4. 子宫脱垂:详细阐述子宫脱垂的症状、分度以及治疗方法,如支持性治疗、手术矫正等。
5. 不孕症:探讨不孕症的常见原因和诊断方法,如生殖激素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并介绍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技术)的应用。
四、妇产科学的诊断方法1. 临床检查:介绍常见的妇产科临床检查方法,如妇科常规检查、超声检查、宫颈涂片检查等,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2. 影像学检查:详述各种影像学技术在妇产科学中的应用,如B超、MRI、CT等,用于明确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3. 实验室检查:探讨妇女生殖系统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如HCG检测、血常规、癌胚抗原检测等,帮助了解病情及时干预。
妇产科小讲课[大全]第一篇:妇产科小讲课[大全]妇产科小讲课姓名:沈小林学校:成都大学医护学院班级:08级护理本科2班2011年9月2日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措施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数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
它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致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
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
因此,正确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护理减少新生儿死亡,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复苏原则:迅速而有效地实施A、B、C、D、E方案,要坚决摒弃旧法复苏中不良做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达到A(畅通呼吸道),应用正确方法建立B(有效呼吸)和C(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监护)必不可少。
(1)迅速清理呼吸道。
胎头娩出仰伸时,右手仍要保护会阴,不急于娩肩,用左手自鼻向下颏将羊水、黏液挤出。
胎儿娩出后,保暖的同时,立即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新生儿咽部、鼻腔,吸出口腔、咽部、鼻腔的黏液和羊水,若重度窒息,立即协助医师,在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羊水及黏液。
(2)氧气吸入和人工呼吸: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给氧气吸入及进行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可直接氧气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重度者,应立即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黏液后,复苏囊加压供氧,30次/分,氧气压力不宜过大,自主呼吸建立后,即可拨出气管导管,改一般给氧,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30次/分,直至呼吸恢复。
(3)循环兴奋药的应用。
对于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的,给予肾上腺素0.1ml/kg~0.3ml/kg静脉注射。
(4)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
给予维生素K1肌内注射。
(5)保暖。
断脐后将新生儿侧卧于辐射台上,温度调至28~30℃,并立即擦干体表羊水,减少体表散热。
(6)纠正酸中毒。
重度窒息儿多有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3~5ml/Kg,加10%葡萄糖10ml,脐静脉缓慢注入。
妇产科学知识点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殖调控的一门临床科学,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和计划生育三大部分。
以下是一些妇产科学的知识点。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
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2.阴道: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阴道壁富有静脉丛,伤害后易形成血肿;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3.子宫:子宫峡部(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10c m。
4.宫颈:宫颈管、宫颈外口(未产圆已产横裂)、宫颈阴道上部、宫颈阴道部。
5.子宫韧带:圆韧带(维持前倾)、阔韧带(外1/3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内侧与宫角阔韧带稍增厚为卵巢固有韧带。
限制向两侧倾斜)、主韧带(又宫颈横韧带)。
6.卵巢:卵巢周期使女性生殖器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尤以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最为显著。
7.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孕激素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增生和分泌,为妊娠做准备。
8.妊娠期: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但不是妊娠的特有症状。
子宫是妊娠期及分娩后变化最大的器官。
9.分娩:分娩期是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关键时期,需要密切关注产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安全分娩。
10.计划生育:包括避孕、流产、绝育等方法,用于控制生育,提高生育质量。
以上知识点仅为妇产科学的一部分,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妇产科学习整理妇产科学习整理是关于妇产科学知识的一篇综合性文章。
妇产科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病理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妇产科学的基础知识、常见妇科疾病、妊娠与分娩、避孕术与计划生育以及妇科手术等方面进行整理和论述。
一、妇产科学的基础知识1. 妇产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妇科的基础知识,如妇科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以及妇科临床知识、儿科学和遗传学等。
2. 妇科解剖学妇科解剖学是妇产科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包括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盆腔及其相关的韧带、肌肉和神经等。
3. 妇科生理学妇科生理学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包括月经周期、卵巢功能、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等。
4. 妇科病理学妇科病理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学科。
包括各类妇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
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宫颈炎、附件炎、子宫肌瘤等。
二、常见妇科疾病1. 宫颈炎宫颈炎是指宫颈黏膜的炎症。
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临床表现主要有白带增多、性交疼痛等。
2. 附件炎附件炎是指卵巢和输卵管的炎症。
常见的病因有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等。
临床表现包括下腹疼痛、发热、月经不调等。
3.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常见于育龄妇女。
临床表现包括月经过多、痛经等。
三、妊娠与分娩1. 妊娠的基本过程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后开始到胎儿分娩为止的过程。
妊娠分为三个阶段:孕前期、孕中期和孕晚期。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2. 妊娠合并症妊娠期有一些常见的疾病和并发症,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恶心呕吐等。
对于这些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3. 分娩的过程分娩是胎儿从子宫中通过阴道出生的过程。
分娩分为三个阶段:开宫颈期、排胎期和胎盘娩出期。
学习内容:子宫-韧带时间:2013年1月4日地点: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1)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为呈冠状位的双层腹膜皱襞。
上缘游离,包裹输卵管,其外侧端移行于卵巢悬韧带。
下缘和外侧缘与盆底和盆侧壁的腹膜较行,内侧缘与子宫前、后面的腹膜相续。
子宫阔韧带可分三部分:①卵巢系膜,为卵巢前缘与子宫阔韧带后叶间的部分,由阔韧带后叶向后包裹卵巢所形成。
②输卵管系膜,为输卵管与卵巢系膜根之间的部分。
③子宫系膜,为子宫阔韧带的其余部分,内含子宫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之为子宫旁组织。
子宫阔韧带的作用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2)子宫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基底部,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
连于子宫颈与盆侧壁之间,呈扇形,向下与盆膈上筋膜愈着。
子宫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使其维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的重要结构,损伤或牵拉造成该韧带松弛后,容易引起子宫脱垂。
(3)子宫圆韧带呈圆索状,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
长约12~14cm。
起自子宫角,输卵管附着部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覆盖下弯向盆侧壁前行,越过髂外血管至腹壁下动脉外侧,经深环入腹股沟管,出浅环附着于阴阜及大阴唇皮下,它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
(4)骶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呈弓形绕过直肠外侧,附着于骶骨前面。
其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直肠子宫襞。
该韧带的作用是向后上方牵引子宫颈,防止子宫前移,使子宫维持前屈姿势。
(5)耻骨子宫韧带由结缔组织构成,起自子宫颈前面,向前呈弓形绕过膀胱外侧,附着于耻骨盆面,韧带表面有腹膜覆盖,形成膀胱子宫襞。
耻骨子宫韧带的作用是限制子宫后倾后屈。
学习内容:子宫-血管、淋巴、神经时间:2013年1月11日地点: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血管子宫动脉为营养子宫的主要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的前干,沿盆侧壁向前内下方走行,进入子宫阔韧带基底部,在距子宫颈外侧约2cm处,横向越过输尿管盆部的前上方,至子宫颈侧缘迂曲上行,沿途分支进入子宫壁。
妇产科重要基础知识点
妇产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妊娠、分娩等相关问题的
学科。
作为妇产科医生或学生,掌握以下重要基础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1. 生殖系统解剖学: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器官功能和相互
关系,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等。
2. 妇科常见疾病:掌握常见的妇科疾病,如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
囊肿、乳腺疾病等,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
3. 妊娠与生殖生理学:熟悉妊娠期的生理变化、胎儿发育过程、分娩
过程和产后恢复等,并了解产前保健和产后护理的重要性。
4. 妊娠管理与并发症:了解妊娠期的管理和监测方法,包括产前检查、孕期营养、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等,同时了解妊娠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早孕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等。
5. 分娩与产科手术技术:熟悉自然分娩的过程、产程监测和助产技术,理解剖宫产等产科手术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和风险。
6. 优生学:了解遗传咨询、胎儿筛查与诊断技术,能够提供遗传咨询
和辅导。
7. 妇科肿瘤学:熟悉妇科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包括乳
腺癌、子宫颈癌和卵巢癌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
8. 妇科手术技术:了解常见妇科手术技术,如宫腔镜手术、子宫肌瘤
切除术和子宫腺肌症手术等,熟悉操作步骤和术后护理。
以上是妇产科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对于从事妇产科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人来说,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能更好地进行妇产科诊断与治疗,为女性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妇产科学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妇产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以及与妊娠、分娩相关生理和病理的医学学科。
它对于保障女性健康、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生命的孕育到女性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维护,妇产科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对妇产科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基本概念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
内生殖器官主要有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阴道是连接外生殖器和子宫的通道,也是分娩时胎儿娩出的通道。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呈倒置的梨形,由子宫体和子宫颈组成。
输卵管是输送卵子和受精卵的管道,卵巢则是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
外生殖器官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等。
这些器官在保护内生殖器官、参与性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女性生殖生理女性生殖生理主要包括月经周期、卵巢功能和妊娠生理等方面。
月经周期是指女性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一般为 21~35 天。
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 轴),通过激素的反馈调节来控制卵巢的功能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主要包括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
女性一生中大约有 400~500 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女性激素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它们在维持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调节月经周期、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妊娠生理是指从卵子受精开始至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排出的整个过程。
妊娠期间,母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核心理论1. 生殖内分泌学生殖内分泌学是妇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内分泌调节机制。
HPO 轴是生殖内分泌学的核心,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 LH),FSH 和 LH 作用于卵巢,调节卵巢的功能和激素分泌。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仅供参考!!!!!)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2、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阴道●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 ↓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4、子宫●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成为子宫下段.●子宫内膜: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
(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子宫的4对韧带:①圆韧带:保持前倾.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宫外孕好发部位);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伞部(拾卵作用)6、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7、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处2cm,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8、骨盆的组成:●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韧带2个: 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9、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10、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妇产科医学教育知识点总结产科学是研究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医学科学,包括孕前保健、孕产妇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护理,以及新生儿的护理等内容。
产科医生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产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
二、孕前保健1. 孕前检查孕前检查是为了确保孕产妇在怀孕前身体健康,降低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孕前检查包括全面的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鉴定、传染病筛查、病毒检测等项目。
2. 孕前营养孕前营养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体的身体状态至关重要,孕妇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避免摄入过量的咖啡因和烟酒等有害物质。
3. 孕前疾病管理孕前应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止疾病对怀孕及胎儿的影响,避免孕妇在孕期加重。
三、产前护理1. 孕期营养孕妇在孕期需要注重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的身体健康。
2. 孕期体重管理孕妇在孕期体重的管理对于母婴健康非常重要,孕妇应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度肥胖或者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3. 孕期运动适量的运动对孕妇及胎儿都有益处,可以提高孕妇的免疫力,减少孕期不适症状,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
四、分娩过程1. 分娩的准备产前产妇及家属需要做好分娩的充分准备,包括准备好分娩包、了解分娩的相关知识、熟悉产前检查等。
2. 产前护理产前护理包括产妇的身体检查、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分娩过程的指导及疼痛缓解等。
3. 分娩方式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等,产科医生需要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
五、产后护理1. 产后恢复产后妇女需要进行身体的恢复,包括恢复期的营养、体力活动的恢复、产后抑郁症的预防等。
2.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包括产后妇女的身体检查、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及处理、产后感染的预防等。
3. 产后心理护理产后心理护理包括对产后妇女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提供产后心理支持、预防和处理产后抑郁症等。
妇产科学基础知识解析妇产科学是与妇女生殖系统相关的医学领域,涵盖了多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妇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妇女生理、妇科疾病以及妇产科的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妇产科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解析。
一、妇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妇女的生殖系统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等部位。
子宫是位于盆腔内的一个重要器官,具有输送精子并孕育胎儿的功能。
卵巢是负责产生卵子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女性激素的主要产生地。
输卵管连接着卵巢和子宫,是卵子进入子宫的通道。
阴道是连接外界与子宫的通道,同时也是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二、妇女生理女性的生理周期通常以月经为周期。
月经周期是指从一个月经开始到下一个月经开始的时间跨度,通常为28天左右。
在月经周期内,卵巢会释放一个成熟卵子,以备受精。
如果受精卵成功着床并发育,女性将会怀孕。
如果没有受精或着床失败,子宫壁内膜会脱落,形成月经,标志着一个新的月经周期的开始。
三、妇科常见疾病1. 宫颈疾病: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常常导致宫颈痛、异常白带等症状。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疾病至关重要。
2.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是由子宫平滑肌发生的良性肿瘤。
常常引起异常子宫出血、腹痛等症状,在治疗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来缓解症状。
3.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上形成的液体囊肿,大小可以不同。
一般情况下,卵巢囊肿多为良性,但一些囊肿可能会引起疼痛、压迫尿道等症状,需要进行治疗。
4. 盆腔炎症:盆腔炎症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盆腔局部炎症,症状包括下腹痛、发热、白带异常等。
及时治疗盆腔炎症对于保护妇女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四、妇产科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妇科疾病,如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等,可以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盆腔炎症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妇产科第九版课程讲解
妇产科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妇女的生殖健康、
妊娠、分娩、产后护理等内容。
第九版妇产科课程讲解通常会涵盖
以下内容:
1. 妇科疾病,包括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子
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常见妇科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2. 产科学,涉及孕产妇的生理变化、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
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等内容。
3. 生殖内分泌学,包括月经周期、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水平异常等内容。
4. 妇科手术,介绍妇科手术的常见操作技巧、手术适应症、术
前术后护理等内容。
5. 妇科常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的方法、常见检查指标的解读、辅助检查如超声、CT等的应用。
6. 妇女保健,涉及到妇女的生活习惯、营养保健、避孕方法、性健康等内容。
第九版妇产科课程讲解通常会结合临床案例、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实践经验,以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妇产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也会强调医德医风、患者安全、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和专业素养。
总的来说,第九版妇产科课程讲解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对妇产科学的全面、系统的认识,使他们具备处理相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将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融入到课程中,以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
妇产科重点胎膜:由外层的平滑绒毛膜和内层的羊膜组成。
胎膜的重要作用是维持羊膜腔的完整性,对胎儿起到保护作用。
正常羊水量:妊娠期羊水量逐渐增加,妊娠8周5~10ml,妊娠10周30ml,妊娠20周400ml,妊娠38周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
妊娠40周羊水量约800ml。
过期妊娠羊水量明显减少,可减少至300ml以下。
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分为:早期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晚期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又分为自然流产(胚胎着床后31%发生自然流产。
)和人工流产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日〉间分娩者。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体重为1000-2499g。
足月产:37周~41周末(259-293日)过期产:满42周(294日)及以上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妇科检查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相符经治疗休息后症状消失者,可继续妊娠,若阴道流血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难免流产:指流产不可避免。
在先兆流产的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疼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
妇科检查宫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物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基本相符或略小。
流产的类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特殊类型:稽留流产流产合并感染复发性流产先兆流产和难免流产的处理方法先兆流产:卧床休息,禁性生活,必要时给对胎儿危害小的镇定剂。
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10-20mg,每日或隔日一次,口服维生素E保护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片。
经治疗2周后,若阴道流血停止,B超检查提示胚胎存活,可继续妊娠。
若临床症状加重,B型超声检查发现胚胎发育不良,hCG持续不升或下降,表明流产不可避免,应终止妊娠。
此外,应重视心理治疗,使其情绪安定,增强信心。
难免流产: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
早期流产应及时进行清宫术,对妊娠物应仔细检查,并送病理检查;如有可能争取做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明确流产原因有帮助。
晚期流产时子宫较大,出血较多,可用缩宫素10-20U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中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
当胎儿及胎盘排出后检查是否安全,必要时刮宫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的妊娠物。
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 ,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肛提肌收缩力。
正常子宫收缩力的特点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
分娩: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全部娩出的全过程,称分娩决定分娩的四个因素:为产力,产道(软产道和骨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预产期的计算办法: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9或-3 日期+7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
纵产式有头先露及臀先露,横产式为肩先露,偶可见胎儿头先露或臀先露与胎手或胎足同时入盆,称为复合先露:异常分娩不协调子宫收缩异常分娩不协调性子宫收缩包括: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后者又分为:强直性子宫收缩和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其特点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
宫缩的兴奋点不是起自两侧宫角部,而是来自子宫下段的一处或多处冲动,子宫收缩波由下向上扩散,收缩波小而不规律,频率高,节律不协调,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子宫下段强,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松弛,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如期扩张,不能使胎先露部如期下降,属于无效宫缩。
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和极性。
给予镇定剂哌替啶100mg和吗啡10mg肌内注射或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使产妇充分休息,醒后不协调性宫缩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
在宫缩恢复协调性之前严禁使用缩宫素。
强直性子宫收缩其特点是子宫强烈收缩,失去节律性,宫缩无间歇。
一旦确诊为强直性子宫收缩,应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其特点是子宫局部平滑肌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处理原则是认真寻找原因,及时纠正。
胎盘早剥病因:1)孕妇血管病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的孕妇。
主要由于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血液在底蜕膜与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致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
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突然升高蜕膜静脉床淤血或破裂,形成胎盘后血肿,导致部分或全部胎盘剥离。
2)宫腔内压力骤减:胎膜早破(妊娠足月前);,第一胎胎儿娩出过快;羊水过多时,人工破膜后,羊水流出过快,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骤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
3)机械性因素外伤撞机或挤压腹部、脐带过短脐带绕颈;羊膜腔穿刺4)其他高危因素高龄、经产妇、吸烟、可卡因、孕妇代谢异常、血栓形成倾向、子宫肌瘤、胎盘早剥史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母儿影响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
1)脑: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脑水肿,充血,局部缺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
2)肾脏:肾小球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纤维素沉积于内皮细胞。
血浆蛋白自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尿蛋白的多少与妊娠期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相关。
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血浆尿酸浓度升高,血浆肌酐上升为正常妊娠的2倍。
3)肝脏:子痫前期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各种转氨酶水平升高,血浆碱性磷酸酶升高。
肝脏的特征性损害是门静脉周围出血,严重时门静脉周围坏死。
肝包膜下血肿形成,甚至发生肝破裂危及母儿生命。
4)心血管: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射血阻力(即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心血管系统处于低排高阻状态,心室功能处于高动力状态,加之内皮细胞活化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进入细胞间质,导致心肌缺血,间质水肿,心肌点状出血或坏死,肺水肿,严重时心力衰竭。
5) 血液6)内分泌及代谢7)子宫胎盘血流灌注硫酸镁中毒表现首先表现为膝腱反射消失,随着浓度的增加进而发展为全身肌张力减退、呼吸困难、复视、言语不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停止,心脏停搏,危及生命。
对抗硫酸镁常用药物10%的葡萄糖酸钙前置胎盘定义: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前置胎盘分类完全性前置胎盘或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边缘达宫颈内口,未覆盖宫颈内口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下段逐渐伸展,位于宫颈内口的胎盘不能相应地伸展,导致前置部分的胎盘自其附着处剥离,使血窦破裂而出血阴道流血发生孕周迟早、反复发生次数、出血量多少与前置胎盘类型关系密切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早,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出血次数介于两者之间体征一般状况与出血量有关大量出血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腹部检查:子宫软、无压痛,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先露部高浮、胎位异常、胎儿缺氧、胎死宫内耻骨联合上方胎盘杂音临产时宫缩阵发性、间歇期松弛最容易引起心衰的时刻:妊娠32-34周、分娩期、产褥期最初三天内心功能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II级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制,活动后心悸、气短,休息时无症状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活动即出现明显症状。
或既往有心衰史者IV级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可以妊娠:心功能I-II级、无心衰史、无其他并发症不宜妊娠:心功能III-IV级、有心衰史、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严重心律失常、风湿热活动期、心脏病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炎遗留有严重心律不齐、围生期心肌病遗留心脏扩大,孕期极易发生心衰麦角新碱适应症,禁忌症及临床应用为防止产后出血过多而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导致心力衰竭,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缩宫素10·20U,禁用麦角新碱以防静脉压增高。
病理缩复环: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在两者间形成环状凹陷,称为病理缩复环。
子宫破裂的临表及先兆子宫破裂多发生于分娩期,部分发生于分娩晚期。
按其破裂程度分为完全性破裂和不完全性破裂。
子宫破裂发生通常是渐进的,多数为先兆子宫破裂进展为子宫破裂。
先兆子宫破裂:常见于产程长,有梗阻性难产因素的产妇。
表现为:①子宫呈强直性或痉挛性过强收缩,孕妇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加快,下腹剧痛难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②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在两者间形成环状凹陷,称为病理缩复环。
可见该环逐渐上升达到脐平或脐上,压痛明显。
③膀胱受压充血,出现排尿困难及血尿。
④因宫缩过强过频,胎儿触不清,胎心率加快或减慢或听不清。
子宫破裂(1)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子宫肌层部分或全层破裂,但浆膜层完整,宫腔与腹腔不相通,胎儿及其附属物仍在宫腔内,称为不完全性子宫破裂。
多见于子宫下段刨宫产切口瘢痕破裂,常缺乏先兆破裂症状,(2)完全性子宫破裂简述第一、二、三产程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临床表现为规律宫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膜破裂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自然破膜、人工破膜;破膜后宫缩增强、当胎头降至骨盆出口压迫骨盆底组织时出现排便感、随着产程进展,会阴体逐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松弛宫缩间歇期,胎头缩回阴道胎头拨露。
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期胎头不再回缩胎头着冠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临床表现:胎盘剥离临床征象、子宫体变硬呈球形,子宫底升高达脐上、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下降延伸、阴道少量流血、按压子宫下段宫底上升脐带不回缩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异常分娩不协调性处理:使用强镇静剂有进展可以经产道自然分娩;无效伴胎儿窘迫,剖宫产。
使用完镇静剂,如果转为协调性,人工破膜和使用宫缩素,有进展可经产道自然分娩;无进展,持续枕横位徒手转胎为枕前位,阴道助产术。
硫酸镁治子癫注意事项:血清镁离子治疗有效治疗浓度为 1.8-3.0mmol/L,超过 3.5mmol/L即可出现中毒症状使用硫酸镁必备条件:膝腱反射存在、呼吸≥16次/分钟;尿量≥17ml/h或≥400ml/h;备有10%葡萄糖酸钙胎动是确定胎儿安危的最简便方式子宫颈肿瘤诱发因素HPV感染、性活跃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性传播疾病、吸烟、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服用免疫抑制剂转化区(移行带transformation zone)原始和生理鳞-柱状交接部之间的区域诊断1.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TBS分期超薄液基涂片(CCT、TCT、LCT)2.高危型HPV检测:HC-2是目前最好的检测HPV方法3.阴道镜检查4.宫颈活组织检查:最后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