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比例尺测图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4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本章摘要: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绘方法;简要介绍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方法。
§8-1 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摘要内容: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等高线及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讲课重点: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的精度;地形图图式概念、分类;地貌特征点和特征线;等高线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讲课难点:比例尺的精度;地貌特征点和特征线。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一、地形图比例尺1.比例尺的定义地形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对应线段的投影长度之比,即1/M=l/L。
(说明:(1)式中:M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l为地形图上某线段的长度;L为实地相应的投影长度。
公式可用于地形图上的线段与实地对应线段投影长度之间的换算;(2)同理还可以求出地图上某区域面积与实地对应区域的投影面积之比的关系式,即1/M2=f/F,式中:f为地图上某区域的面积;F为实地对应区域的投影面积;(3)要把地面上的线段描绘到地图平面上,首先将地面线段沿垂线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然后归化到椭球体面上,再按某种方法将其投影到平面上,最后按某一比率将它缩小到地图上,这个缩小比率就是地图比例尺。
)2.比例尺的精度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0.1mm所对应的实地投影长度,称为这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最大精度,或称该地形图比例尺精度。
(说明:地形图所能达到的最大精度取决于人眼的分辨能力和绘图与印刷的能力。
其中,人眼的分辨能力是主要的因素。
对人眼的分辨能力的分析可知,在一般情况下,人眼的最小鉴别角为θ=60"。
若以明视距离250mm计算,则人眼能分辨出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约为0.1mm。
例如:1:100万、1:1万、1:500的地图比例尺精度依次为100m、1m、0.05m。
)二、地形图图式1.分类为了便于测图和用图,用各种符号将实地的地物和地貌表示在图上,这些符号为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
2.地物符号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与非比例符号符号。
第8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本章提要本章主要讲解地形图图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分类。
等高线的概念、表示方法、分类和特点。
对角线法和格网尺法绘制方格网的方法。
图根点的绘展和加密方法。
碎部点选择的方法。
经纬仪测绘法进行地形测量的方法。
地物绘制。
等高线的勾绘。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整饰、清绘和成图。
测绘地形图就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规定的符号,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绘于图上成为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根据比例尺大小不同,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比例尺地形图:一般将1:1万—1:500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1:10万—1:2.5万比例尺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万比例尺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测图比例尺不同,成图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通常大比例尺测图的特点是测区范围较小,精度要求高,成图时间短。
主要采用平板仪、经纬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等常规直接测图方法。
中比例尺地形图常用航测法成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采用多功能的电子速测仪器测绘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是为了满足各种工程设计而测绘的。
测图比例尺越大,测绘的内容越详尽,精度要求越高,测绘工作量越大。
因此,在地形测量时,应根据工程性质、设计阶段和测区大小合理地选用测图比例尺。
第一节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地球表面十分复杂,但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成地物和地貌两类。
地面上具有明显轮廓的固定性物体称为地物,如房屋、道路、森林和河流等。
地面上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如高山、深谷和平原。
地物和地貌合称为地形。
一、地物的表示方法地物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然地物,如河流、森林、湖泊等;另一类为人工地物,如房屋、道路、水库、桥涵、通讯和输电路线等。
在地形图上,地物是用相似的几何图形或特定的符号表示的。
测绘地形图时,将地面上各种形状的地物,按一定的比例,用垂直投影的方法,缩绘于地形图上。
对难以缩绘的地物,则按特定的符号和要求表示于地形图上。
由于地物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因此,要求表示地物的图形、符号要简明、形象、清晰,便于记忆和容易描绘,并能区分地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