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宏观选址及微观选址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15
2011年 2011 年11 11月 月10 10日 日一、风电场宏观选址 二、测风 三、风资源数据处理与分析 资源 与 析 四、微观选址1.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基本原则 3 方法步骤 3.方法步骤风电场宏观选址即风电场场址选择。
是在一个较大 的地区内,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和其它建设条件 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 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企业能否通过开发风电场 获取经济利益的关键所在。
风能资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其它相关气候条 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地质、接入系统、海洋水文 (海上风机)、其它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因素。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所选场址风功率密度等级应在2级及以上等级(10m高度), 详见风功率面密度等级表。
尽量有稳定的盛行风向,以利于机 组布置。
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降低对电网的冲击。
垂直风剪切较小,以利于机组的运行,减少机组故障。
湍流强 度较小,尽量减轻机组的振动、磨损,延长机组寿命。
风切变 较大(大于0.2 0 2)或湍流强度超过0.25 0 25,建风电场就要特别慎重 ,应进行详细的载荷分析。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场址是否已作其它规划,或和规划中的其它项目有矛盾。
3、满足联网要求 联网是风电场实现销售收入的必要条件。
应尽量靠近电网, 减少线损和送出成本。
根据电网的容量、结构,确定建设规模 与电网是否匹配。
风功率密度等级表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 械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
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 料的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4、保证工程安全 避免洪水、潮水、地震和其它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对工程 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5、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区。
和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噪声、叶片阴影扰民。
风电厂微观选址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公司风电场宏观选址行为,减少由于微观选址失误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前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约束设计咨询单位宏观选址达到应有的深度和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的说明1。
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概念微观选址就是确定每台风力发电机组在风电场中的具体位置.2。
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风电场微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造价、安装条件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3。
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1)在风功率密度高点布机:产能最大化,设计最简单,风能好的地形2)尽量集中布置。
减少风电场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土地,在同样土地面积上尽量布置更多的风机.减少电缆和场内道路的长度,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厂内线损。
3)尽量减小风电机组之间尾流的影响,尾流损失平均不大于6%,单机不大于8%。
4)满足风机运输和安装条件机位附近要有足够的场地能够作业和摆放叶片塔筒,道路有足够的坡度、宽度和转弯半径使运输机械能够到达所选机位。
5)视觉上尽量美观二、工作标准和流程1。
确认风电场可用土地界线,保证微观选址范围在政府规划的开发范围内。
2.结合地形、地标粗糙度和障碍物等,利用订正的测风资料,在风电场范围内绘制出一定轮毂高度的风能资源分布图。
3。
根据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和风电场的风资源分布图,拟定若干布置方案,并用软件对个方案进行优化。
4.对各方案的发电量、尾流影响、投资差异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确定布置方案,绘制风电机组布置图.5.到现场详细踏勘每个布机位置,与风机布置图进行复核,检查机位是否有颠覆性因素,最后确定最终布机方案.。
【关键字】规划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2010-9-291.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概念风电场微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微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微观选址的主要因素风电场微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s,有效风速小时数8000h左右,且测风塔在整个风场中所处位置具有代表性,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2;盛行风向相对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根据初步选定的机型,年等效利用小时一般要求大于2000小时。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3)满足电网连接和规划要求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
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气象灾害(台风)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6)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区。
风电场的选址技术风电场选址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工业技术、经济指标、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在选址时应通过对若干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确定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最优布置方案,通过科学选址可以做到风场捕获风能的最大化。
一、概述风电场选址工作包括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是风电场建设的首要问题,需综合考虑风能资源、经济效益、电网结构、交通运输、地形地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也是风电场建设中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风电场未来经济效益的好坏。
宏观选址工作在前期规划阶段进行,需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测风数据进行风资源评估,同时考虑电网、交通、地质等条件;微观选址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根据风电场风资源分布图,同时结合各项限制条件确认风机的优化布置机位。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由于风电场选址的失误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和增加维修费用将远远大于对场址进行详细调查的费用。
因此,风电场选址对于风电场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二、风电场选址需考虑的基本要素一个好的风电场首先应该满足业主和相关部门的各项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环境要求,使整个风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风能资源和其他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地质、接入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和该场址风况匹配情况、风力发电机组对接入电网的动态影响以及其他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1、经济效益风力发电项目需要运作十五到二十年时间,其能源成本至关重要,即出售电力的成本,该发电成本和售电的差价就是利润。
风电场的度电(kW·h)成本是评价其经济性的主要指标。
度电成本可表示为:C=(A+M)/E C式中,E C为年发电量;M为年运行维护费用;A为项目投资每年等额折旧,可由下式计算:式中,P为总投资;i为贷款利率;n为折旧年限。
风资源是风电场选址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择一个风能资源丰富的场址,安装与该场址风能特性相匹配的风力发电机组,可以提高机组的年发电量,从而减少度电成本。
这也是要把具有最丰富的风资源的地方作为候选风电场的主要原因。
有关风电场宏观和微观选址技术分析与研究摘要:风电场行业蓬勃发展,其选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风电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国内某风电场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风电场宏观选址的选址程序和选址技术进行分析,对风电场微观选址的选址原则和选址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思路。
关键词:风电场;宏观选址;微观选址;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风电场属于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其选址优劣与否与对风电场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有关风电场选址技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从资源、经济、电网、交通、地质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对风电场选址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案例分析某风电场按照相关协议在某市进行200mw远期海上风电的选址工作,初步规划为在某市的西侧海边,整个风电场场址地形属于海边滩涂地,附近有防护林,防护林树龄皆在30年以上,场址规划区内部有村镇、养殖场以及耕地等障碍物,场址附近气象站给出的气象数据显示主导风向为南西南(ssw)和南风(s),风电场可选范围要依据其附近交通状况和电网位置进行综合考虑,附近有两个变电站,其接入容量分别为50mv·a和100mv·a。
3、风电场宏观选址3.1 风电场宏观选址程序风电场的宏观选址程序有三个阶段,分别为:(1)第一阶段,按照国家风能资源分布进行规划,首先选取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为候选风能资源区,风能候选区必须具备以下特点:面积足够大,风能资源充足,有可观的经济利润及其开发可行性,可以进行相关规模的电机组的安装,场址地形良好,风况品味高等。
(2)第二阶段,候选风能资源区按照相关条件进行筛选,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评估,以及确认最终场址。
在进行风电场宏观选址的第二阶段,非气象学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交通状况、通讯网络、联网、土地投资情况等因素。
除此之外,气象因素也是筛选条件的重要内容,比如当地气象台的历史气象资料,有无灾害性气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