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08.50 KB
- 文档页数:13
宏观选址标准化手册一、总则1.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评估风能资源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主要参数和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资料收集和分析、项目评估、项目考察、敏感性因素排查、道路和集电线路初步设计及成果输出的相关原则和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标准化手册适用于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信息收集、项目现场考察、敏感性因素排查、道路和集电线路初步设计及成果输出等工作,为风电场宏观选址、考察、评估、成果提供参考依据。
1.3引用规范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709-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 18710-2002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Meteodyn WT 使用手册Windsim 9.0 快速入门其余软件使用手册(待定补录)二、使用工具2.1地图工具2.1.1GoogleEarthGoogleEarth是一款在线地图软件,主要用于地形图的查看,坐标、高程等信息的在线查看、虚拟定位、叠图、面积测量等功能,可满足风资源评估过程中的前期选址中的地形比选、坐标输出、面积计算等功能。
2.1.2奥维地图奥维地图集成了Google地图与卫星图、Bing卫星图、百度地图、OpenCycle 等高线地图等多种地图,可自由切换并离线使用。
在卫星图上直接输出10米精度的等高线,可直接读取CAD设计文件并将其转化为奥维对象,可以在线分享,并支持在手机上使用。
在前期该规划选址、项目考察阶段等可以使用。
2.1.3globalmapperGlobal Mapper能够浏览、合成、输入、输出大部分流行的扫描点阵图、等高线、矢量数据集的软件,它可以编辑、转换、打印各类地图图形文件,可以利用全球情报系统(GIS)信息资源,可以转换数据集的投影方式以符合你的项目的座标系统,并可以同时对数据集的范围进行裁剪,还提供距离和面积计算,光栅混合、对比度调节、海拔高度查询、视线计算,以及一些高级功能,如图像校正、通过地表数据进行轮廓生成、通过地表数据观察分水岭、对3Dpoint数据转换为三角多边形和网格化等。
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2010-9-29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风电场宏观选址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有效风速小时数8000h左右~且测风塔在整个风场中所处位置具有代表性~2,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盛行风向相对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根据初步选定的机型~年等。
效利用小时一般要求大于2000小时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3,满足电网连接和规划要求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
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气象灾害,台风,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
2010-9-29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有效风速小时
数8000h左右,且测风塔在整个风场中所处位置具有代表性,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2;盛行风向相对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根据初步选定的机型,年等效利用小时一般要求大于2000小时。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
3)满足电网连接和规划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
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
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
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气象灾害(台风)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6)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避开鸟类的迁徙路径、侯鸟和其它动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区。
和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噪声、叶片阴影扰民。
尽量减少耕地、林地、牧场等的占用。
7)规划装机规模满足经济性开发要求,项目满足投资回报要求,一般要求风电场资本金回报率不低于8%。
4.风电场发电量决定因素
1)风场的风速分布,一般符合Weibull分布,参数为尺度参数C和形状参数k。
尺度参数C和形状参数k由测风数据统计得出,所以对整个风场,测风数据要具有代表性,对于复杂地形,最好立两座以上测风塔。
2)所选机型的功率曲线
例如,Vestas V90机型的功率曲线如下:
另外,发电量还取决于风场的地形等因素有关。
5.宏观选址流程
5.1 风电场宏观选址工作流程说明
1)研究规划
在项目开发和宏观选址工作中,要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关注国家规划的六个千万风电基地和地区百万风电基地项目动态,跟踪国家海上风电规划和示范项目进展,详查地区风资源分布,抢占优质风电资源。
2)签订开发协议
初步拟定的开发区域确定后,要积极和地方政府沟通,向政府(一般为县一级)报送开发请示,争取资源配置承诺和开发权,和政府达成初步开发意向后,编制风电场开发协议,初步确定开发区域坐标,同时报送公司规划发展部和政府主管部门,审定同意后,由公司和地方政府签订风电场开发协议。
协议中一般要明确拟开发风场坐标、测风塔设立、拟开工时间和地方政府需要配合的工作等。
3)选址规划
咨询单位或技术部门进行宏观选址前,需要收集区域各种信息,初步确定几个可能建设风电场的区域。
其主要途径有以下三种:
a)参考已投运电场
全国已建成了很多风电场,有些风电场附近还有未开发的区域。
根据已建风电场的实际发电情况,当地主导风向以及有关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分析判断周边风电场的开发前景。
b)咨询相关部门
全国主要风电开发地区已基本进行过风能资源调查和风电场工程规划。
可向有关部门,如发改委、政府风电办公室、气象部门、风电场设计咨询单位、电力部门或前期工作经验丰富人士咨询。
c)结合风资源分布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部分省区的有关部门绘制了全国或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图,按照风功率密度和有效风速出现小时数进行风能资源区划,标明了风能丰富的区域,可用于指导宏观选址。
4)宏观选址资料收集
公司在组织风电场宏观选址工作之前,最主要的工作在于收集场址相关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下一步工作。
由于不同区域和不同项目对资料要求可能不同,需收集资料的清单建议如下:
a)收资需要说明:
b)收资需要说明:
A、市包括县级市和地级市
B、资料收集提供方为市/县政府相关部门;资料收集配合方是设计院。
5)宏观选址现场踏勘
宏观选址现场踏勘前,需要咨询机构先进行室内选址工作,主要是根据拟选场址地形图分析当地风资源典型特征,包括对风机排布方式、风场规划容量做最初的估算。
室内选址工作完成后,由项目业主组织,并邀请地方相关部门人员
一道到拟选场址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的内容主要是风能的大小,同时至少包括:土地的可用性(规划)、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电网情况、初步确定测风塔的位置。
考察风场风能的大小,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咨询当地气象部门,并搜集相关气象资料;
➢有关风电场工程规划材料;
➢听取当地居民的描述;
➢察看有无风成地貌;
➢如果附近有风电场,可参考其可研报告或者实际运行数据。
6)编制《风电场宏观选址报告》
通过室内选址和现场踏勘以后,咨询单位综合分析资源条件和其它建设条件,排除那些不具备一项或多项建设条件的地点,如风能很小、土地征用难度大、进场道路与场内道路造价高、接入系统造价很高甚至无法解决等。
最后确定若干个备选场址,并编制《风电场宏观选址报告》。
7)宏观选址报告审查
一般来说,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技术部门和咨询单位编制的《风电场宏观选址报告》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最终确定风电场场址。
5.1 风电场宏观选址工作流程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