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件设计】简单电路图的识读_通用技术_高中_王庆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16
陈阳: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坚持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课堂氛围良好,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邵峰: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试验等多种学习方式,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评价,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倪旎:本节课教学设计采用试验的方法,6个分组试验让学生亲手做,亲身体验。
试验的方法,形象直观生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用试验推出结论,令人信服。
学生身临其境,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 1 -。
3.3.5 简单电路图的识读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地质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内容。
本节主要内容有:常用元器件及其符号、简单电路图识读、电路工作原理。
识读电路图的关键在于:1、熟悉各种电器零件的符号;2、弄明白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3、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有限,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图,不要求学生识读,我们只涉及了一些简单的电路图,如照明电路图、电风扇电路图、家用简单小家电电路图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电器及电路图的知识,但只停留在简单的器件和电路连接方式上,对识读电路图和设计电路及实物连接应有难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让他们熟悉更多的电器元件,分析电路原理,并实现从读图到实物操作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认识更多的电子元器件以及它们的图形符号。
2、理解电路图是设计当中的一门技术交流语言。
3、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协作,读懂简单小电器电路图,并学会设计简单电路。
4、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有计划的设计精神、负责的情操和周密思考的品质。
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对家庭小电器有所了解,增强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常见的元器件和符号,识读电路图。
2、电路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策略设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实物演示、分组探究、课件放映、实例、讨论、讲授的策略,将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教学流程图本节借助电风扇倾倒断电引出课题,通过电子原件实验盒帮助学生识记原件符号,然后识读和连接三个简单电路,最后拆解电风扇,弄明白断电原理。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准备倾倒自动断电电风扇一台、高中电子元器件实验盒7盒、两端可控电路6套、动合自动复位电路6套、光控灯连接电路6套、导线其他元器件等。
教学媒体: PPT课件、学生学案。
七、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积极思考引出课题:简单电路图的识读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探究原器件识读一、识读常用电子元器件符号1、【教师活动】:展示演示用电风扇电路图提出问题:●同学们能看懂电路图吗?●如果没有元件符号的文字介绍还能看懂吗?●看懂电路图的关键是什么?总结:电器符号是识读电路图的关键,是电器系统技术交流的基本语言,下面就一块来学习常用电器元件的符号。
3.3.5 简单电路图的识读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地质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内容。
本节主要内容有:常用元器件及其符号、简单电路图识读、电路工作原理。
识读电路图的关键在于:1、熟悉各种电器零件的符号;2、弄明白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3、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有限,对于较复杂的电路图,不要求学生识读,我们只涉及了一些简单的电路图,如照明电路图、电风扇电路图、家用简单小家电电路图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电器及电路图的知识,但只停留在简单的器件和电路连接方式上,对识读电路图和设计电路及实物连接应有难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让他们熟悉更多的电器元件,分析电路原理,并实现从读图到实物操作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认识更多的电子元器件以及它们的图形符号。
2、理解电路图是设计当中的一门技术交流语言。
3、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协作,读懂简单小电器电路图,并学会设计简单电路。
4、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有计划的设计精神、负责的情操和周密思考的品质。
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对家庭小电器有所了解,增强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常见的元器件和符号,识读电路图。
2、电路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策略设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实物演示、分组探究、课件放映、实例、讨论、讲授的策略,将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教学流程图本节借助电风扇倾倒断电引出课题,通过电子原件实验盒帮助学生识记原件符号,然后识读和连接三个简单电路,最后拆解电风扇,弄明白断电原理。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准备倾倒自动断电电风扇一台、高中电子元器件实验盒7盒、两端可控电路6套、动合自动复位电路6套、光控灯连接电路6套、导线其他元器件等。
教学媒体: PPT课件、学生学案。
七、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实验:电风扇倾倒断电【教师活动】:演示电风扇通电转动后倾斜到一定角度自动断电,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提出问题:1、同学们家里有没有类似的电器 ?2、想不想弄明白断电原理?3、想弄明白原理就需要识读电风扇的电路图。
技术的表达与交流这一节,课标要求学生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本节内容涉及的是电路图,虽然电路图涉及的知识不少,但本课时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对于电路图的很多内容不便加深,特别是关于电路图的工作原理只能让学生有大概的了解。
我们选用的例子都是从学生生活中取材,如简单照明电路、两端可控灯电路、可调亮度灯泡电路、电风扇电路,这些例子学生并不陌生,它们的工作原理也较为简单,学生容易弄懂。
另外为了使这节课具有操作性,且更有趣味,我们给每桌学生发“电子元器件”一盒,并设计简单电路,让学生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