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聚丙烯酰胺分子量
- 格式:docx
- 大小:442.82 KB
- 文档页数:2
聚丙烯酰胺(PAM)是由丙烯酰胺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水溶性线性高分子聚合物。
同时也是一种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并且加快了沉淀的速度。
1、PAM选项的误区误区一:很多用户在选择聚丙烯酰胺(P A M)时认为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越大,絮凝效率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那么是不是分子量越大,效果越好呢?不一定是这样的。
聚丙烯酰胺拥有100多种型号,不同的企业产生的污水性质是不同的,有的是酸性水质,有的是碱性水质,还有的是中性水质,有的含有油污,有的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的含有颜色,有的含有大量的泥沙,还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并不是一种型号的聚丙烯酰胺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把所有不同水质的污水都能处理达标。
需要通过实验小试选型,再上机试验,确定较佳用量,以达到用量少、成本低的最佳效果。
误区二:分子量与离子度是聚丙烯酰胺(P A M)的两个重要指标,那么聚丙烯酰胺在业内主要是以离子度的高低来选型吗?离子度是指这种化学试剂离子电荷的阴阳性,以及其电荷密度。
离子度越大则其分子量越小,同时离子度越高则产品的价格就越高,离子度对产品的絮凝团的紧密度和含水量都有影响,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所需聚丙烯酰胺的型号。
误区三:聚丙烯酰胺(P A M)溶解搅拌时间越长越好?聚丙烯酰胺外观为白色结晶体颗粒,一般为60-80目之间,在使用时应充分溶解,一般溶解搅拌时间不应低于30分钟,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延长溶解搅拌时间。
很多时候因溶解搅拌时间过短造成P A M未充分溶解,在污水中无法有效的进行快速絮凝。
误区四:很多用户不是很了解聚丙烯酰胺(P A M)的配置浓度,认为浓度越高絮凝性越好,这是正确的操作吗?聚丙烯酰胺配置浓度一般为0.1%-0.3%,适用于絮凝沉淀(需根据P A M分子量大小或根据沉淀速度而定)。
城市和工业污泥脱水时配置浓度为0.2%-0.5%之间(需根据污泥浓度大小来调配配置浓度)。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方法及步骤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工业上一般使用乌式黏度计来测量。
可以参考国标《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里面有具体方法。
其原理是先用乌式黏度计测出特性黏数,然后再代入公式计算得到重均分子量。
我们首先来看看聚丙烯酰胺的粘度和分子量的关系,聚丙烯酰胺溶液是很粘稠的,一般分子量越高的聚丙烯酰胺的溶液粘度越大,这是因为聚丙烯酰胺大分子是细而长的链状体,在溶液中运动的阻力很大。
粘度的实质是反映溶液内磨擦力的大小,亦称为内磨擦系数。
各种高分子有机物的溶液的粘度都较高,并随分子量升高而增大。
测定高分子有机物分子量的一种方法,就是测定一定浓度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粘度,再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其分子量,称为“推定分子量”.采用乌氏粘度计测定的方法步骤如下:1、取出乌氏粘度计,按照规定将聚丙烯酰胺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3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弃去初滤液(约1ml);2、取续滤液(不得少于7ml)沿洁净、干燥乌氏粘度计的管2内壁注入B中,将粘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应为25±0.05℃)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放置15分钟后;3、将管口1、3各接一乳胶管,夹住管口3的胶管,自管口1处抽气,使供试品溶液的液面缓缓升高至球C的中部,先开放管口3,再开放管口1,使供试品溶液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4、重复测定两次,两次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1秒,取两次的平均值为供试液的流出时间(T)。
5、取经3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的溶剂同样操作,重复测定两次,两次测定值应相同,为溶剂的流出时间(T<[0]>)。
按下式计算特性粘数:1nη<[r]>特性粘数[η]=────C式中η<[r]>为T/T<[0]>;c为供试液的浓度(g/ml)。
计算公式η〕=KMα,α式上标对于一定的高分子溶剂体系,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的分子量范围内K,常数,随着分子量和温度的增加略有减小;α,常数,取决于温度和体系的性质。
聚丙烯酰胺标准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造纸、石油、煤炭、纺织、环保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聚丙烯酰胺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1. 外观:聚丙烯酰胺的外观应为白色颗粒状或粉末状,无机械杂质和其它杂质。
2. 溶解性:聚丙烯酰胺应易溶于水,在规定条件下测试,溶解时间不应超过一小时。
3. 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一般在数百万至数千万之间。
分子量过低会影响效果,过高则可能影响其水解度和溶液稳定性。
4. 水解度: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一般在20%至30%之间。
水解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使用效果。
5. 残余丙烯单体含量:聚丙烯酰胺中残余的丙烯单体含量应低于0.5%。
6. 固体含量:聚丙烯酰胺的固体含量应不低于98%。
7. 粘度:聚丙烯酰胺的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以保证在使用时有良好的流动性。
8. 热稳定性:聚丙烯酰胺在规定温度下加热2小时后,其性能应无明显变化。
9. 化学稳定性:聚丙烯酰胺应能耐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的
作用,且在与这些物质接触后其性能应无明显变化。
10. 安全性:聚丙烯酰胺应无毒、无刺激性,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此外,不同用途的聚丙烯酰胺可能还有一些特定的指标和要求,例如在造纸、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中可能对纸张性能、去污效果等有特定的要求。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表征方法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表征方法主要依赖于乌式黏度计来测量其特性黏数,然后进一步代入公式计算得到重均分子量。
以下是具体步骤:
1. 精确称取一定量(如0.027\~0.04g)的聚丙烯酰胺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纯水并搅拌一段时间,使其完全溶解。
2. 将溶液稀释至一定浓度,并转移到另一个容量瓶中,确保溶液的均匀性。
3. 加入特定浓度的硝酸钠溶液,然后再次摇匀。
4. 使用干燥的玻璃漏斗过滤溶液,并取一定量的滤液放入乌式黏度计中。
5. 将乌式黏度计置于恒温(如30℃±0.05℃)水浴中,恒温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的流出时间,并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6. 根据测得的流出时间和空白溶液的流出时间,计算特性黏数。
7. 利用特性黏数和相关公式,如[η]=2(ηsp-lnηr)1/2 /C,分子量M=[η]^1.515*1.563*10等,计算出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
请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黏度计和待测液体的洁净,避免影响流动速度,造成结果偏差。
此外,氯化钠溶剂对聚丙烯酰胺有降解作用,试液不能放置时间太长,否则将破坏聚丙烯酰胺的长链结构,影响分子量的测定。
以上方法仅为一种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表征方法,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建议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PAM产品质量标准
聚丙烯酰胺(PAM)的产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分子量: PAM的分子量通常在数十万到数百万之间,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万以上。
分子量越高,絮凝性能通常越好。
然而,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最佳的分子量可能有所不同。
2.离子度:离子度是影响PAM在水处理领域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指标。
通常,离子度高的PAM具有更好的絮凝和净化效果,但也可能对水质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离子度的PAM。
3.化学成分: PAM是由丙烯酰胺或丙烯酸钠聚合而成。
不同成分的PAM具有不同的性质和适用场景。
例如,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PAM 通常具有更高的粘度和更好的絮凝效果,而丙烯酸钠含量较高的PAM 则可能具有更好的耐温性和耐酸性。
4.粘度:粘度是衡量PAM溶液流动性的指标。
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粘度越高的PAM溶液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但也可能影响其絮凝效果。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粘度的PAM.
5.纯度:纯度是衡量PAM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纯度的PAM通常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6.包装和运输: PAM产品需要采用密封、耐压、耐磨、防潮等措施,以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地运输和储存。
总的来说,PAM的产品质量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在选择PAM产品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
综合考虑上述指标以及其他因素,如价格、品牌信誉等,以选择最适合的产品。
制表:审核:批准:。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从500万-2500万之间,一般可分为低分子量、中分子量、高分子量、超高分子量四种。
通常,分子量高的PAM的絮凝性能较好,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71,含十万个单体的PAM的分子量为710万。
该产品其衍生物的分子量一般从几十万到一千万以上,根据分子质量可分为低分子量(100万以下)、中分子量(100万~1000万)、高分子量(1000万~1500万)、超分子量(1500万以上)。
但分子量有时也不是越大的就越好,比如带机,一般的话分子量就不能过高,如果分子量很高就可能导致滤布堵塞,影响脱水效果;再比如离心机,分子量要求就要高一点,要求絮团能够尽量耐剪切,所以要选择分子量相对较高的产品。
分子量大小的选择:
1、常见的污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一般适用中低分子量即可达到絮凝作用,根据水质不同也可选择中高分子量PAM。
液体增稠、制香粘粉之类特殊行业需要选择高分子量或超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才能达到最佳的增稠效果。
2、污泥脱水时阳离子PAM则注重离子度型号的选择,分子量可忽略不计,
因为聚丙烯酰胺离子度的高低针对分子量有着固定的标准。
以上就是有关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大小的选择办法以及区别,大家可根据自己具体需求来选择,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的测定对于其应用和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纺织、造纸、石油开采等领域。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是指其分子中单体重复单元的数量,通常用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量来表示。
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GPC是一种基于分子在凝胶中的渗透性质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在GPC测定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时,需要先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凝胶柱进行分离和测定。
在凝胶柱中,聚合物分子会因其分子量的不同而在柱中停留的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通过检测样品在柱中的停留时间和标准品的停留时间,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分子量。
除了GPC外,还有其他的分子量测定方法,如光散射法、粘度法、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测定是对其应用和性质研究的基础,凝胶渗透色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方法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
会有更加精确、高效的测定方法出现,为聚丙烯酰胺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持。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测定方法简介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石油开采、纺织工业、农业等领域。
分子量是聚丙烯酰胺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直接影响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流变性以及应用效果。
因此,准确测定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测定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溶液粘度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动态光散射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溶液粘度法溶液粘度法是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测定聚丙烯酰胺溶液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利用Mark-Houwink(马克-侯文克)公式计算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
该方法简单、快捷,仪器设备要求较低。
但是,在溶液粘度法中,需要校正聚合物的密度和剪切率,同时需要合适的表观流动性质。
因此,该方法对样品的质量和纯度要求较高,且结果易受测量条件及实验操作的影响。
2.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是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常用手段之一、它通过将聚丙烯酰胺溶于溶剂并通过柱式凝胶色谱柱,利用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在色谱柱中的渗透行为,完成样品分子量的测定。
凝胶渗透色谱法准确性高,结果稳定可靠,且适用范围广。
但是,该方法设备价格较高,操作相对繁琐,需要专用仪器和色谱柱。
3.动态光散射法(DLS)动态光散射法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测量聚合物分子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在溶液中对聚丙烯酰胺分子的热运动进行分析,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强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出分子的自由扩散系数从而计算出平均分子量。
该方法不需要标准样品,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但是,动态光散射法对样品的浓度要求较高,且需要仪器对测量条件进行控制。
总结来看,溶液粘度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动态光散射法是测定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常用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考虑样品的特性、结果准确度、设备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还应进行重复测量和数据分析的工作。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与絮凝一、聚丙烯酰胺简介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矿物浮选、石油开采等行业。
它具有很高的分子量和庞大的分子结构,可以在水中形成絮凝体,从而有效地将悬浮物聚集在一起,便于后续处理。
二、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对其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絮凝效果越好。
因为大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在水中的溶解性更好,能更好地与悬浮物颗粒吸附,形成较大的絮凝体。
然而,过于庞大的分子量可能会导致絮凝体过于紧密,不易分散,从而影响絮凝效果。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选择合适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水质条件:不同水质条件下,悬浮物的性质和浓度不同,需要选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一般来说,对于悬浮物浓度较高的污水,选用分子量较大的聚丙烯酰胺效果更好。
2.絮凝设备:设备的絮凝能力、处理水量等参数会影响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选择。
例如,高速搅拌设备可选用分子量较大的聚丙烯酰胺,以提高絮凝效果。
3.成本因素:分子量较大的聚丙烯酰胺价格较高,因此在保证絮凝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分子量。
四、聚丙烯酰胺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聚丙烯酰胺不仅在污水处理领域表现出优异的絮凝性能,还在以下行业发挥重要作用:1.矿物浮选:聚丙烯酰胺作为浮选剂,可提高矿物颗粒的浮选速度和回收率。
2.石油开采:聚丙烯酰胺在石油开采中具有增稠、降滤失、提高采收率等作用。
3.纺织行业:作为上浆剂,提高纱线的光泽度和手感。
4.食品工业:作为稳定剂和增稠剂,提高食品的口感和稳定性。
五、总结聚丙烯酰胺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对絮凝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选择合适的分子量不仅可以提高絮凝效果,还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水质、设备条件和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最佳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
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标准一、分子量范围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范围应在1,000,000到2,500,000之间。
在这个分子量范围内,聚丙烯酰胺的驱油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二、分子量分布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分布应较窄,这意味着该产品的分子量较为均匀,具有较高的驱油效果。
在选购时,应选择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产品。
三、粒度分布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粒度分布应较窄,且粒度均匀。
这样的产品在水中溶解时,能够更好地形成均一的溶液,提高溶液的渗透性,从而提高驱油效果。
四、水解度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应适中。
水解度过高会导致产品在水中溶解过快,不利于控制;水解度过低则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选购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中水解度的产品。
五、游离丙烯酰胺含量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中游离丙烯酰胺的含量应较低。
游离丙烯酰胺含量过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因此,在选购时,应选择游离丙烯酰胺含量较低的产品。
六、固体含量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固体含量应在90%以上。
固体含量过低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因此,在选购时,应选择固体含量较高的产品。
七、稳定性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出现沉淀、结块等现象。
为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并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存储和使用。
八、抗温性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应具有良好的抗温性。
在高温环境下,聚丙烯酰胺的水解速度会加快,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选购时,应选择具有较好抗温性的产品。
九、抗盐性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应具有良好的抗盐性。
在盐度较高的环境下,聚丙烯酰胺的溶解速度会变慢,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选购时,应选择具有较好抗盐性的产品。
十、生物降解性三型驱油用聚丙烯酰胺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在自然环境中,聚丙烯酰胺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选购时,应选择具有较好生物降解性的产品。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1.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测定方法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涂料、油田、医药等领域。
其分子量大小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性能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
2.常用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动态光散射法(DLS)。
2.1凝胶渗透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是一种基于聚合物在分离树脂上随分子量分布不同分别进入分子筛的渗透性差异,进而分离出一系列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配合列柱式色谱仪使用,具有高分辨率、准确可靠、能够处理高浓度的样品等优点。
2.2动态光散射法动态光散射法是一种依据布朗运动的原理,利用激光散射的光电检测器检测被测样品中聚合物粒子的发射光强度,从而计算出粒径分布和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色谱分离,能够直接针对自由聚合物或聚合物-溶剂系统测定,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可处理低浓度样品等优点。
3.常见问题3.1分子量计算公式不同不同的聚合物类型和测定方法会采用不同的分子量计算公式,例如GPC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标准的校正函数,而动态光散射法则常常采用Zimm方程计算。
使用不同的分子量计算公式可能会导致分子量结果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计算方法。
3.2数据处理易出错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校正,如背景噪声减除、流量校正、峰面积积分、相对不溶解物浓度校正等。
这些过程中一个小的错误都可能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仔细操作、反复核对。
3.3标准品选择重要GPC测定需要标准品进行校正,而标准品的选择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选用相同化学结构和分子量范围的聚合物标准品进行校正。
若未选好标准品,测量出的分子量结果未必可靠。
4.结论综上所述,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动态光散射法是当前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方法。
聚丙烯酰胺成分含量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含量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用途和生产工艺进
行调整。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聚丙烯酰胺成分含量:
1. 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常在1000到20000之间。
其中,分子量较小的聚丙烯酰胺有良好的溶解性,适合于水处理和浓缩液处理等应用场合;而分子量较大的聚丙烯酰胺则具有更好的离析性能,适用于沉淀分离和过滤等工艺。
2. 离子性:聚丙烯酰胺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阳离子或阴离子基团,以增强其与水或溶
液中其他离子的作用力。
同时,离子性的聚丙烯酰胺还具有吸附和去除水中杂质的能力。
3. PH值:聚丙烯酰胺在不同的PH值下具有不同的电荷状态。
一般情况下,聚丙烯酰胺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于溶解,而在酸性溶液中则难以溶解。
此外,聚丙烯酰胺在具有
相同电荷的盐类存在时容易失去稳定性。
4. 含量:聚丙烯酰胺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需要添加的含量也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
水处理中的絮凝剂和沉淀剂等产品,聚丙烯酰胺的含量通常在0.1%到1.0%之间;而在纸浆和纺织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助剂则需要更高的含量。
选择聚丙烯酰胺是不是分子量越大越好?聚丙烯酰胺介绍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一种紧要的水处理剂。
聚丙烯酰胺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沉淀性能、过滤性能、离子交换性能和增稠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处理领域。
在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农业浇灌等领域中,聚丙烯酰胺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处理药剂。
而分子量是影响聚丙烯酰胺性质和性能的紧要因素之一、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对其性质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越大,导致的影响如下:•吸附性能: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越大,其吸附过程中的静电作用、氢键作用和亲水作用等也会变得更加猛烈,使得聚丙烯酰胺在水中的分散度和吸附本领都会加强。
•沉淀性能: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越大,其与悬浮物的结合本领也会加强,从而促进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
•过滤性能: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越大,其分子的大小也会增大,从而使得其在过滤过程中的阻力也会更大,这有助于吸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质。
•离子交换性能: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这个交换性能也与其分子量有关。
随着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增大,其离子交换性能也会加强。
•增稠性能: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越大,产生的聚合物链长度也会变长,从而使得其在水中的增稠效果也会更好。
综上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是影响其性质和性能的紧要因素之一,而较高的分子量会带来更好的吸附性能、沉淀性能、过滤性能、离子交换性能和增稠性能。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选择的影响因素在选择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应用对象不同类型的水处理对象需要选择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例如,对于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颗粒物的去除,通常选择较高分子量(大于1000万)的聚丙烯酰胺。
而对于家庭饮用水的处理,通常选择较低分子量(小于100万)的聚丙烯酰胺。
水质情况水质的硬度、pH值、离子含量等对聚丙烯酰胺的选择也有确定影响。
例如,当水中含有较多的离子时,可选择分子量较大的聚丙烯酰胺以提高沉降效率,而当水的pH值较低时,则要选择较高的分子量以产生更高的阴离子。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选择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通常在500-2000万之间,一般来说,分子量越高粘度也就越大,不过,在使用聚丙烯酰胺的时候,并不是分子量使用效果就越好,具体在使用中,要根据实际的应用行业、水质、处理设备等条件,来决定合适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
聚丙烯酰胺产品按其平均分子量可分为:低分子量(<100万)、中分子量(200-400万)和高分子量(>700万)三类。
国内的高分子聚丙烯酰胺有: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简写NPAM,分子量800-1500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简写APAM,分子量800-2000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简写CPAM,分子量800-1200万,离子度10%-80%)。
如果单纯做助凝剂使用的时候,一般分子量越高的话,絮团越紧密,用药越省,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建议不超过2000万。
在污泥脱水方面,如果使用带式压滤机,一般分子量就不能过高,如果分子量很高就可能导致滤布堵塞,影响脱水效果;再比如您使用离心式压滤机,分子量要求就要高一点,因
为离心式压滤机要求絮团能够尽量耐剪切,所以要选择分子量相对较高的产品。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线型水溶性高分子,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PAM其衍生物可以用作高效的絮凝剂水处理行业中。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它具有多种活泼的基团,可与许多物质亲和、吸附形成氢键。
主要是絮凝带负电荷的胶体。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是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絮凝沉降,沉淀澄清处理,如钢铁厂废水,电镀厂废水,冶金废水,洗煤废水等污水处理、污泥脱水等。
还可用于饮用水澄清和净化处理。
由于其分子链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极性基团,它能通过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粒子,使粒子间架桥或通过电荷中和使粒子凝聚形成大的絮凝物,故可加速悬浮液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是高分子聚合物或聚电解物,其分子链中含有一定量极性基因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粒子,使粒子间架桥形成大的絮凝物。
它加速悬浮液中的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的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
由于分子链含有酰胺基或离子基因,故其显著特点是亲水性高,可以各种比例溶于水中,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对电解质有很好的容忍性,如氯化胺,硫酸钠等都不敏感,与表面活性剂也相容。
PAM的技术指标1、分子量PAM的分子量很高,且近年来还有较大提高。
20世纪70年代应用的PAM,分子量一般为数百万;80年代以后,多数高效PAM的分子量在1500万以上,有些达到2000万。
每一个这种PAM分子是由十万个以上的丙烯酰胺或丙烯酸钠分子聚合而成(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71,含十万个单体的PAM的分子量为710万)。
通常,分子量高的PAM的絮凝性能较好,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71,含十万个单体的PAM的分子量为710万。
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分子量从几十万到一千万以上,根据分子质量可分为低分子量(100万以下)、中分子量(100万~1000万)、高分子量(1000万~1500万)、超分子量(1500万以上)。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从500万-2500万之间,一般可分为低分子量、中分子量、高分子量、超高分子量四种。
通常,分子量高的PAM的絮凝性能较好,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71,含十万个单体的PAM的分子量为710万。
该产品其衍生物的分子量一般从几十万到一千万以上,根据分子质量可分为低分子量(100万以下)、中分子量(100万~1000万)、高分子量(1000万~1500万)、超分子量(1500万以上)。
但分子量有时也不是越大的就越好,比如带机,一般的话分子量就不能过高,如果分子量很高就可能导致滤布堵塞,影响脱水效果;再比如离心机,分子量要求就要高一点,要求絮团能够尽量耐剪切,所以要选择分子量相对较高的产品。
分子量大小的选择:
1、常见的污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一般适用中低分子量即可达到絮凝作用,根据水质不同也可选择中高分子量PAM。
液体增稠、制香粘粉之类特殊行业需要选择高分子量或超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才能达到最佳的增稠效果。
2、污泥脱水时阳离子PAM则注重离子度型号的选择,分子量可忽略不计,
因为聚丙烯酰胺离子度的高低针对分子量有着固定的标准。
以上就是有关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大小的选择办法以及区别,大家可根据自己具体需求来选择,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由于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有机絮凝剂,由于其分子量范围较大,例如分子量800万、1000万、1200万、1400万等等,而且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用途有区别,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进行选择。
选择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之前,先要确定能聚丙烯酰胺的类型,一般会根据污水的PH值进行简单的判断,在确定好使用的产品类型后,再进行分子量选择。
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300-2000万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300-1500万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500-1300万
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800-1000万
根据行业经验判断,不同的污水选择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范围在:
1.普通工业污水处理用聚丙烯酰胺一般选择600万—1800万分子量之间的产品;
2.如果用于增粘增稠作用,例制香、制胶、涂料等制造业,则建议选择1800万—2500万分子量的产品;
3.洗煤污水处理用聚丙烯酰胺和洗沙污水处理用聚丙烯酰胺一般选用1200万—1600万分子量的产品就可以;
4.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般选用的是阳离子型900万—1200万分子量产品。
5.钢厂废水处理一般选用的是400万—1200万分子量的产品。
为了帮助您解决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选择问题,特别总结了这些信息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