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传播研究综述及其在网络环境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8.32 MB
- 文档页数:5
关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口碑研究综述关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口碑研究综述0 引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08 年12 月31 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 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9 %)。
继2008 年6 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网民规模较2007 年增长8800 万人,年增长率为41.9%。
电子商务已经是与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网络应用,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4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0%[1]。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口碑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大大扩展了口碑发生作用的范围。
例如,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的时候,越来越重视网络上的意见,从看什么电影,到投资什么股票,在做出决策之前,消费者都会考虑网络的意见。
着实研究网络口碑及其相关领域对消费者和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1 概念界定1.1 口碑(Word Of Mouth)此口碑一般所指传统口碑,指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服务、品牌或组织等非正式、不含商业目的的人际传播(Anderson,1998)[2]。
学术上对于口碑的界定,最早起源于Arndt,在他的研究当中,口碑被定义为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公司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意见、想法等的交流和沟通。
Helm & Schlei 认为口碑是群体之间(如产品提供者、独立的专家,家人和朋友,实际和潜在的消费者)进行的口头沟通,包含了正面的和负面的沟通。
(Helm& Schlei,1998)。
在我国,黄孝俊、徐伟青认为,“口碑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购前和购后两个阶段,即口碑传播对消费者购前决策和购后评价的影响。
而且其影响既有来自传者和受者双方的人际影响力又有来自某一方的非人际影响力。
”[3]可见,口碑的定义重点在于通过口头的形式进行交流,以及交流的内容需与产品相关。
网络口碑相关研究综述周晓倩,陈月梅(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传统口碑传播与互联网相融合,新型的口碑形式———网络口碑应运而生,一跃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因此,本文整合近年国内外网络口碑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综述网络口碑的内涵界定,归纳网络口碑的特征、传播动机、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管理方法。
通过梳理,以期为今后网络口碑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口碑;消费者;口碑传播;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11-11作者简介:周晓倩(1997—),女,江苏泰州人,市场营销专业。
陈月梅(1971—),女,通讯作者,安徽合肥人,讲师,研究方向:营销管理,创新管理。
一、前言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2020年3月,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64.5%,网民的人数突破了9亿人。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搜寻信息、社交互动以及购物的方式。
众所周知,口碑是消费者获取产品或服务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沟通渠道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种新的口碑形式逐渐为公众所熟知。
它以互联网为媒介,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可以通过社交平台、社区讨论和论坛等在线传播,那就是网络口碑。
用户可以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产品感受或服务的重要来源,通过充分知晓该产品的优劣,减少对产品的感知不确定性。
目前,网络上对产品或服务的各种评论信息形成的舆论导向是网络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与判断往往决定着这个产品的生死。
因此,网络口碑的出现,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机遇或挑战,如何对网络口碑进行正确引导,利用网络口碑进行品牌推广或宣传,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兴趣,是每个企业都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因此对网络口碑的研究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成为一个热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