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3
- 格式:pdf
- 大小:1005.75 KB
- 文档页数:10
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要点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要点:1、既是陆生又适于飞行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2、飞行对于鸟类的意义: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①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②身体被覆羽毛;③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④胸肌发达;⑤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⑥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⑦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⑧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4、昆虫的特征: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运动器官---两对翅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③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5、外骨骼的作用:①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节肢动物的特征:①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②体表有外骨骼③足和触角分节。
包括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7、两栖动物的特征:①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经过变态发育成为幼蛙。
②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例如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
习题:1、关于“天高任鸟飞,望断南飞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说的是鸟类的迁徙B、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C、返回产卵育雏的地方D、鸟类的灭绝2、下列四种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A、蟋蟀B、蜘蛛C、蝉D、金龟子3、关于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而且分部B、足和触角分节C、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但不分部D、体表有外骨骼4、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其理由是()A、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B、长期的飞行生活,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C、身体表面的角质层随昆虫的生长而脱落D、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只能脱落。
5、蜻蜓落在物体上休息时,我们看到它的腹部在收缩,舒张,不停地活动,这是蜻蜓()A、在进行呼吸B、在进行休息C、在进行消化D、肌肉疲劳的现象6、家燕是善于飞行的鸟类,身上最发达的肌肉是()A、翅膀上的肌肉B、腹部的肌肉C、躯干部的肌肉D、胸部的肌肉7、家鸽的翅膀上长着几排大型的羽毛,它们的功能主要是()A、保持体温B、飞行C、挡住风雨D、吸引同伴8、无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A、蝙蝠B、昆虫C、鸟类D、甲壳动物9、下列鸟类中,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一组是()A、丹顶鹤和麻雀B、鹅和大山雀C、鸵鸟和蜂鸟D、猫头鹰和朱鹮10、家鸽龙骨突的作用是()A、加强牢固性,适于剧烈的运动B、保护胸骨和体腔C、附着发达的胸肌,适于飞行D、多块骨愈合在一起,减轻体重11、蝗虫的呼吸器官是()A、气门B、气孔C、气管D、肺12、与鸟类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生理特征是()A、有坚硬的角质喙B、身体内有气囊C、胸骨、胸肌发达D身体呈流线型13、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体C、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处于幼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大D、昆虫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14、下列除哪项外,其余都说明家鸽的外形与飞行生活相适应?()A、全身被羽B、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C、身体呈流线型D、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15、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16、鸟类最发达的肌肉是胸肌,约占体重的1/5,这有利于()A、较小飞行阻力B、保持体温C、减轻体重D、牵引两翼飞翔17、家鸽气囊具有的功能是()A、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B、进行气体交换C、适应飞翔生活D、以上都正确18、家鸽的直肠短,不能储存粪便,这有利于()A、减小阻力B、减轻体重C、生殖发育D、消化和吸收19、蝗虫身体表面坚硬的部分称为()A、角质层B、甲C、外骨骼D、贝壳20、蝗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是()A、支撑身体,可以使身体长得很大B、适应了陆地生活C、有利于飞行生活D、可以防止天敌的捕杀,具有防御作用2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胜利特点是:(1)从外形来看,体呈----------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李少芳思考“用什么方式让一张纸在空中飞得远”“折成纸飞机,飞得远,改变的是形状,不是重量。
”利用纸片和纸飞机的比较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鸟类要实现飞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减少阻力、减轻体重、提供能量等。
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学生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图片,并思考:鸟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的飞行能力呢?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实验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即:1、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2、作出假设:____。
3、制定并实施计划:(略)。
4、得出结论:____。
5、表达和交流:将你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结合课本的资料分析题,从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两大方面展开。
同时师导入:仰望蓝天上高飞的鸟儿,你也许会想:“我要是能飞那该有多好?”是啊,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年前,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才实现了人类的夙愿。
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鸟儿为什么能飞呢?三、新授:同学们跃跃欲试。
1、师:请同学们看导学提纲二,或许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用实验来启发学生作出假设)同学甲:“鸟儿能飞是因为它有翅膀。
”同学乙“鸟的体重很轻。
”同学丙“鸟的肌肉发达。
”2、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请同学们参考导学提纲三、四、五,来自主完成。
注意有疑问的部分标记出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生:自主学习。
师:下面小组合作解决有疑问的部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导学提纲内容。
3、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展示的机会最多?(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获得的知识会更深刻。
同时采用竞赛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学们都踊跃举手了:一组代表:交流导学提纲中的大部分问题。
(简单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即可)师:嗯,说得很精彩。
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或者不同意见?(发动集体力量解决较难理解的问题)二组发言:我们观察到鸟骨不仅很薄,很细,而且长的骨里面大都是空的。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一、自学成才1、昆虫是种类的一类动物,超过种,它是动物中唯一会的动物。
2、昆虫的特点是:①②。
3、外骨骼有和内部柔软器官,防止的作用,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4、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①②③。
5、青蛙幼体生活在 ,用呼吸,经过发育才能成为幼蛙,此后营生活,用呼吸,同时用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
二、完成观察与思考课本24页三、完成下列讨论题1、举例说明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什么重要意义?2、昆虫的翅和鸟的翼就适于飞行来看有那些共同点?四、纲,代表:。
节肢动物纲,代表:。
纲,代表:。
纲,代表:。
五、堂上练习1、在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A鱼类 B鸟类 C昆虫 D软体动物2、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是()A、蝙蝠B、丹顶鹤C、昆虫D、蜈蚣3、在无脊椎动物中,对昆虫分布、活动范围影响最大是()A体表有外骨骼 B具有翅 C身体分部 D适于陆地生活4、蝗虫的足和翅分别生在身体的()A、头部和胸部B、胸部和胸部C、胸部和腹部D、腹部和胸部5、“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
这描写的是()A、家鸽B、昆虫C、虾D、蜘蛛6、下列的动物中,是属于昆虫的是()①蝎子②蚊③蟹④蝇⑤虾⑥蝗虫⑦蜈蚣⑧蜻蜓7、下列属于节肢动物的是()①蜘蛛②青蛙③家鸽④蚯蚓⑤蝗虫⑥虾⑦蜈蚣⑧家兔8、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的动物是()A、鲸B、蟾蜍C、蜻蜓D、蚯蚓9、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分别生活于( )A、陆地和水中B、潮湿陆地和水中C、水中和水陆两栖D、都生活于水中。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材的编排方式改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述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而是按照生物圈的环境特点来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减少了知识的分量,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
由于学生在第四单元中已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故本节对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的简化。
侧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探究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探讨他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技能目标:1、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2、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情感目标:1、认识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护动物的情感;2、通过探究各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家鸽骨骼模型、薄纸、蝗虫的外型模型、flash。
通过flash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观察、思考,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节教学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给出的问题作出假设,鼓励有创意的设想,让学生注意实验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介绍实验方法。
让学生了解:除了调查、观察、动手实验外,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手段,通过探究应使学生明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除了有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适应外,还有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适应。
【初二学习指导】初二生物知识点:空中飞行的动物
【摘要】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
的练习中不断积累,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
初中第二天
生物知识点:空中飞行的动物,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适合飞行的鸟类的特征
1)外部形态结构
体型: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
体表:被覆羽毛,身体上的羽毛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阻力,翅膀上的正羽有利于在翅
膀扇动是提供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
翅膀:扇形,表面积大,薄而轻,扇动为飞行提
供动力(提供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骨骼和肌肉:骨骼薄而坚固,中空,可以减少重力。
龙骨突发达,利于肌肉附着;胸肌发达,收缩有力,为翅膀扇动提供动力。
2)内在生理功能
食量大,可以满足对能量的需求;直肠短,粪便可以随时排除,可以减轻体重,有利
于飞行;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可以辅助呼吸;心脏大,血量大,雪速快,血液运输能力强,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力强;体温高且恒定。
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协助双呼吸(飞行期间);减肥;散热;减少内脏摩擦
双重呼吸:飞行时,呼吸一次,气体在肺部交换两次
小结:初中二年级生物知识点:空中飞行的动物在这里。
你有什么灵感吗?我希望你
读完后能帮助你的学习。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1、阐明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尝试独立完成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4、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1、通过对昆虫翅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对__知识的小结,使学生形成总结回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的习惯。
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各种昆虫及翅的形态,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2、通过对__总结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确立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昆虫的翅和鸟的翼有何异同。
教学方法:观察式、启发式、举例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生活中熟悉的昆虫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制作鸟的翼与昆虫的翅对比图片,投影几种昆虫翅的图片。
2、学生准备:蝗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学生熟悉的一些昆虫录像(运用多媒体)。
师:请同学们看了录像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你所知道的昆虫名称。
生:写出知道的昆虫名称。
师:请两名学生来说出看到的昆虫名称。
生:其余的学生作补充。
师:同学们观察这些昆虫都有哪些结构?生:学生回答都有足、翅。
师:讲述现在已经知道的昆虫种类超过了100万种,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分布十分广泛。
它们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有三对足,多数有翅。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能飞行的动物。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2课题: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教学目标:1、能例举多种昆虫名称,认识一定数目的昆虫。
2、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理解昆虫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知道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3、知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节肢动物。
4、了解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增强学生对有益昆虫的保护意识和对有害昆虫的防控意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人教版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人教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人教版1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空中飞行的动物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
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
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喙(就是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
——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7、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8、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
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9、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10、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