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钢轨超声波探伤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7.58 MB
- 文档页数:35
钢轨超声波探伤方法
钢轨超声波探伤方法:
①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频率探头一般使用2 5兆赫兹适用于大多数钢轨检测任务同时配备耦合剂如水甘油等确保声波有效传导;
②校准仪器开机后按照说明书指引输入钢轨参数如材质厚度声速等信息并使用标准试块进行零点校正确保测量准确性;
③表面预处理用钢丝刷清除轨头顶面两侧及腰部油污锈迹等杂质避免影响超声波传播造成误判;
④耦合操作将探头垂直紧贴于钢轨表面并均匀涂抹耦合剂使两者之间形成良好接触条件;
⑤扫查方式采用直线往复移动探头覆盖整个检测区域注意保持恒定速度和压力防止漏检或重复扫描同一位置;
⑥缺陷识别观察显示屏上回波信号特征正常情况下只有底波显示一旦出现异常峰值则表明可能存在裂纹夹渣等缺陷;
⑦定位定量通过调整增益灵敏度等参数放大缺陷信号并结合几何尺寸估算缺陷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
⑧记录存储将每次检测结果包括图像数据探伤报告等保存至仪器内存或导出至电脑便于后续分析比对;
⑨数据分析根据行业标准对存储资料进行综合评判确定钢轨损伤等级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如修复更换监控等;
⑩定期复检考虑到铁路运输环境复杂多变建议每季度或半年对重点线路开展一次全面复查及时掌握钢轨健康状况;
⑪技术培训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应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讲解理论知识实践技巧安全事项等内容提高其业务能力;
⑫持续改进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结合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改进现有工艺流程以适应更高要求。
钢轨超声波探伤标准的分析与探讨高速钢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出现一定的损伤,为了准确的探明损伤的具体位置,检修人员可以采取超声波探伤技术进行处理,以保障钢轨整体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下文就钢轨超声波探伤的标准与应用进行分析。
标签:钢轨损伤;超声波探伤;探伤标准;实际应用引言在高速钢轨生产的过程,若是产品的内部损伤质量缺陷超出了设计标准,一旦投入使用则容易引发断轨的严重事故。
为了有效避免该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利用超声波探伤技术对其钢轨的内部质量缺陷进行检测,以保障高速钢轨生产的质量与安全。
一、超声波探伤标准第一,在对高速钢轨进行探伤处理时,需要采取双晶片探头进行探伤。
一般情况下双晶片的探头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标准:双晶片的探伤探头灵敏度需要大于35dB,才可以达到设计标准;在对高速钢轨进行探头应用时,需要着重对高速钢轨的检测盲区与检测的钢轨深度进行一定的探伤,同时根据获得的检测数据绘制相关的变化曲线,当检测盲区小于钢轨的腰身设计工作标准缺陷时,则可以保障高速钢轨的生产质量。
第二,目前我国高速钢轨的自动化探伤传递设计标准,主要有专用对比试块探伤、静态样块探伤和动态样轨探伤,通过在不同生产场景应用对应的探伤工作方案,以保障高速钢轨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1]。
第三,在对高速钢轨进行探伤处理时,需要丢探头的起落架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超声波探头具有很好的工作跟随性,以保障探头与高速钢轨探测面处于稳定的耦合状态下。
在对探头的起落架设计进行了合理的优化之后,可以很好的减少超声波探伤的误报次数,有效的提高了超声波探伤检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第四,在动态样轨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时,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即超声波探伤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报情况。
该种情况则可以通过现场判断进行一定的避免,而系统的漏报问题则无法避免。
在今后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应用时,需要对动态监测的漏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更好的解决该问题造成的钢轨质量缺陷。
钢轨配件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摘要:钢轨作为铁路线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超声波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钢轨配件的检测和评估中。
本文将对钢轨配件的超声波检测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包括超声波基本原理、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的内容。
1. 引言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对于钢轨配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钢轨因为长期受到环境和负荷的影响,会出现各种缺陷或损伤,如裂纹、疲劳等。
这些缺陷或损伤如果不及时发现和修复,会对铁路运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研究钢轨配件的超声波检测技术对于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 超声波基本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耳可听到的声音的声波。
它具有穿透性强、传播距离远、对材料无损伤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反射、透射、散射等现象,结合接收到的声波信号来判断材料中的缺陷情况。
3. 超声波检测方法针对钢轨配件的超声波检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传统超声波检测和相控阵超声波检测两种。
3.1 传统超声波检测传统超声波检测是指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反射信号来检测材料的缺陷。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材料表面难以观察到的缺陷,如内部缺陷、裂纹等。
它主要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并由接收器接收反射的超声波信号,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来确定材料内部的缺陷位置和尺寸。
3.2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是相对传统超声波检测而言的一种较新的技术。
它利用多个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组成的阵列,通过控制每个探头的发射和接收时间,实现不同方向的超声波束的发射和接收。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可以实现对钢轨配件的全面扫描,并且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生成高分辨率的超声图像,用于评估钢轨配件的缺陷情况。
4. 仪器设备钢轨配件的超声波检测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
常见的仪器设备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探头、放大器、计算机等。
超声波检测基本原理—钢轨超声波探伤通过对超声波检测基础理论的学习,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钢轨探伤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探伤设备的理解。
2022/6/23基本概念超声波的基本概念、定义01超声波的特性声速、传播特性02超声波检测仪器、探头、检测方法03钢轨探伤小仪器04目录基本概念无损检测医学检验B超X光片射线检测无损检测(N D T)定义:以不损害被检验对象的使用性能为前提,应用多种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结构件等进行有效性的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他们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性能。
目的:探测材料表面及内部缺陷,测量工艺参数,表征材料的组织结构、评价物理及力学性能、预测零部件的寿命。
前提:不损害被检验对象的使用性能。
常规检测方法涡流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定义: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多种传播特性,例如反射、折射、衍射、散射、衰减、声速等的变化,可以无损的探测到物体的几何尺寸、表面余内部缺陷、显微组织的变化等。
缺陷波声波声波的定义:机械振动源产生振动,并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次声波:< 20Hz 声 波:20 Hz ~ 20 KHz 超声波:20 KHz ~ 109Hz声波类型按频率不同分为次声波、声波、超声波等。
超声波的特性超声波类型根据波动传播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对于波的传播方向的不同关系,可将波动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板波等。
纵波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平行的波,称为纵波,用L表示。
能承受拉伸应力或者压缩应力的介质可以传播纵波。
传播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方向横波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波,称为纵波,用L 表示。
产生横波时质点承受的是剪切应力,只有固体才能承受剪切应力。
传播介质:固体传播方向声速定义: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或者说声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因素:弹性模量、密度、温度、应力、均匀性、波形介质纵波横波钢5900m/s3230m/s一般固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低。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17期铁路道岔钢轨压型段超声波探伤徐蔡鹗(上海局铁路局上海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上海 200439)摘 要:通过对铁路道岔钢轨压型段的超声波探伤试验,确定了道岔钢轨压型段的探伤方法。
系统主要由超声波发射模块和回波接收模块构成。
经仿真和实验验证,所设计系统能有效检出钢轨探伤,满足应用要求。
关键词:道岔;钢轨压型段;超声波探伤前言道岔是高速铁路线路设施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道岔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列车运行的速度,运行线路的维护成本和线路的使用效率。
在先前的生产中,钢轨锻件未使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探伤,因此无法及时发现加工过程中的探伤,并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对道岔钢轨压型段进行了超声波探伤试验,并将试验结果用于实际生产中的质量探伤,达到了预期目的。
1探伤原理和典型探伤方法1.1探伤原理探伤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可以掌握被测零件的内部质量而不会损坏。
在探伤检测技术系统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已被广泛使用。
依赖于超声波传播的原理。
当遇到传播路径中的界面时,将被反射,并且反射波将被指定的设备接收,从而露出被测物体。
内部探伤。
当前,超声探伤原理包括以下三类:(1)脉冲反射探伤原理。
超声波将超声波传输到试件,如果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不同界面,则会发生反射现象。
由于只需要配备探头,就可以实现同步接收。
(2)脉冲投射检测原理。
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设置在被测件的两侧,通过脉波穿透被测件实现检测。
(3)共振法的检测原理。
被测零件的厚度是关键参数。
当该值达到超声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将发生共振。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确定相邻的共振差来获得工件的厚度。
同时可以根据厚度判断工件内部质量是否有探伤。
1.2典型的探伤方法在国外铁路闪光对接焊和铝热焊缝探伤中,探伤仪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
具有可移植性的特征。
是一款具有丰富功能的手持式全数字仪器。
是焊缝年度探伤和复检中的重要工具。
对于铁路道岔的型材截面,数字焊缝通用探伤仪的应用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和定量探伤目标。
钢轨超声波探伤课件之新建铁路钢轨验收与探伤浅谈新制钢轨与在役钢轨探伤的不同2010年5月铁路探伤网培训资料新轧制钢轨探伤和在役钢轨探伤的区别新钢轨探伤,是指钢厂新制钢轨的探伤。
探伤方法和我们工务段所用的在役钢轨检测目的探伤方法完全不同。
•探伤方法不同。
•探伤标准不同。
•使用仪器工艺不同。
•检测缺陷的性质不同。
两种探伤的比较新制钢轨探伤在役钢轨探伤探伤要求检测冶金缺陷检测疲劳缺陷缺陷性质白点,氧化物夹杂,水平垂直劈裂核伤孔裂水平裂纹等缺陷方向纵向横向仪器设备仪器多达10通道,钢轨行走自动探伤仪器6通道人工推行或大型探伤车执行标准TB/T2344-2003.TB/T 2658.9-1995探伤目的新制钢轨质量新修线路验收保证运营安全在役钢轨的主要检查•轨头:横向疲劳裂纹(核伤)•轨腰:螺孔裂纹•探头分布:都在轨头顶部,•耦合方式:保护膜•轨头探伤灵敏度:横向面状缺陷3毫米平底孔•螺孔裂纹探伤灵敏度:4毫米长槽新钢轨的主要检查•轨头:轨腰:轨底•探头分布:轨头顶部,轨头两侧面,轨腰•耦合方式:水膜式•轨头探伤灵敏度:点状缺陷2毫米平底孔+6分贝•条状缺陷2毫米横通孔+6分贝•轨腰探伤灵敏度:2毫米平底孔+6分贝•轨底探伤灵敏度:1X1X100毫米长槽•注解:直径2毫米+6分贝相当1.6毫米直径平底孔综上所述:•新建线路通车前验收应该使用TB/T2344-2003标准验收线路,使用工务段探伤小车验收钢轨是错误的。
•焊轨厂应使用TB/T2344-2003对焊接前的钢轨进行探伤后再焊接。
至少应对钢轨端部轨腰进行探伤。
•AT钢轨和道岔生产单位应该使用B/T2344-2003标准对钢轨进行探伤。
•钢轨淬火后应使用TB/T2344-2003标准探伤。
•新钢轨探伤是检测纵向缺陷,在役轨探伤是检测横向疲劳缺陷。
总结•我们必须了解两种探伤的目的方法完全不同,从误区中解放出来。
•提高钢轨检测水平,更好的检测素轨,保证今后钢轨在线使用寿命。
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1 范围TB/T 2658的本局部规定了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工艺要求、探伤操作、缺陷处理、探伤报告等。
本局部适用于新焊钢轨焊缝(以下简称新焊焊缝)和在役钢轨焊缝(以下简称在役焊缝)的超声波探伤作业。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 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 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TB/T 1632.1—2005钢轨焊接第1局部:通用技术条件TB/T 2634—1995钢轨超声波探伤探头技术条件3 工艺要求3.1 根本要求3.1.1 应采用单探头和双探头两种方法对焊缝进行扫查。
3.1.2 为保证焊缝探伤质量,焊缝两侧各400 mm范围内,不宜钻孔或安装其他装置。
3.1.3 铝热焊焊缝扫查应普及焊缝全宽度(宽度超过40 mm焊缝的轨底两侧部位除外)。
3.1.4 焊缝探伤应配齐备品,参见附录F。
3.1.5 新焊焊缝的探伤在推瘤和打磨以后进行,焊缝处温度应冷却至40℃以下,探测面不应有焊渣、焊瘤或严重锈蚀等。
轨头踏面、轨头两侧、轨底两侧和轨底角上部(30 mm)应打磨至钢轨原始面。
3.1.6 在役焊缝探伤前应去除探测面上的油污和严重锈蚀等,扫查范围应以焊缝中心向两侧各延伸200 mm。
在役焊缝可使用阵列探头或组合探头进行分段探测。
3.2 探伤人员探伤人员应具有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Ⅱ级或以上级别的技术资格证书,经专门的钢轨焊缝探伤技术培训,合格前方能独立承当钢轨焊缝探伤工作。
3.3 探伤设备、探头和试块3.3.3.1 新焊焊缝扫查装置:a) 用于工厂或基地焊焊缝:应能对轨头、轨腰和轨底部位进行K型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