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

版)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safety prod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监督审核(以下简称监审)实施中,如何确保贯彻CNAB对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和认证机构审核方案的相关规定,把握EMS监审证据的获取重点,形成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促进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是监审有效的关键。现就审核实施中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高层领导的审核

对高层领导的监督审核,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主要需获得以下证据:1、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新、扩、改”项目领导抓了哪些“三同时”工作;2、守法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是否了解新的适用法律法规对组织的要求,组织采取哪些守法对策;3、对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在领导的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安排和关注;4、在污染预防、持续改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取得的成效如何,在资源优化、环保费用方面有哪些投入;5、政府或相关方关注的重点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6、自我完善机制如内审、管理评审的实施及有效性;7、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守法证据

EMS监督审核仍然要获取守法的证据,特别是二监、三监审核以体现EMS的有效性。

1、对于属于一类风险的组织不但要审核水、气、声排放的日常监测结果,而且要审核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例行监测和年度监测报告,是否达标排放;

2、对于属于二、三类风险的组织酌情而定,对初审时提供的水气声监测报告中已接近排放标准的项目,应要求提供新的年度监测报告,以审核其改进的有效性;

3、组织当年的排污许可证与实际实施情况,有无超标、超量排放,有无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

4、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或转移的证据;

5、国家或行业节电节水有明确指标要求,组织是否达到了相应

的能耗标准;

6、组织的特种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等是否按时由监察机构定期检验,定期检验中提出来的整改要求,是否经过了整改和复验合格后投入运行;

7、其他对照适用法律法规必须强制执行的证据。

三、审核准则变化及其审核

要关注EMS审核准则的变化如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发布实施,特别是地方法规和顾客、第二方审核提出的其他要求,要依据这些新准则要求进行审核取证,如纺织、服装行业2006年1月1日全面强制执行“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在审核产品中环境因素控制时,应依据上述标准要求,关注相应的PH 值、甲醛含量、色泽度等指标是否达标的证据。

四、体系的变化及其审核

首先要关注EMS范围有无变化?对于这些变化组织的体系有哪些变更以及变更后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如有的组织在取得证书后在厂区内新建了员工食堂、宿舍;有的工厂在取证书后将厂区中

多余厂房租赁给另一厂商,形成了“厂中厂”的环境影响,这些审核范围的变化是否在EMS中有所体现?是否有恰当的控制?其次要重点关注组织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投入,其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是否更新,新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及其效果如何。如在组织的厂区内扩建新的厂房,其建筑施工涉及的环境因素是否已识别评价,是否纳入EMS控制范围进行管理?

五、对文件的审核

无论审核有无安排监督审核4.4.5要素,在监督审核中均要结合现场,审核文件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文件变更的有效性,特别是对重要环境影响岗位的审核。如一个采用投入石灰石脱硫的发电锅炉,其作业文件中规定了石灰石投入量与锅炉运行中SO2达标具体控制要求,对经过初审后的持续运行,在监审时要结合现场

4.4.6要素的审核,进一步审核其运行准则是否适宜,是否适宜现场操作,是否行之有效等等,都要重点加以关注。

六、对重要信息进行追踪审核

要重点关注并疏理自上次审核以来组织的环境表现和环境影

认证公司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Taozhi666@https://www.doczj.com/doc/2110820163.html, 分发序号: 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 指导书 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目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2) 2 塑料成型加工 (2) ...2 3 环境因素审核. (11) 2 4 环境法律与其他要求 (16) 5 监测与测量审核 (18)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在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得到正确和统一的理解和遵循,特结合该行业的特点制订本指导书。 1.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审核员按照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标准对塑料制品业进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 塑料成型加工 2.1塑料的组成与性能 2.1.1塑料及其分类 1)塑料:一般指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为基本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塑化成型,而产品最终形状能保持不变的材料。它的组成除了高聚物(树脂)为主要成分外,还根据需要,可能含有某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助剂。助剂主要有填料、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等。

2.1.2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特性及用途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这类塑料基本是以聚合反应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的,

受热时不产生化学交联,因而当它再一次受热时仍具有可塑性。它们的主要特性如表1所列。 表1主要热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2.1.3热固性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热固性塑料:是指受热后能成为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这类塑料基本以缩聚反应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受热时发生化学变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733-7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环境管理体系简称EMS,我国新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GB/T 24001:2004 等同于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须注意的细节(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须注意 的细节(新版)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identifying hazards, preparing plans, rectifying hidden dangers, and establis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s. ( 管理体系)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须注意的细节(新 版) 充分的现场审核准备是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有效性的基本保证之一。经过几年的审核实践,笔者觉得作为审核组长在进行现场审核准备前还应对一些细节加以关注,以“对审核进行策划并在审核中有效地利用资源。” 一、对受审核组织环境信息的分析、利用 信息是一种资源。审核组长应善于分析和利用受审核组织的环境信息。 对于一个初次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组织,审核组对它的环境状况了解甚少。所以在进行文件审核时,要求组织递交该组织所在地区的位置图、该组织的平面布置图、污水排放管网

图、工艺流程图、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和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等资料,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审阅,初步了解受审核组织的环境敏感点;大气、水、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的适用标准。可以为下一步查找该行业、该产品的相关资料提供信息;可以为认证范围的初步确定提供信息;也可以为确定第一阶段审核重点提供信息。 笔者曾经审核过一个企业。从该组织的手册、程序文件及环境因素清单中没有找到固体废弃物的归口管理部门,与该组织联系后才知道该公司的保洁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均由该组织的下属子公司承担。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完整性有效性考虑,该组织采纳审核组意见,将该子公司纳入了认证范围。通过审核促进了该组织保洁过程和固体废弃物管理过程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在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理方面取得绩效。 笔者还曾审核过一个私营的化工企业。初次在文件审阅中发现该组织在环境因素识别和能源资源利用方面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审核准备会上要求审核组在现场审核时对这方面多加关

2014年环境管理体系专项内部审核报告

2014年环境管理体系专项内部审核报告

按照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专项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公司专业管理部门于7月16日至24日,组织对股份公司管理部门及分、子公司进行了环境管理体系的专项内部审核。 一、审核概况 (一)审核目的 摸清环境管理体系日常的运行控制和维护是否有效、适宜,查找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实施整改,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审核依据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控股公司及股份公司现行相关文件; 安宁公司、红钢公司、玉钢公司现行有效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三)审核范围 科技创新部、节能减排中心、装备技改部、人力资源部、股份办公室、生产物流中心、技术中心、国贸公司、质量计量检测中心、安宁公司、红钢公司、玉钢公司 (四)审核组成员 组长:杨玲(A-科技创新部) 副组长:廖巨华 组员:贺如国高鸿彭昆宁王贤杨玲(B-节能减排中心) 符世贤王洪强庾郁帆詹道平赵云关云莲杜磊廖雪梅陈吕昌朱延平魏瑛刘云龙陈建兰严建云张应雄秦天瑞匡挚林钱英刘永民赵峰李刚潘劲松陈云龙张仕敏闫莉马杰张庆

审核采取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询问有关人员、现场观察和验证的方式进行。整个审核活动,得到了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保证了审核任务的完成。 通过审核,达到了“查找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实施整改,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各层次的关系,促进体系的健全完善,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的目的。 二、审核结论综述 审核组认为,各单位围绕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生产经营所开展的工作是有实效的,体系的运行是符合标准、法规和公司相关文件要求的,并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改进,有效性得到保持。同时,审核中也发现了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此次审核由公司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各分、子公司结合管理体系年度内审工作的需要,编制各自的内审计划并组织同步实施。因此,不符合项由各分、子公司开具,公司专项审核存在的问题由审核组以情况汇总通报的形式反馈给各分、子公司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一)总体评价 环境管理各项工作在受控状态下有序开展,体系保持了符合性、有效性。表现为: 1.管理体系保持了完整性。虽然一些活动、过程采用了功能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但体系保持了覆盖策划的产品范围、活动、过程及与生产有关的活动场所和部门。 2.文件总体满足体系运行控制要求。各单位、部门总体上能按策划的安排,编制相应的文件,并得到不断的更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3.绝大多数单位对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识别,并进行动态更新。 4.管理体系运行过程没有受部分单位、人员变动调整大的影响,基本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 版)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safety prod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监督审核(以下简称监审)实施中,如何确保贯彻CNAB对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和认证机构审核方案的相关规定,把握EMS监审证据的获取重点,形成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促进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是监审有效的关键。现就审核实施中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高层领导的审核 对高层领导的监督审核,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主要需获得以下证据:1、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新、扩、改”项目领导抓了哪些“三同时”工作;2、守法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是否了解新的适用法律法规对组织的要求,组织采取哪些守法对策;3、对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在领导的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安排和关注;4、在污染预防、持续改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取得的成效如何,在资源优化、环保费用方面有哪些投入;5、政府或相关方关注的重点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6、自我完善机制如内审、管理评审的实施及有效性;7、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守法证据 EMS监督审核仍然要获取守法的证据,特别是二监、三监审核以体现EMS的有效性。 1、对于属于一类风险的组织不但要审核水、气、声排放的日常监测结果,而且要审核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例行监测和年度监测报告,是否达标排放; 2、对于属于二、三类风险的组织酌情而定,对初审时提供的水气声监测报告中已接近排放标准的项目,应要求提供新的年度监测报告,以审核其改进的有效性; 3、组织当年的排污许可证与实际实施情况,有无超标、超量排放,有无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 4、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或转移的证据; 5、国家或行业节电节水有明确指标要求,组织是否达到了相应

三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三体系内部审核报告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成建六司发[2008]号 关于印发《公司二○○八年第一次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的通知 各项目部、分公司、厂、站、机关各部室: 现将公司《二○○八年度第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二○○八年八月一日 主题词:管理体系审核报告通知 存档三份共印五十五份2008年度第一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编号:2008-01 审核组长:刘永琴 审批人:

一、审核目的: 确定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是否符合要求,并持续有效实施。 二、审核覆盖的业务范围: Q: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 消防设施安装、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E/O:同上 管理体系覆盖的公司领导、各部门、项目部及分公司(见计划) 三、审核准则: 1)GB/T19001-2000 GB/T24001-2004 GB/T28001-2001 2)公司管理体系手册/程序B/0、A/0版 3)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 四、审核日期: 2008年7月28日至2008年7月31日 五、审核组成员: 审核组组长:刘永琴 分组长:马蓉珍、李幼泉、徐思明、尹德成 审核组成员: 马蓉珍、李幼泉、张道琼、谭彬、徐思明黄元 曹鸿嘉、杨江萍、梁世勇、车汪速高照林 聘:周建国、罗世元、肖昌永、李立均、吴炜 六、审核情况:

1)接受审核的公司领导: 彭传科、曹鸿嘉、黄良、邱明珍、刘宏、冯家荣、陈晓红 张家泽。 接受审核的项目部负责人:周国成易红兵赖红春卢冬林陈东蔡明康李俊沈仲才陈洋明李崇金、唐军、胡伟任德孝刘永琴徐思明、李幼泉、尹德成、吴炜、谭彬、梁世勇、陈光友、胡勇张沛明、叶文贵、王继兴、沈洪涛、朱毅、葛蕾均、唐坪生等。 本次审核得到了公司领导、各部室、基层单位和项目部领导及全体职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审核氛围,使审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如期完成了审核任务。 2)审核组于2008年7月28日~7月31日对四项目天空城、五项目万基金蓝湾.六项目及九项目红枫林..七项目及十一项目新里.派克、八项目海珀.香庭.十七项目商混站.安分司(消防、机电安装)劳务分公司、机分司、租赁站、试验室、工程部、技术部、政工部.经理办经营预算部、工会/员工代表及公司领导进行了审核。审核组采取抽样的方法与受审核人员进行了交谈,查阅了有关运行记录,在现场观察了有关资源配备及运行情况,实测了工程实物质量;重点加强了临时场所和固定场所环境及硬件设施,起重设备,脚手架、临时用电、硬件的检查,对分包方管理且涉及公司安全责任的记录检查;关注了现场职业卫生条件和女职工、未成年工保护的相关法规执行,新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及时贯彻;检查了扬尘治理措施及效果。跟踪验证了上次内外审不合格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及管理评审改进决定的实施。内外审开出的不合格均得到了较好地纠正;管理评审的改进决定基本完成,成效较好。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3、监测与测量的审核 监测与测量的工作对象是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它体现在: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进行监控,对环境表现加以跟踪,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 在第一阶段审核时,通过文件审核,评价监测与测量程序是否覆盖了标准要求的内容,以达到对重大环境影响有关的运行及活动关键特性监控的目的;是否为环境因素控制要素提供监督作用,程序是否合理,与环境因素控制要素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收集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或证据,监察组织是否评价了自身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在第二阶段审核时,应借助查阅记录和现场观察等手段深入审核监测与测量实际运作是否严格按程序文件执行,是否实现相应监督保障作用,对于发现的不符合是否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程序加以整改。 (三)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审核 持续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使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功能之一,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审核使体系审核的重要任务。 审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 对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情况; b) 法律和其它要求的程序文件与ISO14001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和实施情况; c) 环境管理体系中与法律法规相关的要素与ISO14001标准的符合情况。 1、对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内容 以下内容主要在第一阶段审核。 a) 在审核文件时,首先应确认该程序文件中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的收集范围符合标准要求,即应包括与该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需注意不应只收集有关活动方面的法规而忽略了产品和服务中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 b) 程序中应规定收集、登录、保持法规的责任单位或人员,这是有效执行该程序文件的基本条件; c) 程序中应规定收集频次、途径、登录和更新的方法,这是保证组织持续获得最新法律的需要; d) 程序应规定识别方法、以及传达和执行的方法。组织在收集法规之后,一定要对法规进行识别。 e) 组织识别法规的结果,应在体系文件附件中列出相关法律、法规的清单,并做到正确、充分、无遗漏; f) 组织应列出相关活动、服务、产品与所应遵守的法规的关系,以使收集的法规能切实指导相关的活动; g) 组织的文件中应规定对组织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情况进行定期评审,以判断体系是否能够实现环境方针的要求,实现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 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符合性的审核内容 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在现场审核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等,例如: a) 新建项目、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目录 1. ......................................................................................................................... 目的2 2. 适用范围 (2) 3. 引用文件 (2) 4. 文件审核 (2) 4.1 文件初审: (2) 4.2 二阶段现场的文件审核: (3) 4.3 监督审核和复评的文件审核 (3) 5. 审核计划 (3) 5.1 基本要求: (3) 5.2 一阶段审核计划 (3) 5.3 一阶段审核不进行现场审核的要求 (4) 5.4 二阶段审核计划 (4) 5.5 监督审核计划 (5) 5.6 复评审核计划 (6) 6. 现场审核 (6) 6.1 一阶段现场审核 (6) 6.2 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9) 6.3 监督审核 (9) 6.4 复评审核 (10) 6.5 审核记录的要求 (10) 6.6 末次会议前的审核组会议 (11) 6.7 不符合报告 (12) 7. 各要素审核要点、方法 (12) 8. 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审核 (28) 附件:污染物监测报告的有关说明 (3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1. 目的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一致性,保证审核质量,减少认证风险,特制定本作业文件。本文件是对方圆标志认证中心现有文件中环境管理体系有关审核工作内容的指导和进 一步的解释。

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的项目安排、审核工作。(本指南涉及标准条款均为2004 版标准条款,96 版标准认证使用时需对要素加以识别) 3. 引用文件 CNAB-AC32 :2004《认证机构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认可基本要求》应用指南 CQM/CX-00-03-2004《审核方案管理和审核实施程序》 CQM/CX-00-07-2004《监督和复评程序》 CQM/CX-00-10-2004《认证要求的变更管理程序》 CQM/CX-00-22-2004《认证业务范围管理程序》 CQM/ZY-03-42-200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专业能力管理规定》 4. 文件审核 文件审核分文件初审和现场文件审核。 4.1 文件初审: 1 )文件初审的时机: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初审原则上在进入一阶段现场审核开始前进行,最迟应在一阶段现场审核结束时完成。文件审核报告填写时间应与报告完成时间一致。 2 )文件初审内容,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 b. 组织机构与职责; c.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及各文件间相互关系的描述; d. 标准要求建立的程序文件; e. 重要的环境管理体系记录:例如,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环境监 测报告等。 f. 以往的审核报告:包括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和(或)外审报告等。 3)评审责任人:文件初审报告应由组长负责,组长不在时可委托组内有能力的人承担, 组长确认。 4 )应对存在的问题在文审报告中具体写出,如需要在一阶段现场审核时确认的,应注明。 5 )一阶段现场审核时发现文件中的问题可写在一阶段现场审核问题清单中,也可写在文审报告中,视文件审核报告的完成时间。 6 )审核组长应将文审报告复印件提交受审核方,并要求其对存在的问题整改。 7 )文件初审中发现的不符合,必须在进入二阶段审核前提交整改材料,审核组长验证有效后方可进入二阶段审核。

2017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2017年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2017年3月至5月,审核员认真、细致、负责的对公司12个车间和14个部门,进行了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采取了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的方式,客观公正的收集审核证据,实事求是的填写审核记录。审核过程中发现各车间管理各有特色,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共享的经验,同时也查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1、目标完成情况 2017年1-6月份,焦炭合格率99.42%,煤焦油99.02%,硫酸铵99.87%,粗苯100%,液氨100%,甲醇100%。实现了工亡事故,重大生产(操作)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爆炸事故,重大厂内交通事故为零的目标,职业病发生率为零,重大环保污染事故为零等目标。 2、公司生产的关键过程控制 (1)原料控制 进厂原料、备品备件、化工辅料、劳保防护用品、消防器材、设备、基础设施、自动化、信息化等配备齐全,满足生产需要 (2)工艺指标控制 严格进行工艺检查和工艺查定,各指标平稳运行,MES系统监控,岗位记录真实,产品质量稳定。 (3)成品、半成品检验 6种产品严格按国标要求检验,不合格不出厂,中间产品实时监控,按照检验规定进行。 (4)环境监测绩效 污染源点在线监测,数据达标,环保设施完善,台账记录规范,指标在合格范围;对危险废物进行跟踪检查及时转移,制定《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和

《环保检查应急预案》,环保工作有序开展。 (4)安全监测绩效 进行安全培训、隐患排查、风险识别、应急演练、规范承包商管控、识别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等活动,安全再升一台阶。 二、内审查出问题 1、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从4月份开始安排,到6月份,各部门只是形成初稿,没有最终确定,各部门的重要危险源和公司级重要危险源清单也未汇总完成。 2、现场检查的问题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新版)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监督审核(以下简称监审)实施中,如何确保贯彻CNAB对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和认证机构审核方案的相关规定,把握EMS监审证据的获取重点,形成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促进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是监审有效的关键。现就审核实施中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高层领导的审核 对高层领导的监督审核,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主要需获得以下证据:1、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新、扩、改”项目领导抓了哪些“三同时”工作;2、守法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是否了解新的适用法律法规对组织的要求,组织采取哪些守法对策;3、对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在领导的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安排和关注;4、在污染预防、持续改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取得的成效如何,在资源优化、环保费用方面有哪些投入;5、政府或相关方关注的重点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6、自我完善机制如内审、管理评审的实施及有效性;7、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守法证据 EMS监督审核仍然要获取守法的证据,特别是二监、三监审核以体现EMS的有效性。 1、对于属于一类风险的组织不但要审核水、气、声排放的日常监测结果,而且要审核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例行监测和年度监测报告,是否达标排放; 2、对于属于二、三类风险的组织酌情而定,对初审时提供的水气声监测报告中已接近排放标准的项目,应要求提供新的年度监测报告,以审核其改进的有效性; 3、组织当年的排污许可证与实际实施情况,有无超标、超量排放,有无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 4、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或转移的证据; 5、国家或行业节电节水有明确指标要求,组织是否达到了相应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常见问题点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常见问题点 1、厂房建设期间环保资料: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报告 2)环境影响报告批复——环保局批复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环保局验收 4)消防验收报告——消防部门验收 以上四份资料为厂房建设期间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有些企业缺少以上各项资料,而缺少的最大原因是厂房属于违章建筑物(不具备相关建设手续的建筑)。比如在许多地区乡镇、村委自己开拓的工业区、开发区,在这些地方盖的房子没有任何报建的手续,所以对于上述提到的资料肯定没有。另外还有种情况是,厂房属于1988年以前建的,在那以前我国尚未推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那以前建的厂房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但从1988年以后建的房子均必须执行该制度。当然,也存在一些建筑私自改变用途的,如:原来是住宅,现在改为厂房使用,未向有关部门报批的。 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 1)环境因素识别不齐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a、未能充分按生产经营过程的范围来识别,比如:生产经营范围包括有销售,但对销售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未识别; b、未能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识别,识别环境因素没有顺序,最易导致缺漏; c、未考虑到过去发生过的、将来计划的因素,如:公司拟扩建新厂房,对于扩建厂房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未加以识别; d、未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识别,如:产品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用,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置。 2)环境因素评价不合理,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存在偏差。 3)环境因素未及时更新,如: a、产品的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但未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b、产品的材料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c、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了变化,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ISO14001:2015环境体系内审报告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编号: 一、审核目的: 检查本公司的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是否有效运行,是否持续满足标准的要求。 二、审核依据: 1)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2)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方案) 3)合同要求 4)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二、审核范围: 管理体系全部要求和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 四、审核组成员: 审核组组长:审核组员: 五、ISO14001:2015审核综述: 根椐《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本公司在2016年2月19日对公司各部门按计划进行了全面的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在各级主管和各部门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审核人员顺利完成了审核任务;本次审核共发现1项轻微不合格项;不合格项如下 在品管部发现有1项不合格项; 部分车间消防器材检定状态标识过期,问题点主要反映在: “8.1运行策划和控制”条款发现1项不合格; 以上发现不合格要素的部门均已发出《内审不合格报告》,要求责任部门和人员限期纠正; 本次内部审核,发生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品管部,有1项不合格, 从整体审查结果来看, 其他部的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环境目标达成状况等方面较好,.这主要是由于公司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对记录的归档管理和对环境管理系数文件培训和实施到位。 人员与人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和联络不够充分,这些问题将于管理评审中作具体报告. 本次内部质量审核,发现了1项轻微不合项,各部门均未发现严重不合格现象,证明各部门均能完全按文件要求有效执行,针对所发现的不合格项均已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通过再次验证,确保体系正常运作. 通过本次内部审核可以得出: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符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并且已经有效运行,如果所发出的《内审不合格报告》能够在规定的日期内得到有效纠正和预防,在3月份可以一次通过认证机构专家的年度监督审核。 报告人/日期:审批/日期: 1

最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一、内部审核的时间:2007年11月14-15日 二、受审核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行政部、品控部、生产部、配送部、销售 部。 三、内部审核组成员名单: 组长:张俊组员:苏合力谢华琳余洪亮段军山邓坤 四、内部审核目的 评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与标准的符合性以及实施\保持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五、审核范围 本公司桶装水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部门和生产场所 六、审核依据 1. ISO9001:2000 / ISO14001:2004标准 2.公司所策划和制定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技术规范以及相关规定和准则; 3.公司提供产品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4.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 七、审核方式 1、与最高管理层人员座谈贯彻实施标准的“领导作用”情况 2、听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自己职责权限情况以及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体系运行状况; 3、根据“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的安排,由审核小组分别到应所审的职能部门对其应实施标准的章节条款,对实施状态收集审核发现,审核应用抽样方法进行; 4、对部门工作现场和生产岗位作业现场的环境适宜性,设备设施管理等状况进行检查。 八、内审首、末次会议参加人员 参加人员有包括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的主管负责人及审核组成员。 九、内部审核综述 这次进行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对公司体系ISO9000:2000和ISO14001:2004换证后运行的第一次内审。由六人组成的审核组经过充分地准备,对公司的各部门和作业岗位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检查验证,达到了发现暴露问题和规定的内审目的,取得

了较好的收效。 本次审核对公司七个职能部门抽样检查了标准要求的部分章节条款,与最高管理层人员进行了座谈,从“不合格项分布情况表”可以看出,各部门在本部门所应实施的标准要求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部门不合格统计看:品控部、生产部各1项;行政部0项;配送部发现3项不合格;管代1项不合格,以上都是轻微不合格,没有发现重大不合格项目。在现场抽查员工,岗位上的作废文件未能及时更新、辅料标识不清晰、组织架构图未及时更新,所有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均需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并不断改进,以期公司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是有效、适宜的,公司通过前期质量环境体系运行达到了管理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对质量环境管理目标的理解和对文件、记录的控制以及信息的传递要加强。 十、不合格在各受审核部门分布情况(见分布情况统计表) 十一、审核报告发放部门: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品控部各保存一份。 十二、附件 1.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一份一页 2.内部审核检查表共七套 3.不符合报告单共7张 4.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共2页 5.审核报告 拟制:批准: 日期:2007-11-19 日期:2007-11-19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知识大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知识大全 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全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全过程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 ①决定审核范围; 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预审; ③决定审核计划; ④审核组任务分配; ⑤工作文件准备。 (2)实施审核 ①首次会议; ②收集证据; ③审核发现; ④末次会议。 (3)审核报告及后续工作 ①审核报告的编写; ②审核报告的内容; ③报告的分发; ④文件留存。 (4)审核结束后的跟踪和监督 审核结束后,受审核方需要纠正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核应在商定的期限内完成。当所有不符合项均已完成整改,认证

机构方可批准注册。 监督即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由审核方按规定定期进行。保持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促进受审方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保持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流程图

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 (1)决定审核范围 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申请并填写申请书及 有关文件,审核机构在接到审核申请后,应首先明确和决定审核范围。因为审核范围决定着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其中包括实际位置、组织活动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受审核组织的名称和实际位置; ②受审核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有关的环境因素; ③审核所依据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 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的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的确定应合理。范围过宽会增加审核的难度和工作量,从而支出不必要的费用。审核范围过窄,会影响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对受审核方发展不利。审核范围应由委托方和审核组长协商决定。通常还要征求受审核方的意见。提供给审核使用的资源应能满足审核范围的需要。 (2)文件预审 在审核开始前,审核组应审阅受审核组织的文件以判定文件是否充足,体系是否正规,并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信息使审核能有计划进行。预审的文件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记录或为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所编的其他文件。至少在开始前六周确定审核时间和范围,并要求提前准备所需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记录编号:EMS/TH-JL-BG32 环境管理体系 内审报告 编制:****** 审批:****** 日期:2008年4月15日 ***************有限公司 审核安排 首次审核日期:2008年4月11日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办公室、供应部、销售部、生产部 车间、设备部、财务部、品管部 内部审核组 组长:****** 组员:****** 审核目的, 1、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2、锻炼内审员的审核技巧。 3、考察是否具备提交外审的条件审核范围, 生产、加工和销售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所有过程。 审核依据, 1、 GB/T24001-2004; 2、现行的A0版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3、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 审核过程综述

一、审核实施情况: 在现场审核前,审核组按《内审控制程序》的规定作了充分准备,研究确定了这次审核的重点,是体系实施和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由审核员袁照起编制了本次内审的实施计划,并按文件要求编制了检查表。审核组于4月1日分组完成了审核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审核过程中查出不合格项2个,均为一般不合格。针对不合格,审核组开出了不合格报告,并得到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认可,采取纠正措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部门对体系文件的理解有较大的差距,应继续深入学习相关文件; 2、生产现场的管理和工作优化应加大力度进行,以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效率; 3、针对新增的工作内容,特别是相关环境管理的运行控制,应认真、及 时完成,并将相关记录报送相关人员。 三、纠正措施要求: 1、各部门应对开出的不合格项认真落实,按文件规定实施纠正措施; 2、所有不合格应在5天内关闭,内审员负责进行验证。 不合格项统计与分析, 本次审核共查出2项不合格,均为一般不合格。污水处理站一项,为管理人员脱岗,属一般不合格;办公室一项,为应急方案文件发放没有发放记录,属于一般不合格。其他部门、过程存在的问题较少。具体不合格分布见附面《不合格分布表》。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评价, 贯彻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来,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一直处于充分受控状态,未出现环境投诉,达到目标的要求。今年下半年开始的贯标工作,公司编制并于2008年1月1日发布了A0版体系文件。经过培训,各部门能够自觉执行文件规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79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

2017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2017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一、审核目的 验证公司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1:2008标准的适宜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性。 二、审核范围 公司质量体系内的主要部门及所涉及的相关条款。 三、审核依据 公司质量体系文件、ISO9001:2008标准及国家法律法规等。 四、审核方法 本次审核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法,正面收集客观证据: 1、与部门领导交谈,询问体系文件执行情况、体系情况和成效; 2、检查文件资料和记录; 3、进行现场审核,察看现场。 五、内审时间 2017年10月16日~10月20日 六、内审组组成 组长:王春杰 组员:江立强、黄艳、叶承锋、陶云 七、内部审核情况综述 (一)首次会议 2019年9月29日8:30-9:00,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了内部审核的首次会议,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审核的目的、审核依据、审核范围、审核计划和审核方法等内容,强调了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风险性,同时确认了末次会议的日期与时间。 (二)现场审核 按照审核计划,审核组分别对管理层、各部门进行了为期4天的现场审核。现场审核中,

审核员分别向公司领导层、各部门负责人和重点岗位操作工采取现场提问、现场检查、查阅文件和记录等方式,收集审核证据,并做好审核记录。 (三)审核发现 2017年10月20日,审核组对公司抽查所收集到的所有审核证据进行了逐项内部评审,并对每项的符合情况做出评价。经过评审分析,审核组未发现不合格项。 (四)末次会议 2017年10月20日下午,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了本次内部审核的末次会议,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审核组的审核意见。发现不合格项9项(详见附件记录,主要体现在文件的规范管理和产品标识管理上),由于是抽样检测,还存在有可能未发现不合格的项目,所以下一步各部门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对于发现不足的需要及时整改以及持续改善。 八、内审结论 1)经过本次内审,加深了员工对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的理解,也进一步提高了内审员审核水平与技巧。 2)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与标准要求还有差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人力资源、生产过程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等条款在运行过程中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3)公司按GB/T 19001-2008标准建立并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达到符合性、有效性、适宜性的要求。公司的各项工作基本满足GB/T 19001-2008标准的要求,实施过程是基本有效的。 管理者代表:王春杰 2017年10月20日 附件:不符合项汇总表

EMS技术领域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最终版1

Beijing Zhonglian Tianrun Certification Centre文件编号:MSWA-E-XXX 陶瓷制品的制造 技术领域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2012版 编制:沈华剑 审核: 批准:

Beijing Zhonglian Tianrun Certification Centre文件编号:MSWA-E-XXX 目录 1、范围 2、引用文件 3、定义 4、产品/服务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5、业务/服务流程 6、典型环境因素及常规控制要求 7、关键环境控制活动及审核要点 8、法规与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检查方法

Beijing Zhonglian Tianrun Certification Centre文件编号:MSWA-E-XXX 1范围 本审核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按ISO14001标准,对陶瓷制品制造专业审核的基本要求; 2引用标准 GB/T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3定义 本文件所采用的术语与定义均采用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4产品/服务的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4.1按产品的品种分为: 一般耐火材料、一般陶瓷器具、釉料制备、粘土烧结砖、瓦 4.2专业代码:1 5.02;15.03;15.04;15.05;15.06 5业务/服务流程 一般耐火材料工艺流程图 各种原材料→选料→破碎→筛分★→输送→分仓贮存→配料★→(包装为不定型耐火材料)加结合剂混料★→选用适宜的模具→压制成型★→干燥★→码窑→焙烧★→出窑→检选→检验→入库→出厂。 一般陶瓷器具的工艺流程图 各种原材料→选料→破碎→磨料★→制浆→压泥饼→碾粉→成型★→干燥★→装窑→素烧★→素检→施釉(见釉料制备)★→装笼→釉烧★→成品检验→包装→入库→出厂。 釉料制备工艺流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