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的精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2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分析【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误诊;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缺乏或生物效应不足,以机体的代谢和多功能减退为特征的一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甲减发病率在1%-4%,女性发病率是男性4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起始于胎儿或新生儿者,称为克汀病或呆小症;起病于儿童者,称为幼年型甲减;起病于成年人者称为成年型甲减,也称粘液性水肿。
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多系统、多器官,因此表现多种多样,常因其中一系统症状突出而造成误诊。
现将我院门诊及病房2007,2022年最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20例病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2临床表现都有疲乏、无力、怕冷、懒动、嗜睡、记忆力减退症状。
皮肤苍白9例。
月经量增多7例。
浮肿19例。
溢乳2例。
腹胀14例。
便秘5例。
食欲减退5例。
胸闷、气短15例。
意识不清1例。
骨关节痛2例。
甲状腺肿大3例。
心力衰竭2例,头晕3例。
肌肉酸痛、无力9例。
1、3辅助检查1、3、1血常规血红蛋白60-89g、L8例,92-109g、L10例。
1、3、2尿常规尿蛋白+-++5例。
1、3、3血液生化检查甘油三酯:2、3-5、6mmol、L5例,总胆固醇6。
2-9。
3mmol、L7例;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76-95u、L,谷草转氨酶85-107u、L4例;乳酸脱氢酶升高8例,肌酸磷酸激酶升高6例;肌酐升高5例,尿素氮升高6例。
尿酸升高3例,血清泌乳素升高2例,低血糖1例。
1、3、4甲状腺功能所有患者均查甲状腺功能,血清总T3(TT3)、血清总T4(TT4)、游离T4(FT4)、游离T3(FT3)降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均达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标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13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10例。
1、3、5心电及影像学检查窦性心动过缓13例,QRS低电压6例,ST-T改变12例;超声检查见多浆膜腔积液4例,单纯腹水4例;垂体核磁见垂体肥大1例;胸片:心影增大8例,胸水4例。
临床病例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分析临床病例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分析导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
这一病例报告将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来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提供实证基础和临床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治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背景甲状腺功能减退,也被称为低甲状腺素血症或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它通常由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T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分泌不足引起。
而甲状腺激素又是调节人体代谢、发育和功能的重要激素。
病例分析患者是一位50岁的女性,主要症状为乏力、体重增加、思维迟缓以及皮肤干燥。
患者起初没有在意这些症状,以为只是因为年纪大了,所以感到疲劳和体力不支。
然而,当她的症状变得越来越明显,并且开始影响到她的生活质量时,她决定去看医生。
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是多变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脸部肿胀、心率缓慢、失眠、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等。
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且程度也有差异。
诊断方法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1. 甲状腺激素检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而T3和T4的浓度则降低。
2. 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可以帮助确定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病因。
3. 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结构,并排除异常肿物。
治疗方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一般包括补充甲状腺激素和调整生活方式。
在本病例中,患者接受了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即服用合成的甲状腺激素T4,通常以口服药物的形式。
治疗的目标是恢复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正常水平,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合理安排饮食、增加锻炼、充足的睡眠等。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6例误诊分析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率。
方法回顾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4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误诊原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46例患者误诊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15例,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11例,误诊为肥胖症8例,误诊为冠心病和原发性心肌病7例,误诊为慢性胃炎4例,误诊为老年性痴呆1例。
所有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痊愈出院。
结论临床医生应明确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表现特点和诊断标准,结合FT3、FT4及高敏TSH检查,从而降低误诊率和误治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标签: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鉴别诊断由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累及的组织和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复杂,极易引起误诊而导致误治[1]。
笔者回顾所在科室收治的4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科室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经甲状腺功能全项或检查T3、T4、TSH确诊,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标准[2]。
本研究共4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其中女29例,男17例;年龄57~82岁,平均(65.5±3.4)岁;误诊时间0.5~30.0年,平均(3.6±0.7)年;表现为倦怠乏力者17例,水肿者14例,精神萎靡不振者7例,心悸者4例,胃肠不适者3例,肌无力伴肌痛者1例。
1.2?实验室检查结果46例患者均行实验室检查,其中39例患者血脂高于正常值,23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16例肾功能异常,10例蛋白尿,6例血糖明显升高;42例心肌缺血,31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12例,低电压9例;X线胸片显示心影扩大13例。
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44 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5-11-04T13:54:25.3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作者:张丽坤[导读]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以桥本甲状腺炎为主要病因,总胆固醇异常、甘油三酯异常、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异常表现明显,临床需谨慎对待。
张丽坤(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 266002)【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
方法:本次研究中将我院在2012年8月~2015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共计44例纳入研究,设置为老年组。
同时选择同期所收治的非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疾病病因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存在的差异。
结果:老年组患者病因为桥本甲状腺炎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抗甲状腺药物、131I治疗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检出总胆固醇异常、甘油三酯异常、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以桥本甲状腺炎为主要病因,总胆固醇异常、甘油三酯异常、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异常表现明显,临床需谨慎对待。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051-0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典型的甲状腺组织破坏性疾病,诱发因素众多,主要表现为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减退,机体代谢过程减缓,临床上属于内分泌疾病范畴[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病初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起病比较隐匿,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漏诊,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2-3]。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正确认识发病的临床特点是尽早治疗干预的前提所在。
为探讨总结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本次研究中将我院在2012年8 月~2015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共计44例纳入研究,同时选择同期所收治的非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展开对比研究,数据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将我院在2012年8月~2015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共计44例纳入研究,设置为老年组。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地精彩分析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岁.因胸闷、气短年,加重月于年月日入院. 患者在入院前年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静息时亦有发作,并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可凹性水肿,夜间不能平卧,食欲减退.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胸腔积液,具体治疗不详,口服药物后症状一度好转.近月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干咳、憋喘不能平卧,就诊于外院,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发现大量心包积液.予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 治疗,浮肿较前减轻,憋喘亦有好转,但乏力明显,时有手足抽搐、发冷.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起病以来怕冷,精神差,乏力,困倦喜睡,纳差,尿量变化不能描述,大便干燥,天至半月次,体重有增加但不能详述,否认发热、皮疹、关节痛、盗汗等. 既往史及个人史患者为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出牙年龄不详,岁开始说话,岁会走,智力欠佳,岁上小学,身高在同龄儿中较矮.岁时曾有手足抽搐,无二便失禁,当地医院按“脑炎”治疗,予泼尼松治疗个月后未再发作即停药.岁出现手足发麻,间断双手呈助产士样抽搐,渐出现左膝部、胸腹壁皮下硬韧物.年因手足抽搐加重就诊于外院,诊为“缺钙”,予钙剂后缓解,因经济原因停药.因智力落后只上小学三年级.岁初潮,月经不规律,个月至半年来潮一次,年月后未来潮.已婚,丈夫弱智,无性生活,未孕.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 入院查体℃,次分,次分, .身高,体重,表情淡漠,言语欠清,回答欠切题,皮肤干燥粗糙.腹壁、左股骨外侧皮下触及数个质地坚硬结节~大小,左膝外侧可及× 不规则坚硬类似骨组织块,可活动.头发稀疏、干黄,脸圆,眉毛稀疏,眼距宽,双眼睑水肿.鼻梁低塌,唇厚,舌大,颈短,甲状腺不大,肝颈回流征(-).胸廓呈盾状,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左下肺可闻及粗湿罗音.心界向两侧稍扩大,心率次分,律齐,心音遥远、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磨擦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胫前轻度可凹性水肿.指甲粗糙干脆,手足第、指趾短.双下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右侧征(+),余病理征未引出. 入院诊断:心包积液原因待查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次分,肢导低电压,段水平延长,间期秒,提示低血钙地心电图改变.查血肾功能和电解质:肌酐() ,血尿素氮() ,+,+,- ,总,,甲状腺功能: (~),μ (~),, (~),甲状腺刺激激素() (~).甲状旁腺功能: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
一.该患者青年女性,病史长,从小即有手足麻木、双手呈助产士样抽搐,软组织和肌腱周围钙化,伴血清钙低是其突出特点.导致血钙低地因素有:()维生素缺乏和代谢障碍:主要见于长期腹泻、慢性胰腺炎导致吸收不良;肝肾疾病如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肾衰导致维生素羟化障碍均可出现低钙;()低蛋白血症:致肠道吸收钙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减少都导致显著低钙,更少见地还有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其血清不仅不低,反而升高.低钙地发生机制是组织细胞受体对抵抗,患者还伴有特殊地体征即手足第、指趾短.()肿瘤:广泛地成骨肿瘤骨转移消耗钙过多;甲状腺髓样癌产生大量降钙素使血
钙降低;()高磷:主要见于白血病或淋巴瘤化疗后细胞破坏增多发生低钙;()药物作用:如大量输入枸橼酸抗凝血,枸橼酸结合钙后致低钙 .该患者没有长期腹泻,肝肾功能正常,血浆蛋白水平正常,病史长达二十余年,一般情况尚好,可除外肿瘤、白血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肝硬化、慢性肾衰等.结合其从小即出现手足抽搐,发育不正常,有智力低下,身高、体型、骨骼方面异常,外胚层组织营养变性,转移性钙化,因此诊断首先考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并且属于抵抗型,即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近一年来怕冷,精神差,食欲减退,乏力,困倦喜睡,纳差,大便干燥,天至半月次,体重有增加,表情淡漠,双眼睑水肿,唇厚,舌大,心包积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不能解释这些症状,而且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可合并其它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即多发内分泌腺体功能减低,),故诊断考虑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二.患者一年来活动后胸闷、气短、喘憋,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脏扩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明确,其病因是什么?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内分泌科并不少见,该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尤其在并存其它系统疾病时易被忽略.其临床特点为:()以胸闷、气短、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临床表现,起病隐匿;()心包积液出现早,发生缓慢,即使大量心包积液也不易出现心包填塞;与大量心包积液不相称地是心率增加不明显,静脉压多数正常;()积液中富含胆固醇、蛋白质,比重密度高,细胞数目少,线上难以与心脏扩大区别;()单纯甲减发生心衰较少,病程长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呼吸困难、多浆膜腔积液、浮肿等类似充血性心力衰竭地表现,但胸片上无肺淤血改变,肺动脉压较少升高,外周静脉压正常,呼吸困难地原因是肺组织黏液水肿;()浮肿对利尿剂反应不佳;心衰对洋地黄不耐受,极易发生常规剂量下或小剂量时洋地黄中毒;()因脂质代谢紊乱,易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但由于基础代谢率低,心肌耗氧也减少,心绞痛、心肌梗塞少见,如替代治疗过快可诱发心绞痛、心衰,故补充甲状腺激素必须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及时替代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心包积液可逐渐消失,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性心脏病临床上比较少见.本身有正性肌力作用,当减少时,心肌收缩力可能受到影响,但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所致心血管系统受累主要是长期低血钙低血镁造成,病程往往长达年以上,临床表现类似扩张性心肌病,表现为心肌张力下降,心腔扩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但其心衰是可逆地.心电图特征是段水平延长所致间期延长,可有波低平、倒置或尖耸,一旦予以补充钙剂,症状迅速改善,扩大地心腔可逐渐恢复.
本例患者结合病史、特殊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明确,鉴于从小发育异常,手足抽搐,外胚层组织营养变性和异位钙化,对补钙治疗反应良好,其甲状旁腺功能低减更为突出.在治疗中应注意:()真正有效地治疗是补充钙剂,同时补充维生素,如心衰重,心率快,有应用洋地黄指征时也应在补充钙剂数日后给药;()利尿剂首选氢氯噻嗪,不用速尿,前者可增加肾小管对钙地重吸收,提高血清钙浓度,速尿则促进血钙从肾脏排出;()患者体内同时缺镁应予补充;()甲状腺制剂必须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为防止异位钙化加重,血清总钙达正常低限即可.
治疗反应
治疗上静脉补钙、抗感染、给予双氢克尿噻适当利尿,同时完善相关检查.补充甲状腺素从天起.经补钙天后血清总钙上升到,患者喘憋症状很快消失,复查心电图延长地段恢复正常,心率次分时间期秒(图),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从入院时%上升到出院时地%,心包积液由中量减为少量.
从本例病人地治疗反应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该病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地主要病因.长期低钙低镁可以发生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这在国外已有超过例地个案报道,共同特点是病史长,最短年,最长年,且补钙治疗后见效快.本例病人低钙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多年,静脉补钙同时补充甲状腺素,但在甲状腺激素、无上升,特别是尚无任何下降地情况下心衰症状改善迅速,考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在心力衰竭地发生中占据主要地位.临床上由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突出地表现是手足抽搐、癫痫发作,患者就医早,通常诊断容易,治疗简单,少有病程长达十年以上地,且只要血钙能接近正常水平,一般也很少会累及心脏.
点评
这是一个特殊地病例,患者还存在发育上地异常,初看病情也较为复杂,甲低是引起心衰和心包积液地一个原因,而甲旁低引起心衰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病例讨论提示临床医师要对各科地疾病知识有所知晓,并能通过一些特征性地诊断线索确定临床思路,并检验其能否圆满解释整个病情,有无其他诊断地可能,而不要因为确定了一个诊断而忽略了另一个同时存在地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