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分离器
- 格式:ppt
- 大小:16.03 MB
- 文档页数:24
循环流化床原理及运行循环流化床主要由床体、循环器、气固分离器、换热器以及气体和固体的供给与排出系统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将气体和粗颗粒固体以较高的速度由床体底部引入,通过气固的强烈的接触,将反应所需的物质传递至固体表面,然后通过气体与粗颗粒固体的分离器将固体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然后再将固体颗粒经过循环器回流至床底,形成循环。
在循环流化床中,床体内的固体颗粒会被流化空气携带起来,在床体内形成一种类似于流体的状态。
床体中的气体通过气体分布板均匀地从底部引入,在床内形成均匀的气流。
当气体通过床体时,由于流体动力学的特性,固体颗粒被悬浮在气体中,形成浮动着的连续相。
在这种状态下,气体与颗粒之间的传质和传热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了反应的速率和效率。
循环流化床的运行过程可以分为固体颗粒的循环和气体的循环两个主要步骤。
在固体颗粒的循环过程中,气体通过固体颗粒床体将颗粒携带起来,并从循环器中回流至床底。
循环器中的固体颗粒经过多级分离装置的分离后,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再次回流到床底,一部分从床体上部排出。
这样不断循环地将固体颗粒带到床体中,使床体保持一定的固体浓度。
在气体的循环过程中,气体从床体底部引入床体,通过床体上升,经过一定的高度后,在床上部进入气固分离器。
在气固分离器中,气体与固体颗粒进行分离,固体颗粒沉降至底部,而气体则从顶部排出。
排出的气体可根据需要进行再利用或者进行后续处理。
循环流化床具有很好的传质和传热性能,能够有效地控制反应的温度和反应速率。
由于固体颗粒的循环,床内固体颗粒的平均停留时间较短,减少了固体颗粒的积聚和结焦现象,延长了固体颗粒的寿命。
此外,循环流化床还具有较好的反应均匀性和操作灵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环保等领域。
总之,循环流化床通过将气体和固体颗粒进行高速流化,形成浮动着的连续相,以此来完成气体固体反应。
其原理是通过气体与固体颗粒之间的强烈接触和传质传热效果,实现反应的高效率和高速率。
旋风分离器实验心得体会我最近进行了一次关于旋风分离器的实验,这次实验让我小有收获和感悟,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实验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旋风分离器的原理和用途。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重要的气固分离装置,它利用离心作用和惯性力把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因此,旋风分离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都有其身影。
接着,我来谈一谈这次实验的具体过程和我的体会。
这次实验中,我选用了一台简单的旋风分离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具体的实验步骤包括:首先将一定量的水、铁粉和空气混合后通过旋风分离器;其次,根据不同的运行参数来测试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抗堵塞能力;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整理数据并得到结论。
在实验中,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旋风分离器的设计和运行参数都非常重要。
我们发现,在实验中改变旋风分离器的进出口结构、分离器宽度、分离器高度、旋流道入口角度等参数都会影响旋风分离器的性能。
另外,不同的运行参数如空气流速、颗粒物粒径、体积浓度等也会对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造成影响。
此外,我还觉得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从而得到准确的结论。
在我的实验中,我们通过颜色检测法、电阻检测法等多种检测手段来分别测试实验结果,最终得出的结论才比较准确。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验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最后,我认为这次实验让我不仅了解了旋风分离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也让我深入体会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我们需要有耐心、细致的观察和整理实验数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实验和不断改进设计,才能不断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总之,这次实验是我在科学实验方面的一次尝试和探索,我相信,通过这次实验的经历,我也能更好的认识到学术研究和技能训练的必要性,更好的发展我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气固分离装置气力输送是气固两相流体,输送到尾端时固体散料落进接收设备而气体则排空或者回收再利用,这就需要气固分离设备将固体散料与气体分离开来。
1,正压输送系统所用气固分离装置:是指低中压稀相正压输送和高压密相正压输送,气固分离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旋风分离器、沉降式大型料仓(惯性除尘器)、湿法洗涤除尘设备,以上这些设备都是除尘系统的专用设备,气力输送系统中所使用的气固分离设备则借用了这些除尘系统的专用设备,也就是说气力输送中所使用的气固分离设备就是使用了没有经过任何改动的布袋除尘器、旋风分离器、惯性除尘器和湿法洗涤除尘设备。
1.1气固分离装置工作原理:A,布袋除尘器:以针刺毡布袋过滤粉尘,通常采用脉冲反吹进行清灰,详见附录,布袋属于深层过滤,也就是类似“棉被”,粉尘进入“棉被”内部达到一定数量后,“棉被”就会形成依靠粉尘过滤的过滤层将粉尘阻挡在布袋的外面,气体则穿过布袋而排空,以此达到气固分离之目的。
布袋除尘器的处理风量能力正比于其布袋总过滤面积,一般每平方米过滤面积所对应的能够处理输送风量为15~60 Nm3/h,如果粉尘浓度高应该适当加大过滤面积。
如果超细粉尘含量多则应该选择覆膜布袋或加厚布袋。
B, 旋风分离器:含物料的气固两相流体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的圆形筒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密度大的物料流会沿着圆形筒体的内壁旋转并一边旋转一边逐渐下落并由筒体的底部排出,而密度小的气体则被挤压到中部,气体一边旋转一边逐渐上升并由上口排空,以此达到气固分离之目的。
风量不变时增大旋风分离器的直径则离心力减小旋风分离效果变差。
旋风分离器的直径减小则处理量变小且大量物料短路从排空口排出跑灰。
因此使用旋风分离器时其尺寸必须适合所需处理的风量。
具体尺寸应该参考“除尘设备”书籍有关旋风分离器章节选取。
旋风分离器的进口风速一般在10-15米每秒,风速太高则出现混乱的扰流失去依靠离心力进行气固分离的作用,风速太低则离心力减小旋风分离效果变差。
旋风分离器参数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气固分离设备,主要用于处理含有固体颗粒的气流。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气固分离的目的。
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大,因此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旋风分离器的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1. 入口速度:旋风分离器的入口速度是指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的速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
入口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处理能力。
一般来说,入口速度越大,离心力越大,颗粒分离效果越好。
但是,入口速度过大会导致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过短,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口速度。
2. 颗粒粒径:旋风分离器可以处理的颗粒粒径范围较广,但不同粒径的颗粒对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颗粒粒径越大,离心力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但是,颗粒粒径过大会导致颗粒在旋风分离器内的运动轨迹不稳定,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颗粒粒径。
3. 气体流量:旋风分离器的气体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旋风分离器的气体体积,通常用符号Q表示。
气体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旋风分离器的处理能力和分离效果。
一般来说,气体流量越大,处理能力越强,但同时离心力也会增大,导致颗粒分离效果变差。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气体流量。
4. 旋风分离器直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是指旋风分离器内腔的直径,通常用符号D表示。
旋风分离器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旋风分离器的处理能力和分离效果。
一般来说,旋风分离器直径越大,处理能力越强,但同时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也会增大。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旋风分离器直径。
5. 旋风分离器高度:旋风分离器的高度是指旋风分离器内腔的高度,通常用符号H表示。
旋风分离器高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旋风分离器的处理能力和分离效果。
一般来说,旋风分离器高度越大,处理能力越强,但同时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也会增大。
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常见的气固分离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的作用。
它用于将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常用于粉尘、灰尘等固体颗粒的分离。
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气流进入旋风分离器:气流和固体颗粒混合进入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
2. 旋转气流的产生:气流通过进料口后,被导流器引导形成旋转气流。
导流器位于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处,它的作用是改变气流方向,使气流绕着旋风分离器的中心轴旋转。
3. 离心力的作用:旋转的气流在旋风分离器的内壁上形成螺旋状运动。
由于气体的质量比固体颗粒小,所以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靠近旋风分离器的中心轴运动,形成内旋气流。
相反,固体颗粒由于惯性效应,会趋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形成外旋流。
4. 固体颗粒的分离:随着气流在旋风分离器内部运动,固体颗粒受到离心力的作用逐渐向旋风分离器的外壁靠拢。
当固体颗粒靠近旋风分离器的底部时,它们会受到高速旋转气流的抛离,被带出旋风分离器。
5. 净化后的气体排出:固体颗粒被分离后,净化后的气体从旋风分离器的顶部排出。
净化后的气体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或排
放。
通过利用气流的离心力,旋风分离器能够有效分离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并将其收集或排放出去。
工作原理简单并且操作方便,因此旋风分离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气固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气固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气体与固体颗粒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重力、惯性和滑移等作用力。
当气体与固体颗粒混合物流入分离器后,由于气体的惯性作用力,颗粒会被甩到分离器壁上,从而分离出来。
在分离器中,气体与固体颗粒经过多次碰撞,颗粒的惯性作用力之间互相干扰,使得固体颗粒逐渐向下沉降,最终被收集在分离器下部的固体颗粒收集器中,而气体则从分离器的出气口排出。
一些类型的气固分离器还包括附加的过滤器,以去除更小的颗粒,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
总的来说,气固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气体和固体颗粒之间的基本物理力学作用,将它们分离开来,从而实现对气体和固体颗粒的有效处理。
气固分离设备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1.气固分离器工业上实用的气固分离设备一般可归纳为四大类:重力沉降器的结构最简单,造价低,但气速较低,使设备很庞大,而且一般只能分离100μm以上的粗颗粒。
若利用惯性效应使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就可大大提高气流速度,使设备紧凑,这便是惯性分离器,常可作为含尘量高的气体预处理用。
若再使气流做高速旋转,则颗粒可受到几千倍于重力的离心力,可分离5-10μm左右的颗粒,这就是各种旋风分离器。
这类靠机械力将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造价不高,维护简单,应用广泛。
过滤法可将μm微粒有效地补集下来,只是滤速不能高,设备庞大,排料清灰较困难,滤料易损坏。
电除尘对μm微粒有很好的分离效率,但要求颗粒的比电阻值在104-5×104Ω.cm间,所含颗粒浓度一般在30g/Nm3以下为宜。
该设备造价高,操作管理的要求也高。
重力沉降器是一种只依靠颗粒在重力场中发生的沉降作用而将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典型结构如下:设入口含尘气流内颗粒沿入口截面上市均匀分布的,进入沉降器后,气速变小,一般属于层流范围,颗粒则在重力场作用下逐渐沉降下来沉寂在器的下部而被带走。
惯性分离器在惯性分离器内,主要是使气流急速转向,或冲击在挡板上再急速转向,其中颗粒由于惯性效应,其运动轨迹便会偏离气流轨迹,从而使两者获得分离。
气流速度高,这种惯性效应就打,所以这种分离器体积不会太大,可捕集到30-40μm的颗粒。
无分流式惯性分离器,下图入口气流作为一个整体,依靠较为急剧的转折,使颗粒在惯性效应下分离出来,结构简单,但分离效率不高。
分流式惯性分离器:为使任意一股都有同样的较小回转半径及较大回转角,可以采用各种挡板结构,最简单如下百叶窗式挡板。
提高气流在急剧转折前得速度,可以有效提高分离效率,但如果过高又引起颗粒二次飞扬,一般选用12-15m/s。
1.气固分离器工业上实用的气固分离设备一般可归纳为四大类:重力沉降器的结构最简单,造价低,但气速较低,使设备很庞大,而且一般只能分离100μm以上的粗颗粒;若利用惯性效应使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就可大大提高气流速度,使设备紧凑,这便是惯性分离器,常可作为含尘量高的气体预处理用;若再使气流做高速旋转,则颗粒可受到几千倍于重力的离心力,可分离5-10μm左右的颗粒,这就是各种旋风分离器;这类靠机械力将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造价不高,维护简单,应用广泛;过滤法可将0.1-1μm微粒有效地补集下来,只是滤速不能高,设备庞大,排料清灰较困难,滤料易损坏;电除尘对0.01-1μm微粒有很好的分离效率,但要求颗粒的比电阻值在104-5×104Ω.cm间,所含颗粒浓度一般在30g/Nm3以下为宜;该设备造价高,操作管理的要求也高;重力沉降器是一种只依靠颗粒在重力场中发生的沉降作用而将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典型结构如下:设入口含尘气流内颗粒沿入口截面上市均匀分布的,进入沉降器后,气速变小,一般属于层流范围,颗粒则在重力场作用下逐渐沉降下来沉寂在器的下部而被带走;惯性分离器在惯性分离器内,主要是使气流急速转向,或冲击在挡板上再急速转向,其中颗粒由于惯性效应,其运动轨迹便会偏离气流轨迹,从而使两者获得分离;气流速度高,这种惯性效应就打,所以这种分离器体积不会太大,可捕集到30-40μm的颗粒;无分流式惯性分离器,下图入口气流作为一个整体,依靠较为急剧的转折,使颗粒在惯性效应下分离出来,结构简单,但分离效率不高;分流式惯性分离器:为使任意一股都有同样的较小回转半径及较大回转角,可以采用各种挡板结构,最简单如下百叶窗式挡板;提高气流在急剧转折前得速度,可以有效提高分离效率,但如果过高又引起颗粒二次飞扬,一般选用12-15m/s;百叶挡板的尺寸对分离效率也有影响,一般采用挡板长度为20mm左右,挡板之间的距离5-6mm,挡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在30°左右,使气流回转角有150°左右;旋风分离器含有颗粒的气体在作高速旋转运动时,其中的颗粒所受到的离心力要比重力大几百倍到几千倍,所以可大大提高分离效率,能分离的最小颗粒直径可为5μm左右;实现气体高速旋转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气体通过某入口装置而产生旋转运动,统称为旋风分离器;另一类是依靠某种高速回转的机械,迫使其中的气体也随之作旋转运动,统称为离心机;后者结构复杂,受限制;在气固两相分离中最常用的是旋风分离器,适用于含尘浓度很高的情况,但它的压降一般较高,对于小于5μm细颗粒的分离效率不高;旋风分离器结构形式很多,最典型如下图,它由切向入口,圆通及圆锥体形成的分离空间、净化气排出及捕集颗粒的排出等几部分组成;旋风分离器内是三维湍流的强旋流,主流上还伴有许多局部二次涡,主要是双层旋流,如下图,外层向下旋转,中心向上旋转,但旋转方向相同;。
旋风分离器设计标准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固体分离设备,其设计标准通常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流量: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实际工艺需求合理
确定,通常以单位时间内通过旋风分离器的气体体积为基准。
2. 分离效率:分离效率是评价旋风分离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其
要求取决于固体粒径、分离效果等因素。
一般要求分离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
3. 净气损失:净气损失是指通过旋风分离器后所需继续处理的
气体量,通常要求尽量降低净气损失,以提高设备效率。
4. 设备尺寸和布置:旋风分离器的尺寸和布置应根据实际工艺
条件和现场空间限制进行设计,同时要考虑维护保养和操作的便利性。
5. 材料选择:旋风分离器经常接触各种气体和固体颗粒,因此
材料选择要考虑其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性,通常选择不锈钢、玻璃
钢等耐腐蚀材料。
6. 安全措施:旋风分离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性,采取
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设置冲击波消声器、爆炸防护装置等,以防止
意外发生。
7. 安装维护:旋风分离器的设计还应考虑其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标准应综合考虑流量、分离效率、尺寸布置、
材料选择、安全措施和安装维护等因素,以满足实际工艺需求并确保
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