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6.09 KB
- 文档页数:2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自动化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清华大学自动化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2019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一、院系简介自动化系成立于1970年。
为适应国家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于五十年代即设置了与自动化学科有关的一批专业,包括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1955年设在电机系)、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1955年设在电机系,1958年6月并入自动控制系改名为自动控制专业)、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中的热力设备自动化专门化以及后来的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专业(1956年设在动力机械系)等。
1970年5月,清华大学将一批有关的专业联合建立起国内第一个自动化系(初期名为工业自动化系),其人员主要来源于电机系和动力机械系两大部分。
参与组建的电机系单位包括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教研组、电子学教研组(原名工业电子学教研组)、可控硅元件及装置车间、电机系系机关以及少数由其他教研组抽调出来的教师;动力机械系的单位包括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教研组的绝大部分教师。
初建系时全系教职工共约20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4人,助教43人,还有1970届毕业生87人,此外还包括一部分基础课和政治科教师。
建系当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自1970年至1976年,先后招生6届,共1264人。
1979年7月,学校统筹进行专业布局调整,将原来在计算机系(即前自动控制系)从事自动控制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部分教师并入自动化系,加强自动化学科的理论基础,成立了控制理论教研组。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这一时期自动化系在学科建设和布局上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发展。
首先是完成了专业内容的更新,一方面继续巩固和提高在控制工程方面的优势,加强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和其它新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不失时机的开展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
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
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
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
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
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
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
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
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
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
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
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15所开设计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浙江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自动化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它是20世纪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
包括本学科下设的七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和"生物信息学"。
清华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十六个研究方向: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方向: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2 复杂制造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03仿真与虚拟制造,04 网络化制造,05导航、制导与控制,06 应用电子技术,07 自动检测技术,08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09 智能交通系统,10 网络化系统、决策理论与应用,11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12 信号处理,13 生物信息学(A),14 海洋信息,15 生物信息学(B),16 网络化系统;能源、电力与制造系统优化。
清华大学四大王牌专业(最新)清华大学四大王牌专业作为全国“工科第一强校”,清华大学的王牌专业也主要以工科类为主,具体请看下文:1、经济与金融专业这个专业算是清华大学专业中的翘楚,该专业研究生毕业出来的清华学子,投入到社会工作几年时间,都有可能成为在经济圈里面能够抖三抖的人物。
可以说,清华的金融系专业的人才,赚起钱来比谁都快,而且脑子也是比谁都更灵活。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个专业算是清华顺应时代潮流而开设的,其实开设的也是比较的早,成立于1958年,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计算机领域内,教学科研与综合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计算机系了。
3、土木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可以说是清华的老牌专业,自1916年建校以来,就已经开始招收留美的专科生,可以说专业的历史和学校是一样长的。
这个专业更偏向于实践,百分之五十的人,毕业之后也是去到了施工单位,一般是去到甲方公司。
4、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称霸电力行业的六大高校在江湖上被称作电气二龙四虎,而清华的电气专业就是电气四虎之一,清华是以高压电著称,可以说是北京地界上的龙头老大,电气专业也是最牛的。
清华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从院校级别来看,清华大学是一所非常好的名牌大学。
学校隶属于教育部,入选成为双一流A类、985、211、国家重点、卓越法律、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中央部属、保研资格、强基计划高校,级别非常高。
清华大学最好的学科专业排名以下这些学科受教育部及国际认可度高,可被称为清华大学的强势王牌学科。
1、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清华大学的A+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水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清华大学的A学科为:法学、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清华大学的A-学科为: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美术学清华大学的B+学科为:哲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的B-学科为:世界史、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的C+学科为:大气科学、科学技术史清华大学的C-学科为: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2、教育部双一流学科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10003 清华大学10145 东北大学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48 上海交通大学10335 浙江大学10487 华中科技大学10698 西安交通大学10007 北京理工大学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0286 东南大学10288 南京理工大学10533 中南大学10247 同济大学10422 山东大学10699 西北工业大学10008 北京科技大学10056 天津大学10141 大连理工大学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10251 华东理工大学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561 华南理工大学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0059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10216 燕山大学10255 东华大学10295 江南大学10532 湖南大学10337 浙江工业大学10488 武汉科技大学10005 北京工业大学10010 北京化工大学10055 南开大学10079 华北电力大学10183 吉林大学10280 上海大学10299 江苏大学10611 重庆大学90034 装甲兵工程学院10459 郑州大学10613 西南交通大学10617 重庆邮电大学10731 兰州理工大学11414 中国石油大学90045 空军工程大学10009 北方工业大学10112 太原理工大学10151 大连海事大学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10252 上海理工大学10356 中国计量学院10011 北京工商大学10058 天津工业大学10082 河北科技大学10146 辽宁科技大学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0149 沈阳化工大学10186 长春理工大学10289 江苏科技大学10293 南京邮电大学10386 福州大学10475 河南大学10490 武汉工程大学10622 四川理工学院10704 西安科技大学10708 陕西科技大学10709 西安工程大学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1258 大连大学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144 沈阳理工大学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0150 大连交通大学10152 大连工业大学10153 沈阳建筑大学10154 辽宁工业大学10167 渤海大学11035 沈阳大学10126 内蒙古大学10127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
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编辑本段专业特色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
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
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目前已覆盖所有二级学科课程。
加强数学基础和分析能力,高等数学改上数学分析,增加计算机数学基础课程,体现在假设组合数学,增加离散数学的课时,并在计算机后续课程(如算法与数据结构、编译等课程)中体现数学应用不断线。
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比重,注重自主性实践环节,上机实践贯穿于四年的学习中,加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将科研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
在打好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的基础上,鼓励高年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实践,将我院资助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纳入培养体系。
根据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开设学科前沿专题讲座,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体现学科内容的前瞻性;并设置了大量灵活的专业任选课,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
1上海交通大学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哈尔滨工业大学
4中国航天科工集团5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5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1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6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院
7西安交通大学
8北京理工大学
9同济大学
10天津大学
11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12上海大学
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
浙江大学
东北大学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同济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北京科技大学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
天津大学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理工大学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学科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它是20世纪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
《本人》自动化系研究生专业包括本学科下设的七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和“生物信息学”。
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量子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故障诊断与预报、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复杂系统的优化与调度、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复杂性理论研究、高性能调速与伺服、运动体导航与制导、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多自主体合作与对抗、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软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控制与流媒体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
本学科培养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非线性系统建模、人工神经网络和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高速公路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宏观社会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和区域开发规划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并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涉及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包括他们的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和可靠性技术。
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可靠性评估及设计,控制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转换方法和相应设备,新型传感器和仪表,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及应用,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高速企业网络组成及安全技术,新型大功率电子器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六十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
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智能的理论及应用;信号处理的理论及应用;基于信息理论和技术的生物信息学和中医药现代
化;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统计学习理论及其在信息处理、识别与控制中的应用。
导航、制导与控制自动化系设立此专业方向,是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国防发展的战略需要,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航空航天事业与国防现代化的优秀学生到清华大学深造。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1.运动体的精密制导、导航与控制的理论与技术;2.空间探测及飞行器在轨技术研究;3.天地一体化信息交互与处理技术;4.智能控制及主动控制技术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5.机载(星载,弹载)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应用软件;6.虚拟现实技术在航天仿真的应用研究;7.水声对抗及水下航行器的制导与控制。
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为“控制学科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专业方向以工业社会形成的经济载体—企业为对象,研究应用信息技术为其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产品设计模式、生产制造模式改造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
因此本专业方向是在综合控制、计算机、管理与机械等学科基础上产生的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