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23.15 KB
- 文档页数:9
木糖醇的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木糖醇作为一种天然甜味剂,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木糖醇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我们将详细介绍木糖醇的化学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其在食品中的功能性和应用。
我们还将讨论木糖醇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未来可能的新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木糖醇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从木糖醇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入手,解析其为何能在食品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木糖醇在食品中的功能性,包括其甜味特性、保湿性、结晶防止性、抗龋齿生长等。
这些特性使得木糖醇在糖果、烘焙食品、乳制品、饮料等多种食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木糖醇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将详细介绍木糖醇在糖果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调整木糖醇的比例和类型,来影响糖果的口感和质地。
我们还将探讨木糖醇在烘焙食品中的作用,如何提升面包、饼干的口感和保鲜期。
我们还将介绍木糖醇在乳制品和饮料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抗龋齿生长的作用。
我们将展望木糖醇在食品工业中的未来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美味的追求,木糖醇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其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我们将探讨木糖醇在未来可能的新应用领域,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木糖醇在食品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待能够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木糖醇的特性木糖醇作为一种天然甜味剂,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备受青睐。
木糖醇具有优良的口感和甜味,其甜味清甜、酥脆可口,给人一种愉悦的食用体验。
木糖醇具有优异的保湿性和稳定性,能够在食品中起到保湿和稳定的作用,使食品保持原有的口感和品质。
除此之外,木糖醇还具有天然的防腐功能,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木糖醇还具有改善肠胃功能的作用,能够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试论食品工业中合成甜味剂的应用摘要:甜味剂是-种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甜味剂有高甜度、低热量、非营养性等特点,容易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得到,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
本文概述不同甜味物质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合成甜味剂的常见种类、特点及安全性,并指出合成甜味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品工业;合成甜味剂;甜味剂的应用引言甜味剂是食品添加剂,能增加食物的甜味。
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其中合成甜味剂也可分为磺胺类、蔗糖类以及二肽类。
人造甜味剂也被称为非营养性甜味剂或高甜味剂,因为它们不被代谢和吸收,不提供热量,或提供较少的热量,因为它们的剂量极低,但是甜度却是数万倍甜比蔗糖。
目前,我国已被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
卫生部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2760中允许使用七种合成甜味剂。
其中有糖精钠、三氯蔗糖、斯巴达甜、甜蜜素以及安赛蜜。
这些也是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甜味剂。
1食品中常见的人造甜味剂1.1糖精钠(Sodium Soccharin)糖精钠又称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耐热,耐碱性不良,余味苦,不具有良好的风味。
美国科学家研究中发现,它是最古老的甜味剂,并且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甜味剂。
甲苯和氯磺酸为其主要原材的糖精钠的甜味是蔗糖的400-700倍。
1.2甜蜜素(Sodium Cyclamate)甜蜜素又称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白色针状,片状或粉状晶体,耐热,耐光,具有有良好的大气稳定性,加热后微苦。
以氨基磺酸钠和环己胺为原料,经反应精制而成。
它比蔗糖甜30-80倍。
是可以代替蔗糖或结合其他甜味剂使用的甜味剂。
1.3安赛蜜(Acesulfame)安赛蜜又称乙酰磺胺酸钾是一种含氧硫杂环丙二酮化合物,状态为白色结晶粉末,遇水则无,热酸稳定性好,不吸水,但是随着浓度提高味道变苦。
经常被当作钾盐使用,所以它被称为乙酰磺胺-K(A-K糖)。
它是由二丙酮与氨基磺酸反应,SO3环化,KOH中和结晶而成。
食品中的甜味剂研究与应用在现代社会中,甜味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味道之一。
然而,过度摄入糖分常常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为了寻找一种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对健康无害的替代品,甜味剂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甜味剂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应用前景。
甜味剂是一种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通常被分为两类: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例如蔗糖、蜂蜜等,其味道与糖相似,但热量较低。
然而,天然甜味剂的供应量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为了取得更可控的甜味效果,人们开始研发人工合成甜味剂。
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是安赛蜜(aspartame),其甜度相当于糖的150倍,而热量几乎为零。
安赛蜜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各类低糖饮料和食品的主要甜味剂之一。
然而,近年来有关安赛蜜对人体健康的争议不断。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安赛蜜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发头痛、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虽然这些结果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但引起了人们对甜味剂安全性的担忧。
另一种常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是苏丹素(sucralose)。
苏丹素的甜度是糖的600倍,几乎没有热量,且不会导致蛀牙。
因此,苏丹素被广泛用于无糖饮料和食品中。
与安赛蜜相比,苏丹素的安全性研究较为充分,至今没有发现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证据。
然而,苏丹素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涉及复杂的工艺和原料,因而生产成本较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甜味剂安全性的关注,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天然甜味蛋白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天然甜味蛋白是从某些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蛋白质,其甜度可达到糖的200倍以上。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物质,更受人们的喜爱。
虽然天然甜味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其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替代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甜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甜味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甜味剂的原理及应用1. 前言甜味剂是一种能够提供甜味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替代传统糖类。
本文将介绍甜味剂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2. 甜味剂的原理甜味剂的原理是通过刺激人的味觉感受器来模拟甜味。
人的味觉感受器包括舌上的味蕾和味觉神经。
甜味剂会与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结合,从而激发味觉神经向大脑传递甜味信号。
甜味剂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们与甜味受体的亲和力和激活程度,从而影响甜味的强度和特性。
3. 甜味剂的分类甜味剂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3.1 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甜味物质。
常见的天然甜味剂包括蔗糖、蜂蜜、莱菔子糖等。
这些天然甜味剂不仅能提供甜味,还含有营养成分,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更受消费者欢迎。
3.2 人工甜味剂人工甜味剂是通过化学合成的物质,具有强烈的甜味。
常见的人工甜味剂有糖精钠、阿斯巴甜、赤甜等。
这些人工甜味剂甜味强度高,用量少,而且热量很低,适合那些需要减少糖分摄入的人群。
4. 甜味剂的应用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4.1 饮料甜味剂常被用于无糖饮料的生产中,以提供甜味而不增加卡路里。
例如,糖精钠和阿斯巴甜常被用于碳酸饮料、果汁和茶饮料中。
4.2 食品甜味剂也常被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中。
例如,阿斯巴甜常被用于糖果、饼干和零食中,以替代传统的糖。
甜味剂的使用可以减少食品中的糖分含量,从而适应那些关注健康的消费者需求。
4.3 药品甜味剂还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工业中。
在制药过程中,为了改善药品的口感,常常需要添加甜味剂。
例如,糖精钠和阿斯巴甜常被用于制造口服药片和液体药剂。
4.4 特殊人群甜味剂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尤为重要。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甜味剂能够满足他们对甜味的需求,同时又不会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
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来说,甜味剂则可以提供甜味的满足,而不会增加热量的摄入。
5. 甜味剂的安全性甜味剂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木糖醇研究应用范文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日常用品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木糖醇的研究应用。
一、食品领域应用1.甜味剂:木糖醇具有良好的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0.7倍,能够有效替代蔗糖作为食品中的甜味剂。
由于木糖醇的热值较低,不会引起血糖和胰岛素的剧烈变化,对于减肥和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
2.保鲜剂:木糖醇可用作食品中的保鲜剂,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研究表明,木糖醇对霉菌、酵母菌和一些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够减缓食品的腐败速度。
3.低热值食品:由于木糖醇的热值较低,可以制作低热值的食品。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木糖醇糖果、巧克力、口香糖等低糖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
4.增稠剂:木糖醇可用作食品中的增稠剂,能够提高食品的粘度和稠度,改善食品的质感和口感。
二、医药领域应用1.口腔护理:木糖醇具有天然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含有木糖醇的口腔护理产品,如牙膏、漱口水等,可以清洁口腔,预防蛀牙和口腔溃疡等疾病。
2.防治糖尿病:由于木糖醇的热值较低,不会引起血糖和胰岛素的剧烈变化,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
一些研究表明,适量摄入木糖醇可以帮助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和体重。
3.高血压防治:研究发现,木糖醇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4.肥胖防治:由于木糖醇的低热值特性,可以替代高热值的食物,帮助减少热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和减肥的效果。
三、化妆品领域应用1.保湿剂:木糖醇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水润度。
因此,木糖醇常用于护肤品中,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2.抗氧化剂:研究显示,木糖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皮肤的损害。
因此,木糖醇常用于抗衰老和抗皱纹的化妆品中。
3.防晒剂:木糖醇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较弱,但可以有效抗氧化,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因此,木糖醇常用于防晒产品中,具有一定的防晒功效。
四、日常用品领域应用1.牙膏:由于木糖醇具有抗菌和抗蛀牙的作用,常用于牙膏中,可以保护牙齿健康。
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的应用及发展一酸味剂 1. 酸味剂的应用现状酸味剂是能赋予食品酸味的一大类食品添加剂。
分为有机酸味剂和无机酸味剂。
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有机酸味剂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葡萄糖酸等常用的无机酸味剂有磷酸等。
酸味剂的酸味是溶液中解离的氢离子刺激味觉神经而产生的感觉。
酸感与酸性基团的特性、pH值、滴定酸度、缓冲效应及其他化合物的存在与否有很大关系。
例如在相同pH值下有机酸比无机酸的酸感强。
在食品生产中酸味剂不仅可呈现酸味还具有调节口味、防腐抗菌、抗氧化、防变色等多种作用。
各种酸味剂由于化学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酸味感、酸味敏锐度和显味速度而赋予食品不同的酸味风格。
柠檬酸所产生的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兼有清凉感的酸味但味感消失快苹果酸所生产的是一种略带苦味的酸味其酸味的产生和消失都比柠檬酸缓慢酒石酸有较弱的涩味并带有较强的水果风味特别在葡萄类制品中能产生“天然酸味”的感觉磷酸有较弱的涩味特别在可乐类饮料制品中能提供一种独特的酸味。
酸味剂与其他调味剂配合使用可以调节食品的口味。
甜味物质中加少量酸则甜味感减弱在酸中加入甜味物质则酸味感减弱各种不同的水果由于其糖酸比不同对其甜酸的感知各异。
即使是由相同的酸类所构成的酸味也因相差悬殊的糖酸比而感到各不相同的酸味特征。
酸味中加少量食盐则酸味减弱但在食盐中加少量酸则咸味增强。
酸中有少量苦味或涩味物质会使酸感增强。
适当的苦味与酸味相配合才能使柠檬、葡萄等水果的风味得到真实的表现。
酸味物质的正确使用能更好的体现食品的香味。
可见酸味剂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
灵活地、科学地使用酸味剂不仅可以起到调味作用使食品产品具备最佳的风味和口感还可改善杀菌条件在食品生产工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2. 酸味剂的发展前景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酸味剂约有余种总产量约万吨年需求量年增长率为。
我国允许使用的酸味剂有种其中柠檬酸产量最大醋酸次之此外还有乳酸、富马酸等。
柠檬酸。
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介绍一、甜味剂的概述甜味剂是人工合成或从天然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可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替代糖分的甜味物质。
甜味剂具有与自然糖分相似的味道,但具有更低的热量并且不引起龋齿等问题。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了多种甜味剂,运用广泛,应用范围主要涵盖了糖果、肥甘油类等食品的加工和制造,因此,甜味剂在食品行业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食品添加物。
甜味剂的分类: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类。
1.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一般来源于植物或动物,例如甜菜碱、翅果糖、甜蜜素等。
(1)甜菜碱:是从甜菜根中提炼出的一种甜味物质,主要作用是替代糖分,但甜菜碱的甜度较低,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用量也很难控制,很少被现代工业广泛应用。
(2)翅果糖:翅果糖是从金合欢树的树皮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甜味物质,其甜度与蔗糖相当,但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3)甜蜜素:一种从甜茶树的叶子中提取的天然甜味物质,不但有甜度高、不热量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减肥的功能。
2.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是由化学方法合成获得的,包括糖精、阿斯巴甜、秘密糖、草果糖等。
(1)糖精:这种甜味剂已经广泛应用于糖果和饮料等食品加工中,其甜度是蔗糖的400倍,但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毒性,过度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2)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物质,其甜度超过蔗糖多达300倍,由于其热量极低,所以广泛应用于低糖食品中。
(3)草果糖:草果糖也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其甜度达到蔗糖的440倍,但却不会增加人体的血糖水平。
二、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甜味剂在肥甘油类食品中的应用肥甘油类食品几乎都不含糖分,通常使用甜味剂作为替代品。
(1)甜味剂在牛奶中的应用:甜味剂可以用于给牛奶提供甜味,其中非常常见的甜味剂是安赛蜜。
(2)甜味剂在酸奶中的应用:酸奶本身含有糖分,所以在该类产品中使用甜味剂的机会较少,但是一些低热量或无糖的酸奶产品中通常会加入甜味剂。
食品甜味剂的应用
甜味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个类别。
在过去的100多年间,甜味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面包、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众多日常食品和饮料中。
使用甜味剂能显著减少食物和饮料中的能量,有时甚至可以做到无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低糖、无糖食品饮料中可能会有其他能量来源,所以"无糖"并不一定"无能量。
食品或饮料的能黾念量,消费者可以诵过阅读产品标签上的养成分表了解。
我国是甜味剂生产和出口大国,主要品种包括糖醇类,例如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高倍甜味剂,例如甜蜜素、糖精〔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以及天然甜味剂,例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为消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食品中甜味剂的应用与评价甜味剂,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以提供甜味,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吸引力。
然而,对于甜味剂的使用和评价,一直存在着争议。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甜味剂的应用和评价,并从健康、环保和大众需求等角度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甜味剂的应用。
从可口可乐到巧克力,从饼干到酸奶,甜味剂无处不在。
在现代食品生产中,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低糖或无糖的食品中,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无糖食品的兴起使得许多人在不增加热量的情况下,仍能享受到甜蜜的风味。
甜味剂的应用还有助于降低食品中的糖分含量,从而减少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然而,甜味剂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评价。
首先是健康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某些甜味剂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阿斯巴甜被指与肥胖、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有关。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甜味剂会干扰食欲控制,增加摄入其他高糖高脂食物的可能性。
然而,这些结果并不一致,还有许多研究未能得出明确结论。
因此,在评估甜味剂对健康的风险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提供更准确的证据。
其次,甜味剂的应用也涉及到环保问题。
传统的糖分摄入往往需要大量的农田、水资源和能源来种植和加工,然而,这些资源有限且不可持续。
相比之下,甜味剂的生产过程相对节约资源和环保。
然而,甜味剂的制造过程也需要使用化学品和能源,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废水和废气,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甜味剂的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其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大众的需求来说,甜味剂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许多人存在着对脂肪和糖分的担忧,但又希望享受到甜味食物的快乐。
甜味剂的应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更多健康的食品选择。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糖甜味剂的应用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并使他们能够继续享受到甜蜜的味道。
因此,在评价甜味剂时,需要考虑到大众的需求,保障他们在健康问题和口味需求之间的平衡。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分析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加强保存功能、提高食品外观等目的而向食品中添加的一类物质。
甜味剂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调味和增加食品的甜度。
本文将从甜味剂的种类、应用范围、安全性等方面对甜味剂进行分析。
其次,甜味剂的应用范围很广,基本上涵盖了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
例如,甜味剂可以用于糕点制作中,为面包、饼干等糕点增加甜味;也可以用于饮料制作中,为碳酸饮料、果汁等饮品增加甜味;还可以用于糖果制作中,为巧克力、糖果等增加甜味。
此外,甜味剂还可以用于调味品、罐头食品、冷冻食品等多个食品类别中。
然而,甜味剂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人们担心长期摄入甜味剂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糖精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长期摄入过多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负担,还可能引起癌症等疾病。
安赛蜜是另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过量摄入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甜味剂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了确保甜味剂的安全性,各国都对甜味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监管。
例如,中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经过审批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此外,还需要对甜味剂的使用量进行限制,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使用量。
综上所述,甜味剂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之分。
甜味剂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食品的制作中。
然而,甜味剂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长期摄入过多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使用和限制甜味剂的使用量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
人工甜味剂有哪些食品
一、人工甜味剂有哪些食品
人工甜味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代替蔗糖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大部分人工甜味剂几乎不被人体转化,因此被人们称为无热量的糖。
二、常见人工甜味剂
中国允许使用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纽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
三、人工甜味剂有哪些食品
1.糖精可用于冷冻饮品、水果干类、果酱、蜜饯、凉果等;安赛蜜可用于冷冻食品、水果罐头、果酱、蜜饯、糖果、烘焙食品、酱油、果冻、饮料等;
2.甜蜜素可用于水果罐头、果酱、蜜饯、凉果、果糕、腐乳、面包、饼干、陪酒等;阿斯巴甜可用于调制乳、稀奶油、脂肪类甜品、装饰性果蔬、食用菌和藻类罐头、巧克力、碳酸饮料、膨化食品等;。
甜味剂在无糖饮料中应用
无糖饮料不含蔗糖,可以减少糖分的摄入量,有益于人体健康。
在调配时一般以含糖配方作为参照,按照高倍甜味剂相应的甜度倍数进行换算后添加。
虽然饮料对甜味剂的“增体性”要求不高,但也存在着使用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稳定性。
一些不稳定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等,在酸性和加热条件下会有较大的甜度损失,该类甜味剂要在工艺流程的适当环节中添加。
饮料的货架期较长,最好选用稳定性好的甜味剂,保证饮料的甜度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2.互补问题。
高倍甜味剂在甜味特性有明显的感官区别,添加到复杂的食品体系中也呈现不同的口感。
甜感过快和滞后都是不理想的,适当的复配可以获得和谐的甜感。
同时也要注意和酸、香精、盐等的品种和比例的调整。
3.增加体感的方法。
甜味剂添加量少使某些饮料的口感过于稀薄。
可以适当添加果葡糖浆、糖醇、麦芽糊精、膳食纤维等进行复配,获得与产品和谐和厚实的口感。
常见的甜味剂
常用的甜味剂包括:
1.蔗糖(Sucrose):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砂糖,是一种天然的甜味
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
2.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 fructose corn syrup,HFCS):是一种由玉米淀
粉制成的液态甜味剂,常用于饮料、果酱、蜜饯、烘焙食品等。
3.蜂蜜(Honey):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
身体有益,常用于面包、蛋糕、酱料、茶饮等。
4.糖精(Saccharin):是最早的人工甜味剂之一,甜味强烈,常用于饮
料、口香糖、药品等。
5.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低热量的人工甜味剂,甜味强烈,常
用于低热量饮料、甜品、糖果等。
6.蔗糖醇(Sugar alcohols):如山梨醇、甘露醇等,常用于糖果、口香
糖、薄荷糖等,甜味较温和。
7.钠糖(Sucralose):是一种无卡路里的人工甜味剂,甜味强烈,不影响
血糖水平,常用于糖尿病人和想减肥的人食用的食品和饮料。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甜味剂不一定对所有人都适用,部分人可能会对某些甜味剂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因此应谨慎食用。
同时,对于想要减少糖分摄入的人,适量食用人工甜味剂也可以是一个选择。
利描分析与检测甜味剂的应用与食品安全□柴梅梅侯晶晶加力闫婷安全榆林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人工合成甜味剂的使用情况、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期让大众在购买食品时能科 学地选择,确保自身的饮食安全、身体健康。
关键词:甜味剂;食品安全;健康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 食品添加剂。
按营养价值分为营养和 非营养性甜味剂;按甜度分为低甜度 和高甜度甜味剂;按来源分为天然和 合成甜味剂。
我国卫生部共批准使用 甜味剂15种[1]。
本文就几种重要的甜 味剂的使用情况、性质、及安全性作 _叙述。
1常见甜味剂的添加情况甜味剂被作为蔗糖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在食品中。
各国在选择蔗糖替 代品的种类时有所不同:美国主要使 用阿斯巴甜;日本以甜菊糖苷为主;欧洲人对AK糖(安赛蜜)比较感兴趣;我国共批准使用15种甜味剂,其中使 用最多的是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几种Pl3]。
2国家标准中常见甜味剂的使用范围及限量根据国家限量标准等可以合法添加和合理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这些 甜味剂经过验证是对人体无害的,同 时也不能错误地认为:天然甜味剂就 —定会比化学合成的甜味剂更安全。
在 我国,只要是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中规定,规范、合法使用添加剂,就不 会有安全性问题[4]。
3甜味剂使用安全性存在的争论及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历史上第一种甜味剂是糖精,其 甜度为蔗糖的五六百倍。
起初,糖精 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到了 20 世纪70年代,糖精在大鼠喂样实验中 出现膀胱癌案例相继在美国、加拿大 出现。
阿斯巴甜的甜度度大约是蔗糖 的200倍,含有较少的热量,被广泛 地作为蔗糖的代替品。
阿斯巴甜的安 全性在各国_直争论不休:有人称阿 斯巴甜可引发抑郁症、帕金森、脑癌、癫痫等多种疾病,也有实验称其不会 对人体有危害。
不过这些争议还并没 有令各国政府禁用阿斯巴甜。
有关食品中甜味剂应用的调查有关食品中甜味剂应用的调查为了解各种甜味剂在饮料和甜食中的应用情况,从而深入理解甜味剂的原理、效果、营养价值和在食品中应用的现状。
暑假期间到学院路超市发超时进行了有关饮料中添加的甜味剂的调查。
产品调查记录产品调查记录:
:::
表1含有不同甜味剂的甜味产品的数目和比例
调查产品类别产品数目占同类产品的百分率
调查产品总数84
含有蔗糖的产品数目
6071.4
含有果葡糖浆的产品数目12
含有葡萄糖浆的产品数目0
含有其他糖浆的产品数目0
含有蜂蜜的产品数目6
含有xx的产品数目0
含有xx的产品数目6
含有木糖醇的产品数目9
含有其他糖醇的产品数目2
含有低聚糖的产品数目60
含有甘草糖或甜菊糖的数目0
含有甜蜜素的产品数目4
含有xx的产品数目19
含有甜蜜素的产品数目4
含有糖精的产品数目0
含有其他合成甜味剂的产品4
表2含有多种甜味剂的甜味产品的数目和比例调查产品类别产品数目
调查产品总数84
含有1种甜味剂的产品数目35
含有2种甜味剂的产品数目26
含有3种甜味剂的产品数目11
含有4种或更多甜味剂的产品数目1
添加含能量甜味剂的产品总数64
添加糖醇类甜味剂的产品总数10
添加低聚糖甜味剂的产品总数60
添加糖浆类甜味剂的产品总数12
添加天然甜味甙类的产品总数1
添加合成甜味剂的产品总数
2014.300
7.10
7.1
10.7
2.4
71.40
4.8
22.6
4.80
4.8
在同类产品中的比例
41.7
31.0
13.1
1.2
76.2
11.9
71.4
14.3
7.2
23
产品名称添加甜味剂的名称是否标为低糖食品是否标为无糖食品雪碧碳酸饮料果葡糖浆,白砂糖
七喜碳酸饮料白砂糖
芬达果味汽水果葡糖浆,白砂糖
美年达果味汽水白砂糖
乐百氏脉动维生素饮料白砂糖
宝矿力水特电解质饮料白砂糖
佳得乐运动饮料白砂糖,葡萄糖
大寨核桃露木糖醇
纯旺杏仁露木糖醇,安赛蜜
椰树天然椰子汁木糖醇,安赛蜜
可口可乐零度碳酸饮料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百事轻怡可乐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
纯旺无蔗糖苹果醋木糖醇,安赛蜜
华邦冰果汁醋爽野山楂味木糖醇,安赛蜜
蓝猫无糖酸枣汁麦芽糖醇,木糖醇
花旗无糖山楂果茶木糖醇,阿斯巴甜
天乐园大枣汁白砂糖,果葡糖浆
统一麒麟午后奶茶白砂糖
统一果汁饮料(蜜桃多,葡萄多,鲜橙多)白砂糖农夫果园混合果蔬汁白砂糖,果葡糖浆,安赛蜜娃哈哈启力呦呦奶味茶白砂糖
康师傅每日C白砂糖
娃哈哈启力呦呦奶咖(牛奶咖啡饮料)白砂糖
绿芙蓉冰冰豆奶白砂糖,安赛蜜
纯果乐果缤纷饮料白砂糖
美汁源果粒橙白砂糖
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白砂糖
百事可乐碳酸饮料白砂糖
茱莉无糖橙汁安赛蜜,甜菊糖甙
茱莉桃葡萄汁无
哈达波子汽水果葡糖浆,白砂糖
哈达波子矿泉饮料果葡糖浆,白砂糖
茱莉纯白葡萄汁无
燕京九龙斋酸梅汤冰糖
J牌桂花酸梅汤白砂糖,焦糖,甜蜜素
康师傅酸梅汤白砂糖
蓝猫精品野生酸枣汁白砂糖,蜂蜜
汇源100%果汁无
汇源100%儿童果蔬汁无
汇源100%PKL苹果汁无
汇源果肉果汁白砂糖,果葡糖浆是是是是是
汇源奇异王果饮料白砂糖,果葡糖浆,安赛蜜,纽甜
汇源乐乐园饮料白砂糖
汇源果汁醋白砂糖,木糖醇,安赛蜜是汇源果汁醋木糖醇,安赛蜜,纽甜是
汇源果鲜美果汁饮料白砂糖,安赛蜜,纽甜
汇源全50%混合果汁白砂糖
牵手喝果100%果汁无
统一冰红茶白砂糖,果葡糖浆
统一绿茶白砂糖是
大亨果茶白砂糖,甜蜜素,安赛蜜
华旗有糖山楂果茶果葡糖浆,白砂糖,阿斯巴甜露露杏仁露白砂糖
王老吉凉茶白砂糖
大100%橙汁无
大湖明朗橙汁白砂糖,安赛蜜,纽甜
日加满饮品白砂糖,安赛蜜,阿巴斯甜
日加满丽人营养素麦芽糖醇,安赛蜜蔗糖
K可西洋参饮果糖
K可灵芝饮果糖
纯旺苹果醋蔗糖,蜂蜜
华邦果醋爽果葡糖浆,安赛蜜
屈臣氏汤力汽水白砂糖
屈臣氏苏打汽水无
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白砂糖
红牛强化型功能饮料白砂糖
统一雅哈咖啡白砂糖
雀巢咖啡白砂糖
淳果100%果汁无
茹梦果汁白砂糖
雀巢冰柠檬茶白砂糖
雀巢冰极柠檬绿茶白砂糖
康师傅低糖绿茶白砂糖,蜂蜜
康师傅冰红茶白砂糖
康师傅低糖茉莉清茶白砂糖
统一红茶白砂糖,果葡糖浆
雀巢原叶绿茶白砂糖,蜂蜜
清茶原叶红茶白砂糖
三得利乌龙茶(玫瑰味)白砂糖,蜂蜜
三得利乌龙茶(低糖茉莉)白砂糖,蜂蜜
三得利乌龙茶(无糖)无
三得利利趣拿铁可可白砂糖
三得利利趣拿铁红茶白砂糖
三得利利趣拿铁红豆白砂糖,安赛蜜是是调查中值得注意和讨论的问题调查中值得注意和讨论的问题
a)在饮料中添加甜味剂可以改善食品感官,增加食品甜味,使食品更加可口。
无糖和低糖饮料中添加不含能量的甜味剂可以保证在不加糖的情况下保证食品具有良好的风味。
含能量甜味剂包括蔗糖、麦芽糖、蜂蜜等传统糖类;果葡糖浆、葡萄糖浆等糖浆;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糖醇。
普通糖类甜味剂可以赋予食品甜味,供给人体能量,使软饮料产生黏度和愉快的口感,但是食用过多会导致龋齿、高血压、高血糖等副作用。
糖醇类甜味剂可以改善食品组织和口感,赋予食品甜味,糖醇类甜味剂中含能量较少,可以减少患龋齿、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安全性高,但是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腹泻,应适量食用。
无糖食品和低糖食品中所使用的甜味剂主要木糖醇,安赛蜜。
木糖醇甜度与蔗糖相似,功能与蔗糖相同,安全性高,可以提供一定能量。
具有抗龋齿的作用,对健康比较有利。
适合糖尿病人使用。
不会产生高血压等副作用。
但摄入过多会导致胃肠不适或腹泻。
安赛蜜甜度高,无热值,不会导致高血压等症状。
它易溶于水,无不良后味感,在人和动物体内不代谢、不积蓄,100%以原形物质从尿中排出体外,是一个对人体十分安全的惰性物质。
基本上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b)所调查的产品当中,无糖产品并不是不含有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糖醇可以分解供能,但糖醇所含能量较少,可视为无糖食品。
许多无糖食品虽标为低糖,但里面仍含有一定糖分,并不适合糖尿病人使用,希望市场上能够针对糖尿病人专门开发出一类食品,尤其是饮料,可以保证糖尿病人能够放心使用,不必担心。
另外,也希望生产厂家能够在产品上标明是否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c)大多数同一厂家生产的饮料都具有家族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具有相似的配料表,采用同样的添加剂。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厂家降低成本,减少储藏,研发所需费用。
但对消费者来说,长期食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可能会造成有害物质积累。
d)部分功能性饮料中添加了多种氨基酸。
厂家的本意是为消费者补充体内所需的氨基酸,但是这样做是否有必要我很怀疑,从理论上讲,这样做可以补充氨基酸,但是只要我们平衡膳食,也可以从普通食品中得到我们所需的氨基酸,没有必要依靠功能性饮料补充。
e)甜味剂使用过多,希望可以规范市场,对各类食品给出明确定义,尤其是无糖食品。
也希望生产厂家可以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标明该产品能否供糖尿病人食用。
在课堂上的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单单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学会用所学的
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有很多东西尤其是广告,看似有道理,但是仍然需要仔细思考,看似有道理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
我们要学会实践,学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