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睾丸炎临床路径 (2017年版)
- 格式:pdf
- 大小:399.63 KB
- 文档页数:4
国家卫计委最新发布26个病种临床路径HC3i 中国首家专注于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和移动医疗的专业网络平台。
6月12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全文如下:国卫办医函〔2016〕5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制定了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名单附后),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考执行。
上述临床路径已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kjps/jsgf/)发布,请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登陆网站下载,并指导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临床路径、细化分支路径并组织实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5月31日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名单:苯丙酮尿症临床路径一、苯丙酮尿症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苯丙酮尿症(PKU)(ICD-10︰E70.101)。
(二)诊断依据。
1. 临床特点:头发黄,皮肤白,鼠臭味,智能发育落后。
2. 血苯丙氨酸(Phe)浓度>120 μmol/L(>2mg/dl)及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2.0。
3. 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AH)突变。
4. 尿蝶呤谱及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DHPR)活性正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14,52(6): 420-425]。
1. 治疗指征:血Phe>360 mmol/L。
2. 低或无Phe特殊饮食。
3. 对症处理。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苯丙酮尿症疾病编码(ICD-10︰E70.101)。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急性膀胱炎临床路径一、急性膀胱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膀胱炎(ICD-10:Nxx.Xxx)。
(二)诊断依据。
病因:多因细菌感染而引起。
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
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
临床表现:1.尿路刺激征起病突然,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尿道痉挛,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常不能离开便器,难以忍受。
排尿期尿道烧灼感,排尿终末期疼痛加剧,会阴部、耻骨上区疼痛、膀胱区轻压痛。
病情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前列腺炎,但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
2.尿液检查尿液混浊,尿液中有脓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
3.单纯性膀胱炎炎症局限于黏膜层,常无发热,白细胞计数不增高,亦不伴有全身症状。
当并发急性肾盂肾炎或前列腺炎、附睾炎时才有高热。
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①尿常规白细胞计数≥10个/HP,可有红细胞,但无管型:②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WBC≥15~20个/HP;(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并发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3–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xx.Xxx急性膀胱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标志物(乙肝);(3)心电图、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七)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根据致病菌属,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对尿路的刺激。
654-2可解除膀胱痉挛。
三金片辅助治疗(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改善。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神经梅毒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神经梅毒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神经梅毒(ICD-10:A52.301)(二)诊断依据。
根据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14):1.流行病学史:有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或性伴感染史,或有输血史;2.临床表现:①无症状神经梅毒:无明显症状和体征;②脑膜神经梅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等;③脑膜血管梅毒:偏瘫、截瘫、失语、癫痫样发作等;④脑实质梅毒: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脊髓痨、感觉异常等;3.实验室检查:①非梅毒螺旋体特异血清学试验(VDRL、RPR、TRUST、SPEA)阳性,极少数可阴性②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TPPA、FTA-ABS、TPHA)阳性。
③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5×106/L,蛋白量>500mg /L,且无引起异常的其他原因。
脑脊液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和(或)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试验阳性;4.疑似病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①、②、③中的脑脊液常规检查异常(排除引起异常的其他原因),可有或无流行病学史;5.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查③中的脑脊液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52.301,神经梅毒;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标准住院日14-21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3)凝血功能;4)非梅毒螺旋体特异血清学试验(VDRL、RPR、TRUST、SPEA)+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TPPA、FTA-ABS、TPHA),根据所在医院情况选择;5)乙肝五项、HCV抗体、HIV抗体;6)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FTA-ABS、VDRL试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考虑合并心血管梅毒:胸部X光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
子痈(急慢性睾丸附睾炎)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睾丸附睾炎、慢性睾丸附睾炎急性发作或疼痛明显的住院患者。
一、子痈(急性睾丸附睾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子痈(TCD编码:BWN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附睾炎(ICD-10编码:N45.903);或急性睾丸炎(ICD-10编码:N45.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男科学》(秦国政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男科学》(郭应禄,胡礼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张敏建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
2.证候诊断参考《子痈(急慢性睾丸附睾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急性子痈湿热蕴结证热毒炽盛证慢性子痈气滞痰凝证阳虚寒凝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子痈(急慢性睾丸附睾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子痈(急性睾丸附睾炎、慢性睾丸附睾炎急性发作或疼痛明显)患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子痈(急性睾丸附睾炎)、慢性睾丸附睾炎急性发作或疼痛明显的患者。
2.伴有腹股沟斜疝、精神病、严重神经症等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重点观察睾丸附睾肿痛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睾丸、附睾、精索静脉彩超;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六项、血沉、结核菌素实验;心电图、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C-反应蛋白、血脂等。
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一、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隐睾(ICD-10:Q53.902)或睾丸下降不全(ICD-10:Q53.903)行睾丸下降固定术(ICD-9:62.5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小儿外科学》(施诚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4版)1.临床表现:患侧阴囊扁平、发育差、不对称。
2.体格检查:患侧阴囊空虚,但可在阴囊顶部或腹股沟部扪及睾丸;或睾丸可推入阴囊内但放手即回缩,不能停留片刻,睾丸较正常小,可伴同侧鞘状突:未闭。
3.影像学检查:B超可显示睾丸位置与大小。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小儿外科学》(施诚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4版)行睾丸下降固定术(ICD-9:62.502)(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53.902腹股沟隐睾疾病编码或ICD-10:Q53.903睾丸下降不全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片(正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异常者);3.B超(可在门诊完成)。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推荐用药及剂量)。
2.推荐药物治疗方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第十三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00 急性肾炎综合征括:急性肾小球病肾小球肾炎肾炎肾病N01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N04 肾病综合征N8.3 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疾患N11.1 慢性梗阻性肾盂肾炎与……有关的(慢性〕肾盂肾炎:N13.0 肾盂积水伴有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N13.1肾盂积水伴有肾和输尿管结石梗阻N13.6 肾积脓N17 急性肾衰竭N17.1急性肾衰竭伴有肾小管坏死N17.9 未特指的急性肾衰竭N18慢性肾衰竭N18.8其他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性I12.0 肾衰竭伴有高血压N20 肾和输尿管结石不包括:伴有肾盂积水N20.肾结石N20.1 输尿管结石N20.2肾结石伴有输尿管结石N21.0膀胱结石N21.1 尿道结石N28.1 后天性肾囊肿N30.0急性膀胱炎N30.8 膀胱脓肿N33.0 结核性膀胱炎N34.尿道脓肿N40 前列腺增生N41.0 急性前列腺炎 N41.1慢性前列腺炎N41.2脓肿N42.0 前列腺结石N45.0 睾丸炎、附睾炎和附睾-睾丸炎,伴有脓肿N45.9 睾丸炎、附睾炎和附睾-睾丸炎,不伴有脓肿附睾炎NOS 睾丸炎NOSN47 包皮过长、包莖和嵌顿包茎N64.8 乳房囊肿N60.1 弥漫性囊性乳腺病N70.0 急性输卵管炎和卵巢炎N70.1慢性输卵管炎和卵巢炎N72 宫颈炎N73.3 女性急性盆腔腹膜炎N73.4 女性慢性盆腔腹膜炎N74.2 女性梅毒性盆腔炎性疾病 N75.0 前庭大腺囊肿N75.1 前庭大腺脓肿N75.8 前庭大腺炎N76.0 急性阴道炎N76.4 外阴脓肿N84.1 宫颈息肉N86 宫颈糜烂和外翻N87.0 宫颈上皮内肿瘤N96 习惯性流产。
急性睾丸炎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急性睾丸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急性睾丸炎患者(二)诊断依据。
1、睾丸肿痛,伴或不伴发热。
2、B超呈睾丸炎表现,排除睾丸扭转。
3、伴或不伴血WBC升高。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睾丸炎症保守治疗2. 睾丸炎症继发脓肿或梗死,需要手术(四)标准住院日小于等于7日。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3)X线胸片、心电图;(4)阴囊B超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2)凝血功能、血型;(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 保守抗炎治疗2. 脓肿切开引流、睾丸梗死切除手术治疗(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睾丸炎继发脓肿或睾丸梗死时)。
1. 1. 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 2. 手术方式:脓肿切开引流或睾丸探查、睾丸切除术3. 3. 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九)术后住院恢复≤5日。
(十)出院标准。
4. 1.一般情况良好5. 2.伤口引流条拔除,伤口愈合良好6. 3.体温、血常规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7.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8.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它路径。
二、急性睾丸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ICD-10:);行___________________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天。
急性附睾炎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急性附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附睾炎。
(二)诊断依据。
根据《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外科学(第6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高热。
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并沿精索、腰部、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
附睾肿胀进展较快,3-4小时内使附睾体积成倍增大,肿大以附睾头、尾部为甚。
2.体征:在腹股沟处(精索)或下腹部有压痛。
阴囊增大,皮肤有红肿。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核左移。
3.辅助检查: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增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外科学(第6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内科治疗:(1)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若局部红肿明显,血白细胞增多,体温上升,应静脉滴入抗生素;(2)卧床休息,阴囊用人工托;早期用冰袋冷敷附睾处减轻肿胀;(3)止痛治疗:1%利多卡因20ml由睾丸上端处精索行局部注射。
2.外科治疗:对不能控制的急性附睾睾丸炎进行手术探查,如有化脓性附睾睾丸炎时做附睾睾丸切除术;如有睾丸梗死时行睾丸切除术;如未累及睾丸可做附睾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附睾炎疾病编码。
2.排除结核性附睾炎、睾丸肿瘤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3.排除睾丸精索扭转、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附睾炎。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尿细菌培养+药敏;(2)肝肾功能、甘油三酯、电解质、血糖、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3)双侧睾丸、附睾、精索彩超及血流;(4)胸透、心电图。
急性睾丸炎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急性睾丸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急性睾丸炎患者
(二)诊断依据。
1、睾丸肿痛,伴或不伴发热。
2、B超呈睾丸炎表现,排除睾丸扭转。
3、伴或不伴血WBC升高。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睾丸炎症保守治疗
2. 睾丸炎症继发脓肿或梗死,需要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小于等于7日。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电解质、肝肾功能;
(3)X线胸片、心电图;
(4)阴囊B超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2)凝血功能、血型;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 保守抗炎治疗
2. 脓肿切开引流、睾丸梗死切除手术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睾丸炎继发脓肿或睾丸梗死时)。
1. 1. 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 2. 手术方式:脓肿切开引流或睾丸探查、睾丸
切除术
3. 3. 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九)术后住院恢复≤5日。
(十)出院标准。
4. 1.一般情况良好
5. 2.伤口引流条拔除,伤口愈合良好
6. 3.体温、血常规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7.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
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8.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可进入其它路径。
二、急性睾丸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ICD-10:);行___________________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