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复习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20.24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为私权昌盛,半世求法政清明。”——江平

一、民事纠纷解决方式

(一)和解:私力救济

(二)调节:社会救济

(三)仲裁:社会救济(人身关系纠纷不适用仲裁)

(四)民事诉讼:公力救济

二、民事诉讼法的性质

1.从民诉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看,它属于基本法。

2.从民诉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看,它属于部门法。

3.从民诉法的内容看,它属于程序法。

三、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1.当事人的某些诉讼权利是相同的。

2.当事人的某些诉讼权利是相对的。

(二)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三)法院调解自愿合法原则(调解原则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始终)

(四)辩论原则

1.辩论原则贯穿与民事诉讼全过程。

2.辩论原则对法院审判有一定的约束力。

3.辩论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4.当事人是辩论的主体。

5.辩论的内容可以是实体问题,也可以是程序问题。

6.辩论原则不适用于非诉程序。

(五)处分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既可以是民事(实体)权利也可以是民诉(程序)权利)

(六)支持起诉原则(支持起诉的主体不是当事人)

(七)检查监督原则(民事检察监督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

四、合议制度

合议制是相对于独任制而言的,是指由3名以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审判组织形式,而独任制只需要1名审判员。适用合议制还是独任制,由人民法院决定。

(一)合议制度的例外

1.简易程序;

2.特别程序,但是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案件应适用合议制;

3.督促程序由审判员1人进行审查;

4.公示催告程序,但判决票据无效的应当适用合议制。

(二)合议庭的组成(应当是单数,且为3人以上)

1.第一审可以全部由审判员组成,也可以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全部由审判员组成。

2.第二审必须全部由审判员组成。

3.第二审发回重审或再审程序中,原审合议庭成员或独任审判员不得参加重审或再审合议庭。二审发回重审案件中其他陪审员可以参加,按照一审程序进行的再审程序中也可以由其他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4.审判长:由院长或庭长指定审判员1人担任;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担任。

5.合议庭组成人员由法院决定。

(三)合议庭评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五、回避制度

(一)回避的适用主体: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注意:证人不适用回避)

(二)回避的法定原因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的。

(三)回避的程序

1.回避方式:申请回避和自行回避。

2.申请回避时间:案件开始审理时→法庭辩论终结前。

3.申请回避的效果: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4.回避的决定权: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

(1)院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2)审判人员:由院长决定。

(3)其他人员:由审判长决定。

5.对回避决定的复议

(1)回避采取决定的形式,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

(2)复议期间,被申请会比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

(3)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六、公开审判制度

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审判过程和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的制度。

(一)公开审判的内容

1.依法公开审理案件的,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公告。

2.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审判过程向社会公开。

3.法庭评议程序一律不公开。

4.不论是否公开审理,判决一律要公开宣告。

(二)公开审判的例外

1.必须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

2.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只有经当事人申请才可以不公开):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七、两审终审制

两审终审,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即告总结的制度。

以下案件即为一审终审:

1.最高人民法院一审的案件;

2.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

3.适用法院调解的案件;

4.法院作出的不可上诉的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管辖权向下转移、不受理或驳回破产申请);

5.确认婚姻效力的判决。

八、人民法院主观的民事案件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规定。”

1.民法调整的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发生的案件;

2.经济法调整的因经济关系所发生的各类纠纷;

3.劳动法调整的因劳务关系所发生的纠纷(注意: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和仲裁终局只约束用人单位);

4.商法调整的因商事关系所发生的纠纷;

5.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的其他案件。

九、管辖恒定原则

(一)概念

所谓管辖恒定原则,是指法院对某个民事案件是否享有管辖权,以起诉受理时为准,受理时对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因确定管辖的因素在诉讼过程中发生变化而受影响。

(二)级别管辖恒定

是指级别管辖按照起诉受理时的标的额确定后,不因诉讼过程中标的额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动。(三)地域管辖恒定

地域管辖不因受理后在诉讼过程中以确定管辖的因素(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以及行政区划等)的变动而受影响。

十、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绝大部分的一审民事案件。

(一)中级人民法院的级别管辖

1.重大的涉外案件

(1)重大(满足三者之一即可):争议标的额大、案情复杂、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

(2)涉外(满足三者之一即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涉外(中国国籍当事人居住在外国不成立涉外)、法律事实涉外、诉讼标的在外国。

2.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