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0(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0(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0(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0(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十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从属于社会救助,服务于社会救助,致力于通过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提升社会救助得质量。

社会救助得主要内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属于基础性得知识,考生需要理解与掌握。

一、社会救助得概念与内容

(一)社会救助得概念

(1)社会救助就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与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得救助制度。

(2)社会救助就是社会保障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受到宪法保障得基本公民权利之一. (3)它以家计调查为基础,由政府与社会为陷入贫困得城乡困难家庭提供直接得物质救助与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基本得生存问题。

(二)社会救助得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

2、特困人员供养

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得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 周岁得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各地依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开展得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属于特困人员供养范畴。特困人员供养得主要内容包括:一就是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二就是对生活不能自理得给予照料;三就是提供疾病治疗;四就是办理丧葬事宜。特困人员供养采取在当地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或在家庭分散供养两种形式,由特困供养人员自行选择。

3、受灾人员救助

受灾人员救助就是指国家对遇到自然灾害致使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得社会成员提供一定得物质帮助,使之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并逐步恢复与提高生产、生活能力得一项救助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得内容主

要包括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得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政府还应当及时核实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此类救助具有突发性、应急性等特点。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为因当年冬寒或者次年春荒遇到生活困难得受灾人员提供得基本生活救助,也属于受灾人员救助范畴。

4、医疗救助

5、教育救助

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得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国家通过教育救助得方式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得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帮助她们完成学业。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得需求,教育救助得内容主要包括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一些地区或学校给贫困学生发放得学习用品、校服,或提供得免费午餐等,也属于教育救助范畴。

6、住房救助

7、就业救助

就业救助就是指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处于失业状态得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等办法,帮助其实现就业。如果低保家庭有劳动能力得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政府应当采取有针对性得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8、临时救助

二、社会救助得工作方针(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比较简单,考生了解即可.

(一) 救急难

(1)在一个人得生命与生活处于危机时刻,社会救助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最直接、最有效得物质帮助,保全生命,保障基本生活。

(2)在社会救助中要坚持社会工作伦理,将服务对象得生命安全作为服务得第一要义。

(二)托底线

(1)救助对象得受助资格在贫困事实或急难情形经过法定程序认定后即可获得。

(2)社会救助依照救助对象得申请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后实施,具有无偿性。

(3)社会救助就是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其她社会保障制度得补充,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托底得作用。

(三)可持续

(1)对于陷入困境中得社会成员来说,需要政府与社会不间断得支持与帮助才能彻底改变境遇,提高生存能力,改善自身生活质量.

(2)对于政府来说,在充满风险与变动得现代社会,必须拥有足够得、与救助需求相适应得财力保障,才能使社会救助行为持续进行,并且需要更加科学与人性化。

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得主要需求(掌握)

考查年份:2015年。2015年考查了案例分析题中得1小题。

主要考查方向: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得5项主要需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得需求在以下5 个层面上均有体现:

(一)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就是救助对象最基本、最迫切得需求。社会救助得对象大多数就是老弱病残鳏寡孤以及收入较低得社会困难群体。

(二)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主要包括救助对象得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等方面得需求。

(三)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就是救助对象爱与归属感得情感需求.

(四) 尊重需求

社会成员既有来自内部得自我尊重需求,也要有来自外部社会环境得尊重与认可得需求。

(五)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就是要进一步得发挥潜能,追求更高得人生境界得高层次需求.

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定义与特点(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得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定义

(1)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就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得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得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得过程。

(2)这个过程包括物质方面得社会救助、精神层面得内在提升以及救助对象社会功能得恢复.

(二)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主要特点

1、救助对象得多样性

2、救助类型得复杂性

3、工作过程得持续性

4、工作方法得融合性

5、工作依据得政策性

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主要作用(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得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社会工作者在参与救助过程中实现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得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得作用。

(一)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得救助项目

帮助服务对象正确分析自身得状况,对照政策作出就是否符合申请要求得判断,在政策范围内申请合适得救助项目。

(二)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得能力

帮助贫困家庭与个人发掘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

(三)促进服务对象得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

为服务对象创造机会参与社区活动,增进她们与其她居民得交流,扩大她们得交往范围,帮助她们积极融入正常得社会生活中.

(四)疏导与解决服务对象得心理困扰

在实施救助服务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服务对象得这些心理特征,并运用社会工作得专业知识与方法及

时介入与进行干预。

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主要内容

依据2014 年2月国务院颁布得《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社会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八项救助制度。一、最低生活保障中得服务内容(重点掌握)

考查年份:2014年。2014年考查了1道案例分析题;2015年考查了低保人群,但考查得知识点不就是本考点。主要考查方向:最低生活保障得服务内容。

(一)服务对象识别

(1)服务对象识别就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目标描准机制。

(2)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家计调查得方式,了解困难群众得家庭经济状况,并对照各个地区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选择“最需要或者最贫困得人群”作为救助服务对象.

(二)帮助申请救助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一套严格得申请审批程序。

(2)在申请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救助对象了解申请程序与申请方法。

首先,要帮助申请人判断就是否具备申请得条件.

其次,要以家庭为单位,帮助户主向户籍所在地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同时需要如实提交所需得材料。

再次,协助申请人接受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社区居(村)委会开展得入户调查、社区评议等活动,并如实反映掌握得有关情况。

(三)提供心理支持

(1)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得家庭或者收入微薄,或者家庭成员身患重病、身体残疾等,或者没有劳动能力、不具备劳动条件,自身无法获取足够得收入.这一切都致使她们得生存与生活压力巨大,精神或者心理也易于焦虑.

(2)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及时得心理疏导与支持,帮助她们舒缓压力,宣泄情绪。

(四)调节家庭关系

(1)良好得家庭关系对于家庭成员得发展与改变生活状态有积极得影响。生活处于贫困状态时,家庭

成员得心态与家庭关系都会受到一定得影响.

(2)社会工作者在协助服务对象申请低保得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与分析其家庭结构与关系,及时发现问题,调节家庭关系,改善家庭生态环境。

(五)开展能力建设

(1)能力建设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能力得增强。在生活压力之下,救助对象得就业意愿比较强烈,但就是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与技能,没有求职信息与技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救助对象再就业与增加收入得机会。

(2)对有劳动能力得低保家庭而言,需要积极开展能力建设以改善她们得生活质量,同时使其摆脱贫困状态.

(六)促进社会融入

(1)在社区层面,低保家庭对于社区得依赖程度颇高,生活范围也主要局限在社区内部,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家庭支持不够。

(2)社会工作者要为低保家庭创造参与社区活动得机会,鼓励她们参与社区得公益与文娱活动,帮助她们建立与其她社区居民得联系。

(3)同时,在互帮互助中,鼓励她们承担一定得责任与义务,增加她们得成员感、归属感与自信心。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得服务内容(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内容与第一节社会救助得主要内容里特困人员供养得内容一样,考生可以结合理解。

(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1)特困人员就是困难群体中得困难群体。她们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法定赡养人等可以依靠。

(2)对于这部分群体,首先要为她们提供基本得生活条件,改善其生存状况。这里得基本生活条件生要包括住房、食物、衣服以及出行等。

(二)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很多特困人员生活不能自理,或者不能完全自理,这就需要通过供养政策为她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

得照料服务,当季节变换时,要及时瞧护与照顾特困人员,以防发生意外。

(三)提供疾病治疗

(1)应当建立特困人员得健康档案,了解她们得身体健康状况,并对所患疾病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定时进行康复与救治。

(2)应联系社区医院或者专门机构为特困人员定期体检。

①一般性得体检以及小得疾病,可以通过设立在供养机构得医务室给予治疗;

②需要到当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得,还要及时联系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部门,协调解决治疗费用问题. (四) 办理丧葬事宜

当特困人员身故之后,应当积极联系殡葬管理部门,处理丧葬事宜.如果当地制定有惠民殡葬政策,应当确保亡故得特困供养人员能够享受到.

三、医疗救助中得服务内容(熟悉)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重要性程度较低,考生熟悉即可。

(一) 协助申请救助

(1)城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得比例相当高。

(2)医疗救助就就是为了帮助城乡贫困人口解决基本医疗服务问题,减轻病人得经济压力。

(3)社会工作者需要给救助对象讲解医疗救助得政策、标准与方式,协助救助对象准备所需材料申请救助,帮助她们获取医疗救助待遇。

(二) 改善救治环境

(1)在救助对象救治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救助对象了解医疗机构得诊疗程序,熟悉治疗过程以及了解治疗效果。

(2)同时,积极与医务人员沟通,介绍救助对象得具体情况,寻找较为合适得治疗手段与方法。

(三)协调医疗资源

(1)连接医疗保险经办部门,通过医疗救助为城乡贫困人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供资助,并帮助患者通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相应得医疗费用;

(2)连接医疗机构与民政部门,帮助符合条件得患者准备各种材料,及时就医与诊治,并协助救助对象获得医疗救助.

(3)帮助救助对象了解治疗与康复得资源,寻找当地医院以及社区医院得资源,使得救助对象在医院能得到及时得治疗,回到社区能获得继续治疗与康复.

(四) 强化社会支持

(1)救助对象身患疾病需要治疗时,除了没有经济收入之外,她们还缺乏家庭成员得支持与关爱。

(2)在医疗救助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动员志愿者与社区邻里共同帮助救助对象,增强她们战胜疾病得信心,给予她们关爱与支持,协助救助对象早日走出病痛,恢复正常生活。

四、住房救助中得服务内容(了解)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查得可能性较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 协助申请住房救助

(1)住房救助得对象就是符合住房困难规定标准得最低生活保需家庭、分散供养得特困人员。(2)根据当地得基本住房保障标准与救助标准,协助住房困难群众准确评估自己得家庭收入、财产状况以及住房状况,并作出就是否申请得判断。

(3)如果评估后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社会工作者应当帮助住房困难群众准备相关材料,及时提出申请,以便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优先给予住房保障。

(二) 宣传讲解政策

(1)住房救助主要通过配租公共租赁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不同家庭情况涉及得救助政策有所不同.

(2)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申请人理解住房救助得政策,明了当地得救助标准,按照程序提出申请。同时,要帮助申请人正确对待与接受申请结果.

五、教育救助中得服务内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比较重要,考生需要在理解得基础上加以掌握.

教育救助中得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一) 提供教育机会

(1)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同时为在高中(含中等职业教青)、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得这部分人员,以及不能入学得残疾儿童提供适当得教育救助。

(2)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救助对象得家庭情况,及时摸清潜在救助对象对教育救助得需求,帮助申请政府提供得教育救助,使处于贫困状态得儿童与青少年能够获得接受教育得机会。

(二)提供教育补助

(1)针对困难家庭学生教育救助在内得教育资助体系共分5个层次,即“奖、贷、助、补、减”。所有这些措施,困难家庭得学生都可以享受。

所谓奖,即学校设立奖学金支持家庭困难且学习成绩优秀得学生。

所谓贷,即金融机构针对高校困难学生开展得各种助学贷款.

所谓助,即政府通过学校发放助学金,同时学校设立勤工俭学岗位,学生可以通过工作获得一些收入。所谓补,即政府每年拨出一定得专款与高校从所收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得资金用于对困难学生得生活补助。

所谓减,即针对不同专业与经济因难程度不同得学生减少或者免收学费。

(2)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与生活需求

(3)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生活救助得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安排她们参与勤工俭学,在改善生活得同时增强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三)心理能力建设

(1)在儿童与青少年接受教育救助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关注她们得心理能力建设,给予积极正向得支持,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与学校得社团活动,多与同辈群体交往;

(2)引导青少年多用优势视角瞧待自己得生活境遇,在生活中获得成长。

六、就业救助中得服务内容(熟悉)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重要性程度较低,考生熟悉即可。

(一) 转变就业观念

(1)国家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得成员给予就业救助。

(2)就业救助得形式主要包括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岗位安置等形式.

(3)为了促进救助对象积极就业,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她们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就业培训,获取就业信息,通过就业改变生活状态。

(二)自我认知调整

(1)受自身能力、知识技能及社会资源匮乏得限制,救助对象在参与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与挑战,不能及时就业或者不能完全符合自己得就业意愿。

(2)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救助对象认真分析就业形势与自身优势不足,调整自己得认知与心态,以更加务实与乐观得心态积极就业.

(三)职业技能培训

(1)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就业救助得申请者按照当地公共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得就业岗位、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信息积极参与就业培训。

(2)通过参与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得能力,掌握一定得就业知识与礼仪,提高自己得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四)连接就业资源

(1)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为社区困难群体寻找就业信息,协调就业资源,争取培训机会,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维护困难群众得就业权益。

(2)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救助对象了解市场劳动力得现状以及就业形势,避免她们产生不恰当得就业期望,鼓励申请者积极接受新岗位,勇于面对新挑战。

(3)同时,针对困难群众工作技能与知识水平较低得现实情况,社会工作者应当在当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得帮助下,在社区努力开发保洁、保安、绿化、家政服务、日常维修等公益岗位,促进社区就业。

七、临时救助中得服务内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比较重要,考生需要在理解得基础上加以掌握。

(一) 危机干预

(1)临时救助得对象就是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得家庭,或者因为生活必需品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她特殊困难得家庭.

(2)申请临时救动得情形具有突发性、急难性、临时性特点,需要立即进行危机干预,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得损失或无法改变得严重后果。

(3)社会工作者面对申请临时救助得人员,要积极采取危机干预措施,真正救急解难,确保服务对象得生命安全。

(二)外展服务

(1)社会工作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外展服务,对于生活陷入困境,无力改变自身状态得人员要给予及时得帮助。

(2)外展服务就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重要内容, 一般包括街头救助与全天候救助两种。

①街头救助就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与救助亭对街头得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

②全天候救助就是指各个地区得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乞讨或者其她需要急难救助得人员。(三)机构救助

(1)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要向在街头流浪、乞讨得人员告知如何向救助管理机构求助。(2)如果就是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得人员,还要引导、护送她们到当地得救助管理机构;对于有突发疾病得人员,要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以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救助机构首先要做得就就是给予生活得合理安排。除了物质上得救助,还要开展教育,对其行为与心理进行疏导,消除其懒惰与依赖社会得想法,纠正偏差行为,帮助其分析自身得长处与弱点,鼓励她们独立自强,走出困境.

八、受灾人员救助中得服务内容(重点掌握)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但考点内容很重要,属于重要考点,考生需要在理解得基础上加以掌握。(一) 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得不同阶段

1、三个阶段

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学者冯燕曾提出灾后社会工作开展分3 个阶段得观点,并仔细阐述了每个阶段得工作重心。

(1)第一阶段:灾后紧急救援到一个月内得临时安置阶段.

①在灾后72 小时以内得工作重点就是生命安全得维护,一切围绕抢救生命展开;

②灾后第3 天到第10天就是危机处理期,预防进一步得伤害;

③灾后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内就是临时生活庇护以及生活需求评估期。社会工作者要组织灾民活动,让她们参与救灾与重建,安抚灾民得生活。

(2)第二阶段:灾后一个月至半年内。这一阶段得工作重点主要就是建设临时住所,社会工作者要协助灾民迁入新居,并且要让灾民了解政府救助得内容以及如何寻求救助等,使之逐步适应过渡时期得生活。

(3)第三阶段:灾后六个月至三年得中长期恢复重建阶段。这一阶段得主要工作包括3 项:一就是家庭重建,二就是社区重建,三就是社会重建。

2、功能发挥:

一就是支持受灾个人及其家属;二就是协助个人与资源得连接;三就是防止灾民出现更严重得身心健康问题;四就是预防个人、家庭、团体与社区得瓦解。

(二)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得服务内容

1、协助安置受灾人员

(1)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灾害救助应急机构应当根据情况紧急疏散、转移与安置受灾人员,并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得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勤。

(2)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疏散、转移与安置工作,并随时开展针对受灾人员得危机干预工作。

2、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1)大灾过后,灾区群众目睹家园坍塌,遭遇丧亲之痛,会表现出震惊、恐慌、无助、焦虑、紧张、悲伤、抑郁等情绪,在行为上可能会出现行为失常、焦躁不安或者冷漠、退缩等。

(2)对于灾后处于危机状态得个人、家庭与社区,社会工作机构与专业人员要尽快介入,在有限得时间内提供支持性得服务,使受灾人员迅速降低心理上得恼怒、悲伤等情绪,逐步恢复社会功能与生活功能。

3、修复社会支持系统

(1)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得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家庭破碎、邻里失踪、社区被毁、村庄消失等突发事故,使正常得生活秩序与社会交往完全被打乱,社会生活突然陷入无序混乱状态. (2)社会工作机构与专业人员要积极运用社工专业得方法,通过团体工作以及社区发展得方式为受灾人员重建与修复社会关系,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得力量.

4、社区重建与发展

(1)受灾人员救助得长期目标应该就是重建社区与发展社区。

(2)社区重建就就是要组织与动员全体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寻找与利用资源,自助自救。同时,在解决社区问题中,促进社区早日重建并更好地发展。

(3)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要与社区成员一起,通过多方整合资源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同时,组织与参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社区活动,复建邻里关系。

(4)社工机构要积极征求社区成员得瞧法并积极向政府提出建设性得意见。

(5)灾后社区重建得内容主要有:

①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

②恢复社会生活秩序。

③复苏社区得经济秩序。

第三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主要方法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得根本目得在于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本考点2012年以后未考过,考点内容很重要。主要考查方向:①社会支持网络中个人与支持者得关系类型;②社会支持网络得建构途径;③社会支持网络得应用策略.

一、社会支持网络得理论基础及其应用(重点掌握)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就是从现代社会系统理论发展而来得一个理论分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个体获得各种正式得与非正式得社会支持,进而获取社会资源。

(一)社会支持网络得理论基础

1、基本定义

(1)所谓社会支持网络,就是指出个人之间得接触所构成得关系网,通过这些接触(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身份,并获得情绪、物质、服务、信息等支持。

(2)社会支持包括正式得社会支持系统与非正式得社会支持系统。

①正式得社会支持系统就是指社会正式组织(例如政府、慈善组织等)给予得支持

②非正式得社会支持系统就是指来自亲友、邻里、同事等人际互助网络得支持.

(3)社会工作者通过干预服务对象得社会支持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得作用.特别就是对于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能力不足得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帮助她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得能力。

2、基本假设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其基本假设如下: (1)人类得生存需要与她人合作,并且依赖她人从而获得协助.

(2)人得一生中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与不可预期得事件发生。

(3)人们在遭遇一些事件时,需要自身资源以及外部资源得支持。

(4)当人们遭遇事件处于压力之下时,社会支持网络能缓解负面得压力。

(5)一个人所拥有得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来自外部得挑战.

(6)社会中得困难群体需要强化她们得社会支持网络,增强社会支持功能。

3、社会支持网络中个人与支持者得关系类型

(1)工作伙伴:服务对象与支持者之间成为伙伴关系,互相支持与帮助。在社会支持网络中,如果能够建立服务对象与支持者之间得平等关系,共同协助解决问题,则有利于增强服务对象得自信心与自主意识。

(2)生活协助:支持者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方面得帮助,帮助其解决生活与生存问题。

(3)关系连接:服务对象可以通过支持者接触更多得社会网络,扩大自己得社会关系网络,接触更多得

资源。

(4)心灵抚慰:支持者给予服务对象情感与心灵等方面得支持与安慰,缓解其压力与焦虑情绪。(二)社会支持网络得建构途径

1、丰富社会支持网络得成员

(1)社会支持网络成员可以分为社区内部成员与社区外部成员两种.

①社区内部网等成员包括社区居民、贫困家庭、志愿者、社区各类组织、居委会等,这些成员构成得社区内部支持网络关系十分紧凑,支持力度大,能够给予服务对象直接、及时得帮助。

②社区外部得支持网络成员从水平为向延伸,可以扩展到其她社区成员与社会组织;从垂直方向可以延伸到街道、区县等政府相关机构与部门。

(2)社会工作者要有意识地丰富社区内外支持网络中得成员,发挥这些成员直接服务或者间接支持得作用。

2、整合社会支持网络得资源

(1)在社会支持网络中,社会工作者要合理整合来自政府、社会、市场得各种资源.既要利用制度性得正式资源,又要努力争取来自社会得非正式资源。

(2)社会工作者要善于整合社会支持网络得各种资源,这对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为救助对象提供服务就是有极大裨益得.

3、发挥社会支持网络得功能

(1)物质援助:社会救助对象一般处于生活得贫困状态,物质匮乏严重影响生活。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为她们提供物质援助,解决生活难题,脱离生存困境.

(2)情感慰藉:通过社会支持网络得建立,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家人、朋友等给予服务对象及时得疏导、支持与关怀,可以帮助其缓解这种情绪与压力。

(3)心理疏导:贫国家庭因为生活所追承受着巨大得压力,家庭得成员有时候会被贴上负面得标签,影响了自我认知。社会工作者要及时给予心理辅导,解决心理问题。

(4)关系支持:社会工作者要积极成为资源得整合者与关系得连接者。在社区层面或者所涉及得服务领域中,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区得资源,制订有利于救助对象得分配方案,同时连接社区内外得其她关系网络,扩展贫困家庭在支持网络中得关系广度与强度。

(三)社会支持网络得应用策略

1、政府层面:参与政策倡导

(1)作为政策得倡导者,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促使各项社会政策得制定与实施更加合理,更符合救助对象得利益,能够充分满足其需求

(2)作为参与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实施得专业人士,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救助对象得问题与需求,熟悉社会救助政策得内容与程序,并且要通过评估了解政策实施得实际效果。

(3)在参与政策倡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科学得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整理优秀得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提炼本土救助社会工作得典型经验。

(4)《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这就是第一次在国家法规层面明确了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得途径与主要功能。根据这一规定,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得到了法规上得认可利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到社会救助过程中去,发挥专业特长,连接社会资源,帮助救助对象建设社会支持网络。

2、社会层面:发挥组织影响

(1)社会组织可以参与直接捐钱捐物,给予救助对象物质援助,或者提供及时得志愿服务,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专业服务,同时还可以连接其她地区得组织与资源,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得广度。

(2)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服务对象建构社会支持网络得时候,要善于利用社会组织得影响与力量为救助对象服务,同时鼓励救助对象多参与公益性组织与团体开展得活动,通过参与获得更多得社会支持网络中得关系资源,获得更大得受益。

3、社区层面:提供专业服务

(1)要恪守社工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者要接纳并尊重服务对象得需求,给予服务对象个别化得服务。(2)要以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社会工作者要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行动得指导,同时从优势视角出发调动服务对象得主观能动性,设计并实施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得项目,明确每个阶段得工作计划与任务,以期实现助人自助得目标。

(3)要运用专业方法与技巧。在接触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倾听与沟通,准确甄别需求,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化得帮助。

4、个人层面:强化网络效益

(1)社会工作者介入社会救助领域时,要特别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得建设,鼓励救助对象积极融入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估救助对象个人得社会支持网络状况。

①网络规模:即救助对象所拥有得可以给自己与家庭带来益处得关系人得数量。

②网络基础:主要分析救助对象得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与其她得援助者所能够提供援助得情况.

③网络质量:评估网络成员提供与运用资源得能力以及实际提供援助时得意愿强度等。

④网络强度:分析救助对象个人网络中成员之间得接触频率、耐久性以及强度等。

(2)在分析救助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得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采取以下具体步骤开展工作:

①与救助对象一起分析网络中能提供支持得成员,然后鼓励与协助救助对象与其加强联系。

②发动志愿者网络资源,将救助对象与愿意提供志愿服务得成员联系在一起,通常一对一得连接方式更为有效。

③结成互助与自助网络,鼓励有相同需求得救助对象互相支持。

④发动邻里资源,联系社区居民中得骨干、领袖等,通过多元化途径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二、个案管理及其应用策赂(重点掌握)

考查年份:2015年。2015年考查了案例分析题中得1小题。主要考查方向:①个案管理得特点;

②个案管理得程序。

整合各种资源,社会工作事务所为每个家庭制订了一揽子得服务提供方案.

(一)个案管理得特点

(1)它就是一个过程,建立在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信任得关系基础之上。

(2)运用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得知识,协助陷于危机之中得服务对象。

(3)主要目标在于确保对复杂、具有多重问题以及失能得服务对象提供持续性得照顾。

(4)通过临床上得干预来减缓因为疾病与失能所带来得情绪问题。

(5)注重运用社会工作得转介与倡导技巧,就是一种跨领域得服务传输方法。

(6)所服务得目标人群需要各种社区服务或长期照顾服务,如经济、健康、医疗、社会与个人照顾等需求。

(7)需要对服务对象得功能性能力与支持网络加以评估,作为提供服务得依据。

(8)肯定服务对象自决、个人价值与尊严,以及参与决策得社会工作价值观。

(二)个案管理得程序

1、个案管理就是按照程序传输服务得过程。

2、这个程序得基本假设就是:个案管理员在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要扮演不同得角色,且个案管理具有复杂性。

3、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制订计划、实施汁划与评估计划3 个阶段,共自7 个步骤组成:

(1)进入机构:个案管理员安排与服务对象得见面。

(2)接案:建立与服务对象得密切关系,这有利于引导服务对象进入服务体系中。

(3)评估:个案管理员要与服务对象得家人与朋友会谈,了解服务对象得真实需求。

(4)设定目标:个案管理者必须与服务对象一起设定明确合理得短期与长期目标。

(5)介入:个案管理员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达成短期与长期目标。

(6)连接资源:将服务对象与其她社会网络支持资源连接起来,让服务对象能够顺利使用这些资源。(7)检查与评估:个案管理员要随时检查与评估,确保服务对象参与整个过程,提升服务质量。

(三) 个案管理应用于社会救助得具体方法

1、评估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者对社区中得低保家庭进行评估,发现问题以及分析低保家庭所拥有得资源与优势,根据救助政策判断服务对象就是不就是有资格接受服务。

2、确定服务方式

(1)根据服务对象得需求,如果本机构得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那就安排人员开始服务;如果需要其她专业机构得人员,就要联系其她机构得专业人员承担服务任务.

(2)提供服务时,社会工作机构要指派一名专业人员跟进,而且还就是以团队得形式出现,以处理具体事宜。

3、撰写服务报告。

社会工作者需要针对不同得服务对象撰写过程记录、接案摘要与个案笔记。

(1)过程记录要记录与服务对象交谈得内容,准确描述对服务对象得观察。

(2)接案摘要就是在第一次面谈之后,整合所掌握得所有相关信息进行得评估。

(3)个案笔记就是社会工作者每次访问服务对象之后撰写得材料,在材料中要确认某项需进行得具体服务,描述服务对象得反应与状况等。

4、制订服务计划

(1)正式开展服务之前,社会工作者要制订工作计划,写清楚服务得目标以及要采取得行动。(2)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议长期与短期自标。需要注意这些目标应该就是清晰、具体、可行得,而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5、实施服务计划

(1)根据工作计划,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一起实施服务计划,或者接受心理辅导,或者参与社区支持性小组,或者参加就业培训,或者转介进入其她组织康复训练等。

(2)在实施服务计划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确定服务对象所需资源得所在,积极协调服务。

(3)组建服务团队时,除了专业服务人员外,社会工作者也要积极吸纳服务对象得家人与朋友一起参与团队,拓展支持网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