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 格式:docx
- 大小:33.45 KB
- 文档页数:4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路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张丽;江淇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发病频率高,病史时间长,治愈率低,患儿及家长身心均受到影响。
现近10年内相关的治疗方案较多,各地治疗方法不统一,无法系统的观察疗效及临床广泛推广。
现就本院治疗112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中医临床路径报告分析,阐述临床路径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望规范中医住院的诊疗方案。
【总页数】3页(P84-86)
【作者】张丽;江淇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
【相关文献】
1.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肾衰竭住院患者依从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J], 周夏;薛云丽
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探讨 [J], 王晓燕;王利然;刘娟
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J], 阙平;牛阳
4.175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原因分析 [J], 梁越威;刘桂芬
5.规范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的观察 [J], 朱碧媛;李亦东;陈英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儿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451)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455)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460)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464)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467)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471)小儿肌性斜颈中医临床路径 (476)——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
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TCD编码:BEZ2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TCD编码:BEZ240)和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的患者。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出现严重腹痛、呕血、便血、肾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径。
— 451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科左中旗中医医院小儿感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14岁以下儿童,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 C D 编码: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l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风寒感冒 2、风热感冒 3、虚证感冒 4、兼证:(1)挟惊 ;(2)挟滞;(3)挟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l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CD 编码: ) 2.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C 反应蛋白(CRP)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必要时胸部X线片、血生化检测、心电图检查。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散加减。
虚证感冒: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即可消失,并可继续服用。
3.2 卡介苗素 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用法和用量:肌注,每次0.5~1mg,7~15天1次, 10次为1疗程。
不良反应:可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肌肉痛等不适症状。
3.3 必思添 克雷白氏肺炎杆菌中提取的糖蛋白。
用法和用量:口服,2mg/d,连8天,停服3周(第1个月);1mg/d,连8天,停服3周(第2个月);1mg/d,连8天,停药(第3个月),3个月为1疗程。
不良反应:偶有一些消化道症状。
3.4 核酪用法和用量:肌注或皮下注射,每次2ml,每周2次,4~6周改为每周1次,2~3个月为1疗程。
口服,每次10ml,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有效者可改为1次/周,继续用2~3个月。
不良反应:极少,偶有口干、皮疹和过敏反应。
3.5 干扰素(Interferon) 促进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用法和用量:肌注,一次100万u~1000万u,每日1次,5~10天为1疗程。
不良反应:较轻,个别有发热、肌痛、关节痛、少见有白细胞、血小板少、精神异常,一旦有不良反应应停药或减少剂量。
3.6 微量元素 对微量元素锌、铁、镁等缺乏的患儿,积极补充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卢 志 卢克俭100053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 复感儿 ,临床特点为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据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统计,呼吸道感染占儿科门诊量的65%,其中复感儿占33%左右,是儿科常见病。
本病大约95%以上为病毒感染,据目前所知,呼吸道感染病毒大约有130个型别,而且变异快,人体免疫力不能持久,因此抗病毒疫苗不能有效的防止再感染的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它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
本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仅见于感冒、咳嗽、痰饮、咳喘等证中,没有统一的理论与辨证治疗的规律,现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对该病的中医临床辨证作简略的探讨,以期找出治疗规律,提高疗效。
关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3诊断3.1按不同年龄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见表1。
表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0~2 732~5 622~14 522 注: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②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③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④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3.2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4辨证4.1肺脾气虚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少气懒言,气短,食少纳呆,口不渴,多汗,动则易汗,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4.2营卫失调证反复外感,恶风、恶寒,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汗出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红。
4.3脾肾两虚证反复外感,面色萎黄或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鸡胸龟背,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四肢不温,发育落后,喘促乏力,气短,动则喘甚,少气懒言,多汗易汗,食少纳呆,大便溏烂,或五更泄泻,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4.4肺脾阴虚证反复外感,面白颧红少华,食少纳呆,口渴,盗汗自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方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儿童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包括感冒、咳嗽、喉咙痛等。
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下面是一种可能的中医方案。
首先,中医强调养生,注重平衡饮食和作息规律,帮助增强儿童免疫力。
饮食方面,应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胡萝卜等。
不要吃辛辣刺激和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过度进食冷饮和寒凉食物。
作息方面,要保证儿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过度疲劳,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
其次,中医强调“治未病”,通过调整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可以采用中医经络调理的方法,如按摩穴位,活络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免疫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太冲、迎香、曲池等,可以通过按压、推拿的方式进行,一般每天数次,每次持续数分钟。
另外,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常见的疗法有以下几种:1.中药治疗: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功效。
可以选择中药冲剂、颗粒剂或煎剂进行服用。
2.中草药熏洗: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抗病毒功效的中草药进行熏洗。
常用的草药有薄荷、荆芥、马齿苋等,可以将其煮沸后放入房间或使用蒸气熏洗的方式进行。
这样可以起到舒适通鼻、清热解毒的作用。
3.合理运用针灸疗法: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儿童的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如迎香穴、曲池穴等可以通过针刺或贴敷的方式进行。
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免疫力,缓解呼吸道症状。
另外,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婴幼儿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接触空气污染和感染源。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等。
此外,一些辅助疗法如中药蒸汽吸入、盐水漱口等也可以辅助治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根据年龄、潜在的原因及部位不同,将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
具体判断条件见表1:表一: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则应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3)确定次数需连续观察一年。
(4)反复肺炎是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需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二)症候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
1.肺脾气虚证:屡受外邪,咳喘迁延不已,或愈后又作,面黄少华,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或恣食肥甘生冷,肌肉松弛,或大便溏薄,咳嗽多汗,唇口色淡,舌质淡红,脉弱,指纹淡。
2.气阴两虚证:反复感冒,手足心热,低热,盗汗,神疲乏力,平时多汗,口感喜饮,纳呆食少,肌肉松弛,咽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无力,指纹淡红。
3.肺胃积热证:反复感冒,口渴,伴口臭或口舌生疮,夜寐欠安,纳差,大便干,咽红,舌红,苔厚或黄,脉滑数。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肺脾气虚证治法:补益肺脾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防风、白术、党参、山药、煅牡蛎、陈皮、甘草。
中成药:童康片、玉屏风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等。
2.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黄芪、防风、白术、沙参、麦冬、五味子、鸡内金、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
中成药:槐杞黄颗粒等。
3.肺胃积热证治法:清宣肺胃推荐方药:凉膈散加减。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一、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胃积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患儿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w 60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患儿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 尿常规(3) 大便常规(4) 血微量元素测定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IgG、IgM、) T 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CD8)唾液分泌型I gA(slgA)及鼻、胸部X线检查等。
( 八) 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肺脾气虚证:补益肺脾。
(2)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3)肺胃积热证:清宣肺胃。
2.其他疗法(1) 捏脊疗法。
(2) 中药穴位注射。
( 九) 完成路径标准1.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病情符合同年龄组正常标准。
2.异常的免疫功能血微量元素等得到改善。
( 十)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在治疗期内,患儿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病情需要,针对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相应治疗时间超过10天者,退出本路径。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 fections, RRTIs)是儿童常见临床现象[l-2] O其原因有多种,除感染相关因素还可能涉及免疫系统与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口川。
2016年国内多学科专家制订了RRTIs临床诊治路径⑸,对临床医生及时发现RRTIs并针对各种病因给予有效的临床诊疗有很大帮助。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5年来,对RRTIs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见解。
因此,有必要对2016年制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路径》进行更新。
本次更新是国内多学科专家根据RRTIs临床诊治相关进展,在2016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患儿存在的RRTIS状况;并根据常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对RRTlS进行甄别,及时发现其潜在基础疾病;针对各种原因所致的RRITs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和随访。
1RRTIs的定义国内RRTIS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根据年龄及部位不同,将RRTlS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
感染部位的具体化有利于分析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而强调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是要将感染性炎症与过敏性炎症区分开来⑴O表1 RRTIs的定义国家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成染(次/年)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豆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中耳炎域染性鼻咽炎或扁发病间隔炎桃体炎时间中国匹2岁:7次>2~5岁:6次>5~14 岁:5 次0~2 岁:3 次>2~5 0~2 岁:2 次岁:2 次>5~14 岁:2 >2-5 岁:2次次>574岁:2次>7d芬兰、瑞士、斯洛伐克、比利时鼻6次/年9~次年4月,鼻1次/月是3次/年3次/半年或4次/年>5次/年›3次/年=sl4d2RRTlS的临床诊治原则不同国家和不同作者采用的RRTIs定义有所不同,但方法一致,即都是根据感染发生的次数。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P(FI)指根据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8次左右者?I。
现代医学认为PRTI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有关,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及补充营养物质的方法。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逐步完善,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机为正气虚弱、邪毒留伏,治疗上也注意扶正祛邪兼顾l3 。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认为痰瘀互结伏于体内是PRTI病根难断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因病机1,肺脾肾功能虚弱为病理基础Pd~'lI多因禀赋不足、养护失宜,致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抵抗力低下,稍有不慎外邪便从皮毛或口鼻入侵犯肺;肺气失宣,肃降失调,则治节无权,水液停聚而生痰浊,内贮于肺而使其功能更加虚弱。
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脾胃易伤致运化失健,土不养金,则卫外不固而易感。
充盛的肾气为小儿生长发育之原动力,小儿“肾常虚”,动力不足,影响其他脏腑功能的发挥,以致整个机体缺乏生机,遂成易感。
肺脾肾功能不足,三焦水道失疏,水聚成痰,注于血脉,壅塞脉道,使脉络瘀阻,每遇诱因,便外呼内应发为呼吸道感染。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PRTI的免疫功能失调与体液免疫_4j和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活性、代谢酶等_5~一有关,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程度降低,这与肺脾肾虚弱之病机颇为吻合。
2.痰瘀互结为重要的病理环节PRTI多数表现为病根难断,普遍存在间断性咳嗽、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苔腻、脉滑、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大多有血小板黏附率及聚集率增高、微循环障碍等血瘀表现t 。
此乃邪气羁留,阻于脉络,使血运不畅形成瘀血,反之瘀血阻络,又使津液难行,聚为痰浊,如此恶性循环,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痰瘀互结伏于肺,伺机作祟。
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近几年宿病,邪必在络? ? 痰因血滞,气阻血瘀,诸脉逆乱”。
目前研究表明痰瘀是炎性反应、变态反应及人体物质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的反应l8 。
甘肃中医学会儿科分会甘肃省中医院儿科2012-6-9目录《内经》病机十九条与儿科临床………………………………张士卿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原睿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石宗珂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沈玉鹏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吴丽萍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樊彩娥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史正刚儿科中医临床路径—450 —《内经》病机十九条与儿科临床甘肃中医学院张士卿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是病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生理功能失常而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功能改变的反应。
由于病因不同,体质各异,引起的病理变化也不一样,因而就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所以,临证时就必须根据症状表现,以推求病理机制,判断发病原因,从而把握疾病的癥结所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疾病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疾病的机理也是错综复杂的。
《内经》对于病机的论述散见于很多篇章,其中首先提出“病机”一词,并明确指出探求病机的重要性、分析病机的基本原则以及举例示范分析病机的方法的是《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余(黄帝)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歧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这段经文一开头就把病机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强调,要想让重要的医学理论得到切实的推广,要想使疾病的治疗能收到桴鼓相应的效果,就象拔刺雪污一样容易,使一般医生的治疗技术能达到工巧神圣的地步,关键是要掌握审察疾病的机理的本领,不能违背六气变化的规律。
正如明代张介宾所说:“病机为入道之门,为跬步之法。
”一、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内经》病机十九条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该论旨在讨论“五运六气”,而运气学说是讨论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所以,其文中所言病机主要是指外邪致病的机理。
浅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机与证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一般属于中医“感冒”的范畴。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呼吸道感染年次在9次左右,并排除与肺、气管及心脏先天畸形,胃、食管返流等疾病相关者。
此病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且对小儿身心健康、智力发育不利。
现将我们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治中的经验简述如下。
1 病因与病机西医目前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免疫功能低下被认为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1)体液免疫功能:最常见的是ⅠgA,ⅠgG能力下降;(2)细胞免疫功能持续异常;(3)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能将血液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黏附到膜上,C3b免疫复合物合成减少,直接影响细胞的免疫功能;(4)微量元素不足;(5)维生素A,D和胡萝卜素的缺乏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1)肺气虚弱,肌肤疏薄,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里,而致卫外不固;(2)小儿生后,护理不当,哺养失调,或大病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胃亏损,直接影响了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气血生化无源,后天失养;(3)先天禀赋不足,精气未充,脏气虚弱,故常为外邪所侵。
综上所述,可知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各种免疫缺陷和日常护理不当有关,其基本病机属于本虚标实。
2 治则与治法治疗方面,西医采用初期使用抗病毒、消炎等药物,迁延期用胸腺肽、转移因子等,但难以取得满意效果。
中医在认识及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治则上,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健脾益气,实后天之本,沉疾则补肾填精,固后天之本。
具体分型论治如下:(1)气虚感冒:症见晄白,恶寒发热,或热势不盛,但觉时时形寒,自汗,咳嗽,痰白,语声低怯,气短,倦怠,苔白,脉弱无力;治法为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处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黄芪,益气固表,柱枝,白芍,生姜,大枣以调和营卫,龙骨,牡蛎固卫敛汗,加五味子益肾固元而敛肺气。
此方药具有增强体质和免疫调节功能。
中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索菲娅摘要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屡受外邪,往复不已,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特点是常年发作,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临床症状以反复发热、流鼻涕、打喷噴、咳嗽、咽红、扁桃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
本文主要论述中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相对于西医学中医学对RRTI的治疗更具有优势。
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学的文献中尚无与RRTI相对应的病名,但是根据对其病因、病机演变、临床表现等因素,可以发现其与“虚人感冒”、“体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自汗”、“哮喘”等疾病相类似,均属禀赋异常、体质偏颇,容易感受外邪所致。
对于本病的病性,历代各家观点不同,概括说来主要包括虚证、实证、虚实夹杂三种;病位则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主要病机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或卫外不固,或内外相引,反复感染六淫之邪所致【1】。
RRTI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造成屡感外邪,邪毒久恋,稍愈又作,往复不已之势。
目前中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的概括大致如下:①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饮食、情志等。
②外因:包括环境失宜、外感六淫、历气等。
③其他因素【2】。
现代中医对RRTI的研究近年来随着RRTI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现将现代中医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病机的研究总结如下。
1从虚立论1.1肺脾肾均虚汪受传【3】认为复感儿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邪气而发病。
若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抗邪能力下降,容易感邪,感邪后易邪毒久恋,稍愈又作。
正与邪的相互斗争,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
而小儿本身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卫外功能相对较弱,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容易使感染反复发作。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一、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反
复呼吸道感染。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7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
件”
2.证候诊断。
小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
肺脾气虚证
气阴两虚证
肺胃积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患儿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60 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患儿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
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
(4)血微量元素测定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唾液分泌型I gA(sIgA)及鼻、胸部X线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脾气虚证:补益肺脾。
(2)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3)肺胃积热证:清宣肺胃。
2.其他疗法
(1)捏脊疗法。
(2)中药穴位注射。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病情符合同年龄组正常标准。
2.异常的免疫功能、血微量元素等得到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在治疗期内,患儿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病情需要,针对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相应治疗时间超过10 天者,退出本路径。
2.治疗期间患儿出现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时,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cm(脱鞋) 体重:Kg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完成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疗程时间≤60 天实际治疗时间:天
治疗后随访7~12 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