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2.1《我们来造纸》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11
《我们来造纸》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造纸的历史背景和制作过程。
2. 掌握造纸的原料和工具。
3. 学会制作简易的手工纸。
导学内容:一、造纸的历史背景造纸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发明之一,早在公元前105年,中国汉朝的蔡伦就发明了造纸术。
随后,造纸术传入中东和欧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二、造纸的制作过程1. 筛选纸浆原料:通常应用废纸、竹子、棉花等作为造纸的原料。
2. 捣烂原料:将原料加水浸泡后,用捣碎机捣烂成纤维状。
3. 搅拌纸浆:将捣烂的原料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4. 浇铺纸浆:将搅拌好的纸浆倒入纸模中,使纤维均匀分布。
5. 压平纸浆:用压榨机将纸浆中的水分压出,使纸张变得更加坚硬。
6. 晾晒纸张:将压平后的纸张晾晒至干燥,即可得到成品纸。
三、造纸的原料和工具1. 纸浆原料:废纸、竹子、棉花等。
2. 工具:捣碎机、搅拌机、纸模、压榨机等。
四、制作简易的手工纸1. 准备纸浆原料:可以应用废纸浆,将其浸泡并捣碎。
2. 搅拌纸浆:将捣碎后的纸浆加水搅拌均匀。
3. 浇铺纸浆:将搅拌好的纸浆倒入纸模中,用刮板均匀铺开。
4. 压平纸浆:用重物或压榨机将纸浆中的水分压出。
5. 晾晒纸张:将压平后的纸张晾晒至干燥,即可得到手工纸。
导学活动:1.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造纸的制作过程。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造纸厂或博物馆,深入了解造纸的历史和技术。
3. 手工制作:组织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手工纸,体验造纸的乐趣。
拓展延伸:1. 了解不同国家的造纸传统和技术。
2. 钻研摩登造纸工艺和环保造纸技术。
3. 制作更加精美的手工纸制品,如贺卡、书签等。
导学评判: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将深入了解造纸的历史和技术,掌握制作手工纸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拓展延伸,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①能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
②通过造纸的实践活动,能简要讲述造纸过程和体会,并与同伴交流。
③通过手工造纸活动和阅读,体会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感觉科技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我们来造纸》,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纸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是造纸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教材中利用废纸手工造纸的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制作兴趣,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之后,回顾反思自己的制作过程,表达交流自己的制作感受,教材的最后通过阅读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三、学生分析:在认知上,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并不陌生,在学生很少关注过纸是如何来的;在能力上,学生拥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但是学生对于按照一定的顺序制定一件物品,这一能力比较欠缺,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制作之前先思考清楚具体的步骤。
四、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废纸、水杯、搅拌棒和筷子、水槽、纱网、干毛巾。
多媒体课件、手工造纸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四四方方,薄面白净。
传播知识,它打先锋。
打一用品。
有谁知道谜底呢?生:纸师:对,同学们的反应非常迅速。
谁能来说说纸的用途有哪些呢?生:。
师:纸的用途十分广泛,我们今天就不一一举例了。
但是纸在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那同学们想知道怎么样制作出来一张纸吗?生:想(设计意图:学生对纸非常熟悉,但是对如何造纸几乎不了解,二年级学生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有很大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对造纸的兴趣)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造纸的过程。
(先板书)《我们来造纸》。
师:一说起造纸,同学们可能会想起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个和造纸有关的,谁知道是什么?生:造纸术师:那你们知道造纸术是谁发明吗?①学生说出:蔡伦。
(看来同学们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②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看来大家都不知道,那老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我们来造纸》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将废纸撕碎,浸泡()分钟,然后捣碎。
2.用纱网抄起一层纸浆,再用干毛巾吸去纸浆里的()。
3.信息记录媒介有()、()、()和()等。
4.信息记录方式有()、()、()和()等。
5.信息传递方式有()、()、()、()等。
二、选择题(把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1.在造纸过程中,抄纸中使用毛巾的作用()A.隔开纸张B.吸取纸浆里的水分C.不让水分丢失2.在造纸过程中,轻轻揭下成形的纸,放在阴凉通风处的目的()。
A. 晾干B.保持湿润3. 将废纸撕碎,浸泡5分钟,然后()。
A. 捣碎B.浸泡三、判断题(打的打√,错的打×)1. 纸是由旧麻、树的茎皮、藤、竹、稻草、麦草等原料加工成纸浆,再由纸浆加工成纸的。
()2. 用废纸来造纸,一共共4个步骤。
()3. 手工造纸很有趣!()4.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5. 驿马传书是古代国家传递公文书的一种方式。
()四、连线(找出信息记录和传递)信息传递方式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方式五、简答题说一说,用废纸来造纸的过程?参考答案1. 52. 水分二、选择题(把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1. B2. A3. A三、判断题(打的打√,错的打×)1. (√)2. (√)3. (√)4. (√)5. (√)四、连线(找出信息记录和传递)信息传递方式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方式五、简答题(1)浸泡捣碎将废纸撕碎,浸泡5分钟,然后捣碎。
(2)搅拌搅拌成纸浆。
(3)抄纸。
用纱网抄起一层纸浆,再用干毛巾吸去纸浆里的水分。
(4)晾干轻轻揭干成形的纸,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2.1我们来造纸【教学内容】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教材第15-16页。
【教材分析】《我们来造纸》是第二单元《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的起始课,通过手工造纸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用技术生产的过程,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本课选择了非常吸引学生的手工造纸活动作为体验,获得感性体验后再深入感受科技产品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
2.通过造纸活动的实践,能简要讲述造纸过程与体会,并与同伴交流。
3.通过活动体会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感受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难点:经历探究造纸的过程,能与同伴交流,修正造纸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废纸;水杯;木棒(捣碎纸用,可替换);水槽;纱网;干毛巾(干海绵)。
【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设疑激趣1.播放视频:四大发明2.引入: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我们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感到骄傲。
那么纸究竟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造纸术。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古代的四大发明的视频,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适时质疑,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二、猜想实验,探究新知1.猜想:造纸的原料有哪些?(设计意图:牛顿说过,伟大的发现需要大胆的猜想。
通过引领学生猜想实验所需原料能否造纸,为学生自主探究造纸过程做好铺垫。
)2.实验:(1)明确实验要求:①浸泡捣碎②搅拌③抄纸④晾干(2)观察实验对象,填写实验记录单。
(3)结论:用废纸可以造出再生纸。
(设计意图: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一环节的教学,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参与了造纸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探究素养。
)(4)表达交流:向同伴说说造纸的体会。
三、联系生活,总结收获1.介绍纸的由来。
2.总结收获:通过今天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3.拓展延伸,渗透环保教育。
1.《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我们来造纸》是第二个综合探究单元“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的起始课,通过手工造纸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技术制作的过程,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本课选择了非常吸引学生的手工造纸作为体验活动,是学生获得感性体验后在深入感受科技产品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教材第一部分由图片引入,通过学生阅读、写字、画画的场景,提出问题:纸是怎么来的?第二部分是手工造纸活动。
教师讲解手工造纸的步骤并演示,学生开始自己进行手工造纸。
通过实际的制作体验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之后学生才能如实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三部分是表达交流,也是本单元要着重完成的科学探究目标。
造纸活动完成后,学生向同伴说一说自己手工造纸的体会,简要描述过程,与同学讨论、交流,即要求准确地表达,也要求认真地倾听。
第四部分是阅读。
通过阅读,从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的古今发展变革,体会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基于之前造纸活动实际动手的体验和感受,体会阅读材料中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学习目标:1.能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
2.通过造纸的实践活动,能简要讲述造纸过程与体会,并与同伴交流。
3.通过手工造纸活动和阅读,体会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重点:了解造纸的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记录和传递的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造纸的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记录和传递的方式。
教学准备:废纸、水杯、木棒、水槽、纱网、干毛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看看谁最先猜出来。
出示谜语“四角方方,薄面白净。
传播知识,它打先锋。
”这是什么生活用品呢?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看书、写字都离不开纸。
纸这么重要,你们知道是谁发明的吗?蔡伦的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蔡伦生活的汉代,距离今天将近2000年了,你们想知道那时候的人是怎么造纸的吗?(出示ppt:古代造纸过程图) 向学生逐步讲解古代的造纸过程经历了破碎(麻黄、竹子、稻草、树皮等原料)、蒸煮(把这些破碎后比较简易的造纸材料经过蒸煮后使它变软,成糊状)搅拌(把这些糊状的造纸原料和水混合在一起在大缸里搅拌成纸浆)、抄纸(把纸浆倒入大水槽里用抄纸网抄起来,使抄纸网面上均匀地附着一层薄薄的纸浆)、晒干(把抄好的纸浆放在阳光通风地地方晾晒,干后从纱网上轻轻揭下来,一张张纸就做好了)这种造纸技术很快就传到了朝鲜、越南、日本,后来又传到了欧洲、美洲和澳洲、风靡世界!中国的造纸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学们是不是为我们祖先的这项发明感到骄傲和自豪!二、讲授新课(一)设计制作手工造纸其实,现代的手工造纸工艺仍然沿用着这种方法,大家想不想体验一下手工造纸?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来造纸”。
《我们来造纸》教学设计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2.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3.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我们来造纸》,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纸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是造纸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教材中利用废纸手工造纸的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制作兴趣,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之后,回顾反思自己的制作过程,表达交流自己的制作感受,教材的最后通过阅读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学生分析:
在认知上,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并不陌生,在学生很少关注过纸是如何来的;在能力上,学生拥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但是学生对于按照一定的顺序制定一件物品,这一能力比较欠缺,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制作之前先思考清楚具体的步骤。
二、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造一张纸,能和同伴说出造纸的简单步骤。
2.通过阅读“信息的记录和传递”这一活动,能说出2-3个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3.通过观看纸的相关视频,能简单说出古代造纸的过程。
三、学习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造一张纸,能和同伴说出造纸的过程。
四、学习难点:
通过阅读“信息的记录和传递”这一活动,能说出2-3个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五、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废纸若干张、毛巾、纱网、木棒、玻璃杯。
六、学习过程:。
我们来造纸-大象2017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造纸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知道造纸对环境的影响;
3.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纸。
二、教学准备
1.PPT资料:详细介绍造纸过程;
2.老师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废纸、笔、刀、水桶、车轮、平板等;
3.学生每人准备废纸、剪刀和板子。
三、教学过程
1. 造纸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展示PPT资料,向学生介绍造纸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回答学生对造纸的问题和疑惑。
2. 制作简单的手工纸
1.将废纸剪碎,泡在水里10分钟左右,直到软化;
2.用笔筒或者其他类似物品将软化的纸差压在光滑的平板上,使水分尽可能地流走;
3.用刀将压好的纸差切成大小一致的小方块;
4.将小方块挂到车轮上,晒干。
3. 造纸对环境的影响
1.向学生介绍造纸对环境的影响,如造纸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2.让学生讨论如何减少造纸对环境的影响。
四、课堂总结
1.回顾造纸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表彰制作手工纸的优秀学生;
3.强调环保意识,提醒学生注意减少造纸对环境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
1.学生写一份关于环保的小作文;
2.制作手工纸并记录制作过程。
我们来造纸-大象2017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造纸的历史和原理;
2.掌握制作手工纸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麻纸、漂白粉、泡芙纸、毛笔、彩笔、水杯、碗、勺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教师介绍造纸的历史和原理,让学生了解造纸的过程和作用。
2. 制作手工纸(30分钟)
1.学生依次在碗中加入漂白粉和水,搅拌均匀。
2.将麻纸浸泡在混合液中,让其完全浸透。
3.取出麻纸,将其放在泡芙纸上,用毛笔将麻纸上的水分拭干。
4.把泡芙纸反过来,将麻纸上的漂白粉洒在泡芙纸上,压平麻纸。
5.用彩笔在麻纸上画图案,制作手工纸。
3. 分享(10分钟)
1.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制作的手工纸,彼此欣赏。
4. 总结(5分钟)
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整个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良制作手工纸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教学活动有针对性,能满足学习要求;
2.学生在制作手工纸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分享,学生相互欣赏,增强了交流和合作意识。
2.1我们来造纸【教学分析】《我们来造纸》是第二单元《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的起始课,通过手工造纸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用技术生产的过程,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本课选择了非常吸引学生的手工造纸活动作为体验,获得感性体验后再深入感受科技产品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教材第一部分由图片引入,通过小朋友阅读、写字、画画的场景,提出问题:纸是怎么来的呢?第二部分是手工造纸活动,教师讲解手工造纸的步骤并演示,学生开始自己进行手工造纸的制作体验活动。
通过实际的技术体验提升学生感性认识,之后才能如实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三部分是表达交流,也是本单元要着重完成的科学探究目标,造纸活动完成后,学生向同伴说一说自己手工造纸的体会,简要描述过程,与同学讨论、交流。
既要求准确地表达,也要求认真地倾听。
第四部分是阅读,通过阅读,从信息记录的载体、记录方式、传递方式的古今发展变革,体会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感受,基于之前造纸活动实际动手的体验和感受,体会阅读材料中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教学目标】(1)能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
(2)通过造纸活动的实践,能简要讲述造纸过程与体会,并与同伴交流。
(3)通过活动和阅读体会到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感受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重难点】能了解手工造纸的简单步骤。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废纸;水杯;木棒(捣碎纸用,可替换);水槽;纱网;干毛巾(干海绵)。
【教学过程】1.导入师:我们每天学习生活、上课、看书、写字都离不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什么呢?生:纸!师:那你们知道吗?纸是怎么来的呢?生:造纸厂生产的。
师:那造纸厂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技术生产的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造纸?生:想!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造纸!2.制作:手工造纸师:首先请大家看一看,手工造纸需要哪些步骤呢?怎样才能造出一张纸,请看。
(播放手工造纸的视频)师:大家看的真认真!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图(出示造纸的图)谁能来讲讲手工造纸分哪几步,都要干什么?生:(学生根据图片回忆造纸步骤)师:真棒!你说的真完整!老师今天提供给大家的材料有(出示实验材料图片):废纸;水杯;木棒(捣碎纸用,可替换);水槽;纱网;干毛巾(干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