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情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酒泉市自然资源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酒泉市的自然资源
多种多样,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酒泉市的自
然资源情况。
矿产资源是酒泉市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酒泉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
煤炭、铁矿石、盐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酒泉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水资源是支撑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酒泉市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
河流水资源,为当地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保障。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酒泉
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草原资源是酒泉市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
广袤的草原孕育着丰富的草原资源,为
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同时,草原也是保护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
总的来说,酒泉市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坚
实基础。
未来,酒泉市将继续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
的协调发展。
酒泉——家乡知识知多少酒泉市- 基本概况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总面积19.1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
全市共辖肃州、玉门、敦煌、金塔、瓜州、肃北、阿克塞7县市区,市人民政府驻肃州区。
全市有汉、蒙古、哈萨克、回等24个民族,总人口近110万(2006年普查)。
这是一片充满神奇魅力和无限生机的热土。
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构成了雄浑独特的西北风光,既有银妆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溪流的平原绿洲,还有沙漠戈壁的海市蜃楼,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观光乐园。
酒泉市- 历史沿革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
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西汉王朝将中原几十万人迁来河西酒泉等地居耕,设置酒泉郡,于是这里的文明昌盛开始了新的一页。
唐代宗时属吐蕃(中国古代藏族政权)所据。
唐末至五代属回鹘(中国古维吾尔族政权)。
宋代归西夏,西夏败亡后,酒泉归蒙古,元朝时设肃州路,明代设肃州卫,清代改置为肃州直隶州,1949年酒泉解放。
大约4000年前,这里已有先民游牧,繁衍生息。
古代酒泉,林木茂密,草地广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西汉时期,汉武帝曾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因霍去病有功,汉武帝钦赐御酒奖赏,霍去病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共饮,酒泉故而得名。
酒泉市- 地形地貌气候酒泉市地处祁连山北麓的缓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三面环山,形成酒泉盆地。
全境以灰漠钙土和灰棕漠钙土为主,南部沿祁连山由各山口形成若干较高的冲积扇,造成新地、红山、金佛寺、丰乐、清水、屯升等绿洲。
各绿洲间为洪漫滩及砾石滩。
东部为古代淤积的干旱沙漠和风蚀残丘。
北部和中部为山水河和泉水河交织形成的绿洲,地表较平坦。
西部为砾石戈壁边缘。
属半沙漠干旱性气候,其特点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
酒泉市- 社会经济一隅酒泉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西部枢纽位置,是祖国中部通往新疆、青海、内蒙、西藏的陆路要冲,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毗邻,发展贸易前景广阔。
酒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1-14T07:48:55.58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3期作者:靳荣李琳王玉红[导读] 本文选用1980~2019年酒泉市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对酒泉市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 735000摘要:本文选用1980~2019年酒泉市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对酒泉市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果表明:酒泉市近四十年年平均温度、四季平均气温均呈现出上升变化趋势;酒泉市1980~1996年这个时间段以偏冷年为主,而从1997~2019年主要为偏暖年份;近四十年降水量总的来说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平均每10年降水量增加大约10mm;四季年降水量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704mm/10a、5.355mm/10a、2.762mm/10a、1.541mm/10a,降水量增幅最大的为夏季。
酒泉市气候变暖,降水的波动变化会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会使得作物生育期有所缩短,引发干旱、洪涝等大量极端灾害性天气,给农业品质、产量均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加剧作物病虫害,从而威胁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最终会导致农户经济收入水平大幅下降。
关键词:酒泉市;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引言酒泉市隶属于甘肃省,位于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西边祁连山、马鬃山、阿尔金山之间,地理坐标处于92°20′~100°20′E,38°09′~42°48′'N之间,是通往新疆地区的重要区域。
酒泉市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寒冷,降水稀少。
从东到西海拔1500-1100m。
夏季干热而较短促,冬季寒冷而较漫长,但春季升温迅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酒泉市气候也发生异常变化,时常出现一些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从而对农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活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
因此,本文根据1980~2019年酒泉市气象局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酒泉市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推动酒泉市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全县面积3.1万平方公里,辖5乡1镇13个行政村,总人口9100多人。
一座具有民族特色、旅游价值、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草原新城,在阿尔金山脚下的红柳湾镇拔地而起,城市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供电供热普及率、城市天然气使用率及有线电视普及率均达到100%。
重点企业多以石棉产业为主。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总人口13109人,全县总面积6.93万平方公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种植业。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384万元,牧农经济全面发展。
自治县地方工业发展较快,近年来,充分依托资源优势,扩大开放,外引内联,走借助外力求发展的路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企业,形成了以黄金、铁矿、原煤、水电为四大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
文化、卫生、科技、教育、金融、邮政电信等交通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
金塔县辖5个镇、5个乡、123个行政村、693个村民小组、15个城镇居民委员会,全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16万多人。
金塔县是个以农牧业为主,工业为辅的县。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金塔镇。
全县的土地资源、牧业资源、经济林木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五大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也充满了投资的无限商机。
玉门市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面积1.35万平方千米,人口17.72万。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除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煤炭、芒硝、石膏、重晶石、金刚砂、金、铁、锰等矿产资源。
工业有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食品等部门。
土特产品有元明粉、羊毛、驼毛、蚕豆、花海瓜等。
主要矿产除石油外,还有煤、铁、硌、铜、硫磺、石膏、芒硝等30多种。
现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主及电力、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153种石油制品中有30种产品荣获省、部、国家优质产品奖。
规划建设中的电冶小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及玉门东镇建化小区、老市区工业小区等五个小区,将成为玉门工业纽带式联合开发的重点区域。
2011年第6期甘肃省酒泉地区种子生产现状调查报告张维民1江绪文1王莹2刘兴斌3段学义2韩文韬2王建华1(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种子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193;2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735000;3甘肃酒泉地区种子管理站)摘要:采用访谈+答卷方式对甘肃省酒泉地区肃州区部分从事制种生产的农民进行调查研究,重点了解目前制种农民生产条件、技术水平以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看出,平均每户农民年收入的71.2%来自于制种,均以与种子公司签订合同的形式参加制种,但对合同条款满意度较低,而且农户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不能及时得到种子公司技术指导,水、化肥等生产资料费用高昂,劳动力短缺以及在合同履行中农民期望的收购价格较高等问题。
对此提出了促进我国甘肃酒泉地区制种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种子质量;种子生产;制种调查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高新技术的载体。
它在种植业中作为一种特殊的、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成为当前市场经济中异常活跃的商品。
我国入世后,种子产业迎来了全面现代化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甘肃省酒泉地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世界知名的种子生产基地,制种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近年来,在种子生产基地常常发生套购、假冒、制种农民毁约以及生产种子存在潜在环境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甘肃酒泉地区种子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保障我国重要制种基地可持续安全生产、促进我国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酒泉市制种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酒泉市制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种子生产面积由200hm2发展到1.73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制种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产值近7亿元,从业人员也由不足百人发展到3000多人。
仅肃州区4.27万hm2耕地面积中,杂交玉米制种已达1.02万hm2,各类经济作物制种面积达3533hm2,人均纯收入的25%~30%来源于制种,制种行业已成为该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酒泉市市情概况酒泉市基本情况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接青海,西邻新疆,北界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42%。
辖肃州区和玉门、敦煌2个县级市,金塔、安西、肃北、阿克塞4个县,共有76个农村乡镇、522个行政村,有汉、回、蒙古、哈萨克、裕固等26个民族,总人口近百万人。
历史文化悠久。
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大约4000年前,这里已有先民游牧,繁衍生息。
西汉时期,汉武帝曾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因霍去病有功,汉武帝钦赐御酒奖赏,霍去病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共饮,酒泉故而得名。
霍去病大败匈奴后,西汉王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修长城、设亭障,对河西实行有效统治,酒泉从而成为汉朝经营河西、开拓西域的重要基地和战略前哨。
西汉、魏、晋、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延伸、扩展和繁荣,这里成为与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中转站,创造了以敦煌莫高窟为主体,包括敦煌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在内的敦煌艺术,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敦煌莫高窟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单位,1991年又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自然资源富集。
酒泉市以三大资源著称。
一是水土光热资源丰富。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68万亩,草原6689万亩,宜农宜林宜牧荒地478万亩,年均日照时数3400小时,有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3大水系,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9.5亿立方米,建有大中小水库73座,历史上就是一个开发较早的灌溉农业区,素有“戈壁绿洲”之称。
目前已培育形成粮食、棉花、设施农业、啤酒原料、制种和草畜乳六大主导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啤酒原料生产基地、最好的制种基地以及全省重要的优质棉集中产区和养殖业基地。
二是矿产资源富集。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全市已探明的5个成矿带有矿点572处,构成矿床92处、矿种48类,均分布在走廊南北的山脉中。
酒泉市市情概况【地理位置】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经93度176分~103度176分,北纬38度176分~43度176分之间。
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1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
【行政区划】全市辖玉门和敦煌二个县级市、肃州区、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共7个县市区,81个乡镇,其中农村乡镇72个。
市政府所在地肃州区,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全市境内和周边分布着玉门石油管理局、甘肃矿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青海石油管理局后勤基地等众多中央、省属单位和大中型企业。
【人口】全市有汉、蒙、哈萨克、回、裕固、维吾尔、东乡等26个民族,总人口近98万人。
【农业】农业发展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年日照时数3033—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3.9—9.3摄氏度,昼夜温差13.9—16.4摄氏度,平均无霜期118—159天,适宜高效经济作物生长,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甜菜、豆类、瓜菜、啤酒原料等;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积雪区的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三大水系,与国家投资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相配套,形成了旱涝保收的农业灌溉体系;全区耕地大部分由雪山融水自流域灌溉,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已建成全国、全省商品粮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种子繁育基地和最具优势的对外瓜菜制种、花卉制种基地之一,与美国、日本、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制种合作关系。
【旅游业】酒泉历史悠久,境内留存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包括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榆林窟在内的古代石窟寺7个,锁阳城、桥湾城、阳关、玉门关等古代城关遗址27个,保存完好的汉长城13段,烽燧100余座,文物古迹总量达1153处。
这些历史文化胜迹与神奇绚丽的鸣沙山和月牙泉、祁连冰川、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阳关国家级沙漠森林公园、国际狩猎场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古代文化大画廊,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黄金地段。
介绍酒泉市的家乡的作文
《我的家乡酒泉》
嘿,大家好呀!今天让我来给你们讲讲我的家乡酒泉。
酒泉啊,那可是个特别棒的地方哟!
先来说说酒泉的地理位置吧,它在甘肃省西北部呢,听上去好像有点偏远,但这里可到处都是宝呀!就说咱酒泉的风光,那可真是美不胜收。
有辽阔的沙漠,有壮丽的山脉,那景色,甭提多迷人了!
在酒泉,有一件事我特别难忘。
记得有一次啊,我和家人一起去了酒泉的一个沙漠公园玩。
哎呀呀,那个场面可热闹了。
一进入公园,就看到好多人在骑骆驼,那些骆驼高高的,看着可神气了。
我兴奋得不行,立刻就嚷着要骑骆驼。
等我好不容易爬上骆驼背,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又兴奋啊。
骆驼站起身来,慢悠悠地开始走,我感觉自己就像在沙漠里的侠客一样,哈哈!一路上,看着周围金黄的沙丘,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微风轻轻吹过,那感觉真的太美妙了。
走了一会儿,骆驼还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我趁机和它合了好多影呢,它那憨厚的样子真的太可爱了。
后来我们还在沙漠里滑沙,从高高的沙丘上滑下来,那速度,那刺激,真是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酒泉还有好多好多值得一说的呢,比如美味的特色小吃,热情好客的人们。
这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我为自己是酒泉人而骄傲!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想起家乡酒泉的点点滴滴,想起在沙漠里骑骆驼的那次奇妙体验。
我爱我的家乡酒泉,希望你们也有机会来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哟!
怎么样,听我说完,你们是不是对酒泉也有点感兴趣了呢?嘿嘿,快来吧!。
酒泉市地方美食
酒泉市地方美食是甘肃省酒泉市的独特风景,融合了丰富的草原风情和沙漠风光,展现着独特的地域特色。
酒泉市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地
方美食承载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热情。
下面将介绍酒泉市地方美食的特色和魅力。
丰富多样的羊肉美食
酒泉市以草原牧场为主,羊肉成为当地美食中的主角。
烤全羊是当地传统的烹饪
方式,经过独特的腌制和烤制工艺,羊肉肥而不腻,口感鲜美。
此外,羊肉炖面、涮
羊肉等美食也深受当地人喜爱。
羊肉制品丰富多样,每一道菜肴都散发着草原的芬芳。
沙漠风情的特色小吃
酒泉市位于沙漠边缘,沙漠风情也影响了当地的美食文化。
沙漠地区的特色小吃
如羊肉串、沙漠葫芦饼、孜然羊排等,以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式吸引着游客和美食爱
好者。
这些小吃热辣可口,富有挑战性,展现了沙漠风情的独特魅力。
传统的马奶制品
酒泉市是著名的马奶制品产地,马奶酒、马奶酪、马奶酸奶等传统马奶制品在当
地广受欢迎。
马奶制品鲜香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是酒泉市不可或缺的
地方美食。
游客来到酒泉,必尝当地的马奶制品,感受浓厚的草原风情。
酒泉市的地方美食丰富多彩,融合了草原和沙漠的特色,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每
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呈现出酒泉独特的美食风景。
乡情甘肃酒泉作文说起甘肃酒泉,那可是我心里头最柔软、最温暖的角落。
这座位于祖国大西北的城市,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和情感。
酒泉,它不是那种繁华喧嚣、灯红酒绿的大都市,而是有着自己独特韵味的地方。
在我记忆深处,有那么一条老街,它见证了酒泉的岁月变迁。
那老街的路面,不是平整光滑的柏油路,而是由一块块青石板铺就而成。
石板上那深深浅浅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街边的房子,多是那种带着古朴气息的平房,墙壁有些斑驳,木门也略显陈旧。
但就是这样的房子,却让人感觉格外亲切。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老街,早餐店的热气就开始升腾起来。
那卖油条的铺子,老板熟练地将面团拉长、放入油锅,不一会儿,金黄酥脆的油条就出锅了。
还有那卖豆浆的大姐,总是笑呵呵地招呼着客人,她的豆浆香浓醇厚,喝上一口,整个身子都暖和起来。
沿着老街往前走,会看到一家小小的裁缝店。
裁缝师傅戴着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认真地缝着衣服。
他的手艺那叫一个精湛,不管是改衣服还是做新衣裳,都能让人满意。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校服划破了,妈妈带我来找师傅帮忙。
他仔细地看了看破口,然后安慰我说:“小姑娘,别担心,一会儿就给你弄好。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校服就跟新的一样,而且针脚细密,根本看不出修补的痕迹。
再往前走,有一个小小的杂货店。
店里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从日常用品到小孩子喜欢的零食玩具,应有尽有。
杂货店的老板是个和蔼的大叔,每次我去买东西,他总会多送我一颗糖,还会跟我聊上几句家常。
老街上还有一个小小的公园,虽然不大,但却是大家休闲的好去处。
公园里有几棵高大的柳树,春天的时候,柳枝随风飘舞,就像绿色的帘子。
树下有几个石凳,老人们喜欢坐在这里下棋、聊天。
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那欢乐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到了傍晚,老街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路边的小吃摊纷纷摆了出来,烤羊肉串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那羊肉串烤得滋滋冒油,撒上一把孜然和辣椒面,咬上一口,满嘴留香。
还有卖酿皮的、卖甜胚子的,每一种美食都让人垂涎欲滴。
酒泉在哪个省酒泉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
具体而言,酒泉位于甘肃省。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酒泉所在的省份以及该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
甘肃省概况甘肃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西北部。
该省的省会是兰州市。
甘肃省是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
甘肃省毗邻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四川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该省的总面积达到了4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土面积排名第七大的省份。
酒泉与甘肃省关系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酒泉地处该省西北部。
它是甘肃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酒泉市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辖区之一。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的西北边界,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优越。
这也使得酒泉成为了连接甘肃省与周边地区的重要节点。
酒泉的地理特点酒泉地处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濒临戈壁沙漠。
由于气候干燥,土地贫瘠,戈壁沙漠地貌在酒泉地区相对较为突出。
酒泉市下辖五县一区,包括肃州区、瓜州县、金塔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玉门市。
这些地区主要以草原和沙漠为主要地貌特征。
酒泉的历史文化酒泉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的聚居和活动。
在古代,酒泉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与周边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商贸往来。
在历史上,酒泉一直是民族融合的地方,多个少数民族在此聚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如今,酒泉地区保留着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重要历史建筑,深受游客和历史爱好者的喜爱。
酒泉的旅游资源酒泉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嘉峪关、敦煌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最为著名。
这些景点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嘉峪关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关隘,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关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
在莫高窟内保存着大量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古代艺术的辉煌。
酒泉市湿地资源现状与生态保护研究——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例发表时间:2019-07-23T14:23:50.4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李杰1 关燕炯2[导读] 摘要: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1.中共酒泉市委党校甘肃酒泉 7350002.中共酒泉市委党校甘肃酒泉 735000摘要: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酒泉市肃州区地处西北,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植被稀疏,现有的湿地非常有限。
研究酒泉市湿地保护问题,对酒泉市生态向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酒泉市;湿地;对策湿地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好湿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为解决农业用地的扩张和发展经济,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天然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捕捞、狩猎、砍伐、采挖等过量获取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湿地水资源过度开采利用,导致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长期承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湿地水污染,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泥沙瘀积等等,使湿地资源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其生态功能也严重受损。
酒泉市肃州区近几年由于人为乱挖滥垦,对湿地不合理开发和水资源过度开采利用,导致天然湿地日益减少,草原湿地面积由1982年的126万亩锐减到现在的103.3万亩,湿地仅存5.1万亩。
酒泉概况酒泉基本情况介绍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
甘肃省名“肃”字由来地。
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有汉、蒙、哈萨克、回等40多个民族,总人口110万人。
整个酒泉市行政区域东接甘肃省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万1200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
城区面积76.4 9 平方公里(不含嘉峪关),城区规划总面积273平方公里(不含嘉峪关规划的260平方公里)全省第二大。
酒泉市人口合计110万(2010年)其中城市人口70万,城镇化比率64%。
在全省14市中排名第3,前2名依次为:兰州、天水、接下来是酒泉。
酒泉城区人口40万人,在甘肃仅次于兰州,天水。
全区共辖肃州区、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代管敦煌市、玉门市,市政府驻肃州区。
全区有汉、蒙古、哈萨克、回等24个民族。
酒泉的气候特点本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寒冷,降水奇缺。
从东到西海拔1500-1100米,年均温3.9℃~9.3℃,无霜期127~158天。
夏季干热而较短促,冬季寒冷而较漫长,但春季升温迅速。
酒泉地区南部山地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6℃,走廊地带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约5℃~9℃。
年日照总时数达3300多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5%。
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祁连山地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酒泉为84毫米,北部马鬃山地为39毫米,蒸发量较大,多在2000-4000毫米之间。
疏勒河流域地处内陆,位于酒泉地区西部,属于典型大陆性气候,海拔高度170-1900米。
酒泉境内的民族、民俗及饮食文化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雷海峰[内容摘要]我的家乡酒泉,是我国西北的一块宝地。
这里民族众多,民情敦厚,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历史传说与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相融合,陶冶了一代一代酒泉儿女。
自小生活在这里的我,便也受到了熏染。
酒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发展源远流长。
要热爱酒泉,建设酒泉,首先从了解酒泉的历史开始,了解酒泉的民情风俗,历史沿革,以更好地服务酒泉,建设酒泉。
本文概要论述了酒泉的历史沿革,在历史上的变迁。
然后以历史传说开始,论述了酒泉的民族、民俗以及节日饮食文化。
[关键词] 民族民俗饮食文化我的家乡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段。
南屏巍峨的祁连山,北枕北山山脉。
两山之间的走廊地势平坦,祁连山区水草丰美。
弱水、疏勒河、阿尔腾河三大水系贯穿全境。
在浩瀚的戈壁沙漠之中,形成了一块一块的绿洲。
由于灌溉方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又属温带干旱气候,所以土地肥沃,宜农宜牧。
这里古老而神奇的历史告诉我们:她曾是古代中华民族乃至邻近各国众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
这里曾展现过许多威武雄壮的历史场景,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是巩固西北边防的要地。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曾经为奠定我国疆域,推动民族融合,繁荣经济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酒泉是我国西北的一块宝地,要全面了解和认识她。
首先应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以便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深厚感情,准备为建设现代化的酒泉而献身。
酒泉的历史传说和淳厚的民俗风情哺育了一代一代酒泉儿女,她仍将会哺育更多的酒泉儿女。
了解酒泉、认识酒泉,首先从了解和认识酒泉的历史传说开始。
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谈酒泉先民的一段移民传说凡酒泉祖籍的人,大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一段元末明初的移民史。
听上辈人说,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战争连着天灾,明初社会经济异常凋蔽。
对新生的明王朝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酒泉地名调查报告作文篇一:酒泉、张掖地名之由来酒泉地名之由来西部名城酒泉,历史悠久,文化沉淀丰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目前又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发射中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高科技资源极为罕见的文化之都。
然而,对于“酒泉”一名的由来,历来有多种说法。
经过查找资料,发现“酒泉”一名的历史沿革主要有:金泉、酒泉、肃州。
一、“酒泉”之由来1、民间传说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武帝赐御酒一坛,犒劳有功将士,但酒少人多,于是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故称此泉为“酒泉”。
2、历史资料记载: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北荒经》中曾写到“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镜。
上有玉樽、玉笾,取一樽,一樽复生焉,与天同休无干时。
石边有脯焉,味如獐鹿脯。
饮此酒,人不生死,一名遗酒,其脯名曰追复,食一片复一片。
”霍去病打通西域后,武帝欲在河西设郡,当征求博学之士如东方朔的意见时,东方朔已知西北荒中有一神奇的酒泉,遂建议武帝以其为郡。
想来这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金泉”之由来酒泉在汉武帝之前叫“金泉”,有一传说是这样记载的:有个商队要去西域经商,路上干渴难耐,突然发现有一清泉现于眼前,远走大漠的人终于找到了神泉,真是喜出望外,于是饮此泉水,见有金色,伸手便去取,居然取出了金子,欣喜若狂的的人,把这个好消息说了出去。
于是,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这眼泉水就被称之为“金泉”了。
三、酒泉为什么又称“肃州?据史料记载,“肃州”的名称开始于隋朝时候。
隋初,由于全国的官吏越来越多,便形成“十羊九牧”的局面。
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开始“精减机构”,废郡制,仅存州、县两级,将酒泉郡也予以裁撤,而改置为肃州,肃州的名称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时至今日,也有人称肃州,有人称酒泉。
至于为什么叫做“肃州”,史书上也没记载,我想大概是由于酒泉这一地区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割据时间太长,久久得不到安宁,便取名“肃州”,来寓意“肃静安宁”吧。
酒泉作文篇1我爱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它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纵横九万里,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爱我的家乡——酒泉,因为它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地理位置独特,素有“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上的‘金三角’的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瞧,宽阔干净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你看,街道两旁的商店餐厅,令人眼花缭乱,门庭若市,生意真是红红火火。
西郊工业园区,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生化制药、种子精选、机电加工……不少产品还远销世界各地呢!乡下剩余的劳动力全都到这里来了,大家再也不用去陌生而遥远的城市打工了。
大家的钱袋子鼓了,置新房,开小车,日子越过越富足。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一幢幢商品房精美大方、错落有致。
这里还有假山、喷泉、儿童游乐园、老人活动场所、大型的购物广场,大家在这舒适的环境里生活方便,舒心惬意。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曾是西凉王朝的古都,也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南依祁连山,北枕古长城,东连金张掖,西连嘉峪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些,都让我无比自豪!我的家乡风光秀丽、山奇石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北郊公园、大法幢寺、祁连山、花城湖、酒泉公园、酒泉鼓楼。
魏晋壁画墓、小土山墓、常青花木园……全县共有100多个景点。
这让我无比骄傲!春天,你可以自己开车来我的家乡观赏遍地的花草树木;夏天,你可以去泉湖公园体验一下“激流勇进“的刺激;秋天,你可以登上祁连山,俯视大地,飘渺的云雾从你的脚下而过,让你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冬天,你可以去“洗中心”,躺在雾气蒸腾的池水里,当上一回快活的“神仙”。
这岂不是人间最美的享受?美丽的家乡——酒泉,我坚信,不久的将来您一定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一颗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酒泉作文篇2小鸟叽叽喳喳地在枝头吟唱着清晨美丽的歌,把我从梦中惊醒。
我好好的一个周末就被这些小东西给毁了。
我生气地跑到树下把噪音制造者给赶跑了。
酒泉市情简介酒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连青海,西邻新疆,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与张掖市连接,是甘、新、青、蒙四省的交通要冲。
酒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设郡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酒泉地域辽阔,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2%。
全市辖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7个县(市、区),有汉、蒙、哈萨克、回等40个民族,总人口109万人。
酒泉以敦煌文化遗产和航天科技而闻名于世,基本市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
酒泉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3033-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3.9-9.3℃,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三大水系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相配套,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己培育形成现代制种、特色林果、蔬菜、啤酒原料、棉花、草畜等6大农业特色产业,是全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和最具优势的瓜菜制种、花卉外贸制种基地和啤酒原料基地。
二是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已探明矿产地487处,矿种48类。
石棉、钨,铬、菱镁、黄金等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已建成石油化工、建筑建材、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轻工制造、矿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风力发电等工业体系,是全国和甘肃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矿产品采选冶炼基地。
三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全市境内已查明的文物景点1153个,其中国家级文物景点14处,省级208处,目前已开发利用98处.莫高窟、月牙泉、榆林窟、西汉胜迹、梦柯冰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是西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四是新能源建设前景广阔。
酒泉风能光热资源充足,境内的瓜州、玉门素有“世界风库”和“世界风口”之称。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每秒5.7米以上,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占全省储量的85%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2009年酒泉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太阳能资源丰富,光电理论储量近20亿千瓦,年平均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太阳能辐射量仅次于西藏自治区,是全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光伏发电基地。
与风电基地相配套的火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全面起步。
规划到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火电、光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920万千瓦和2000兆瓦,总发电量将达到640亿度。
五是基础条件较好。
境内有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口岸-马鬃山口岸,玉门油田、青海石油基地、核工业404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一批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和国防科研基地分布境内;敦煌机场等3个机场可通达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兰新铁路、敦煌铁路和连霍高速、国道215线横贯全境,西气东输管道贯穿东西,酒泉海关建成运营,程控交换、移动通讯、信息网络覆盖全市。
六是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酒泉地处巴丹吉林和毛乌素沙漠边缘,风沙灾害频繁,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68%,森林覆盖率仅为1.87%;年均降水量36-176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多毫米,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酒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和区域发展战略,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着力推进以新能源为主的工业发展,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酒泉速度”和“酒泉奇迹”,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1 年,全市预计完成生产总值480亿元,增长16%;财政收人60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068元和8030元,增长13%,增长11%,综合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前列。
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丝绸之路咽喉位置东连张掖,西邻新疆,南临青海,北与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
辖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有汉、蒙古、哈萨克、回、裕固等26个民族,总人口近100万人。
2002年酒泉撤地设市。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95亿元,同比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25%;财政总收入17.2亿元,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105元,分别增加912元和361元,增长9%和7.6%,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酒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酒泉原名金泉,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边塞文化、敦煌文化和航天科技享誉海内外。
境内遗存大量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胜迹,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的文化艺术石窟-敦煌莫高窟,有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奇特壮观、内涵极为丰富的沙海自然奇观-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还有西汉胜迹、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榆林窟、万里长城遗址、梦柯冰川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酒泉是一个农牧业发达、充满生机的绿洲酒泉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土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牧业,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已培育形成棉花、制种、草畜乳、蔬菜、葡萄、啤酒原料等6大农业特色产业,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全市已建成全国、全省商品粮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种子繁育基地和最具优势的对外瓜菜制种、花卉制种基地之一。
这里还是全国重要的玉米繁种基地,成为全国三大对外瓜菜制种基地中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制种,具有良好的国际信誉。
目前已种植粮食、棉、油500个品种,林果、蔬菜300品种多个,养殖农畜、家禽20多种。
其中锦丰梨、早酥梨、鸣山大枣、李广杏等瓜果品种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
酒泉是一个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的宝地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
金属矿藏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锰、钨、铬等,其中位于肃北县塔尔沟的钨矿储量居亚洲第一,大道尔吉铬矿储量居全国第三,黄金开采量居甘肃省首位。
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油、石棉、菱镁、萤石、芒硝、煤炭、大理石、花岗岩等。
其中石棉储量居全国第三,菱镁储量居甘肃省第一。
青西和酒东两个油田正在勘测,前景良好,是全国和甘肃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矿产品采选冶炼基地。
酒泉是一个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的基地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1400万千瓦,具有建设大型风电场的良好资源条件,目前规划了12个风电场,已建成16万千瓦,正在建设25万千瓦,国家已审待招20万千瓦,风电装机总容量在全国位居前6名。
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仅次于西藏地区,是全国最具开发潜力的清洁能源基地。
酒泉是一片区位独特、交通发达、开发前景广阔的热土酒泉处在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有甘肃省唯一的与蒙古国接壤的边境和口岸,玉门油田、青海石油基地、核工业部四○四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一批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和国防科研基地分布境内;敦煌机场等4个机场可通达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兰新铁路、敦煌铁路和312国道、215国道纵横全境,西气东输管道贯穿东西,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纵横交错,程控交换、移动通讯、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网络覆盖全市。
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原名“金泉”,后因西汉时,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时大败匈奴,汉武帝赐酒犒赏,将军倾酒入泉而得名,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设郡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酒泉辖肃州区和敦煌、玉门两市及金塔、瓜州、肃北、阿克塞四县,东连张掖市,西邻新疆,南接青海,北通内蒙古和蒙古国。
东西长680公里,南北宽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的42%,有汉、蒙、哈萨克等40多个民族,总人口110万,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科技的摇篮、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首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
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
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
酒泉光、热、土资源丰富,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已培育形成棉花、制种、草畜乳、蔬菜、葡萄、啤酒原料等6大农业特色产业,是全国重要的良种繁育基地和外贸制种基地。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已探明有5个较大的成矿带,共有矿产地487处,矿种48类,石棉、钨、铬、菱镁、黄金等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已建成石油化工、建筑建材、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轻工制造、矿产品加工6大工业产业体系。
青西和酒东两个油田正在勘探开发,前景良好,是全国和甘肃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矿产品采选冶炼基地。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已查明的文物景点1153个,其中国家级文物景点14处、省级208处,目前已开发利用98处,建成国家4A级景区4处。
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月牙泉、榆林窟、西汉胜迹、梦柯冰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酒泉曾被评为“最具人气的西部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市风能资源总储量达2亿千瓦,可开发利用8000万千瓦以上。
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落户酒泉,风电一期516万千瓦装机任务提前完成,风电二期800万千瓦首批300万千瓦项目启动建设,截止8月底,共建成风电场35个,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50万千瓦(其中并网541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的比例已超过10%,力争到2015年风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
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仅次于西藏地区,截止8月底,已初步形成敦煌七里镇、金塔红柳洼以及肃州东洞滩等3个百万千瓦级光电产业园区,全市建成光电装机达到226兆瓦(并网189兆瓦),在建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1376兆瓦,预计到年底,我市光电装机将达到1000兆瓦以上,力争2015年达到2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000万千瓦。
电网工程建设步伐加快,750千伏电网联网工程已建成投运,实现了西北电网与新疆电网互联互通,敦煌—鱼卡—格尔木750千伏送电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建设,酒泉—株洲±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经完成了项目选址、选线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正在积极争取国家能源局批准实施。
装备制造业前景广阔。
抢抓风光电产业快速发展机遇,规划建设了“甘肃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布局建设风力发电机组装、风力发电机叶片制造、风力发电机塔架塔筒制造、锻铸件及法兰制造、电器及控制设备制造、研发及高科技服务等六大类项目。
2009年以来,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吸引了包括国内风机总装前三名、相应世界排名二、四、七的企业和国内风叶制造前三甲在内的18家上市公司共32家风电、光电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完成了永磁直驱、异步双馈、电磁直驱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制造,形成了包括1.5兆瓦、2兆瓦、2.5 MW、3 MW、5MW等多种型号风机2000台(套)共300万千瓦以上的风机整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