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2
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一、项目背景土地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准确、及时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供土地资源的动态信息、权属情况、利用规划等数据,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和公众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设目标1.建立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包括土地资源情况、用途规划、权属信息等内容,实现全面、准确的土地信息归档和动态更新。
2.建立土地管理系统,包括土地供应、流转、侵占监管等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3.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为政府决策、市场监管、公众服务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建设内容1.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建设1.1数据源建设:整合现有土地调查、监测、测绘等数据源,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和共享机制。
1.2数据采集和更新: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更新,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3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包括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数据清洗和校验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4数据归档和存储:建立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将土地数据进行归档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土地管理系统建设2.1功能设计:根据土地管理的需求,设计土地供应、流转、侵占监管等功能模块,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2系统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
2.3数据集成和共享:将土地调查国家级数据库与土地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2.4系统安全性和权限管理:建立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建设3.1地图查询功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以地图为基础的查询功能,方便用户根据地理位置查询相应土地信息。
国土调查云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国土调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国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国土调查方式存在着数据获取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亟需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升调查效率和精度。
二、国土调查云的定义。
国土调查云是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国土资源进行全面、精细、动态的调查和监测,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三、国土调查云的实施方案。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国土调查云的实施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数据采集网络,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国土资源进行高效、全面的遥感监测,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
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信息共享与交互。
国土调查云建设需要构建起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
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协同发展。
3. 智能决策与应用。
国土调查云的实施还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决策系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智能化决策。
同时,利用云计算技术,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各种智能应用工具,如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环境监测预警等,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4. 安全保障与隐私保护。
国土调查云的实施需要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建设国土调查云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安全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对于个人隐私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隐私保护,确保数据使用的合法合规。
四、总结。
国土调查云的实施将为国土资源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效率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土地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土地管理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土地管理的流程自动化,土地数据智能化管理,以及土地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首先,土地管理的流程自动化是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土地管理流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包括土地监管、用途调整、资金划拨、执法检查等等。
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整个流程较为繁琐。
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智能化软件系统实现流程自动化,实现从申请、审核、审批到执法等流程自动化,使土地管理流程更加高效。
其次,土地数据智能化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土地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很多数据也分散在不同机构和部门之中,因此需要整体智能化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之前,应该先做好数据整合和清理,统一规范数据格式,排除数据中的重复和矛盾。
然后,在数据清洗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实现土地数据智能化的管理。
最后,土地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土地管理信息化平台应该具备可视化、可交互的特点,通过数据可视化和实时互动能够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信息查询、管理等操作。
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用户需求的调研,将实际需求化为平台的功能,从而保证平台功能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平台也需要不断更新优化,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技术升级和服务改进。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建议应该从土地管理的流程自动化、土地数据智能化管理和土地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实现这三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土地的管理和利用过程中,传统的手工作业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应对多变的土地利用需求和管理的日益复杂的状况。
因此,针对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1。
概述我们针对当前国土行业信息化特点,以全国试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为基础,提供地、市、县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该方案实现计算机辅助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编制、规划出图打印、规划成果管理和规划实施等。
系统基于工作流及Internet环境Web技术的集成和C/S模式下地图处理的办公服务,旨在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机关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
2。
体系结构2。
1 技术架构设计随着WEB技术的成熟,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采用Browse/Server网络结构建立GIS信息系统完全成为可能.采用这种胖服务器,瘦客户端的运行模式,主要的命令执行、数据计算都在服务器完成,应用程序在服务器安装,客户机不用安装应用程序,所有日常办公操作可通过免费的浏览器来完成.采用这种B/S结构,大大的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
另外,C/S方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与B/S方式相比对图形数据具有很强的编辑处理能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效率较高.B/S方式和C/S方式各有优缺点,可以互补。
因此将规划编工作中各种图形、图象、文档、等案卷的各种信息自动处理;而规划实施管理属性数据编辑、浏览的和空间数据浏览为主的模块采用先进的三层B/S结构,以方便用户用户操作。
所以,本系统采取以Browse/Server为主,Client/Server为辅的技术架构模式。
(如果用户需要,也可提供纯粹的单机系统)2。
2系统软件平台架构系统分为三大个部分功能:规划辅助编制系统、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系统辅助子系统,其中规划辅助编制系统为Client/Server结构,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和系统辅助子系统为Browse/Server结构,地图有关应用采用WEBGIS方式实现。
整个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可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三层架构,其中在业务和数据库之间为系统平台,主要处理系统数据和业务之间的基础工作系统采用组件式GIS软件、COM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采用三层模型,使系统同时运用Browse/Server结构和Client/Server结构,真正实现图文一体化管理。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包括土地的登记、调查、监测、评价、规划、流转和监管等多个环节。
而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则是对土地信息进行统一分类、整理和管理的工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开展土地管理工作。
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进行概述,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土地信息管理概述土地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财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而土地信息管理则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土地资源的核查、登记、调查、监测、评价、规划、流转和监管等多个环节。
通过对土地信息的全面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土地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登记和核查、土地规划和利用、土地流转和监管等多个方面。
在土地资源的登记和核查环节,需要对土地的权属、用途、面积、位置等进行登记和核查,从而建立起土地资源的基本档案。
在土地规划和利用环节,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在土地流转和监管环节,需要对土地的流转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流转和使用。
土地信息数据库是对土地信息进行统一分类和管理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开展土地管理工作。
土地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信息采集、分类、整理和建库等多个环节。
在土地信息采集环节,需要对土地资源的权属、用途、面积、位置等进行采集,从而建立起土地资源的基本信息库。
在土地信息分类和整理环节,需要对土地信息进行统一分类和整理,确保土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土地信息建库环节,需要将土地信息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从而建立起土地信息数据库。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具有以下几点特点: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确保土地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准确整理。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土地信息的准确存储和快速检索。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1. 概述我们针对当前国土行业信息化特点,以全国试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为基础,提供地、市、县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该方案实现计算机辅助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编制、规划出图打印、规划成果管理和规划实施等。
系统基于工作流及In ternet环境Wet技术的集成和C/S 模式下地图处理的办公服务,旨在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机关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
2. 体系结构2.1 技术架构设计随着WEBJ术的成熟,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采用Browse/Server网络结构建立GIS信息系统完全成为可能。
采用这种胖服务器,瘦客户端的运行模式,主要的命令执行、数据计算都在服务器完成,应用程序在服务器安装,客户机不用安装应用程序,所有日常办公操作可通过免费的浏览器来完成。
采用这种B/S结构,大大的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
另外, C/S方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与B/S方式相比对图形数据具有很强的编辑处理能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效率较高。
B/S方式和C/S方式各有优缺点,可以互补。
因此将规划编工作中各种图形、图象、文档、等案卷的各种信息自动处理;而规划实施管理属性数据编辑、浏览的和空间数据浏览为主的模块采用先进的三层B/S结构,以方便用户用户操作。
所以,本系统采取以 Browse/Server 为主, Client/Server 为辅的技术架构模式。
(如果用户需要,也可提供纯粹的单机系统)2.2 系统软件平台架构系统分为三大个部分功能:规划辅助编制系统、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系统辅助子系统,其中规划辅助编制系统为 Client/Server 结构,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和系统辅助子系统为Browse/Server结构,地图有关应用采用WEBGI9T式实整个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可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三层架构,其中在业务和数据库之间为系统平台,主要处理系统数据和业务之间的基础工作系统采用组件式GIS软件、COI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采用三层模型,使系统同时运用Browse/Server 结构和 Client/Server 结构,真正实现图文一体化管理。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的全面、系统的管理和利用,以及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和分析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土地信息管理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和系统已成为一项必然趋势。
本文将从土地信息管理的概念、土地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和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三个方面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土地信息管理的概念土地信息管理是针对土地资源展开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它包括对土地资源的调查、监测、规划、评价、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土地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利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二、土地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土地信息数据库是土地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集中、系统地存储和管理的平台,为土地信息的查询、分析、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下面对土地信息数据库的构建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1. 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需要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土地资源监测数据等。
这些数据来源于不同的部门和单位,需要进行统一的整合和标准化,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存储和管理:在数据收集和整理完成后,需要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存储和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索引和检索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标记,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快速定位和查询,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3. 数据更新和维护:土地信息数据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土地资源数据的更新和维护是保证数据库质量和有效性的关键。
需要建立数据的更新机制和维护流程,及时对新的土地资源数据进行更新和整理,确保数据库的及时性和完备性。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土地资源是国家和社会基本资源之一,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管理土地资源的系统。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实现过程和应用效果。
一、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1、需求分析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
需求分析应包括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和流程,如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土地征收等。
从需求分析中获取信息,明确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系统规划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系统规划,规划包括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和技术路线等。
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将各个功能模块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稳定、可扩展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技术选型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选用成熟的技术,如服务器、数据库、网络等。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需选用开放的技术,如JAVA、C#等。
4、操作界面设计操作界面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窗口,其设计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
要设计简洁、易用、美观的操作界面,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5、安全性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基本资源的系统,安全性设计十分重要。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包括用户权限控制、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备份恢复等。
二、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1、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是系统的基础,核心模块包括数据模型层、业务逻辑模型层和表示层。
数据模型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获取和存储,业务逻辑模型层负责数据的处理和运算,表示层负责将数据输入输出到用户界面。
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最核心的组件,其设计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数据库的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数据安全性和数据查询速度等问题,同时应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后端开发后端开发主要负责模型层和逻辑层的实现,包括数据库链接、数据操作和业务逻辑处理。
中地数码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GIS解决方案一、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多样化,土地部门的业务工作及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原有的靠手工操作、图纸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高效管理的需要。
伴随着数字化国土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土地管理部门纷纷加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改革大潮。
业务多样、图纸复杂、表格台帐繁多,数据来源多,要求的精度高是土地行业显著的特征,这决定了其必须采用先进的 GIS 技术及网络技术解决土地业务工作。
在全国来说,许多土地部门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信息化的工作,如桂林、哈尔滨、大连、赣州、湘潭、浙江省土地勘测院等。
二、软硬件配置(一)软件 1 、平台选型由于 GIS 平台的技术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所以选择技术全面的 GIS 平台是开发出先进系统的基本保证。
MAPGIS 平台是一个集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 GIS 软件系统,连续四年在全国国产地理信息系统测评中夺得第一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网络分析、大数据转换、 Buffer 分析和图库检索等方面已领先于国内外同类软件。
MAPGIS 平台不仅在整体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价格明显低于国外软件,是性价比极高的国产 GIS 平台。
2 、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 和 Oracle 都可作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尤其基于 SQL Server7.0 有成熟的软件和工程应用案例, SQL Server 有高性能的价格比、可伸缩性强、安全可靠、易操作、市场推动力强,是大多数土地管理局的首选。
3 、操作系统配置工作站端的操作系统采用 WIN98 第二版或 WIN2000 系列。
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NT4.0 或 WIN2000 Server 系列。
浏览器采用 IE5.0 或更高版本。
(二)硬件对于不同城市,数据量的大小不同、数据访问频率也不同,这就决定了硬件配置有很大的区别。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解决方案
概述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解决方案是中地数码集团在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关于“启动新一轮土地调查,保证土地数据的真实性”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相关技术规范、实施方案以及数据库标准,结合各地用户的需求,设计研发出的省、市、县三级土地调查数据库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
◆图属一致性检查和管理。
◆灵活方便的数据变更处理工具。
◆对数据的处理符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相关规范要求。
◆管理和维护多个专题数据,有利于信息共享和数据维护。
主要功能
◆数据转换:支持MapGIS和SHP、DXF、E00、VCT等其他格式的矢量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支持MSI影像和TIFF、JPG、IMG、BMP等其他格式影像之间的相互转换。
◆数据检查: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数据成果质量检查细则》制定的数据检查工具,能够精确检查出数据中的拓扑、属性以及逻辑错误,并支持批量改错。
◆成果输出:支持按标准分幅或任意行政辖区输出土地利用、基本农田、耕地坡度分级等专题图件,并可将图件输出为JPG、TIFF、GIFF格式,支持光栅化打印;支持以平方米、亩、公顷为单位,输出全套二次详查表格。
◆VCT数据库成果上报: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VCT数据库成果上报工具。
◆数据变更:提供行政区、土地利用、基本农田、农村权属等专题的专用变更工具,能依据国土资源部要求制作增量更新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