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模光纤
- 格式:ppt
- 大小:7.15 MB
- 文档页数:28
光纤收发器单模单纤使用法光纤收发器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的设备,它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或者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传输。
单模单纤光纤收发器是指在单根光纤上进行单向通信的装置,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光纤收发器单模单纤的使用法。
1. 连接方式,单模单纤光纤收发器在使用时,需要确保正确的连接方式。
一般情况下,光纤收发器的接口会标有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将发送端连接到发送设备的光纤接口,将接收端连接到接收设备的光纤接口。
在连接时需要注意光纤的清洁和保护,避免灰尘或污垢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2. 兼容性,在选择光纤收发器时,需要确保其与使用的光纤设备兼容。
包括光纤的类型(单模或多模)、传输距离、波长等参数的匹配。
如果光纤收发器与其他设备不兼容,可能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或信号质量下降。
3. 安装调试,安装光纤收发器时,需要注意其安装位置和环境。
确保设备安装牢固,避免受到外部震动或干扰。
另外,还需要进行信号的调试和测试,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环境要求,在使用光纤收发器时,需要注意其工作环境的要求。
光纤收发器通常要求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工作,避免灰尘和湿气对设备的影响。
另外,温度和湿度对设备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
5. 维护保养,光纤收发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光纤连接头、检查设备工作状态、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定期的维护保养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光纤收发器单模单纤的使用需要注意连接方式、兼容性、安装调试、工作环境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确保光纤收发器的正常稳定工作。
光纤的分类光纤按光在其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和多模。
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或62.5μm,包层外径125μm,表示为50/125μm或62.5/125μm。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8.3μm,包层外径125μm,表示为8.3/125μm。
故有62.5/125μm、50/125μm、9/125μm等不同种类。
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850nm、长波1310nm和1550nm。
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增加而减小,850nm的损耗一般为2.5dB/km,1.31μm 的损耗一般为0.35dB/km,1.55μm的损耗一般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1.65μ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由于OHˉ(水峰)的吸收作用,900~1300nm和1340nm~1520nm范围内都有损耗高峰,这两个范围未能充分利用。
1、单模光纤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单模光纤只有单一的传播路径,一般用于长距离传输,中心纤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还存在着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后来发现在1310nm波长处,单模光纤的总色散为零。
从光纤的损耗特性来看,1310nm正好是光纤的一个低损耗窗口。
这样,1310nm波长区就成了光纤通信的一个很理想的工作窗口,也是现在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波段。
1310nm常规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在G652建议中确定的,因此这种光纤又称G652光纤。
900~1300nm和1340nm~1520nm范围内都有损耗高峰,该现象称为水峰。
目前美国康普公司提供的TeraSPEEDTM零水峰单模光缆,正解决了此问题,TeraSPEED系统通过消除了1400nm水峰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传输带宽,用户可以自由使用从1260nm到1620nm的所有波段,因此传输通道从以前的240增加到400,性能比传统单模光纤多50%的可用带宽,为将来升级为100G带宽的CWDM粗波分复用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TeraSPEED解决方案为园区/城市级理想的主干光纤系统。
光纤光纤按传输模式分为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
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光以一特定的入射角度射入光纤,在光纤和包层间发生全发射,当直径较小时,只允许一个方向的光通过,即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8.5或9.5μm,并在1310和1550nm的波长下工作。
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就是允许有多个导模传输的光纤。
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一般为50μm/62.5μm,由于多模光纤的芯径较大,可容许不同模式的光于一根光纤上传输。
多模的标准波长分别为850nm和1300nm。
还有一种新的多模光纤标准,称为WBMMF(宽带多模光纤),它使用的波长在850nm到953nm 之间。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者的包层直径都为125μm。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主要区别1,传输距离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直径较小使反射更加紧密,仅允许一种模式的光传播,从而使光信号传播的更远。
单模光纤可以传输40KM甚至更远的距离而不影响信号,因此单模光纤一般用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具有较大的直径芯,可以传播多种模式的光。
在多模传输下,由于纤芯尺掩躲寸较大,模间色散较大,即光信号“扩散”较快。
长距离传输时信号的质量会降低,因此多模光纤通常用于短距离、音频/视频应用和局域网(LANs),且OM3/OM4/OM5多模光纤可支持高速率数据传输。
2,带宽、容量带宽被定义为承载信息的能力。
影响光纤传输带宽度的主要因素是各种色散,而其中的模式色散最为重要,单模光纤的色散小,故能把光以很宽的频带传输很长距离。
由于多模光纤会产生干扰、干涉等复杂问题,因此在带宽、容量上均不如单模光纤。
最新一代的多模光纤带宽OM5设置为28000MHz/km,而单模光纤带宽则要大的多。
3、成本由于单模光纤芯径太小,较难控制光束传输,故需要激光作为光源体。
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光谱范围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光纤传输中常用的两种类型,它们在光
传输的特性、适用范围和光谱范围上有所不同。
1. 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一种具有较小芯径的光纤,通常在9/125微米的尺
寸范围内。
它能够传输单一模式的光信号,即只允许光信号以一种
特定的传播模式通过。
由于芯径较小,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路径较
为集中,减少了光的传输损耗和色散效应。
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
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光通信,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低的衰减。
2. 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芯径较大,一般在50/125微米或62.5/125微米的
尺寸范围内。
它可以传输多个模式的光信号,即允许光信号以多种
传播模式通过。
由于芯径较大,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路径较为分散,导致光的传输损耗和色散效应较大。
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的低速
数据传输,如局域网和视频传输等。
3. 光谱范围:
光谱范围是指光纤传输中所能覆盖的频率范围。
单模光纤的光谱范围较宽,可以覆盖从红外到可见光的大部分频率范围。
它适用于光通信、光传感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多模光纤的光谱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适用于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和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
总结起来,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高速数据传输,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低的衰减;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低速数据传输,适合局域网和视频传输等应用。
光谱范围上,单模光纤覆盖的频率范围较宽,多模光纤相对较窄。
这些特性使得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
一、G.652标准单模光纤标准单模光纤是指零色散波长在1.3μm窗口的单模光纤,国际电信联盟(ITU-T)把这种光纤规范为G.652光纤。
其特点是当工作波长在1.3μm时,光纤色散很小,系统的传输距离只受光纤衰减所限制。
但这种光纤在1.3μm波段的损耗较大,约为0.3dB/km~0.4dB/km;在1.55μm波段的损耗较小,约为0.2dB/km~0.25dB/km。
色散在1.3μm波段为3.5ps/nm·km,在1.55μm波段的损耗较大,约为20ps/nm·km。
这种光纤可支持用于在1.55μm波段的2.5Gb/s 的干线系统,但由于在该波段的色散较大,若传输10Gb/s的信号,传输距离超过50公里时,就要求使用价格昂贵的色散补偿模块。
二、G.653色散位移光纤针对衰减和零色散不在同一工作波长上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开发成功了一种把零色散波长从1.3μm移到1.55μm的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ShiftedFiber)。
ITU 把这种光纤的规范编为G.653。
然而,色散位移光纤在1.55μm色散为零,不利于多信道的WDM传输,用的信道数较多时,信道间距较小,这时就会发生四波混频(FWM)导致信道间发生串扰。
如果光纤线路的色散为零,FWM的干扰就会十分严重;如果有微量色散,FWM干扰反而还会减小。
针对这一现象,人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NZ-DSF)———G.655。
三、G.654衰减最小光纤为了满足海底缆长距离通信的需求,人们开发了一种应用于1.55μm波长的纯石英芯单模光纤,它在该波长附近上的衰减最小,仅为0.185dB/km。
G.654光纤在1.3μm波长区域的色散为零,但在1.55μm波长区域色散较大,约为(17~20)ps/(nm·km)。
ITU把这种光纤规范为G.654。
四、G.655非零色散光纤针对色散位移光纤在1.55μm色散为零,会产生四波混频,导致信道间发生串扰,不利于多信道的WDM系统的问题,如果有微量色散,FWM干扰反而还会减小。
单模光纤详细技术说明
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简称SMF)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光纤,其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存在一种传输模式的光纤。
与多模光纤相比,单模光纤的芯径细很多,仅为8~10μm。
由于只传输单一模式的光,因此不存在模间色散,总色散小,带宽宽。
单模光纤通常用于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光纤局部区域网和各种光纤传感器中。
在~μm的波长区域,通过对光纤折射率分布的适当设计,并选用纯度很高的材料制备比纤芯大7倍的包层,可在此波段同时实现最低损耗与最小色散。
单模光纤在ITU-T 标准中有详细规定,常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其零色散位于μm窗口低损耗区,工作波长为1310nm(损耗为/km)。
我国已敷设的光纤光缆绝大多数是这类光纤。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通信领域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资料。
一、纤芯直径不同
1、多模: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多为是50μm/62.5μm。
2、单模: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多为是9μm。
二、光源不同
1、多模:采用LED(发光二极管)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作为光源,因为LED光源能产生许多模式的光(光较分散)。
2、单模:采用激光器或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因为激光光源能产生单一模式的光,具备高亮度、高功率等优势。
三、色散不同
1、多模:多模光纤的折射率分为渐变和阶跃两种类型。
2、单模:单模光纤的纤芯多为为单一材质,古折射率。
四、带宽不同
光纤的色散是影响光纤带宽的因素,光纤色散越小,光纤带宽就越宽。
单模光纤是几乎不存在色散,因此单模光纤的带宽比多模光纤的带宽宽。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区别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以从纤芯的尺寸大小来简单地判别。
单模光纤的纤芯很小,约4~10um,只传输主模态。
这样可完全避免了模态色散,使得传输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
这种光纤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
它是未来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模光纤又分为多模突变型光纤和多模渐变型光纤。
前者纤芯直径较大,传输模态较多,因而带宽较窄,传输容量较小;后者纤芯中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而减少,可获得比较小的模态色散,因而频带较宽,传输容量较大,目前一般都应用后者。
由于多模光纤中不同模式光的传波速度不同,因此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很短。
而单模光纤就能用在无中继的光通讯上。
在光纤通信理论中,光纤有单模、多模之分,区别在于:1. 单模光纤芯径小(10m m左右),仅允许一个模式传输,色散小,工作在长波长(1310nm 和1550nm),与光器件的耦合相对困难。
2. 多模光纤芯径大(62.5m m或50m m),允许上百个模式传输,色散大,工作在850nm 或1310nm。
与光器件的耦合相对容易。
而对于光端模块来讲,严格的说并没有单模、多模之分。
所谓单模、多模模块,指的是光端模块采用的光器件与何种光纤配合能获得最佳传输特性。
一般有以下区别:1. 单模模块一般采用LD或光谱线较窄的LED作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与单模光纤配合好,使用单模光纤传输时能传输较远距离。
2. 多模模块一般采用价格较低的LED作为光源,耦合部件尺寸与多模光纤配合好。
单模光纤只传基模一种模式,多模可以传多种模式。
单模主要用于长途干线,多模用于局域。
前面有人说单模比多模细得多,其实是不对的,两种纤包层直径都为125只是芯径不一样,单模为9多模一般常用的有50和62.5两种。
一般情况单模不会直接和多模相接是通过设备转换。
下面是一些更详细的介绍:一、光纤二、光缆三、光纤通信系统及其构成四、光缆的种类和机械性能一、光纤1、概述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
光纤的区分及其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随着宽带上网、数字电视的推广和普及,光导纤维—这种新型基础材料,现已在通信、电子和电力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扩展和应用。
一、光导纤维的区分光纤(Optical Fiber),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在光纤通信理论中,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1.单模光纤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包层外直径125μm。
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可完全避免了模态色散,使得传输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
这种光纤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
它是未来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常见的几种单模光纤:G.652单模光纤满足ITU-T.G.652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其零色散位于1.3um窗口低损耗区,工作波长为1310nm(损耗为0.36dB/km)。
我国已敷设的光纤光缆绝大多数是这类光纤。
随着光纤光缆工业和半导体激光技术的成功推进,光纤线路的工作波长可转移到更低损耗(0.22dB/km)的1550nm光纤窗口。
G.653单模光纤满足ITU-T.G.653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色散位移光纤(DSF =Dispersion Shifled Fiber),其零色散波长移位到损耗极低的1550nm处。
这种光纤在有些国家,特别在日本被推广使用,我国京九干线上也有所采纳。
美国AT&T早期发现DSF的严重不足,在1550nm附近低色散区存在有害的四波混频等光纤非线性效应,阻碍光纤放大器在1550nm窗口的应用。
但在日本,将色散补偿技术*用于G.653单模光纤线路,仍可解决问题。
G.655单模光纤满足ITU-T.G.655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或NZDSF(=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
单模和多模光纤的特点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是常用于通信和数据传输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光纤。
它们在光的传播方式、传输距离和带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一、单模光纤特点单模光纤是一种光的传输方式,在光纤中仅允许一种传播模式,即只允许光的波长在特定范围(通常为1310nm或1550nm)内的传播。
单模光纤的核心直径通常为几个微米,远小于光的波长,因此光的传播路径只有一个,能够保持光的相位的一致性,实现长距离和高速的数据传输。
1.高传输距离:由于光纤的传输核心非常细小,几乎可以忽略光的不同传播模式之间的间隔和误差,因此单模光纤能够实现较高的传输距离。
通常情况下,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2.高带宽:由于单模光纤只能传播特定范围内的光信号,因此它能够支持较高的带宽。
单模光纤的带宽通常大于多模光纤,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3.低损耗:单模光纤的损耗较低,能够保持光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与多模光纤相比,单模光纤的联接损耗较小,能够减少传输信号的失真和干扰。
4.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由于单模光纤具有较高的传输距离和带宽,并且能够保持光信号的强度和质量,因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特别在电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多模光纤特点多模光纤是一种光的传输方式,允许多种传播模式的光在光纤中传播。
多模光纤的核心直径相对较大,通常为几十个微米,可以容纳多个传播模式。
相比于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具有以下特点:1.低成本:多模光纤的制造和安装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于在相对较短距离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中使用。
2.低带宽:多模光纤的传播模式较多,导致不同传播模式的光信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扩散,从而限制了光的带宽。
相对于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的带宽较低。
3.较短传输距离:由于多模光纤的光信号会发生扩散,且传播路径较多,导致传输距离较短。
一般情况下,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不超过几公里。
4.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由于多模光纤的成本较低,适合用于建筑内部、校园网、局部区域网络等相对较短距离的通信和数据传输需求。
说明:重点放在了二三四章以及第五章前面部分,别的则比较缩略。
第一章1.光纤通信优点宽带宽,低损耗,保密性好,易铺设2.光纤介质圆柱光波导,充分约束光波的横向传输(横向没有辐射泄漏),纵向实现长距离传输。
基本结构:纤芯、包层、套塑层光波导:约束光波传输的媒介导波光:受到约束的光波光波导三要素:"芯 / 包”结构凸形折射率分布,n1>n2低传输损耗3.光纤分类通信用和非通信用4. 单模光纤:只允许一个模式传输的光纤;多模光纤:光纤中允许两个或更多的模式传播。
5. 如何改善光纤的传输特性:减少OH- ,降低损耗;改变芯经和结构参数,色散位移;改变折射率分布,降低非线性6.光纤制备工艺预制棒:MCVD OVD VAD PCVD之后为光纤拉丝,套塑,成缆工艺。
第二章1.理论根基2.2. 光纤是一种介质光波导,具有如下特点:①无传导电流;②无自由电荷;③线性各向同性3. 边界条件: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电磁场矢量的E(*,y)和H(*,y)切向分量要连续,D与B 的法向分量连续:4.由程函方程推得射线方程,再推得光线总是向折射率高的区域弯曲。
5. 光纤波导光波传输特征:在纵向(轴向)以"行波”形式存在,横向以"驻波”形式存在。
场分布沿轴向只有相位变化,没有幅度变化。
6.模式求解波导场方程可得本征解及相应的本征值。
通常将本征解定义为"模式”. 每一个模式对应于沿光波导轴向传播的一种电磁波;每一个模式对应于*一本征值并满足全部边界条件; 模式具有确定的相速群速和横场分布.模式是波导结构的固有电磁共振属性的表征。
给定的波导中能够存在的模式及其性质是已确定了的,外界激励源只能激励起光波导中允许存在的模式而不会改变模式的固有性质。
(χ和β及边界条件均由光纤本身决定,与外界激励源无关)横模光波在传输过程中,在光束横截面上将形成具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稳定分布,这种具有稳定光强分布的电磁波,称为横模。
单模、多模的区别:单模:一种光纤类型,光以单一路径通过这种光纤。
以激光器为光源。
单模光纤的纤芯较细,使光线能够直接发射到中心。
建议距离较长时采用。
另外,单模信号的距离损失比多模的小。
在安全应用中,选择多模还是单模的最常见决定因素是距离。
如果只有几英里,首选多模,因为LED发射/接收机比单模需要的激光便宜得多。
如果距离大于5英里,单模光纤最佳。
另外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带宽;如果将来的应用可能包括传输大带宽数据信号,那么单模将是最佳选择。
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 SMF )或称sm。
单模光纤又称G652光纤多模:一种光纤类型,光以多重路径通过这种光纤。
以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为光源。
多模光纤中光信号通过多个通路传播;通常建议在距离不到5英里时应用。
多模光纤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有效距离大约是5英里。
可用距离还受发射/接收装置的类型和质量影响;光源越强、接收机越灵敏,距离越远。
研究表明,多模光纤的带宽大约为4000Mb/s。
制造的单模光纤是为了消除脉冲展宽。
由于纤芯尺寸很小(7-9微米),因此消除了光线的跳跃。
在1310和155Onm波长使用聚焦激光源。
这些激光直接照射进微小的纤芯、并传播到接收机,没有明显的跳跃。
如果可以把多模比作猎枪,能够同时把许多弹丸装入枪筒,那么单模就是步枪,单一光线就像一颗子弹。
在通信中,多模通信指多种工作模式下的通信。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肉眼区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黄色的代表单模、橙色的代表多模或者通过光纤的外套标识,50/125, 62.5/125为多模,9/125(G652)为单模单模标识是SM,尾纤上有标识可以看看,单模黄色的比较多点1、由光缆外护套上标签区别,一般多模有MM 50/125 62.5/125 字样,单模有SM字样2、光纤磨制端头时区分,在放大镜下,多模呈同心园,单模中间有一黑点。
3、在熔接机熔接时,从屏上看多模纤中间没白条,单模中间有一白条,同时,熔接机对多模光缆不做熔接损耗计算。
光纤中的模式及分类方法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光导纤维,它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等优点,在现代通信和数据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纤的传输性能与其中的模式密切相关,下面将介绍光纤中的模式及其分类方法。
一、光纤中的模式光纤中的模式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形式。
根据光信号的传播方式,可以将光纤中的模式分为单模模式和多模模式两种。
1. 单模模式(Single-Mode)单模模式是指在光纤中只存在一种传播模式的光信号。
在单模光纤中,光信号只能沿着中心轴线传播,且光束直径较小,光线传播的路径呈现出直线状。
由于光线传播的路径较为集中,单模光纤具有较小的传输损耗和较高的传输带宽,适用于长距离的光通信和数据传输。
2. 多模模式(Multi-Mode)多模模式是指在光纤中存在多种传播模式的光信号。
在多模光纤中,光信号可以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光束直径较大,光线传播的路径呈现出曲线状。
由于光线传播的路径较为分散,多模光纤具有较大的传输损耗和较低的传输带宽,适用于短距离的光通信和数据传输。
二、光纤中模式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光纤中的模式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1. 模场分布分类方法根据光信号的模场分布特点,可以将光纤中的模式分为基本模式和高阶模式。
基本模式是指光信号的模场分布较为集中,能量主要集中在光纤的中心轴线附近。
高阶模式是指光信号的模场分布相对分散,能量分布较为均匀。
基本模式具有较小的传输损耗和较高的传输带宽,而高阶模式则具有较大的传输损耗和较低的传输带宽。
2. 传输模式分类方法根据光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将光纤中的模式分为单模模式和多模模式。
单模模式适用于长距离的光通信和数据传输,多模模式适用于短距离的光通信和数据传输。
3. 线偏振模式分类方法根据光信号的偏振状态,可以将光纤中的模式分为线偏振模式和非线偏振模式。
线偏振模式是指光信号的偏振方向固定,能量主要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
非线偏振模式是指光信号的偏振方向随机分布,能量均匀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
1、型号区分, GYFTY、 GYFIZY般为多模: GYXTW、GYTS般为单模
2、颜色区分,室内多模光缆为橙色.室内单模光缆为黄色
3、标识区分,MM为多模,SM为单模
4、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区分。
多模光纤: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传输多种模式的光纤。
按其折射率的分布分为突变型和新变型。
由于多模光纤中传输的模式多达数百个,各个模式的传播常数和速率不同,使光纤的帯宽窄,色散大,损耗也大,只适于中短距离和小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
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u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纤。
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还存在着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