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技术管理工作手册技术管理工作手册(第三版)二零零九年一月目录1、技巧治理构架及治理本能机能 (6)1.1公司行政治理构架收集图 (6)1.2技巧治理构架收集图 (7)1.3 各级技巧治理层治理职责 (8)1.3.1 公司技巧部治理本能机能 (8)1.3.2 工经部(分公司)技巧治理本能机能 (9)1.3.3 项目部技巧治理本能机能 (10)1.4 各级技巧治理人员工作职责 (11)1.4.1总工程师工作职责 (11)1.4.2技巧部工作职责 (11)1.4.3总工程师办公室工作职责 (12)1.4.4技巧中间工作职责 (13)1.4.5工经部(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工作职责 (13)1.4.6工经部(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工作职责 (14)1.4.7工经部(分公司)技巧质量部工作职责 (14)1.4.8项目工程师工作职责 (16)2、公司技巧治理工作各项请求 (17)2.1技巧文件的治理办法 (17)2.1.1技巧文件范围 (17)2.1.2国度、行业、处所颁布的司法、律例、标准、规范、规程等控制 (17)2.1.3技巧性文件的编制、会稿和审批 (18)2.1.4技巧文件发放 (18)2.1.5技巧文件应用 (18)2.1.6技巧文件的修改 (19)2.1.7技巧文件的治理 (19)2.1.8现场设计图纸的控制请求 (19)2.1.9技巧文件及材料流程表 (20)2.2施工组织设计、专项筹划治理 (21)2.2.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根据 (21)2.2.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乞降内容 (21)2.2.3施工组织设计、专项筹划审批权限规定 (24)2.2.4施工组织设计、专项筹划审批时光规定 (27)2.2.5施工组织设计、专项筹划审批请求 (27)2.2.6关于专业承包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筹划、专项筹划的治理与立案282.2.7施工组织设计履行 (28)2.2.8其它规定 (29)2.2.9常用施组筹划汇总表 (29)2.3“四令”治理办法 (31)2.2.1混凝土浇灌令 (31)2.2.2挖土工程开工令 (32)2.2.3沉桩(沉槽)工程开工令 (32)2.2.4设备和构造工程吊装令 (32)2.4设计图纸会审 (33)2.4.1图纸会审的步调 (33)2.4.2图纸会审的重要内容 (34)2.4.3施工请求 (34)2.4.4文件治理 (35)2.5技巧交底 (35)2.5.1技巧交底请求 (35)2.5.2项目工程师技巧交底内容 (35)2.5.3土建专业技巧交底内容 (36)2.5.4技巧交底的办法 (37)2.5技巧核定轨制 (37)2.5.1技巧核定原则 (37)2.5.2技巧核定请求 (38)2.5.3技巧核定的内容 (38)2.6技巧复核轨制 (39)2.6.1技巧复核的请求 (39)2.6.2技巧复核的内容、分工 (41)2.7工程技巧治理检查办法 (43)2.7.1检查内容及办法 (43)2.7.2考察与讲评 (43)2.8计量、测量工作治理 (45)2.8.1计、测量治理工作根据 (45)2.8.2计、测量仪器的购买与调配 (45)2.8.3计、测量仪器设备的日常治理 (46)2.8.4计、测量仪器设备的报废与封存 (47)2.9施工现场标养室治理 (52)2.9.1治理请求 (52)2.9.2标准养护室的技巧请求 (52)3、项目技巧治理工作法度榜样及通用记录 (53)3.1项目技巧治理工作流程 (53)3.2项目技巧治理形成的书面文本 (55)4、分包工程技巧治理要则 (55)4.1项目技巧人员岗亭设置 (55)4.2项目工程技巧治理工作请求 (55)4.2.1技巧治理工作流程 (55)4.2.2工程过程控制治理 (56)4.2.3技巧事宜处理界面 (56)4.3检查评定 (56)5.附录 (56)5.1工程技巧治理企业规定标准(共十分册) (56)5.2部分建交委、建工集团、公司文件 (57)5.3常用附图及附表样式 (69)5.4常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筹划目次 (86)5.5常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筹划编制格局范本 (117)1、技巧治理构架及治理本能机能1.1公司行政治理构架收集图1.2技巧治理构架收集图1.3 各级技巧治理层治理职责1.3.1 公司技巧部治理本能机能1.3.2 工经部(分公司)技巧治理本能机能1.3.3 项目部技巧治理本能机能1.4 各级技巧治理人员工作职责1.4.1总工程师工作职责(1)组织企业贯彻国度、处所、上级部分的有关技巧政策、技巧规范、规程和请求,推动企业技巧进步,使企业取得优胜经济效益;(2)引导编制企业的技巧成长和科研项目筹划,组织贯彻实施;(3)组织指导特大年夜型项目和特别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筹划)编制工作及解决现场施工中的重大年夜技巧问题;(4)组织对特大年夜型工程、特别工程的筹划会审;(5)编制现行的有效版本清单,半年宣布一次变更情况并向工程经理部(分公司)供给最新版本的标准、规范、规程的样本;(6)决定计划新技巧、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7)组织对较严重技巧质量变乱的处理;(8)代表企业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签证;(9)主持技巧工作会议、公司技巧治理、职称评定、组织人员培训、技巧交换等活动;(10)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分担负责部分技巧引导工作。
技术质量管理事务清单0701图纸跟踪、接收、发放1)根据合同中工期约定、工程总进度计划,项目部总工编制工程的图纸到位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报监理、甲方,并进行过程跟踪,确保图纸按计划到位。
2)施工图由甲方提供,资料室接收,项目总工确定发放对象。
0702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1)图纸发放后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工程、造价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参加甲方组织的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会议。
2)对于图纸分期到位的,在每次图纸到位后均进行一次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3)根据设计交底记录及洽商变更对图纸及时进行修改、签字、标识.0703设计变更管理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图纸本身问题、现场条件变化等原因需要对图纸进行变更时,由监理、设计、甲方或施工方提出并编制设计变更洽商,由设计、甲方、监理、施工单位签字后生效。
2)施工方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字。
项目资料室接收、发放给图纸持有者并存档.3)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造价室进行经济核算,工程室组织施工。
0704工程洽商变更管理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施工现场条件等非图纸设计内容发生变化,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时,由甲方或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提出并编制工程变更洽商,监理、甲方、施工、设计(必要时)四方签字后生效,施工方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字。
2)由项目总工确认工程洽商变更的发放范围,项目资料员负责发放、存档。
3)专业技术人员交底、造价室进行经济核算、工程室组织施工。
0705施工总进度计划管理1)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负责组织各专业技术负责人认真学习施工合同、工程总体进度策划及里程碑进度目标,根据工程总体施工部署、施工方案,编制工程施工的总进度计划。
2)项目总工对总进度计划进行交底,各部门按照总计划做好人工、材料、设备机具、施工方法及现场的各种准备。
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总进度计划的动态变更。
0706月份进度计划管理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月末由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工程经理根据总进度计划,认真分析本月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工程施工的总体组织安排、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等,编制下月的工程进度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报监理、甲方。
中建技术质量管理手册2021一、质量管理总则本手册旨在明确中建技术质量管理的原则、体系、流程和方法,以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工程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应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岗位职责、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流程等。
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公司所有项目和业务范围,确保质量管理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三、质量策划与质量控制在项目实施前,应进行质量策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各阶段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质量检验与评估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质量检验和评估,包括检验计划、检验方法、检验记录和评估报告等。
对于不合格的部分,应及时整改和返工。
五、不合格品控制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应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理。
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转序,避免不合格品的流入市场。
六、质量改进与创新通过质量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七、质量培训与意识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能够自觉遵守质量管理规定,保证工作质量。
八、质量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体系,包括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等环节。
质量信息管理有助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效率。
九、质量风险管理识别和分析潜在的质量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通过质量风险管理,降低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工程质量稳定性。
十、质量沟通与协调建立有效的质量沟通与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通过定期召开质量会议等方式,促进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是指为了规范和提升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而制定的一套操作
规范和流程,旨在实现技术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持续改进。
该手册涵盖了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战略制定、技术研发、技术评估与选择、技术人员培训等。
在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中,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技术目标和战略,确定所需技
术资源和投入。
这包括建立技术规划,明确技术研发的重点领域和优先级,并将其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其次,手册应指导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
通过建立标准的技
术研发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可以确保项目高效推进、风险可控。
同时,应设立技术评估机制,以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可靠性,降低技术风险。
此外,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还应规范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发展。
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同时,为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除了上述内容,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还应包括技术信息的管理和知识的共享。
建立技术信息管理系统,便于技术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传递。
同时,推行知识管理,鼓励员工间的知识分享和团队合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总之,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是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的指导文件,其制定和实施
能够提升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规范化的技术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一、前言技术管理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质量保障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技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持续改进,制定和执行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手册旨在向企业技术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系统的标准化管理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技术工作,实现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
二、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1. 创新导向:技术管理应以持续创新为核心,鼓励技术人员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2. 标准化规范:技术管理工作应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统一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和质量要求,提高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判和防范,确保技术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实现成功。
4. 绩效评估:建立完善的技术绩效评估体系,对技术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激励,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三、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的内容1. 技术管理体系建设a. 技术管理组织结构:明确技术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定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责。
b. 技术管理流程:规范技术管理工作流程,包括技术项目立项、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开发实施、测试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方法。
c. 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技术标准、技术文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
2. 技术资源管理a. 人员管理: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活动的规范管理。
b. 设备设施管理:管理技术开发和测试所需的设备、工具和环境资源,确保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
c. 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库和技术资料库,积累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验,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3. 技术项目管理a. 项目立项与评审:明确技术项目的立项流程和评审标准,确保项目符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商业需求。
b. 进度控制:制定技术项目进度计划和控制措施,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c. 质量保障:建立技术项目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测试验收、缺陷管理和持续改进等环节。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1.引言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旨在规范和统一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推动组织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
本手册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确保各项技术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2.范围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适用于各类组织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规划、技术研发、技术运维、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
无论组织规模大小,都应遵循本手册的相关要求。
3.规章制度3.1技术管理组织组织应建立相应的技术管理组织,明确职责、权责和工作流程。
技术管理组织应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协同合作的机制,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技术规划组织应制定全面的技术规划,明确技术发展方向和目标。
技术规划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为组织提供战略支持和发展方向。
3.3技术研发组织应建立科学的技术研发体系,包括研发流程、研发人员的激励和培养等。
技术研发应注重创新,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推动组织技术实力的提升。
3.4技术运维组织应建立健全的技术运维体系,包括设备管理、运行监控、故障处理等方面。
技术运维应注重安全和稳定,及时处理技术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5技术人员培养组织应关注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和晋升通道。
技术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4.实施要求4.1组织各层级应重视技术管理工作,明确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给予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4.2技术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系统、可持续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4.3技术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推动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4组织应主动追踪和应用新兴技术,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及时调整技术管理策略和战略。
4.5组织应鼓励技术创新,支持技术团队进行创新实践,并及时推广和应用创新成果。
5.责任和评审5.1组织应明确技术管理工作的责任与权责,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5.2组织应定期进行技术管理工作的评审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工程技术管理手册一、岗位职责(一)、工程部经理职责1、协调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管理,检查督促承包商做好安全文明生产工作。
2、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审核单项工程开工申请,检查开工条件,签署起算工期的意见。
4、负责现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间的协调工作,主持现场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例会。
5、负责组织现场的质监工作。
6、组织现场分项(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检查验收。
7、核签工程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单,交总工程师或副总经理审核。
8、核签有关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签证,交总工程师或副总经理审核。
9、负责工程进度的检查监督。
10、负责质量事故检查监督。
11、审核工程竣工资料。
12、定期或不定期向上级提交反映工程动态的有关报告。
13、与监理单位沟通、协调。
14、对现场施工管理员的组织协调管理。
(二)、施工管理员职责1、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标段现场施工管理细则。
2、配合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3、督促施工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4、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检员的工作。
5、配合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安全措施。
6、配合监理单位负责隐蔽工程验收签证。
7、配合监理单位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和样板工程的质量进行签证。
8、配合监理单位对工程材料和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有权行使否决权。
9、参与质量问题的处理,并督促实施处理方案。
10、配合监理单位负责进场材料、构件、半成品、机械设备等的质量检查。
11、督促监理单位旁站监理、跟踪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验收及签署。
现场核对工程计量、验方及原始凭证,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12、及时报告现场发生的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和异常情况。
二、现场工作制度(一)、设计文件、图纸审查制度收到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在工程开工前,督促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及设计单位复查设计图纸,广泛听取意见,避免图纸中的差错、遗漏。
(二)、技术交底制度督促、协助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图纸的全面技术交底(设计意图、施工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并根据讨论决定的事项督促监理单位做出书面纪要交设计、施工单位执行。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的日益复杂化,技术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技术运作有序、高效,制定一份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是至关重要的。
本手册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的技术管理标准,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技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技术管理概述1. 技术管理的定义和意义技术管理是指对企业的技术资源进行系统化、计划化和组织化的管理活动,旨在提高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的能力,实现技术和业务的有效融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技术管理的核心在于实现技术的有效整合和应用,推动企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 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技术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管理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泉,能够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的开展;(2)技术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企业技术向精益化、智能化发展;(3)技术管理有助于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4)技术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抢占市场先机,保持竞争优势。
二、技术管理标准化原则1. 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目标技术管理的目标应当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相一致,既要注重短期目标的实现,又要关注长期技术能力建设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 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流程技术管理流程应当覆盖技术研发、规划设计、工程实施、技术支持和应用推广等全过程,确保技术管理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3. 强化技术管理的风险管理意识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应用风险等,因此要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确保技术管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推动技术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技术管理的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和智能化决策,提高技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 加强技术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技术管理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管理团队,因此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确保技术管理的人才支撑。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手册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手册。
二、本手册适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各个环节,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执行。
第二章生产技术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一、生产技术管理机构由生产部门负责,具体包括生产技术管理部、工程技术部、质量检验部等。
二、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编制生产技术方案、制定生产计划、指导和监督生产过程等。
三、工程技术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设计生产工艺、把关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改进等。
四、质量检验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产品质量的检验和监控、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协助解决质量问题等。
第三章生产技术管理流程一、生产技术管理流程分为产品开发阶段、生产计划阶段、生产过程阶段和质量检验阶段。
二、产品开发阶段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原材料选取、生产工艺制定等。
三、生产计划阶段包括:确定生产任务、编制生产计划、分配生产任务等。
四、生产过程阶段包括:生产设备管理、生产作业、生产过程监控等。
五、质量检验阶段包括:产品检验、过程检验、质量记录管理等。
第四章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一、制定生产技术管理规范,明确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加强生产技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三、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第五章附则一、本手册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二、本手册如需修改,必须经过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审核并报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
三、未尽事宜,由本手册执行机构解释。
以上为本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手册内容,特此公布。
第六章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一、生产技术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生产持续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效的生产技术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
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一、引言技术管理是指对于技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规划和控制,以实现企业技术目标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手册旨在帮助企业建立简洁、高效的技术管理标准,提高技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技术管理标准化的意义1. 提高工作效率:技术管理标准化可以使技术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浪费。
2. 保证技术质量:通过标准化的技术管理流程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技术质量,降低技术风险,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3. 降低成本:标准化的技术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 促进技术创新:标准化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为技术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
三、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内容1. 技术管理基本原则1.1 科学性:技术管理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决策。
1.2 系统性:技术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整体地考虑和分析,注重整体协调。
1.3 先进性:技术管理要紧跟技术的发展和前沿,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
2. 技术管理标准化体系2.1 组织架构:明确技术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2.2 流程管理:建立技术管理的各项流程,包括技术研发流程、技术支持流程、技术升级流程等。
2.3 绩效评估:建立技术管理的绩效评估标准和程序,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3. 技术管理方法和工具3.1 项目管理方法:规范项目管理流程,采用项目管理工具,提高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3.2 运维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机制,确保技术设施的顺利运行。
3.3 信息化管理工具: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实现技术管理信息的集中化、标准化和共享化。
4. 技术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和监督4.1 实施计划:制定技术管理标准化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4.2 培训和指导: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技术管理水平。
技术管理手册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工艺技术管理,提升公司生产技术水平,发挥工艺技术对生产的指导作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
产成本的目的,决定成立胜达技术管理委员会,特制定本管理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产品工艺、技术的部门。
细则
第三条:技术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一、技委会组织结构图
二、技委会构成
技委会作为公司常设机构,下设主任、主任助理、常务副主任等职务。
主任由总经理担任,主任助理由总经理助理担任,常务副主任由总
工程师担任,成员由质管部、设备动力部、制造一部、制造二部、生产
车间、采购部、销售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随着技委会工作的开展,
可以吸纳成员部门的优秀技术人才加入技委会。
技委会现阶段由以下人员构成:
主任:薛文强主任助理:曹正华
常务副主任:管大敏
成员:杨乐云、班乐平、陈胜权、魏云峰、魏民、夏惠芳、薛文建、陈婧、黄葵、张二红
三、技委会职责划分
1、总经理
(1)认真研究纸包装行业技术特点、技术发展动态,组织编制、审定、颁发、实行公司技术档案、产品档案、安全操作规程、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质量检验标准及规程等技术资料和质量文件。
(2)把技术管理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及时了解公司产品工艺、技术、质量现状,主持召开技术工作会,督促落实技术管理工作。
(3)部署产品工艺改进、技术更新、质量提高的推进工作。
(4)部署产品工艺、技术、质量的培训,推广工艺、技术、质量管理经验。
(5)表彰奖励技术先进和质量先进。
2、技委会
(1)负责公司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并督促执行。
(2)负责建立公司技术档案、产品档案、安全操作规程、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质量检验标准及规程等技术资料和质量文件。
(3)负责公司产品技术、工艺、质量的持续改进。
(4)负责公司产品技术、工艺、质量的检查、培训。
(5)负责召开月度技术工作会或临时会议,对技术、工艺、质量工作提出具体方案并监督各部门贯彻、落实。
(6)负责推动建立胜达QC小组的建立、运作,建立技术管理改进合理化提案机制,对技术、工艺、质量改进建议进行评比、采纳、落实、奖惩工作。
(7)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8)负责在公司内刊上发表技术、工艺、质量改进相关文章,推广技术、工艺、质量管理经验。
3、质管部
(1)负责纸包装行业国家标准、外来企业标准的收集和实时更新。
(2)负责建立、完善公司企业标准。
(3)负责建立、完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控制所需的检验标准和规程等相关制度和表单。
(4)负责公司生产、检验所用的检验和测量工具(仪器、仪表等)的定期检定、校准并保持检定、校准记录。
(5)负责建立和保持质量检验和控制的所有记录,并进行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
(6)负责召集月度质量分析会议,提出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4、设备动力部
(1)负责建立、完善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2)负责建立、完善公司所有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
(3)负责对设备操作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4)负责公司设备引进、设备改造、自制设备的研究、评定、落实工作。
5、制造一部、二部
(1)负责建立、完善产品工艺操作规程等技术档案。
(2)负责产品工艺、技术的执行、改进。
(3)负责制造部员工的工艺、技术培训。
(4)负责制造过程各种质量指标的统计工作。
(5)负责公司QC小组活动的开展、总结、推进工作。
6、采购部
(1)负责原辅材料的质量指标、质量状况的总结、反馈工作。
(2)负责供方的选择、考核、淘汰,供方原辅材料质量改进的督促。
(3)负责采购部员工原辅材料质量、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
7、销售公司
(1)负责建立、完善公司产品档案。
(2)负责客户的沟通,产品质量问题的反馈、处理、跟进工作。
(3)负责业务人员产品质量、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
第四条:国家标准
1、GB6543-1999 《瓦楞纸箱》
2、GB6544-1999 《瓦楞纸板》
3、GB5033-85 《出口商品包装瓦楞纸箱》
4、GB5034-85 《出口商品包装瓦楞纸板》
5、SN/T 0262-93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瓦楞纸箱检验规程》
6、GB/T 450-2002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7、GB/T 451.2-200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8、GB/T 452.1-2002 《纸和纸板纵横向的测定》
9、GB/T 452.2-2002 《纸和纸板正反面的测定》
10、GB/T 453-2002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
11、GB/T 453-2002 《纸和纸板吸收性的测定法》
12、GB/T 462-1989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13、GB/T 2679.3-1996 《纸和纸板挺度的测定》
14、GB/T 2679.5-1995 《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15、GB/T 2679.6-1996 《瓦楞原纸平压强度的测定》
16、GB/T 2679.7-81 《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法》
17、GB/T 2679.8-1995 《纸和纸板环压强度的测定》
18、GB/T 6547-1998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19、GB/T 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法》
20、GB/T 6546-1998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法》
21、GB/T 6548-199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法》
22、GB 13023-91 《瓦楞原纸》
23、GB 13024-91 《箱纸板》
24、GB/T 4857-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试验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
25、GB/T 4857.4-92 《包装运输包装件压力试验方法》
26、GB/T 4857.7-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27、GB/T 15099-94 《使用冲击试验机测定产品脆值的试验方法》第五条:外来企业标准
1、《娃哈哈纸箱企业标准》
2、《喜之郎纸箱企业标准》
3、武汉京美公司原纸验收标准
4、《潍坊凤凰纸业有限公司产品出厂标准》(白纸板)
5、《巢湖市元钉铅丝厂镀锌扁铁丝企业标准》
第六条:企业标准
1、《瓦楞原纸企业标准》
2、《箱纸板企业标准》
3、《白纸板企业标准》
4、《玉米淀粉企业标准》
5、《水性油墨企业标准》
6、《扁丝企业标准》
7、《瓦楞纸板企业标准》
8、《瓦楞纸箱企业标准》
9、《娃哈哈纸箱企业标准》
10、《喜之郎纸箱企业标准》
第七条:自检规程
1、《纸板车间自检规程》
2、《印刷自检规程》
3、《模切开槽自检规程》
4、《装订粘合自检规程》
第八条:检验规程
1、《瓦楞纸板检验规程》
2、《瓦楞纸箱检验规程》
3、《瓦楞原纸检验规程》
4、《箱纸板检验规程》
5、《辅助材料检验规程》
第九条:设备操作规程
1、《锅炉操作规程》
2、《DMWL-A型吸附式单面机操作规程》
3、《WXJ-A型无轴纸架操作规程》
4、《上胶机操作规程》
5、《ZH-A型粘合烘干机操作规程》
6、《XBDY-1600型薄刀分切压痕机操作规程>
7、《DHQ型横切机操作规程》
8、《印刷机操作规程》
9、《开槽机操作规程》
10、《模切机操作规程》
11、《1400型平压平模切机操作规程》
12、《装订机操作规程》
13、《SAC1400半自动粘箱机操作规程》
14、《胶水机操作规程》
附则
第十条:本制度授权公司制造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未尽事宜另行规定。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二〇〇四年月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