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5
急性乳腺炎吃什么药文章目录*一、急性乳腺炎吃什么药*二、急性乳腺炎的典籍偏方*三、急性乳腺炎的护理知识急性乳腺炎吃什么药1、消炎药急性乳腺炎引起的感染要使用消炎的药物,在炎症早期可口服消炎药,或使用抗生素在乳腺周围做封闭注射,必要时每六小时注射一次。
选用抗生素时,要在进行完药物皮试显阴性后,才能使用。
如果皮试结果为阳性,则要改用其他的抗生素。
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治疗。
局部治疗对乳房肿胀明显或有肿块形成者,局部热敷有利于炎症的消散,每次热敷20~30分钟,3次/天,严重者可用25%硫酸镁湿敷。
抗生素使用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抗生素,根据病情或口服或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
2、中成药治疗2.1、气阴两伤型四妙丸;每次6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八珍丸(补汁、冲剂):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一日2次;或浓缩丸每次8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煎膏剂每次口服15-20g,一日2次。
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2.2、胃热壅盛型生肌玉红膏:外敷患处,用于脓净后。
连翘败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清胃黄连丸:每次9g,一日l一2次,温开水送服。
2.3、肝郁气滞型乳疮丸:每次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牛黄解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银翘解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四逆散;每次4.5-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柴胡疏肝丸:每次6-9g,一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活血解毒丸:每次3g,一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如意金黄散:外用,用清茶、酯、植物油或蜂蜜调敷患患处。
蒲公英片(冲剂):片剂每次3-5片,一日4次,温开水送服。
冲剂每次15g,一日3次,开水冲服。
重症者可酌情加大用药量。
急性乳腺炎的典籍偏方1、鹿角霜、路路通、牛蒡子、乳香20克,赤芍、王不留行各15克,地丁、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
适用于早期乳腺炎。
2、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连翘、漏芦、赤芍各12克,丹参、鸡血藤各20克,青皮10克,通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一、什么是急性乳腺炎二、急性乳腺炎能治好吗 1. 急性乳腺炎能治好吗2.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3.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费用三、急性乳腺炎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病症,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
细菌可自乳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亦可直接侵入乳管,进而扩散至乳腺实质。
患侧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尤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结块或有或无,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
然后,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等。
常可在4~5日内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搏动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
成脓时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
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需经穿刺方可明确诊断。
有时脓肿可有数个,或先后不同时期形成,可穿破皮肤,或穿入乳管,使脓液从乳头溢出。
破溃出脓后,脓液引流通畅,可肿消痛减而愈。
若治疗不善,失时失当,脓肿就有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急性乳腺炎能治好吗
1、急性乳腺炎能治好吗急性乳腺炎并不可怕,只要在发现初期得到及时的治疗还是可以很快治愈的。
2、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通常会运用到,生大黄和芒硝,两味药进行研末,期中加入少量凡士林之后用热水调匀,将药摊于纱布上,慢慢敷贴于女性患者的乳房红。
急性乳腺炎急救与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哺乳期的妇女。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往往从破损的乳头侵入,引起乳腺急性化脓性蜂窝
织炎。
正常情况下,细菌的侵入并不立即发生炎症,如果产妇的身体抵抗力减弱,乳腺管不通畅或喂奶时未完全吸尽,奶汁积聚在乳房内形成块状物,此时侵入的细菌就很容易在此生长繁殖,破坏乳腺,引起化脓。
初期病人表现乳房胀痛,低热,甚者有高热、寒战、乳房肿胀、搏动性疼痛、皮肤红肿并有压痛,腋窝淋巴结可有肿大。
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形成乳房脓肿。
【急救措施】
(1)患侧暂停哺乳,将乳汁用吸乳器吸净。
(2)患病早期可用宽布带将患侧乳房托起,局部冷敷,减少充血和乳汁分泌。
(3)应用大量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4)可用鲜蒲公英或仙人掌捣碎外敷乳房。
乳汁过多者,可用芒硝250克,装纱布袋内外敷患处。
(5)脓肿形成期,应对乳房作热敷,促使感染局限化。
(6)若脓肿已形成,应到医院治疗。
脓腔较小者,可采用局部抽脓,并向脓腔内注入青霉素10一20万单位,脓腔较大者,作切开引流术。
【护理方法】
(1)产妇哺乳期间,应心情舒畅,并保持乳头清洁,乳房内不存留奶汁,更不可挤压乳房。
(2)乳头被婴儿吸破时,局部应涂以紫药水或磺胺软膏及抗菌素软膏。
喂奶时,再将药膏擦掉。
急性乳腺炎最主要的病因
一、概述
急性乳腺炎是女性乳腺疾病当中很常见的一个类型,主要就在哺乳期的女性之中发作,尤其是那些刚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哺乳经验不丰富的女性朋友得急性乳腺炎的几率会更大。
得了急性乳腺炎的女性朋友会有很明显的乳房疼痛症状出现,一定要及时的用药治疗。
另外这个病还具有很高的复发率,所以说平时也应该多注意做好预防的工作,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二、步骤/方法:
1、那么引发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跟女性受到病菌病毒的感染有直接的关系,另外哺乳期间如果乳腺管被堵塞,乳汁分泌不通畅的话也会引发急性乳腺炎,一定要注意预防。
2、造成哺乳期女性得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也跟乳房部位受到挤压压迫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睡觉的时候姿势不当压迫到乳房就会导致乳汁淤积变质,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急性乳腺炎的症状。
3、哺乳期的女性朋友穿紧身的内衣导致乳房部位气血运行不通畅,或者是平时脾气暴躁易怒,心情郁闷的话都会导致肝气郁结,长期下去就会出现急性乳腺炎。
平时可以在这几个方面注意一些加以预防。
三、注意事项:
得了急性乳腺炎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也不能吃热性大的食物,预防身体上火,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哺乳期专用内衣。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引言概述: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妇女身上。
它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和痛苦,同时也影响了乳汁的正常分泌和婴儿的喂养。
因此,进行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急性乳腺炎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措施。
正文内容:1. 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和症状1.1 乳房感染:乳房的细菌感染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细菌可以通过乳头裂口或乳管进入乳腺组织,引发炎症。
1.2 乳房充血:乳房充血是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患者会感到乳房胀痛,乳头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1.3 发热和乳房红肿:急性乳腺炎常伴随着发热和乳房红肿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局部的红肿、疼痛和触痛等现象。
2. 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2.1 临床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乳房红肿、疼痛等,以及通过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急性乳腺炎。
2.2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乳腺炎的病情。
2.3 抗生素治疗:对于乳腺炎的治疗,抗生素是常用的药物选择,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缓解炎症症状。
2.4 乳房按摩和热敷:乳房按摩和热敷是缓解乳腺炎症状的常见方法,可以促进乳汁排出,减轻乳房充血。
3.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和自我管理3.1 哺乳姿势正确:正确的哺乳姿势对于预防乳腺炎非常重要,应避免乳头受压或受伤。
3.2 乳房卫生保持:保持乳房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有助于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3.3 合理安排喂养时间:合理安排喂养时间,避免乳房长时间充盈,可以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3.4 注意乳腺按摩:在哺乳期间,适当进行乳腺按摩可以促进乳汁排出,减少乳房充血。
4. 急性乳腺炎对母婴的影响4.1 对母亲的影响:急性乳腺炎会给母亲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疼痛,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和婴儿的喂养。
4.2 对婴儿的影响:急性乳腺炎可能导致乳汁的减少或质量下降,影响婴儿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一、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ICD-10:O91,N61)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ICD-9-CM-3:85.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病史: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多为哺乳期女性,常发生在产后3-4周;也可为非哺乳期女性。
2.体征:患侧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等,随炎症发展常伴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表现。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有炎性浸润,单个或多个脓腔形成。
5.穿刺抽及脓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早期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菌药物可获得良好效果。
2.中医中药治疗,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
3.脓肿形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四)标准住院期间为≤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91,N61急性乳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4)乳腺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超声心动图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2.入院后即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类药物。
急性乳腺炎有哪些主要的临床表现?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多发于哺乳期的妇女。
其主要病因是乳腺感染,一般由细菌引起。
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归纳如下。
1.乳房疼痛:急性乳腺炎的最早症状之一是乳房疼痛。
疼痛可以在整个乳房区域或特定部位感受到,疼痛程度从轻微到剧烈不等。
乳腺炎的病理性质决定了乳房疼痛的特点,疼痛常伴有局部水肿和发热。
2.发热:急性乳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
发热的程度因感染严重程度而不同,一般在38℃以上。
发热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症状,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生理反应。
3.乳房红肿:乳房的红肿是急性乳腺炎的典型表现。
红肿通常出现在感染区域周围,并很快扩散到整个乳房。
红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4.乳头溢液:急性乳腺炎的乳头溢液常常是黄绿色或脓性的,可带有恶臭味。
乳头溢液是感染的结果,炎症导致乳管的阻塞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细菌和炎症渗出物从乳头排出。
5.乳房硬块:乳房硬块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体征之一。
硬块一般位于感染区域,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可以触摸到。
硬块是由于炎症引起乳房组织肿胀和增生所致。
6.淋巴结肿大:急性乳腺炎还常伴随着腋窝或锁骨下淋巴结的肿大。
淋巴结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淋巴结肿大是机体抵抗细菌感染的结果。
总结起来,急性乳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乳房疼痛、发热、乳房红肿、乳头溢液、乳房硬块以及淋巴结肿大等。
尽管乳腺炎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各有差异,但以上这些表现是最常见的,对于了解和诊断乳腺炎十分重要。
及早发现和治疗乳腺炎,可以避免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和乳房组织的损伤。
因此,一旦出现乳房不适和异常,特别是伴随发热和乳房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7.乳腺肿块:急性乳腺炎导致乳房组织发生炎症和肿胀,使得乳腺组织出现明显的肿块。
肿块通常是有触痛和压痛的,以及周围组织红肿和发热,患者在触摸肿块时可能感到明显的疼痛。
8.全身不适:患急性乳腺炎的妇女常常伴有全身不适的症状,如乏力、头痛、食欲不佳等。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哺乳期的妇女身上。
它是由于乳腺感染引起的,常常导致乳房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急性乳腺炎,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因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乳腺感染,常常由于乳房的细菌感染引起。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乳头的裂伤、乳头的皮肤破损等途径进入乳腺组织,引起感染。
此外,乳腺堵塞也是导致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乳腺管道堵塞时,乳汁不能正常排出,容易引起细菌滋生,从而导致感染。
二、症状1.乳房疼痛:急性乳腺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乳房疼痛的症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感,而有的人则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2.乳房红肿:患者的乳房会出现红肿现象,乳房皮肤可能会变得发红、发紫,并伴有触痛。
3.发热:急性乳腺炎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可能会升高到38℃以上。
4.乳头溢液: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乳头溢液的情况,乳液可能呈现黄色或血性。
三、诊断1.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乳腺炎发作频率、症状、疼痛程度等情况,以了解病情。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乳腺的体格检查,包括触诊、乳头检查等,以确定乳腺是否有红肿、硬结等异常情况。
3.乳腺超声:乳腺超声可以帮助医生观察乳腺的结构和异常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乳腺炎。
4.乳腺活组织检查:在一些疑难病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乳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1.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乳腺炎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治疗期为7-14天。
2.乳房排空:乳房堵塞是导致乳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排空乳房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哺乳、按摩等方式帮助乳汁排出。
3.疼痛缓解:对于乳房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热敷、冷敷、止痛药等方式缓解疼痛。
4.休息调理: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治疗一.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诊断比较容易,根据乳房红肿热痛,体温高达39℃~40℃,血象白细胞数升高,即可做出诊断。
如果脓肿位置较深,脓腔位于腺体后间隙,皮肤红肿往往不明显,此时需要穿刺抽出脓液,才能证实。
如果治疗不当,脓肿形成缓慢,局部肿块不消,皮肤红肿和全身症状不明显,形成慢性炎症,则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
二.急性乳腺炎的治疗:1.急性乳腺炎治疗要尽早。
早期乳腺炎以淤奶炎症为主,尚未成脓,可用超短波理疗,配合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采用清热解毒、疏肝通乳的中药配合手法排乳多在一周内消散,常用瓜蒌、公英、漏芦、山甲、贝母、鹿角霜等,低热用柴胡,高热加生石膏,便秘加牛蒡子,奶多加生麦芽以减少乳汁分泌。
因产后体虚,禁忌苦寒过重,不宜用地丁、连翘、大黄之属。
服药期间可以继续哺乳或单用健侧喂奶。
如果高热可以配合输液,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即可。
注意不宜过早使用大量抗生素,过量或过久的使用抗生素与中药苦寒过重的结果一样,就是肿块难消,容易转成慢性。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建议不要哺乳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2.急性乳腺炎到了脓肿形成阶段,就需要及时切开引流。
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以保证出脓通畅为原则。
因为乳房脓肿常为多房性,需用手指分开多个脓腔的结缔组织间隔,引流才能通畅。
乳房深部的脓肿,以高热、寒战为主症,局部红肿不明显,更无波动感,可先做穿刺抽脓试验,证实有脓后再行切开。
乳房脓肿最好不要等待自行破溃,因为脓腔常为多发或此起彼伏,自溃的破口不能彻底引流。
一般来说化脓性乳腺炎只要脓液出净,发热自退,以后就进入伤口愈合期,隔日换药,伤口多在一月内愈合。
乳腺炎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乳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ICD-10:O91)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需住院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哺乳期女性,可由乳头破损或皮肤损伤引起;
2.早期乳房出现胀肿、疼痛、肿块,处理不及时乳房疼痛加剧,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伴畏寒发热。
后期肿块部位可出现搏动感。
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3.彩超提示,穿刺抽出脓液证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保持乳汁通畅,手法排乳或吸奶器;
2.停止哺乳:炒麦芽等;
3.全身使用抗生素;
4.中医中药治疗;
5.局部外敷:33%硫酸镁、鱼石脂软膏或紫色消肿膏等;
6.脓肿形成后,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
(四)标准住院日为4-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91急性乳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心电图、胸片;
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术中引流:纱条引流。
(九)术后住院恢复3-7天。
1.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头孢类或细菌培养敏感类抗生素,用药时间至体温正常后3天。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引流通畅、脓腔消失、敷料干燥可门诊换药;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出现感染性休克,需要抗休克治疗,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二、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ICD10:O91)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