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内部审核员培训教材三
- 格式:ppt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15
ISO 9000:2000内 部 质 量 体 系 审 核 员培 训 教 材目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概要一.术语介绍 二.内部审核 三.内部审核目标 四.内部审核员 五.审核技巧六.成功解决冲突 七.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八.审核的实施九.纠正措施的后续追踪 十.最终审核报告十一.维持审核员的适任性 十二. 用“过程方法”的审核实例过程的定义·按照GB/T19000:2000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拥有的过程,特别是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方法的益处在于:通过系统地识别并控制过程的输入和各项活动,可以确保高效地获得所需的输出·根据汽车行业特点,分有三类过程:顾客为导向的过程(COP ) 支持过程 管理过程顾客为导向的过程形成了组织的“章鱼图”模式 过程分析“乌龟图”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概要一、术语介绍□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注:审核员应具有特定审核所必需的资格。
□受审核方被审核的组织□客观证据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的数据。
(注:客观证据可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获得。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审核什么是审核·系统的现场检查·独立的现场检查·审核能决定质量活动与其相关的结果是否依据事先策划的安排·这些安排有效地实施·这些安排对于达成目标是否适合□审核类型·第一方审核--组织自己审核(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由顾客或其它对该产品或服务有利害关系的一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由独立的、中立的第三方组织审核,通常是为注册和/或承诺目的而执行二、内部审核组织必须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符合策划的安排(见)、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b)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教材内部审核员部分TQC推进部爱普生精工(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2月1日第一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教材内部审核员部分顾问:刘志峰、北原克典编辑:陈艳霞、平庆杰TQC推进部爱普生精工(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2月1日第一版********目录********ISO9000 (1)********目录******** (1)第一章 ISO9001标准的审核要点 (1)第二章质量体系审核概论 (20)第三章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24)第四章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 (42)第五章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质量审核 (45)附录1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38)附录2 ISO10011-1 (44)附录3 ISO10011-2 (52)GB/T 19021.2---93idt ISO 10011-2:1991 (52)附录4 ISO10011-3 (57)附录5 案例分析 (60)ISO9000 (62)用心、精心、决心、匠心第一章 ISO9001标准的审核要点1 范围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皆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审核要点:组织应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目的的阐述的证据。
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皆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审核要点:1.组织必须提供适用范围,特别是体系覆盖产品的表述证据;2.应提供关于标准第七章条款要求的删减(无论有无)说明及详细理由的证据。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培训教材目录一、学习目的二、概论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 审核策划与准备 2 实施审核 3 审核报告4 纠正措施一、学习目的: 1)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阶段划分及有关术语;2)会确定审核目标、范围和审核准则;3)会组建审核组;4)会进行文件评审;5)会编制审核计划(日程表);6)会编制检查表; 7)会召开首、未次会议; 8)会收集和验证现场信息并形成审核发现;9)会编制不合格项报告,并跟踪验证;10)会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性评价。
11)会编制审核报告;12)总的是用过程方法进行审核。
1二、概论1、名词和术语1)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内部审核:也称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的审核。
3)外部审核:包含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顾客)或其他人员以相关方名义进行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机构进行,目的是提供符合要求(如ISO9001:2000和ISO14001:96)认证或注册。
4)一体化审核:当质量和环境体系被一起审核时。
5)联合审核: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机构合作,共同审核一个受审核方时。
6)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为获得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7)审核方案:针对特定时间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8)审核准则(审核依据):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9)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10)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11)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12)审核范围:一项审核的深度和界限。
13)审核计划:对一项审核的现场活动及安排的说明。
一、质量审核1、定义质量审核的定义(ISO9000:2000):为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审核的类型审核的类型将由审核员和被审核组织的关系来确定。
因此有—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由供方组织内人员或某此专门情况下聘请分包人员来完成。
—第二方审核:—通常由客户或客户指定的一方对供方或可能的供方进行审核。
—第三方审核—由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授权机构或其它认可的第三方来进行。
3、内部审核目的—内审是ISO9000系列以及所有其他的质量保证标准的要求,依照标准,质量体系要定期地同意审核即内审。
—内审是质量体系自我完善的一个特不有力的工具。
通过内审来保证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有效运行,通过纠正措施的执行来确保消除不合格和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内审是在外部发觉体系不合格之前自己先发觉并加以改正的最好方法。
二、内审准备1、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由企业治理层依照其需要来决定审核的目的,范围。
在策划审核时期,还需确定审核依据的文件。
—早期目标企业的质量手册首次公布时,最初的审核目标是验证文件的执行人员是否理解文件的要求;作为操纵手段,文件是否可行并得以持续执行。
因此将会用检查表把程序中的要紧要求记录下来;—体系变更当组织,工序,设备,产品或人员有变更时,部门的质量体系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些变更。
关于这些变更实施的有效性的验证必须包括在下一次的审核中,也能够对这些变更安排附加审核;—问题区域在确定了问题之后和决定纠正措施之前,内部审核可用来作为工序调查的一部分以确定问题的范围和根源;—体系改进质量体系完全建立以后,内部审核的重点也随着之改变,审核的要点将会是如何改进体系并使之运行的更加有效。
2、预备检查表—检查表是保证审核顺利进行的最要紧的条件,应认真预备。
能够预备检查表以列出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检查点尽管能够对程序实施情况的要点进行重复性的审核,然而仍然不建议使用标准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