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一、目的

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的关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水平。

二、内容要求

与本门课程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要求论点要正确,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论据要有说服力。

三、格式要求

课程论文由封面、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和主要参考文献几部分组成。

1.页面设置:纸张:A4;页边距:上下2.5cm,左右3.2cm;装订:一律左边装订;

2.字数:在5000字以上;

3.打印:A4纸双面打印;

4.文章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封面不显示页码;

5.层次标题:

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编号,

二级标题用1、2、3、……编号,

三级标题用⑴、⑵、⑶、……编号;

6.封面:正面见附表1,背面见附表2;

7.标题:正文标题(黑体,三号,加粗),正文内容中的层次标题一律(黑体,小4号)

8.摘要:“摘要”二字(黑体,小4号),内容200字以内(仿宋,小4号);

9.关键词:“关键词”三字(黑体,小4号),内容3—5个词(仿宋,小4号);

10.正文:字号为小4宋体,行间距21磅。要求:文字和图表字迹清晰,数学公式表达规范,数据准确,图表内文字必须是中文,不是是外文。文中注释应加注在该页下端,与正文之间划一条短横界线,界线划在该页左下方,每页的注号均应从①起,顺序编号,不能全篇文章连续编号。

11.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六个字(黑体,5号),内容(仿宋,5号)。参考文献附于正文之后,所列文献应与文内相对应。

文献代码为:专著M期刊文章J、报纸N论文集C、学位论文D;

文献格式为:著者(译者)、书名、页码、出版者、出版地、年份(用阿拉伯数字,后面不加“年”字)。如:

专著[M]:XXX(作者):《XXXX》[M](书名),XXX(出版社),XX(出版地),XX(版次),XXXX(年份)。

期刊文章[J]:XXX(作者):《XXXX》(文章名),《XXXX》[J](期刊名),XXXX年第X期。

报纸[N]:XXX(作者):《XXXX》(文章名),XX年X月X日,《XXXX》(报纸名)[N]。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考试科目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或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级别2015级

学年2015-2016学年

学期第一学期

姓名

学号

类别

(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

2016年1月17日

研究生院制

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附:

标准格式的课程论文一份供参详

- 5 -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

考试科目区域经济学

院、所、中心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或专业领域农业推广

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级别200x

学年200x-200x

学期x

姓名x x x

学号xxxxxxxxxxxxxxx

类别⑥

(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

200x年x月x日

研究生院(筹)制

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可持续发展与毕节试验区研究

摘要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是毕节试验区跨世纪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中央政府致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分析研究毕节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对于促进毕节试验区的资源开发与转换过程、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乃至跨世纪稳定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毕节试验区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与毕节试验区

1、可持续发展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1995年,世界资源研究所定义为“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同年召开的中国“全国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研讨会上”,给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总之,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它要解决的是人类发展的无限需求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基本矛盾。

2、毕节试验区概况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在建立试验区之前是贵州省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直到1987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收入只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未解决温饱人口达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人口自增率21.29‰,森林覆盖率仅为8.53%。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毕节地区生态恶化、人口众多,严重遏制毕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迫使陡坡开荒,林、灌、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生活贫困,常靠政府救济为生。贫困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伴随人口的剧增而愈演愈烈,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将导致大片土地石漠化,从根本上将失去人类在此生存的基本条件。

位于云贵高原腹部的毕节地区喀斯特发育极为典型。全区河谷深切、耕地破碎、植被稀少,人口压力极大,人民贫困程度很深。为提高生产水平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