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1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难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关税协定) 《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了解:(1)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使得外国不法分子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2) 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使中国享受不到对等的权利,同时由于利益均沾的规定,与中国鉴订不平等条约的任何国家都享有同等待遇,对中国的危害极大,使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3) 关于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到各口岸自由航行的规定,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也加强了对中国内地的侵略。
(4) 关于建立教堂和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规定,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传教士中的不法分子以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武器之一。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第二次鸦片战争担心危及统治利益提出“修约”要求拒绝“修约”清政府英法等国(忙于镇压起义)《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1860年)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矛盾第二次鸦片战争(3)甲午战争大陆政策:侵略朝鲜、夺取中国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征服世界课堂设问: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由什么事件引起的?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以天皇为首的统治者既定的侵略方针,是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 (2012山东潍坊一模.7,2分)……列强的炮声惊醒_,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LI~I联军侵华战争2.12012江苏南京雨花台一模。
13,1分)201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60周年。
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的地点是在( )A上海青浦B江苏南京C广西金田D浙江慈溪3.(2012江苏南京鼓楼一模。
11,1分)梁启超曾经感慨:“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甲午战败后被迫割让的领土是( )A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B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C.北京及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香港岛、九龙l半岛及新界4.(2012山东德州一模,2,1分)一位老爷爷出生在19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
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5 (2012河南一模。
2.1分)《马关条约》是继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以来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一个晟恶毒的不平等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愿望”。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T厂6.(2011江苏无锡。
1,1分)2009年6月,纪念虎门销烟1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隆重举行。
你知道虎门销烟是谁领导的吗( )A林则徐B.关灭培c洪秀全D.邓世昌7(2011安徽合肥。
2.2分)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8.(2011江苏南京六合。
专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知识整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近代列强的的侵略(五大战争)1.列强的侵略(一).鸦片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三)甲午中日战争(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时间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3.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
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加入了侵略中国的列强行列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要进一步征服和控制中国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4.侵略国家英国英、法日本英、法、意、俄、德、美、日、奥5. 结果:签订条约:中国战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内容:①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项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英国进出口缴纳的税收,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中国战败后果:(1)签订不平等条约:1860.《北京条约》(2)火烧圆明园;1858,中俄《瑗珲条约》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①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中国战败1901年,中国清政府与11国(西、荷、比)签订《辛丑条约》内容:《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6.有突出特点的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俄《瑗珲条约》:割地最多;中日《马关条约》:最能反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辛丑条约》: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
7.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探究】1.本专题总体概述。
1840年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尖锐,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1840年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本学习专题就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
2.结合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说说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片国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设厂,增辟商埠,便利了日本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启示:屈辱的历史用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我们只有发奋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开放和现代改革开放,《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和今天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有什么不同?近代通商开放、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是被迫的,是中国的主权受到侵害的表现。
而今天改革开放和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是在保证我国主权完整的前提下,为了吸引外资、吸收外国先进经验技术、发展我国经济而主动进行的。
【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专题四、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敌侵扰和欺凌的一部耻辱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考点点击:1、西方列强的侵略——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史实、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理解《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中国人民的抗争——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
3、近代化的探索——知道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孙中山像、1911年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代表人物;理解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1、根本原因(根本目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2、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硝烟3、开始标志(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
4、《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侵华罪行:(1)、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并火烧圆明园。
考点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转载)〖课标链接〗(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回顾〗一、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硝烟(1)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2)过程:1839、6,缉拿烟贩,缴获鸦片110多万千克,在广州虎门海滩销毁(3)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2、中英《南京条约》1842、8(1)内容:割地(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税款)(2)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1)1858年《爱珲条约》: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2)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3)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4)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60、8,青浦战役,太平军大败洋枪队华尔(2)1862年,慈溪战役,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4、左宗棠收复新疆(1)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2)经过: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
1881年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5、新疆建省:1884年三、中日甲午战争1、《马关条约》 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等(2)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黄海大战民族英雄邓世昌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经过: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夺取大沽炮台,又攻占了北京。
2、《辛丑条约》(1)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住。
(2)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备考建议〗本考点应注意的几个重要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事迹。
〖点击中考〗1、(2003年济南)下列叙述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本考点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考查对重要历史结论的识记、理解和判断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可得出答案。
答案A评注:对于此类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即可解决。
2、(2005年江苏泰州市)《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的条款是()A、赔款2100万两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C、割香港岛D、英商进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考点:《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分析可知只有D项与关税有关。
答案:D评注:对于此类问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本题中的“关税”,在对选项进行分析,与此有关的就是正确答案。
3、(200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甲午战争中,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A邓世昌 B李秀成 C左宗棠 D张之洞考点: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
此类题多以选择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考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辨能力。
回顾所学知识并加以分辨选项便知,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创办洋务,故答案为A解答:A评注:此类题应注重对题干的分析和对选项的识辨。
4、在近代史上造成北京城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考点:本考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思路:选项所列四次侵华战争,只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攻占北京,于是排除①③项,可得答案为C解答:C评注:对于此类题,可采用排除法先排除干扰项,然后通过对知识的再认再现确定正确答案。
5、(2005广东)2005年6月,《林则徐生平史迹与禁毒展览》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硝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考点:林则徐虎门硝烟,此类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根据提干可反馈出和林则徐有关的历史事件,排除BCD可得出答案A解答:A评注:本题考查重要历史事件的识记和辨析能力,通过排除可选出答案。
6、(2005黄冈)阅读材料史料一: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丘逢甲《春愁》史料二:……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摘自初中语文第三册余光中《乡愁》请解答下列问题:(1)史料一中,为了何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指的是哪一年?(2)史料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今年两岸关系中出现了哪些重大事件?(任举一例)考点:本题为一道综合性试题,通过对《马关条约》内容的考查为切入点,紧密联系时政,又具有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思路:通过对“去年今日割台湾”的分析可反馈出甲午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再联系时政便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1895年②渴望两岸亲人团聚,盼望两岸统一。
中国颁布《反分裂国家法》;连战访问大陆;宋楚喻访问大陆;(任答出一项即可)评注:对于此类材料分析题,应注重对材料所提供信息的分析和反馈。
〖考题预测〗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清朝历史上的康熙帝和林则徐都()A坚决维护民族利益 B打败了沙俄侵略者C严厉禁止鸦片泛滥D促进了台湾的发展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允许日本投资办厂C、给与日本巨额赔款D、增开新的通商口岸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弹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明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
这位名将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5、哪一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规定中国人不准居住的在东交民巷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A、《黄埔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我们缅怀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常常会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是()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封候非我意,但愿少海波平D、为天下人谋永福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此联是为哀悼一位清朝将领而写,这位将领是()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D、左宝贵10、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屈辱与抗争》这个主题,要编写历史剧《北洋水师》。
小明同学提供了一些素材,其中有三处与史实不符。
请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正。
19世纪60年代,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洋务运动兴起。
洋务运动后期,李鸿章创建了北洋海军。
1894年,北洋水师与英国舰队展开激战,致远舰全体官兵在管带关天培的指挥下,英勇作战。
最后,舰上二百多人壮烈牺牲,北洋水师受到重创。
错误一:改正:错误二:改正:错误三:改正:11、图示显示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几次外国侵华战争的概况,请你将下面给出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空格处。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E.甲午中日战争12、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海军实力,尤其是北洋海军实力与日本相当,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有人认为失败是必然的,你认为呢?请说出你的理由?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