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常见问题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0.50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事询问:班次、何人、数量、那几台机床、目前状况。

齿轮泵提高容积效率的方法

增加容积效率对于齿轮泵而言就是增大供油量与内泄的比例。

方法有两方面。1 增大流量2减小内泄。

具体方法有

1增大模数、减少齿数、增加转速、使卸荷槽适当偏向排油一侧。

2压力较高时用间隙补偿结构就是加浮动侧板、提高加工精度主要是减小齿轮端面跳动。

液压齿轮泵扭矩大是哪的原因?

齿轮中心距偏小,或者配合面粗糙度不高,配合尺寸偏紧。

齿轮泵容积效率

增加容积效率对于齿轮泵而言就是增大供油量与内泄的比例。方法有两方面。1 增大流量 2减小内泄。具体方法有 1增大模数、减少齿数、增加转速、使卸荷槽适当偏向排油一侧。 2压力较高时用间隙补偿结构就是加浮动侧板、提高加工精度主要是减小齿轮端面跳动。

工艺改进齿轮泵效率容积和性能的讨论

文章热度:105

齿轮泵容积效率较低,主要是端面泄漏较大,约占总泄漏量的70~80%.所以,提高齿轮泵的端盖和壳体之间的配合精度,提高泵的容积效率和性能是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齿轮泵端面和壳体的加工基本上是定位销来保证其加工和配合精度。但是由于定位销孔的孔径尺寸较小,仅为φ8mm,而且加工精度、内表面粗糙度等要求较高,我们以前经过多方努力,

采用各种加工方法,质量仍难以保证,对此,我们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改进了加工和装配工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齿轮泵端盖与壳体配合误差对泵的性能和效率的影响

主动齿轮回转轴线与前盖定位止口同轴度误差大,齿轮旋转阻力大,甚至卡死,造成泵的机械性能大大下降。零件的动配合不好,磨损加快,缩短了齿轮泵的使用寿命,并且浮动轴套轴向移动阻力较大,使齿轮泵端面与轴套之间的间隙不能及时消除,甚至不能移动,导致齿轮泵容积效率下降。另外,由于主动轮轴与传动轴受其自身同轴度的影响,加大了泵的振动和噪声。

定位销孔加工工艺比较及试验

一、定位销加工工艺比较

(1)采用钻、铰(钻模)工艺,虽然保证了2-φ8mm孔径尺寸精度和内径表面粗糙度,但销孔孔距误差大,而且不太稳定。

(2)采用钻、成型(模具挤压)工艺,虽然保证了两销孔加工精度、孔径精度,并且稳定可靠,但是又带来销孔表面粗糙、部分孔径不圆度增大的问题。

(3)在两个+13mm紧固螺钉孔口部添置套管销,去掉原来2-φ8mm销孔,采用钻、铰、镗工艺,保证了各方面的精度,但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解决定位销问题是关键所在,改进加工工艺是解决问题的路子。

二、对比试验分析

我们采用一个定位销和主动轮轴作为定位加工、装配,去掉另一个定位销,然后再随机抽取六台齿轮泵分三组按不同的组装方式在齿轮泵全性能试验台上做性能试验,检测它们在试验前和试验后主动轮轴线与前盖定位止口同轴度的误差变化,从而选取最佳方案。具体情况如表1。

从表1上对比情况可见,第三种方法径向跳动变化最小,证明采用这种工艺方案是成功可行的。为了提高齿轮泵的装配精度,我们又专门设计制造了以主动齿轮轴为基准的定位夹具,在装配时利用该夹具将前盖位置精确地控制后,再拧紧四只紧固螺钉。

4结束语

实践证明,采用新的工艺以后,较好地解决齿轮泵的端盖和壳体之间的配合及加工问题,保证了泵的各项技术指标,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性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且较为经济实用。

油泵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影响齿轮泵容积效率的因素:

齿轮泵启动后不排液或排液不足的原因:

齿轮泵

一、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图3-4

二、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流量计算及流量脉动

近似计算时,认为齿间的容积等于轮齿的体积,齿轮每转一周,排出的液体体积等于其中一个齿轮的所有齿间工作容积及其所有轮齿体积之和

式中Z——齿轮齿数;

m——齿轮模数;

B——齿轮齿宽。

乘以系数1.06~1.12(齿数多时取小值,齿数小时取大值)加以修正。

齿轮泵的实际流量为

式中ηpv——齿轮泵的容积效率。

三、流量不均匀系数δq

齿数越少,δq越大,流量脉动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工作的平稳性,引起压力脉动,使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齿轮泵装配图动画

四、外啮合齿轮泵存在的结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困油现象见困油现象动画图

1)闭死容腔,如图3-5所示。

2)危害:当闭死容腔由大变小时,使齿轮轴承承受周期性的压力冲击,导致油液发热,振动和噪声,降低了齿轮泵平稳性和寿命。当闭死容腔由小变大时使闭死容腔形成局部真空,产生气蚀现象,引起振动和噪声。

3)消除困油现象办法

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浮动侧板)等零件上开卸荷槽,如图3-6所示。

2、齿轮泵内泄漏途径

见图3-7

(1)端面间隙泄漏

齿谷部分的高压油经端面间隙泄漏到齿轮轴颈处,再流入轴承后进入吸油腔(有对轴承润滑、冷却的作用)。

通过齿轮端面和泵壳之间的运动配合间隙从高压油腔泄漏到吸油腔。

(2)径向间隙泄漏压油腔的油液经径向间隙向吸油腔泄漏。

(3)齿面啮合处的泄漏通过啮合处泄漏量将更小,一般不予考虑。

(4)减小内泄漏的措施

1) 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

①浮动轴套式补偿装置如图3-8 、图3-9 (采用偏心“8”字形的浮动轴套)。

②浮动侧板式补偿装置如图3-10所示,

③弹性侧板式补偿装置图3-11所示

2) 径向间隙的补偿图3-12所示

3、径向不平衡力及其减小措施

作用在齿轮泵轴承上的径向力F是由沿齿轮圆周液体压力产生的径向力F1和由齿轮啮合产生的径向力F2所组成。如图3-13所示

(1)缩小压油口大小

(2)扩大排油腔到吸油腔一侧如图3-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