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泥板动物
- 格式:pptx
- 大小:7.02 MB
- 文档页数:2
岭南版四年级上册美术《2.4 泥板动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4 泥板动物》是岭南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制作泥板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泥板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泥板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泥板画的技巧和创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泥板画的基本技巧,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泥板动物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泥板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掌握制作泥板动物的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泥板动物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制作泥板动物的过程,增强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泥板画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泥板动物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泥板画的技巧,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泥板动物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和泥板画材料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掌握泥板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创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泥板动物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泥板画的基本技巧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泥板动物的方法。
3.示范:示范制作泥板动物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板动物的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泥板画的技巧和特点,以及制作泥板动物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4 泥板动物丨岭南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制作泥板动物,培养学生对动物形态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岭南地区独特的民间泥塑艺术,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泥塑艺术简介:介绍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岭南地区泥塑的特色。
2. 动物形态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姿势等,为制作泥板动物做准备。
3. 泥板动物制作:教授学生制作泥板动物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动物形态的观察和表现:通过观察动物,掌握其外形特征和动态姿势,能够在泥板上进行表现。
2. 泥板动物的制作技巧: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压等,能够独立完成泥板动物的创作。
难点1. 动物动态的表现:如何在泥板上表现出动物的运动感和生动感。
2. 泥板动物的细节处理:如何处理动物的细节,如毛发、纹理等,使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教具与学具准备- 泥土- 雕塑刀- 水桶- 毛巾- 动物图片或模型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岭南地区的泥塑作品,引起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兴趣。
2. 泥塑艺术简介:介绍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岭南地区泥塑的特色。
3. 动物形态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姿势等,为制作泥板动物做准备。
4. 泥板动物制作:教授学生制作泥板动物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5.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独立制作泥板动物。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塑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板书设计- 泥板动物- 副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 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泥板,要求能够表现出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动态姿势。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泥板动物》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造型·表现教学策略:通过看图猜物的方式激发兴趣,设计完整的授课环节,插入教材中提供的小知识瓦当,进而引入动物浮雕创作的形象认知和创作步骤方法,并学习这一重点内容。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
设计实践练习和知识复习内容,体现造型·表现这一课程的创造表达要求。
通过课程拓展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关注探究的意识观念。
教学思路:从看图猜物的角度导入本课,通过大家熟悉的动物外形轮廓的认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动物纹饰瓦当作品,学习了解瓦当的小知识,感受动物浮雕历史的悠久,进一步学习了解浮雕动物的表达创作的方法步骤,安排实践练习,鼓励学生进行个性的创作表达,体验美术课程实践性,视觉性的特点,从中感受实践创作的快乐。
教材分析:泥土是生活中的一种物质,可塑性强,操作简单,工具使用简易,材料可重复性强等多种优点。
对于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造力的发挥和培养,也很具有优势。
本课的动物题材是在大家熟悉了解的泥塑方法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安排,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理解,学习习惯,实践行为等多方面能力得到进一步树立和养成。
围绕教材,安排恰当的内容量,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在学习过泥塑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事物概括夸张的理解认知,进而进行有想法和喜好的去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
同时,通过课程拓展,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思考研究生活中的物质材料,进行材料的创新表达,体验探究的快乐。
教学方法:展示法、分析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浮雕实物、泥土材料和泥塑工具等。
学生用具:学生用泥塑工具和泥土材料。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多媒体运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提问:“猜一猜看,下列的剪影图形展示的都是哪些动物?”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
出示下列幻灯片,揭示剪影图片和动物的真实形象照片,进行对比,加深印象。
剪影照片反映的动物,分别是大象、长颈鹿、犀牛、鸵鸟、梅花鹿、大白鲨、小丑鱼。
《泥板动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泥板动物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欣赏他人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泥板动物的基本特点2. 泥板动物的制作方法3. 合作学习和作品欣赏教学重点:1. 泥板动物的基本特点2. 泥板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1. 泥板动物的造型设计2. 泥板动物的色彩搭配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泥板动物的制作材料和相关工具2. 学生准备泥土、剪刀、颜料等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泥板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泥板动物的基本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泥板动物的观察和认识。
二、讲解泥板动物的基本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泥板动物的基本特点,如造型、色彩、纹理等。
2.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三、示范泥板动物的制作方法(15分钟)1. 教师示范泥板动物的制作方法,包括泥土的处理、造型设计、色彩的搭配等。
2. 学生观看示范,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细节。
四、学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泥板动物的制作,每组由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泥板动物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和创作思路。
2. 教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泥板动物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里尝试制作泥板动物,并拍照分享给教师和同学。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泥板动物作品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了泥板动物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创造力也得到了提升。
第4课泥板动物(推荐五篇)第一篇:第4课泥板动物第4课泥板动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浮雕。
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动物浮雕。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学会观察与比较动物的不同形态与特征。
能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动物浮雕。
3.情感: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小动物。
知道动物、泥与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动物浮雕。
教学难点: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动物浮雕。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浮雕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动物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动物的形态和特征。
它们的头、身驱、四肢、斑纹、色彩等有什么不同?把你喜欢的动物,说说她形态特点和色彩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像皮泥、的特征,尝试用像皮泥塑出凹凸起伏、夸张、变形的动物画面。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浮雕艺术作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浮雕艺术品。
你准备用像皮泥雕出什么样的植物作品。
(三)作业布置:能综合运用塑、刻等手法表现夸张、变形的泥板动物浮雕。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1.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动物的浮雕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教学后记:第二篇:《泥板动物》教案《泥板动物》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范画,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
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岭南版四年级上册美术《2.4 泥板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4 泥板动物》是岭南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泥板制作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特色。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清晰,难度适中,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泥塑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善于发现和创造。
但部分学生对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泥板制作动物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岭南特色的泥板动物作品。
2.难点:如何将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元素融入泥板动物的制作中,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泥板动物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泥板、泥巴、工具等制作材料。
2.收集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3.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岭南文化,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泥板动物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泥板的使用技巧和岭南艺术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讨论结果,开始制作泥板动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学生互相评价,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将岭南艺术元素融入泥板动物制作中,提高作品的创意性。
《泥板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板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学会用泥板表现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泥板的基本技法:揉、捏、搓、压、切等。
2. 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如:猫、狗、鸟、鱼等。
3. 泥板动物的创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板的基本技法,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表现。
2. 教学难点:动物特征的细腻表现,泥板作品的创作与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板、泥工工具、范例作品、课件等。
2. 学具:泥板、泥工工具、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泥板的基本技法,示范操作。
(2)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学会用泥板表现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3)讲解泥板动物的创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学生实践:(1)分发泥板和泥工工具,学生按照创作步骤进行实践。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泥板动物》2. 板书内容:(1)泥板基本技法:揉、捏、搓、压、切等。
(2)动物基本形态和特征:猫、狗、鸟、鱼等。
(3)泥板动物创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一幅泥板动物作品。
2. 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用泥板表现其特点,创作一幅泥板动物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3. 学生作品的表现,是否存在共性问题,如何改进。
4. 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泥板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板动物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泥板动物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板动物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泥板动物的造型特点。
2. 教学难点:泥板动物的造型设计,动物特征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泥板动物制作示范视频,动物图片,泥板动物作品欣赏。
2. 学生准备:轻质粘土,剪刀,牙签,彩色纸,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泥板动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都是用轻质粘土制作的泥板动物,它们造型生动、色彩丰富,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观赏性。
2. 学习泥板动物的制作方法(1)教师播放泥板动物制作示范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制作泥板动物需要哪些步骤?有哪些注意事项?(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制作泥板动物需要以下步骤:构思设计、制作泥板、切割泥板、组合泥板、修饰完善。
注意事项包括:泥板要厚薄均匀,切割时要细心,组合时要牢固,修饰时要细致。
3. 学生实践(1)教师发放制作材料,引导学生按照制作步骤进行实践。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制作进度。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泥板动物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强调动物特征的把握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延伸1. 课后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泥板动物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废旧物品)制作泥板动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结合环保主题,让学生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岭南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岭南版四年级(美术七册)教案第1课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
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三)作业布置: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第2课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泥板动物浮雕| 岭南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过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泥塑技巧,提高对动物形态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通过了解和体验岭南地区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泥塑基本技巧:教授学生泥塑的基本手法,如揉、捏、刻、压等,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
2. 动物形态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如体态、纹理、比例等,并学会将其表现在泥板上。
3. 岭南民间艺术介绍:向学生介绍岭南地区的泥塑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增加学生的艺术知识储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泥塑基本技巧的掌握和动物形态的准确表现。
- 难点:动物特征的细致刻画和泥板浮雕的立体感表现。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岭南泥塑作品图片、动物形态模型。
- 学具:泥板、雕塑刀、水、抹布、泥塑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岭南泥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 技巧讲解:讲解并示范泥塑的基本技巧,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模仿。
3. 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模型,讨论其形态特征,并思考如何用泥塑表现。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列出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泥塑的基本步骤,配以相应的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学生需在课后完成一幅泥板动物浮雕作品,要求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动物的形态特征,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所有学生都掌握了泥塑技巧,动物形态的表现是否准确等,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泥板动物浮雕-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动物浮雕的设计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动物浮雕的设计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通过展示泥板动物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对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讲解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泥板:将泥巴压成泥板,厚度约为1-2厘米。
设计动物轮廓:在泥板上画出动物的轮廓。
刻画动物细节:用工具在泥板上刻画出动物的细节,如毛发、眼睛、鼻子等。
晾干:将制作好的泥板动物浮雕放在阴凉处晾干。
烧制:将晾干的泥板动物浮雕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3. 引导学生进行动物浮雕的设计和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浮雕图案。
引导学生注意动物的比例和动态,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4. 学生制作泥板动物浮雕。
学生按照制作方法和步骤,制作出自己的泥板动物浮雕作品。
5. 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方法。
2. 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泥板动物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动物浮雕的设计和创作”。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