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3d玻璃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4
2020年玻璃深加工行业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0年2月目录1. 玻璃深加工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1.1 玻璃深加工行业定义 (5)1.2 玻璃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5)1.3 玻璃深加工行业结构分析 (6)1.4 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7)1.5 玻璃深加工行业PEST分析 (7)1.6 玻璃深加工行业特征分析 (9)2. 玻璃深加工行业政策环境 (10)2.1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0)2.2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1)2.3 宏观环境下玻璃深加工行业的定位 (11)2.4 “十三五”期间玻璃深加工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2)3. 玻璃深加工产业发展前景 (14)3.1 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4)3.2 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市场增长点 (14)3.3 玻璃深加工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5)3.4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5)3.5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5)3.6 玻璃深加工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6)3.7 玻璃深加工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7)3.8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18)3.9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18)3.10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9)4. 玻璃深加工行业竞争分析 (21)4.1 玻璃深加工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1)4.2 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4.3 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3)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4)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5)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6)5. 玻璃深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7)5.1 政策体系不健全 (27)5.2 基础工作薄弱 (27)5.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27)5.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27)5.5 技术相对落后 (28)5.6 隐私安全问题 (28)5.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29)5.8 管理效率低 (30)5.9 盈利点单一 (30)5.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1)5.11 法律风险 (31)5.12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31)5.13 人才问题 (32)5.14 产品质量问题 (32)6. 玻璃深加工行业多元化趋势 (34)6.1 宏观机制升级 (34)6.2 服务模式多元化 (34)6.3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34)6.4 社会化特征增强 (34)6.5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35)6.6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35)6.7 呈现集群化分布 (36)6.8 各信息化厂商推动"玻璃深加工"建设 (37)6.9 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37)6.10 个性化定制受宠 (38)6.11 品牌不断强化 (38)6.12 玻璃深加工+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38)6.13 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39)6.14 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39)7. 玻璃深加工产业投资分析 (41)7.1 中国玻璃深加工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41)7.2 大项目招商时代已过,精准招商愈发时兴 (41)7.3 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投资风险 (42)7.4 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投资收益 (43)1.玻璃深加工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1.1玻璃深加工行业定义玻璃二次制品即深加工玻璃,它是利用一次成型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普通引上平板玻璃、平拉玻璃、压延玻璃)为基本原料,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玻璃产品。
2020年建筑玻璃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8月目录一、深加工玻璃:未来向节能方向发展,中空和Lw-E占比将提高 . 61、钢化玻璃:深加工玻璃中最主要的产品,增速较为稳定 (6)(1)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6)(2)钢化玻璃:深加工玻璃中最主要的产品,增速较为稳定 (7)2、夹层玻璃:占深加工玻璃比例下滑 (8)(1)夹层玻璃:用于机场及特殊窗口 (8)(2)夹层玻璃:占深加工玻璃比例下滑 (9)3、中空玻璃:产量呈增长趋势 (10)(1)中空玻璃:用于建筑幕墙及车厢 (10)(2)中空玻璃:产量呈增长趋势 (11)4、镀膜玻璃:渗透率将逐渐提升 (12)(1)镀膜玻璃:Lw-E玻璃形成主流 (12)(2)镀膜玻璃:单银和双银是Lw-E主要产品,三银是极限 (13)(3)Lw-E节能玻璃技术趋势确立,但我国渗透率较低 (13)(4)Lw-E镀膜价格约高出25% (14)(5)Lw-E玻璃价格高是相对的,核心是推广意愿 (15)(6)政策不断推进,渗透率将逐渐提升 (16)(7)未来深加工玻璃向节能发展,中空和Lw-E占比将提高 (17)二、建筑玻璃产业链:上游以玻璃原片为主,下游面向工程公司和门窗厂 (17)1、深加工玻璃:直接材料成本占比高,下游为门窗厂和工程公司 (17)2、近六成Lw-E加工企业对外采购玻璃原片 (18)3、Lw-E玻璃厂商:净利率约10% (19)4、深加工玻璃销售模式:直销为主,账期变长 (20)三、市场格局:扩产以头部企业为主,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1)1、Lw-E产线地区分布与原片产能分布相似 (21)2、Lw-E玻璃可消化9%的玻璃原片产能 (21)3、国内Lw-E镀膜设备主要采购自德国冯阿登纳 (22)4、Lw-E在产产能5.6亿㎡,产能集中在大型浮法玻璃企业 (23)5、2020年是Lw-E玻璃投产大年 (24)6、2020年新增Lw-E产能以头部企业为主,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4)四、节能玻璃前沿科技:电致变色玻璃 (25)1、节能玻璃前沿科技:电致变色玻璃 (25)2、电致变色玻璃增速快,但离大规模商业化使用仍需降本 (27)五、重点公司简析 (28)1、旗滨集团 (28)2、信义玻璃 (29)3、南玻 (32)玻璃:与水泥、钢材共列三大建筑材料。
中国期货市场年度报告——大宗商品市场解读之——玻璃、纯碱: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2020年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摘要❍2021年玻璃将延续供需两旺态势。
2020年是浮法玻璃装置新增投产大年,全年累计新增产能4829万重箱,投产时间主要集中在三四季度。
根据以往投产的大小年规律,2021年浮法玻璃新投产速度将明显放缓,预计2021年年末浮法玻璃总产能141500万重箱,稳定在全球产能的60%左右。
❍浮法玻璃产能投放带来的产量增加将在2021年有更明显体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装置投放时间在年末较为集中;二是2020年初玻璃装置冷修复产高峰之后的复产点火高峰到来,经过检修窑炉整体运行状况有较大程度提高,计划外检修将明显减少,产能利用率将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玻璃需求的最大驱动仍来自于房地产竣工端,我们估算2021年房地产竣工面积为116660万平方米,年度增幅5.06%;由建筑行业下游占比计算,2021年建筑行业将拉动玻璃需求提升3.75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将带动玻璃需求上升0.8个百分点。
❍2021年纯碱有望触底回升。
2019年纯碱产量较2018年增加193万吨,增幅7.3%。
产量较快增加助力了纯碱价格的高位回落,2020年上半年纯碱价格低迷与此有较大关系。
三季度是纯碱的检修高峰,部分装置意外检修导致开工率低于往年常规水平;尽管2020年产能有所增加,叠加开工率稳中有降,综合的结果是纯碱产量基本与2019年持平。
纯碱产业利润率的持续回落会带导致部分低效益装置主动退出,2021年纯碱产量较2020年将有所回落,初步估计为2750万吨。
❍2021年需求方面总的趋势是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纯碱需求的稳步回升。
从下游行业分布看,纯碱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领域。
分行业看,高利润引领开工率高位运行,浮法玻璃行业的对重碱需求将有2%-3%的增长;光伏玻璃行业延续高景气周期,需求增幅将达20%;服务业和生活领域需求增幅将超过10%。
百亿诱人市场:3D盖板玻璃市场规模预测从现有已量产产品的显示技术来看,配备3D曲面盖板玻璃的显示屏只有两种,一种是柔性的电子纸,一种是柔性的OLED显示屏。
3D曲面盖板玻璃+柔性电子纸的产品,除了极少数手机背壳采用这个方案作为副屏使用外,一般都是用在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类可穿戴设备上。
3D曲面盖板玻璃+柔性OLED显示屏则除了用在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类可穿戴设备上之外,主要的应用还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高端电视上,市场上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就是三星的edge系列智能手机,配备了3D曲面盖板玻璃+柔性AMOLED显示屏,完美实现完全显示无边框效果。
三星设计edge系列智能手机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一个简单的设计外观创新,其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在安卓系统底层的基础上,开发出自主性更强的OS UI介面,通过新增显示屏两弯曲边框上新增的隐藏菜单,快捷唤醒安卓系统不同深度的次级菜单功能,来实现更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不影响显示主体内容的情况下,在显示屏两弯曲边框上实时植入更多的广告,降低用户对广告的抗拒心理同时,延长广告内容的展示时间,提高广告的点击率来获取更多的服务性收入,实现可与IOS系统抗衡甚至优于它的用户使用体验。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3D玻璃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3D曲面盖板玻璃+柔性AMOLED显示屏的惊艳组合,不但从外观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稳固了三星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的地位,同时也为智能手机行业的工业设计打开了另一扇通往艺术设计的大门,给了设计师们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吸引了包括苹果在内的终端品牌厂商不断地加入进来。
然而,柔性AMOLED显示屏的生产制造技术目前仍不是一个显示行业通行的标准技术。
目前能量产的三星和LG两家企业,不但产能扩张的推进上,还没法跟上市场需求的节奏,众多的材料量产技术,设备工艺固化技术等,仍零星的散落在产业链相关厂商手里,还没有形成一个品质成本与效率成本相对统一的行业规范。
中国玻璃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2020年玻璃需求维持高景气,供给较难增加玻璃产量与地产施工面积增速基本保持同步,我们预计2020年房屋施工面积有望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玻璃需求将维持高景气。
玻璃产能供给由新建、冷修及复产产能所决定。
新建产能由新建产能政策所决定。
冷修及停产由窑体运行年限确定大致区间,价格影响厂商区间段内具体冷修时间,同时也受环保改造要求影响。
通常冷修时长在6个月以内,超过6个月以上复产概率较小,因此复产则取决于6个月之内的冷修产能。
新建产能:严控新增产能下2020年难有增量复产产能:2020年停产产线仍难复产,冷修复产维持正常水平潜在复产产能由冷修技改或环保搬迁产能和已停产的僵尸产能所决定。
我们看到玻璃价格自2016年以来快速上涨,玻璃企业盈利改善,停产产能理应更多复产。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停产产线从2016年初的68条增长到2019年底的79条,不减反增。
这部分僵尸产能主要是随着城镇化加快,变成了城中厂。
如果政府不同意搬迁复产的话就没有政府补贴,而随着复产成本增加至6000-7000万,企业没有资金自行搬迁。
另一方面,冷修需要6-7个月才能投产,如果搬迁则需更长时间。
这期间玻璃价格、成本、产能都会发生变化,企业对盈利的确定性存在担忧。
因此,在过去3年多玻璃价格维持高景气的背景下,停产的僵尸产线都没有复产,我们认为2020年这部分产线复产的概率也很低。
冷修复产方面,截至2019年12月冷修产线为49条。
此前冷修产线没有显著增加,只是按照设备使用周期正常进行冷修技改,因此冷修复产产能将维持稳定。
我们预计,2020年在产产线仍将大概率维持在230-240条之间,中位数为235条。
冷修产能:2020年有望进入冷修高峰期冷修产能由设备使用老化进行技改以及环保技改两部分组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可以划分为2008-2012、2012-2015、2015年至今三轮周期,这三轮的经济波动幅度以及刺激力度逐渐弱化。
2020年光伏玻璃行业研究报告导语截至2020 年末,全国光伏玻璃总产能达到29450t/d,相比2018 年年初的21390t/d 增长37%,年均增速11%。
过去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信义光能、福莱特等市场份额居前的企业。
一、产业链:光伏玻璃处于光伏产业链中游,采用透光率高的超白玻璃(一)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光伏产业链中游光伏玻璃构成光伏组件最外层结构,起到保护和透光作用。
光伏玻璃是指用在太阳能光伏组件上的玻璃,起到保护电池片和透光的作用,保护机械强度较差的电池片破裂和易氧化生锈的电极,延长组件使用寿命,同时保证较高的透光率。
光伏玻璃可以分为盖板(面板)和背板,构成了光伏组件的最外层结构。
光伏玻璃的生产环节可以细分为原片生产和深加工。
光伏玻璃的生产可进一步分为原片生产和深加工,原片需要经过磨边、镀膜、钢化等环节制成可应用的光伏玻璃成片。
镀膜是在光伏玻璃原片上覆盖镀膜液,确保有更高的光线透过率,保证太阳能电池片的发电效率;钢化工艺使得光伏玻璃具有更高的强度,可承受风压和温差变动。
光伏玻璃位于光伏产业链中游,下游客户为组件企业。
从光伏产业链来看,光伏玻璃处于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包括生产玻璃所需的石英砂和生产电池片所需的硅料;中游为光伏组件各部分的制造环节,主要包括电池片、光伏玻璃及其他辅材(EVA 胶膜、铝合金边框等)的制造环节;下游是将电池片、光伏玻璃用EVA 胶膜密封,用铝边框和接线盒封装起来的光伏组件;终端应用领域,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组合应用于光伏电站。
(二)光伏玻璃选用超白玻璃,相比普通玻璃透光率更高光伏玻璃选用透光率高的超白玻璃,超白玻璃所需超白石英砂较为稀缺。
光伏玻璃要求具有较高的透光率,透光率直接决定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超白玻璃是光伏玻璃原片的唯一选择。
普通玻璃铁含量在0.1%左右,玻璃颜色呈现为绿色,透光率较低,3.2mm 的普通玻璃透光率约为88%;超白玻璃是超透明低铁玻璃,含铁量低于0.015%,具有自爆率低、颜色一致性高、透光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3.2mm 超白玻璃的透光率约91.5%,相比普通玻璃高出 3.5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