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16。1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及串并联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5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一、本次课知识讲授知识点1: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注意:①在连接电路时,一定要对照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小灯泡,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要最后并联到所测电路的两端。
②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一定要处于断开状态。
每次连接完电路,一定要检查无误后,在闭合开关。
实验过程中,每次读数后,应及时断开开关。
③电压表要按使用规则连入电路,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进行读数。
④实验时改变小灯泡的规格或电源电压进行多次试验,以避免实验数据的特殊性,以便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时,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会发生改变,但电源两端的电压(总电压)是不变的。
2、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
表达式为U=U1+U2+U3+...+Un。
拓展:①在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也可称作串联电路的总电压,所以上述结论也可以叙述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但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不一定相等。
②当电路中有多各用电器串联时,以上结论仍然成立,表达式为:U=U1+U2+U3+...+Un。
3、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注意:①实验前应先画好电路图;②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③应从电源的正极起按电路图将元件逐个连接起来;④连接好电路后,要先用开关试触,观察电压表的偏转情况,却热所选电压表量程及连接无误后,在闭合开关,观察示数;⑤读数完毕,应断开开关,切断电源,整理好实验器材。
拓展:①当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并联时,以上结论仍然成立,表达式为:U1=U2=U3=...=Un。
②当把几节相同的干电池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等于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即U=U1=U2=...=U 。
4、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表达式为:U1=U2=U3=...=Un注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当同一电路中两端电压相等的两个用电器不一定并联。
第十六章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课程导入】震惊!麻雀站在高压线上为什么不会触电?!当小鸟两脚站在同一根电线上时,小鸟自身与两脚之间的电线构成了并联电路。
但由于小鸟自身的电阻远大于两脚间电线的电阻(小鸟脚上的角质层有极好的绝缘作用),因此大电流基本上从电线上分流了,亦即:电流基本上不从小鸟身上流过,所以小鸟是不会被电到的。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提出问题:在图中所示的串联电路中,L1两端电压U1、L2两端电压U2、L2和L1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之间有什么关系?2. 猜想或假设:生1: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应该和电流的关系相同,也是处处相等.生2: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用越小.生3: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就小.生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各点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两点间的总电压.3.设计实验:首先选择规格相同的两只灯泡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根据电源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再分别把电压表并联在上图所示的电路A、B两点,B、C两点,A、C两点间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换上另外四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两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教师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A.电路连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从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依次连接;B.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好电路后要检查有无短路,确定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C.特别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D.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
4.进行实验:分别按图设计的电路图接实验实物图.每次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读出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U1,U2,U.每次读数后都要及时断开开关,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做上述实验,物理量L1两端(A、B)的L2两端(C、D)的电源两端(E、F的电次数电压U1/ V电压U2/ V压U/ V1 1.5 1.5 3.02 1.2 1.8 3.03 1.4 1.6 3.0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6.评估与交流:回顾以上操作,看看是否存在不妥的地方:读数时是否实事求是?要换灯泡时是否换用了不同规格的?如果这些因素在实验中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可靠的.各小组把实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想想做做电池和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关系生活中常把一节电池的负极和另一节电池的正极连在一起组成电池组们也可以把三节或更多的电池串联起来使用,那么每节电池两端的电压和电池组的电压有什么关系?用电压表分别测出:①每一节电池的电压;①节电池串联的总电压;①节电池串联的总电压结论: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
电压表串并联规律电压表串并联规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是电路连接的一种理论知识,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其中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电压表的串并联规律如下:1、电压表的串联当需要测量多个元件的电压时,可以将多个电压表串联起来使用。
在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因此,当两个电压表串联时,它们的读数之和等于总电压。
例如,如果一个电压表的读数是5V,另一个电压表的读数是6V,那么它们串联后的总读数就是11V。
需要注意的是,串联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在选择电压表时,应尽量选择内阻较大的型号,以减少分流误差。
2、电压表的并联当需要测量一个元件的各部分电压时,可以将多个电压表并联起来使用。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因此,当两个电压表并联时,它们的读数相等。
例如,如果一个电压表的读数是5V,另一个电压表的读数也是5V,那么它们并联后的总读数就是5V。
需要注意的是,并联电压表的总内阻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在选择电压表时,应尽量选择内阻较小的型号,以减小误差。
串并联规律的应用:1、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串并联规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串并联关系,可以得出电路的总电压和电流,进而分析电路的性能。
例如,在分析一个包含多个电阻的电路时,可以通过串并联规律计算出总电阻,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路的总电压和电流。
这样就可以判断电路是否满足负载的要求,以及如何优化电路的性能。
2、在设计中的应用在设计电路时,串并联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设计电源电路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和内阻,以确保电源能够满足整个电路的供电需求。
在设计电阻电路时,需要根据电阻的串并联关系计算出电路的总电阻,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此外,在设计放大器电路时,也需要利用串并联规律计算出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以确保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初三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知识点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初三物理里超有趣的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你知道吗?串联电路里电压可有特点啦!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排队,总电压就等于各个部分电压之和。
比如说,一个电池是 1.5 伏,串联两个电池,那总电压就是 3 伏啦!是不是很好玩?想象一下,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就像水流过一个接一个的小水坝,每个水坝都会产生一点压力差,加起来就是总的压力差,也就是电压啦。
而且哦,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分担的电压跟电阻的大小有关系呢。
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就越多。
这就好比力气大的小伙伴在队伍里要承担更多的重量一样。
再来说说并联电路。
在并联电路里,各个支路的电压那可都是相等的哟!就好像好多条平行的小水管,水压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家里的各种电器,它们虽然并联在电路中,但每个电器两端的电压都是相同的。
不管有多少个支路,它们的电压都不会变,是不是很神奇?所以呀,搞清楚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咱们解决物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啦!怎么样,小伙伴们,是不是感觉没那么难啦?稿子二:嘿,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来唠唠初三物理的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先讲讲串联电路哈。
想象一下串联电路是一串糖葫芦,每个山楂就是一个电阻,而电压就像是分给每个山楂的糖分。
总电压呢,就像是整串糖葫芦的糖分总和,它等于各个山楂上糖分的相加。
比如说,咱们有三个电阻串联,分别是 5 欧、10 欧和 15 欧,通过它们的电流是 1 安。
那第一个电阻上的电压就是 5 伏,第二个是 10 伏,第三个是 15 伏,总电压就是 5 + 10 + 15 = 30 伏。
在串联电路里,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就越多。
这就像大个儿的山楂能抢到更多的糖分一样。
再看看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就像是一群小伙伴同时在不同的跑道上跑步,每条跑道的起点压力(电压)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一个支路还是多个支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比如说,家里的灯和电视同时开着,它们虽然在不同的支路,但两端的电压都是 220 伏。
16 电压与电阻16.1 电压一、电压1、电源和电压的作用要让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电源的作用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1〕用“水路”和“电路”来进行类比分析水路电路组成抽水机:保持一定水压水管:传输水流水轮机:利用水能的设备阀门:控制水流的通断电源:保持一定电压导线:传输电流灯泡:利用电能的设备----用电器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注意: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某段电路中有电流,该电路的两端就一定有电压;但电路的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却不一定有电流。
要在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是通路。
2、电压的单位〔1〕电压的符号及单位物理学中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kV=103V,1mV=10-3V。
〔2〕需要我们记住的几种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1.5V电池的电压 3.7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2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的高低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1〕电压表的构造:如下图。
〔2〕电压表的量程:学生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当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V,每一个小格表示。
0.1V;当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每一小格表示0.5V。
〔3〕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注意:在测量电压时,选用的电压表量程的最大测量值应等于或稍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为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在被测电压不超过量程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尽可能用小量程进行测量。
在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时,要用“试触法”来选择量程。
选用大量程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开关轻轻闭合一下立即断开,同时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
假设示数大于3V、小于15V,应选用0~15V量程;假设示数小于3V,为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0~3V量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教师引领学生完成“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探究后,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节内容是学习欧姆定律、分析电路的基础。
二、课标要求会使用电压表,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电路的连接、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电压表的使用等知识,物理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而学生对科学探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从现象入手,让学生仿照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的学习过程进行本节的探究,便于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将电压表正确接入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的电压。
3.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各自电压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等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获得共享成果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主要是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两部分构成,是前面电压及电压表使用的拓展延伸,也是后面学习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基础。
在使用电压表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时,加入电表的电路比较复杂,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是本节的教学重点。